•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國時期重慶碼頭苦力勞動生活微探

      2015-03-03 02:59:46王曉園
      關鍵詞:民國時期重慶

      王曉園

      (西南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重慶 400715)

      民國時期重慶碼頭苦力勞動生活微探

      王曉園

      (西南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重慶 400715)

      摘要:重慶地處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自近代重慶開埠以來,重慶碼頭搬運業(yè)逐漸興起,成為重慶近代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行業(yè)。受政治、經(jīng)濟以及地理條件的影響,重慶地區(qū)的碼頭搬運業(yè)在民國時期有了顯著的發(fā)展。隨著碼頭搬運業(yè)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新的社會群體——碼頭工人,這一新興城市底層群體在近代重慶城市發(fā)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碼頭工作的苦力為切入點,揭示這一群體在民國時期的生活寫照,勾勒出重慶城市底層群體的全貌。

      關鍵詞:碼頭苦力;勞動生活;重慶;民國時期

      重慶地處兩江交匯,擁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清末民初開埠后,隨著近代川江航運的發(fā)展,重慶成為了西南地區(qū)的交通樞紐。第二十一軍統(tǒng)治時期,當局政府積極修建和完善碼頭,使得碼頭搬運業(yè)有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箲?zhàn)時期,重慶作為戰(zhàn)時陪都,大量人力、物資涌入,更是促進了碼頭搬運業(yè)的發(fā)展,碼頭工人的群體隨之壯大,隨著碼頭控制勢力的變化,碼頭苦力的勞動生活呈現(xiàn)著不同的特點??傮w來說,這一城市底層群體工作繁重、生活異常艱難,即使在抗戰(zhàn)初期,大量物資人流聚集重慶時期,短暫的繁榮背后,這一苦力群體的生存狀況依舊異常艱辛。

      一、 重慶碼頭的概況

      (一)重慶碼頭的形成與發(fā)展

      重慶依山而立,依水而興,山與水的結合孕育了這座欣欣向榮的城市。在自然經(jīng)濟為基礎的農(nóng)業(yè)社會,人類靠江水生存發(fā)展,靠江河航運往來通行,重慶便依水取舟楫之便,造就了重慶幾千年來與沿江城鎮(zhèn)交往頻繁、貨物集散的繁榮景象,同時使重慶逐漸成為西南重鎮(zhèn)和長江上游的貨物集散地。最初的重慶碼頭是一種原生態(tài)的,依坡而建,方便舟楫進出。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進出碼頭的貨船增多,碼頭設施逐漸完善。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重慶筑成“九開八閉”17座城門,這些城門后來成為重慶近代碼頭的重要支撐。1891年重慶的開埠刺激重慶內河航運和碼頭管理的變革與發(fā)展。開埠后,中外貨輪增多,傳統(tǒng)的碼頭難以滿足貨輪停泊與中轉的需要。1923年起,重慶商會在人和門外江岸修建了重慶第一座客貨輪碼頭——人和碼頭,拉開了重慶修建、整治碼頭的序幕[1]。1927年初,重慶市政府當局開始拆除城門,改建朝天、嘉陵兩碼頭。到1935年,江北、千廝門、儲奇門等碼頭先后修建改造[2],改造后的碼頭有了上下坡的梯道,往來于此的船舶越來越多。抗戰(zhàn)爆發(fā)后,重慶作為戰(zhàn)時陪都,大量的人員、工廠、機構等內遷,造就了重慶碼頭的空前繁榮。這一時期,重慶成為大后方的交通樞紐,重慶沿江一帶以碼頭為中心,集聚了大量以航運及相關產(chǎn)業(yè)為生的城市中下層平民。

      (二)碼頭搬運業(yè)的出現(xiàn)與興起

      碼頭搬運業(yè)是一個古老的行業(yè),因船舶??可舷仑浳铮谑怯辛税徇\苦力來碼頭做工。明末清初,重慶城區(qū)搬運裝卸運輸已出現(xiàn)了“王爺會”“土地會”等神會組織,他們在碼頭埋石為界,由推選出的首事管理碼頭的裝卸運輸。這一時期,碼頭搬運業(yè)并未呈現(xiàn)出有組織有規(guī)模的行業(yè)特點,只是各地區(qū)劃界搬運貨物,而碼頭苦力(此時稱為“腳夫”)是非組織性的流動個體。

