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山
漢武帝劉徹十七歲繼承皇位,從年齡看,相當于現(xiàn)今的高中生。但他是大漢帝國的實際主人,具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他的喜怒哀樂、性情好惡乃至價值取向決定萬千臣民的命運。這個青年人性情專斷,耽于奢華,精力旺盛,多欲而好動。迷信鬼神,對神秘世界充滿敬畏和向往。
兩千多年前的漢武帝迷信鬼神其來有自。遠古時期,巫和帝一身二任,在祭祀中,巫通過神秘的儀式和狂亂的作法取得部落人的敬畏,為此而成為發(fā)號司令的“帝”。這個傳統(tǒng)延續(xù)下來,在古代世界,這種外在于人世的神秘力量在人們的想象中越加豐富和莊嚴,民間和廟堂各取所需,由此介入了人的世界。漢武帝之信鬼神還有其個人的原因,即來于他的外祖母和母親影響。他的外祖母名叫臧兒,年輕時嫁給一個叫王仲的人,生一男兩女。其長女已嫁金家為妻,且生一女。此事暫放下不表。且說長陵之地有一女子,嫁人為妻后生一男孩。數(shù)歲后男孩暴死,女子悼痛無已,半年后也死去了。女子的妯娌自云死去女子的魂靈附于其身,名為神君,為人言禍福之事,民人多往請言吉兇。臧兒也前往算命。神君云,臧兒的兩個女兒將尊貴無比。臧兒對此篤信不疑,回來后即逼迫長女退婚,金家自不同意,但臧兒卻斷然將長女呈送太子宮中,金家雖被奪婦,但媳婦進了宮,哪里還敢做聲!時景帝劉啟儲位東宮,遴選太子妃。想必王家女兒容貌出眾,立即得到太子的寵愛,給太子生了三個女兒,正懷第四胎時,漢文帝薨逝,年輕太子劉啟登基。劉啟即位不久,王夫人為他生下一個男孩,封為膠東王。劉啟本已立栗姬之子為太子,后因栗姬和皇帝斗氣,不賢,劉啟廢栗太子,另立膠東王為太子,這就是后來的漢武帝劉徹。
且說王夫人入太子宮后,其妹也中選入宮,為劉啟生四子,后皆封為王。再說臧兒,其夫王仲死后,改嫁田氏,為田氏生二子,即田蚡和田勝。漢武帝即位后,臧兒與王仲所生王信,與田氏所生蚡、勝二人盡皆封侯。臧兒本人被封為平原君。臧兒本為民女,因二女得幸太子而富貴,其長女后又成為漢武帝的母親,尊為太后,自己先后所生兩姓三子皆被封侯,想當年卜筮神君,其言得驗,于是,母女二人更加虔誠,太后又將神君延入宮中祭之。漢武帝自小耳濡目染,對神君也信之不疑,初即位,即于上林苑中建觀供祭。
所謂人死后靈魂附體,預言吉兇,數(shù)千年在民間有著無數(shù)的信眾,這是薩滿跳神等許多民間宗教的核心信仰。天子的廟堂雖神圣莊嚴,但它的根基也在民間,當民女驟貴登堂入室,所帶來的民間信仰和君權(quán)神授天人感應的讖緯學說相呼應,立即溶入廟堂的意識形態(tài),成為統(tǒng)治者愚人和自愚的觀念和禮儀。這些所謂的信仰龐雜而無統(tǒng)系,正如偏遠村落里供祭的千奇百怪的神明一樣,萬物有靈與羽化飛升的仙人,傳說中遠古的帝王和俯視人間的天神,作祟的鬼魂和民間的圖騰,道家學說和煉丹術(shù)……一切都可以成為招牌和說辭進呈帝王,以博富貴。于是,大師級的騙子應運而生,他們瞞天過海,大言欺世,裝神弄鬼,蠱惑帝王,不治產(chǎn)業(yè)而富埒王侯。漢武帝和這些大師級的騙子糾纏一生,信之無驗,棄之不甘,糊涂時被忽悠得像個傻瓜,被騙子玩弄于股掌之上;醒悟時行帝王之誅,砍騙子之頭。但他一時明白,一時糊涂,由于對神明有欲有求,到底明白時少,糊涂時多。雖然騙子欺哄帝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但他們前赴后繼,鉆營無已,千方百計爬進廟堂。畢竟,騙倒帝王方可謂大師級巨騙,才能收獲無窮的利益。漢武一朝,神仙方術(shù)之類騙子多如過江之鯽,以下?lián)翊髼壭?,起底四個著名的巨騙。