      重慶開埠后,水路貨運量日增,搬運裝卸量增大,袍哥逐步代替神會控制了各個碼頭的搬運裝卸,把持著碼頭搬運業(yè)務,同時各個碼頭出現(xiàn)了依搬運物資不同而形成的行幫,行幫的出現(xiàn)將流動分散的碼頭苦力組織成為一個相對固定集中的團體。至此,碼頭搬運業(yè)的發(fā)展初具規(guī)模。由于行幫大多被封建把頭控制,殘酷的剝削以及經(jīng)濟的發(fā)展引發(fā)了碼頭苦力與行幫之間的糾紛愈演愈烈,促使幫會解散,紛紛成立工會??箲?zhàn)爆發(fā)后,民運、軍運物資逐漸增加,工會為適應航運事業(yè)的發(fā)展,下設運輸和提裝支部。“據(jù)1942年統(tǒng)計,重慶每年出入貨物共計約290萬噸,其中車運約21%,人力與畜力運者約24%,其余55%,即215噸依靠水運?!盵3]可見當時搬運工作的繁忙。

      碼頭苦力群體隨著碼頭和搬運事業(yè)的興起而出現(xiàn),開始的碼頭苦力大多來自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的“散工”,沒有固定的雇主,也沒有固定的活路。后來,出現(xiàn)了裝卸點的某種貨物由相對穩(wěn)定的工人來承擔作業(yè),最后逐漸形成了專門從事裝卸工作的碼頭苦力隊伍。

      二、碼頭苦力的基本概況

      (一)苦力群體構成

      一個新興群體的出現(xiàn)必然有他的載體,碼頭苦力的載體就是碼頭。重慶自古有“九門七十二碼頭”之說,眾多的碼頭也孕育了碼頭苦力這一特殊職業(yè)群體。起初,碼頭工人只是商家或是船家雇傭的臨時苦力,隨著碼頭的建立與完善,貨物裝卸頻繁,大量苦力接踵而至,這一群體人數(shù)日益增多。在碼頭上從事苦力的人大致有三類:搬運工、船工纖夫、其他貧民。最初碼頭搬運工被稱為“力行”“腳夫”,因重慶地形復雜,多爬坡山地,故多從事肩挑人扛的人,因此而得名。此外,頻繁上下碼頭的還有近萬名挑水夫,因重慶城市供水不足,要靠人力從河邊挑水[4],這些挑水大軍在重慶城區(qū)供水困難時期一直活躍于此。碼頭工人群體的構成依所處碼頭載貨的不同分為不同的搬運工,如運糖、運炭、運鹽、運米等。

      在碼頭上做工必須的條件是加入碼頭組織。重慶地區(qū)的碼頭組織可追溯到重慶開埠之前,當時各碼頭就有了碼頭工人,稱“腳夫”或“力夫”,人數(shù)雖不多,但從一開始就分幫派,各占地盤,形成所謂的行幫。由于行幫一開始就受到封建勢力的控制,碼頭工人要想做工,必須加入幫會??箲?zhàn)時期,國民黨勢力伸展入川,把封建勢力控制的“腳行”改為“碼頭運輸工會”。但這一改變只是流于形式,碼頭工會仍是各種勢力控制的團體,碼頭工人要加入各種工會,才能尋得在碼頭搬運的工作。

      除了正規(guī)登記在碼頭工會名冊之下的工人外,還有一種游離正規(guī)組織之外的苦力。凡未能加入工會的碼頭工人,都被稱為野力,處境最苦,其來源有:納不起“入會費”,關在工會門外的碼頭工人;種地不能維持生活及逃避國民黨拉丁的農(nóng)民;賺的錢不足溫飽之小攤販及少數(shù)吸毒貧民等。正規(guī)碼頭上做工有一種剝削制度叫“輪空”,就是要求在碼頭做工的苦力要有一次輪空,這次輪空的機會交由封建把頭尋其他苦力做工,一般找野力來替補,這樣封建把頭就有更多的機會壓榨這些苦力。碼頭野力一方面是正規(guī)碼頭工人的敵視對象,另一方面是碼頭把持剝削的對象,他們的生活更是艱辛。

      (二)苦力群體來源

      民國時期,大量破產(chǎn)農(nóng)民、失業(yè)人員和城市貧民相繼涌入碼頭,謀求生計,成為碼頭工人最主要的來源。這些苦力的出現(xiàn)與當時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有很大的關系??嗔θ后w的主要來源如下:

      失去土地并從農(nóng)村中游離出來的農(nóng)民。明末清初,長期戰(zhàn)亂使四川地區(qū)人口急劇減少,在清政府的大力倡導之下,尤其是“湖廣填四川”移民政策之下,四川人口急劇增加?!皳?jù)王笛先生考證,雍正、嘉慶、光緒年間,重慶冊載耕地面積數(shù)為1 166萬畝、1 157萬畝、1 157萬畝,不增反減,而人口數(shù)分別為56萬人、234萬人、693萬人,增加了11倍,人均耕地由雍正時期的20畝左右下降至嘉慶時期的4.7畝,光緒時再減至1.7畝?!盵5]人口持續(xù)增長,而耕地不能相應倍增,農(nóng)村人口過剩,迫于生計,農(nóng)村人口不得不向城市轉移?!爸鼙郑R江門碼頭工人,他和無數(shù)的碼頭工人一樣,是由于在農(nóng)村里被地主階級壓榨的無法生活而跑進城里來。十年前,他在璧山縣的一個小村莊里靠著租種地過活,但租稅過重,每年都要欠租,地主便把他趕出來。他逃到重慶后,起先作賣紙巾的挑販,但維持不了生活,之后,他便到臨江碼頭上作了挑煤工人?!盵6]

      因饑荒年歲或是兵災而流亡他鄉(xiāng)的農(nóng)民。在近代川東地區(qū),脆弱的農(nóng)村經(jīng)濟本就難以維持大量的農(nóng)村人口,農(nóng)民更是經(jīng)不起災荒的打擊,一遇自然災害,便會家破人亡。由于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這一地區(qū)經(jīng)常發(fā)生大澇大旱。據(jù)《重慶市志》記載,自同治年起,在1864—1910年間,較大程度的旱澇災害就有7次,每隔幾年便發(fā)生一次,有的甚至連年發(fā)生。川東地處長江、嘉陵江流經(jīng)之地,一遇連降大雨,極易暴發(fā)洪水。大批農(nóng)民在無以裹腹的逼迫下,紛紛進城乞食[5]。近代四川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1912—1933年間,四川地區(qū)軍閥混戰(zhàn)次數(shù)達479次,當時四川有“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的說法[7]。頻繁的戰(zhàn)爭使得這一地區(qū)的農(nóng)民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進入城市謀生。由于知識水平技能的缺陷,他們只能從事最繁重的工作。

      因自然經(jīng)濟解體的推力和工廠倒閉造成的失業(yè)者。由于連年混戰(zhàn),捐稅重疊,造成出口銳減,大量的手工加工業(yè)破產(chǎn),整個四川工商百業(yè)動蕩不安,城市大量工人失業(yè)。這樣嚴峻的失業(yè)狀況在重慶尤為突出。以蠶絲業(yè)為例,1934年,重慶各絲廠“倒閉停業(yè)者,約占全廠總數(shù)十分之八”,大量的制造業(yè)工人失業(yè)??箲?zhàn)期間,由于國民政府的腐朽和反動的經(jīng)濟政策,大后方的國營工廠和私營工廠大量減產(chǎn),裁減工人,甚至停產(chǎn)關門,使得大量工人成為無業(yè)游民。1945年10月8日,據(jù)《新華日報》揭露,僅重慶地區(qū)就有5萬多工人失業(yè)[8]。這些失業(yè)工人成為碼頭苦力的重要來源之一。

      四出求乞的難民。除了在本地區(qū)做工的苦力,還有一些苦力為了生存不得不外出謀生。有一些四川拉船的纖夫,由于種種原因隨四川商人流浪武漢,大多從事碼頭工作。據(jù)記載,外出武漢的人“以川人為多數(shù),若占全數(shù)之四。此輩原在川河挪船,因不勝其苦,習聞漢口繁華,錢尤易得,是以拋棄原有執(zhí)業(yè),單身來漢;詎知漢口謀生實在不易,既無友朋介紹,萬難側身正途,于是不得不向此道討生活”[9]。既然有外出謀生的,那么相應也會有來渝謀生的外地難民。據(jù)《新華日報》載,從湘桂逃難來渝的難民在碼頭以下苦力為生,但是運輸業(yè)職業(yè)工會要求這些苦力必須加入工會[10]。外省難民也是碼頭苦力的來源之一。

      三、碼頭苦力的生存處境

      (一)繁重勞動與低微收入的反差

      在碼頭上從事苦力的這一勞動群體無任何勞動工具,唯一的勞動工具就是他們的身體,加上重慶地形多山地,多是階梯道路,爬坡對于碼頭苦力而言是家常事,再加上身上三四百斤的負重,完全會把身體健壯的苦力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將沉重的貨物用肩扛背馱,從船艙提起,搬上岸邊,再沿著高陡的碼頭石梯,一步一喘地搬上馬路。當時的嘉陵江碼頭梯級就有322級,這些碼頭苦力要逐級將沉重的貨物運出,勞動強度可想而知。據(jù)重慶市社會局檔案記載,當時碼頭力夫每腳以150市斤(即75公斤)為準[11]。背著如此重的貨物,可見其工作之負重。

      除了負重大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勞動強度就是時間。據(jù)《中國勞動年鑒》(1933年)記載,運輸、提裝工人每日工作時間長達10小時之久,一整天都處于高強度的工作狀態(tài)。和其他產(chǎn)業(yè)工人相比,更是無假日,每月工作時日平均將近28天。根據(jù)社會部統(tǒng)計處編《各重要城市工資指數(shù)》(1948年)中《重慶市職業(yè)工人工時》的數(shù)據(jù),1942—1943年碼頭工人全年9個月中,每個月的工作日都接近滿月,尤其在夏季工作時日更長。處于戰(zhàn)時的航運事業(yè)出現(xiàn)了短暫的繁榮跡象,貨物的增多使得這些苦力工作時間增加,幾乎沒有休息日。除此之外,貨船不論什么時間到港,這些苦力都必須等著,甚至多半在夜間進行,直到貨物裝卸完畢才能下班。對于貧苦的勞工而言,超時的工作并不是痛苦的,至少他們可以靠這一天的勞動換取微弱的工資,讓他們痛苦的是工作的不固定、不定時,遇上洪水期,他們便沒有貨物可運。

      碼頭苦力承受著沉重的工作強度、超長的工作時間,獲得的卻是極低的收入?!八麄兊墓ぷ鳑]有保障,業(yè)務好的時候,每天能拿到一百五十、六十元;大多數(shù)時間每天只能拿三、四十元。”因此,“一月收入,只能維持半月生活”,微薄的工資還要面臨昂貴的物價,當時的碼頭工人都“吃不到平價米”,只能吃“市價米”。市價米和平價米之間差額很大,上漲了一千倍的生活指數(shù)是按平價米的價格計算的,若按市價米的價格計算,還得大大超過[12]63。由于物價的上漲,通貨膨脹嚴重,碼頭苦力的實際工資相當?shù)?,具體參見表1。

      表1重慶苦力工人實際工資指數(shù)

      注:1937年上半年=100。此表摘自《抗日戰(zhàn)爭與中國歷史》第338頁,轉引自《全國各重要市縣工資指數(shù)》。

      從表1可以看出,1942年、1944年這兩年重慶市苦力工人的實際工資指數(shù),其中碼頭工人工資指數(shù)不僅低于總指數(shù),而且是各類工資中比重最低的。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這一時期重慶地區(qū)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嚴重,使得他們本身的購買能力每況愈下。其次,苦力群體處于殘酷的剝削之下,工人工資的支付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點工,做一天算一天;一種是包工,做多少事給多少錢。無論采取哪一種方式,他們都沒有辦法占到便宜。他們通常服務于工頭之下,這些工頭的工資并不由廠方支付,而是在這些工人的工資內抽取。本不充裕的工資在遭受工頭的抽取之后更是入不敷出,對碼頭苦力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二)居住環(huán)境與疾病災害的沖擊

      處于社會底層的碼頭苦力對于生活不敢有其他的奢求,吃飽飯是他們唯一的夙愿,他們的勞資無法滿足他們在其他方面的生活需求,首要的居住問題對他們而言是那樣的遙遠。據(jù)重慶市社會處的調查報告顯示,在居住方面“產(chǎn)業(yè)工人完全居住瓦房,職業(yè)工人以草房為多,屋內地板以土質的為最多,占全體家庭的73.9%,用竹料和泥土做墻垣的占65.1%”,“產(chǎn)業(yè)工人的住屋大都有工廠供給,租賃房屋很少,職業(yè)工人的住屋,除了少數(shù)是自有的外,有78.7%的家庭是租賃房屋居住的”[13]。最有代表性的要數(shù)碼頭工人的“家”了,為了方便攬活,沿江草棚就是他們的家。在沿江兩岸,棚戶眾多,據(jù)重慶市政府檔案1942年調查,“計朝天門、望龍門、太平門、儲奇門、牛角沱、相國寺,龍門浩,彈子石等八地棚戶,共九百六十四戶(共一千零九十九間)。棚戶居民不大清掃衛(wèi)生,室內蠅蟲成群,街道糞穢遍地,均熟視無睹,習為慣事,不但有礙市容觀瞻,且恐疾病由是滋生”[14]。草棚都是一面靠巖壁、三面臨空的捆綁吊腳樓,有的高達七八層,非常危險,每層十分低矮、狹小,人進去后,伸不直腰,抬不起頭來,“一丈五尺長,八尺寬的一間屋子,二十多人睡在一處”[12]64。如重慶朝天門碼頭的工人們,“居住于江邊順風棚內,流浪工人晚上露宿街頭,雨天有的就到公共廁所或橋下及下水道中歇息”。一天繁重的體力勞動過后,沒有舒適的房屋進行休息,必然會遭受可怕的疾病侵擾。由于居住環(huán)境簡陋,人數(shù)眾多,并且沒有良好的通風設施,患各種疾病的機率大為增加?;魜y患病者忌食生水、生冷食物,但是對于在碼頭從事苦力的工人而言,渴了就喝生水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夏季到來,霍亂盛行,苦力每日支持生活都尚感艱難,更無余款預防時疫。因此,每年因霍亂死亡的苦力比比皆是?!?945年,重慶城區(qū)霍亂流行,在臨江門碼頭300多名搬運工中,就有100多人死亡?!盵15]這么嚴重的疫情讓人觸目驚心,對于這些苦力而言,救治或許是一種奢望。

      飽受疾病折磨的苦力工人還面臨另一個棘手的問題,由于他們所搭棚屋均靠近江邊碼頭,且集中密集無任何消防通道,火災極易發(fā)生。同時他們還要面對河水漲水的情況,可以說這些沿江的棚戶對于碼頭苦力而言無任何保障,相反,他們還要承受這些災害帶來的損害。1938年5月8日凌晨2時半至7時,臨江門正街至大碼頭一帶發(fā)生大火,燒毀沿江民房7 000余家,死傷100人以上,無家可歸者3萬余人,損失達200余萬元[16]。1949年9月2日重慶發(fā)生特大火災,起火在陜西街余家巷,漫延至重慶下半城沿長江、嘉陵江整個三角地帶。這一地區(qū)人煙密集,舊式房屋多,不少銀行、大商店、倉庫、堆棧、廠方都聚集于此。當時秋旱炎熱,火勢發(fā)展很快,加之自來水公司停水,難以制止火勢。據(jù)國民黨官方公布:收斂死尸5 000多具(不包括江邊燒死的,浮在水面被燒死、淹死的),受傷者人數(shù)在15 000人以上。9月14日嘉陵江重慶段江水陡漲,天府、寶源、和平等廠礦的碼頭被大水沖毀,沿江茅屋蕩然無存[12]96。

      (三)政府調節(jié)與社會救濟的不足

      由于下層苦力維持基本生活都很艱難,必要時需要政府以及社會的救濟和幫助。大后方的農(nóng)村,貧苦農(nóng)民破產(chǎn)了,流浪到城市來找活路,可是做工的地方少,做工的人多,失業(yè)恐慌一天比一天嚴重,好多無業(yè)者淪為流民。鑒于此,重慶市政府開辦了救濟院習藝所,把要飯的游民、苦力工人、貧苦學生都抓進去,人多時達到680余人,由于人多政府救濟有限,一天只給兩頓飯,晚上圍著稻草過夜,同時人多地方小,害疥瘡的占了十分之六七,這真是人間地獄[17]。這樣的救濟對于流民治標不治本,更何況政府的救治大多是象征性的,未能做到真正的救治。此外,由于國民政府的腐敗,很多救濟措施顯得力不從心,流于形式者占多數(shù)。

      戰(zhàn)前的重慶因學校少,許多到入學年齡的人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變成文盲。1938年底,重慶市成立了戰(zhàn)時民眾補習教育推行委員會,以負渝市掃除文盲之總責?!罢疄檫m應工人商人入學起見,多在夜間授課。所需紙筆及課本,均一律免費,科目有國語、常識、歌詠等,并授以抗戰(zhàn)意識,防空須知,衛(wèi)生及黨義等,一般文盲踴躍入學,年逾五十之碼頭工人亦與青年并坐讀書。”[18]雖然國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措施,力圖減少文盲率,但是重慶的教育是在抗戰(zhàn)的旗幟下發(fā)展起來的,這種發(fā)展極其有限,一些政策和措施有名無實、貫徹不力,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當時主要的社會人道主義救助的機構有重慶工人福利社、重慶碼頭工人服務社、重慶勞工醫(yī)院等。

      1943—1946年,中國勞動協(xié)會在重慶地區(qū)舉辦了工人福利設施和活動場所。為了開展工會的合法活動,改善國統(tǒng)區(qū)職工生活,中國勞動協(xié)會于1943年在重慶工業(yè)區(qū)貓兒石開辦了工人福利社,繼而在龍門為碼頭工人開辦了服務站。龍門碼頭地處重慶市沿長江的南岸,是當時該地最重要的貨物中轉集散碼頭。勞動協(xié)會選定該地開辦工人服務社,為碼頭工人提供廉價實惠的飯菜,為他們免費醫(yī)療疾病。1945年,重慶霍亂病疫流行,勞動協(xié)會又在朝天門碼頭區(qū)辦了一所勞工時疫醫(yī)院,專門免費收容工人患者,給予及時治療。還派出醫(yī)務工作人員到各碼頭工人聚集區(qū),在群眾中深入廣泛開展宣傳防疫衛(wèi)生常識,醫(yī)治病人。勞動協(xié)會還利用服務社,對工人進行文化普及活動,開展進步文藝文化活動。1946年,國民黨當局制造“八六”事件,對勞動協(xié)會在重慶的機構進行迫害,碼頭工人服務站被迫停止活動。

      政府與社會團體的救濟對于這些處于水深火熱的碼頭苦力而言,可謂杯水車薪。政府在對這些民眾的救助過程中并未拿出真正可行的措施,而對于民間團體的救助,政府又采取壓制的態(tài)度,最終使得這些措施流于形式,無法徹底實施,也就無法改變他們窮苦的面貌。

      四、游離于城市邊緣的碼頭苦力

      前文談到碼頭苦力的來源主要是農(nóng)村失去土地的農(nóng)民、受戰(zhàn)亂影響流亡的難民、破產(chǎn)的手工業(yè)者、失業(yè)者,這樣就導致一個問題:這些苦力始終不能以這座城市的主人生存在城市中,白天他們在喧囂的城市里干著最為繁重的體力活,晚上卻蜷縮在城市最污穢的角落里艱難生存。

      (一)知識水平

      從事碼頭苦力的民眾大多是沒有文化的以出賣勞動力為生的勞苦大眾,一方面是由于戰(zhàn)爭的沖擊,當時中國的文盲率很高,另一方面這些苦力都是社會最底層,吃飽穿暖都難以維持,有文化的必然少之又少。這些靠體力吃飯的下層苦力,由于文化程度低,很難尋得體面的工作,更無一技之長,自然無法融入城市生活中。據(jù)《中國勞動年鑒(1933年)》記載,四川重慶苦役勞動者中運輸工人3 500人,略識字100人,不識字3 400人,提裝工人1 100人,識字者40人,不識字者1 060人[19],其中運輸工人中不識字者約占97%,提裝工人中不識字者占96%??梢?,1933年四川重慶苦役勞工中文盲率幾乎接近100%。受教育程度低是碼頭苦力的普遍現(xiàn)象,例如重慶市朝嘉提裝工會會員240人,稍識字者占1/10[20]122。這些苦力普遍無法通過自身努力改變生活現(xiàn)狀,甚至一些苦力的子女也無受教育的機會,一時難以改變貧窮的現(xiàn)狀,也難以融入城市生活中。

      (二)生活習慣

      重慶人喜歡在茶館里歇息談生意等,因此沿江一線茶館眾多。據(jù)1947年《新民報》統(tǒng)計,僅重慶下半城的茶館就有2 580家之多。尤其儲奇門碼頭一帶茶館云集,這里??康拇?,裝卸的貨多,搬運工人多,碼頭挑夫多,歇腳解渴的一有機會就坐茶館,在茶館談論時事,談論社會現(xiàn)實,當然也有一些不利于國民政府的言論,因此當時的國民政府要求在茶館莫談國是。

      由于繁重的體力勞動以及現(xiàn)實生活的壓迫,他們整天除了干活,無任何休閑活動。碼頭上有了活,他們就去干活,沒活的時候,他們會聚在一起賭博。重慶市警察局檔案記載:“朝天門河灘及陜西路糖業(yè)公會對面馬路邊無業(yè)游民及散兵游勇苦力聚賭案肅清困難報請核示由”[21],每當無業(yè)時這些苦力就聚眾賭博,他們使用石子作為工具,即便是警察來抓他們,也以無賭具、無賭資、無賭場為由逃過。顯然,警察無法控制這一帶的秩序,嚴重影響市容,最終導致警察和苦力的沖突。

      重慶吸食鴉片的比例相當高,劉湘21軍集團坐鎮(zhèn)重慶時期,為增加稅收,鼓勵種植鴉片,助長了重慶城鎮(zhèn)居民這一傳統(tǒng)嗜好和大宗消費。20世紀30年代初,重慶有各等鴉片館1 600多家,因而重慶有“煙燈比路燈多”的記載。碼頭苦力除了工作之外,無任何娛樂活動,再加上生活的不易,很多苦力沾染了吸食鴉片的惡習。據(jù)重慶市社會局統(tǒng)計:“重慶市玄壇廟同德提裝工會嗜鴉片者占十分之一,吸葉煙紙煙者極多,幾無一人幸免者。”[20]138

      重慶夏季天氣炎熱,在碼頭上做苦力的勞工經(jīng)常袒胸露體,這種有礙市容的舉止在當時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是不允許的。重慶市警察局檔案記載:“監(jiān)察處查報近日天氣漸趨溫暖致各碼頭力夫往往袒胸露腹,尤以朝天門及嘉陵江碼頭赤膊露體者最多,實屬有礙風化等情,前來查赤膊露體,自應嚴加取締,除分會外,令仰分局嚴加取締為要?!盵22]當時重慶市政府為整頓市容,要求所有碼頭工人必須著裝統(tǒng)一,不得袒胸露體,間接導致苦力與政府警察局之間的矛盾。

      五、余論

      民國時期處于城市底層的碼頭苦力整體來說生活日益艱難,最根本的原因是戰(zhàn)時整個重慶經(jīng)濟形勢的日益惡化造成的。雖然抗戰(zhàn)時期重慶的碼頭搬運行業(yè)出現(xiàn)了短暫的繁榮,但是這些處于社會底層的苦力要遭受封建勢力、工會等的重重剝削,少之又少的工資難以維生。再加上重慶在抗戰(zhàn)后期工業(yè)萎縮,大批工廠倒閉,失業(yè)人數(shù)激增,導致重慶整個工人群體的生活每況愈下。除此之外,由于碼頭苦力普遍知識水平低下,謀生技能單一,收入來源單一,最終導致難以擺脫貧困潦倒的生活。同時,國民政府在解決工人生活問題上表現(xiàn)出的疲軟狀態(tài),使得政府與工人的矛盾日益加劇。正如黃宗智所言:中國歷次革命,其中一個原因是政府與民眾之間的矛盾,當時的國民政府政治上腐敗,經(jīng)濟上通貨膨脹嚴重,下層民眾政治上得不到權利,經(jīng)濟上得不到保證,始終處在社會的底層,艱辛的生活使得下層民眾無法自保,而政府和社會的救濟也微不足道,無法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碼頭苦力生活艱難的縮影折射出當時重慶工人生活的普遍現(xiàn)象,尤其是底層工人群體生活日益艱辛,激化了民眾與政府之間的矛盾,這也是導致近代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戴渝華.老碼頭[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8.

      [2]向楚.民國巴縣志[M].成都:巴蜀書社,1992.

      [3]隗瀛濤.近代重慶城市史[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424-425.

      [4]鄧曉.重慶老城碼頭研究[J].重慶社會科學,2007(9):121-125.

      [5]陳松.近代重慶城區(qū)挑夫探微[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2):57-60.

      [6]胡正.胡正文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1755.

      [7]鄧曉嬌.20世紀三四十年代重慶碼頭工人生存困境考察[J].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84-87.

      [8]中共重慶市委黨史工作委員會.中國勞動協(xié)會在重慶[M].重慶:中共重慶市委黨史工作委員會,1984:46.

      [9]劉云生.漢口苦力狀況[J].新青年,1920(9):12.

      [10]李青兆.難民下苦力強迫入會[N].新華日報,1945-03-16(3).

      [11]重慶市運輸業(yè)運價[A].重慶市社會局檔案,重慶市檔案館,1949:0083-0001-00256.

      [12]重慶市總工會工運史研究組,西南師范學院歷史系.重慶工人運動史:1991-1949[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4.

      [13]重慶社會部統(tǒng)計處.重慶工人家庭生活程度[G]//李文海.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城市勞工生活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286.

      [14]關于派員調查各碼頭棚戶情況的報告、訓令[A].重慶市政府檔案,重慶市檔案館,1942:0053-0023-00008.

      [15]沈衛(wèi)志.解放前四川疫情[G]//四川文史資料集萃:第6卷.700.

      [16]重慶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總編輯室.重慶大事記[M].重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89.

      [17]伯人.大后方人民的生活[M].[出版地不祥]:晉察冀邊區(qū)教育陣地出版社,1945:1.

      [18]讀了重慶積極掃除文盲的感言信[J].勵志月刊,1941(6).

      [19]實業(yè)部勞動年鑒編纂委員會.民國二十二年中國勞動年鑒[M].[出版地不祥]: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33:408,450.

      [20]革命軍第二十一軍政治訓練部.重慶市各工會調查報告錄[G].1920.

      [21]關于肅清馬路邊無業(yè)游民及散兵游勇苦力聚賭上重慶市警察局的呈[A].重慶市警察局檔案,重慶市檔案館,1942:0061-0015-03443.

      [22]關于嚴禁碼頭力夫袒胸露體的報告、訓令[A].重慶市警察局檔案,重慶市檔案館, 1945:0061-0015-00271.

      (責任編輯:張璠)

      Exploring the Dockworkers in Chongq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NG Xiaoyua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Chongqing is located at the mouth where the Yangtze river and Jialing river meet, since the opening of port of Chongqing, Chongqing port porterage quietly became an emerging industry, then an indispensable industry in the moder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which is influenced by political, economic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he industry made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erage industry, there appears the dockers, which is a new social group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ity’s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point of the coolie, the passage tries to reveal the workers’ life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revealed. The underlying group in Chongqing city was outlined.

      Key words:dockworker; labor life; Chongq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中圖分類號:K291/2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297(2015)05-0088-05

      作者簡介:王曉園(1989-),女,山西大同人,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近現(xiàn)代史。

      收稿日期:*2015-04-01

      猜你喜歡
      民國時期重慶
      重慶客APP
      重慶人為什么愛吃花
      “逗樂坊”:徜徉相聲里的重慶味
      重慶非遺
      在這里看重慶
      今日重慶(2017年5期)2017-07-05 12:52:25
      民國時期二胡音樂研究
      從民國社會環(huán)境看文官考試制度的產(chǎn)生
      民國時期新蔡的圩寨
      民國兒童圖書館的發(fā)展及其當代啟示
      民國時期媒體問題應急管理的特點
      聂荣县| 白水县| 延川县| 米林县| 广州市| 绥芬河市| 西畴县| 金湖县| 易门县| 东明县| 永定县| 镇安县| 富蕴县| 宁城县| 华蓥市| 襄垣县| 甘泉县| 凤冈县| 华坪县| 九龙坡区| 修文县| 乌兰察布市| 唐海县| 中方县| 锡林浩特市| 洮南市| 新乡市| 白银市| 南皮县| 万年县| 大悟县| 察隅县| 定陶县| 张家川| 板桥市| 西充县| 潮州市| 犍为县| 万年县| 绿春县| 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