李少君,給某侯家主方藥,兼巫術(shù)、神鬼、方藥于一身,相當于侯府私醫(yī)。隱瞞其年齡和來歷,自云有辟谷之術(shù),延年之方,能驅(qū)鬼作法,善祭灶神。他以長生方術(shù)得見武帝,武帝尊崇之,因此聲名日盛,游走于富家諸侯間。李少君沒有家室,人皆不曉其何方神圣,以訛傳訛,越傳越奇,說他乃長生不老之仙人,能使鬼,能辟邪,王侯尊之如神明。李善察言觀色,詭言巧辯,大話誆人,鬼話欺世,不動聲色,言之鑿鑿。一日,赴武安侯田蚡的家宴,座中有一年九十余老翁,李微伺其來處,自云乃老翁祖父的發(fā)小,曾與老翁之祖父于某處游玩射獵。老翁幼時與祖父行,曾至其地,言之相合,一座皆驚。武帝有一古銅器,問李來歷,李云:“此器齊桓公十年陳于柏寢。”后驗其銘,果齊桓公器。宮里人驚駭不已,以李少君為神,乃數(shù)百歲人也。前一事顯系胡說八道,后一事或其有一點金銘古器的知識,偶中而已。但憑此,李少君竟然被捧上了大師的神位。漢武帝終生向往長生不老,羽化登仙,有此不切實際的欲求,自然就有自稱能滿足他欲求的騙子。李少君對皇帝說:“祭祀灶神可使神至,神至丹砂可化為黃金,用此黃金做飲食之器可延年益壽,益壽就可見到海中的蓬萊仙山,見到仙山后帝王行封禪之禮則不死,古之黃帝就是這樣得以長生的。我曾漫游海上,見到安期生(傳說中的仙人),他用棗款待我,其棗大如瓜,仙人之物,塵世無有。像安期生這樣的仙人,往來于蓬萊仙境,合則見人,若遇不合意的人,他就隱而不見?!边@樣一番鬼話,武帝竟信以為真,從此親自主持祭灶之禮,派一些方士入海去尋找安期生等仙人,并開始了煉丹化金的活動。不久,李少君病死,但被騙者并沒醒悟,漢武帝認為其身死而魂赴仙境,要黃錘、史寬舒兩個方士按其方繼續(xù)煉丹。當然,丹砂并沒變成黃金,去海上尋訪神仙的使者也一無所得。長生不老的事業(yè)任重道遠,羽化登仙非一日可致。于是,騙子蜂起,“而海上燕齊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
騙子不僅能滿足帝王長生登仙之欲望,也能滿足帝王對死去的心愛女人的思念??傊?,帝王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是什么。漢武帝寵愛的李夫人病死。李夫人乃樂人李延年之妹,所謂傾國傾城之佳人也,武帝寤寐思之,哀傷不已,于是,騙子少翁登場。此人自云能用方術(shù)致夫人之魂,可使武帝遠觀其姿容,以慰相思之苦,“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見好女如李夫人之貌,還幄坐而步”。武帝在遠處的帷帳中,見一美貌女子仿佛李夫人,坐于帷帳中,又起而踱步,武帝“又不得就視,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是也,非也,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只能遠觀而不能近視,武帝終未搞清這個亦真亦幻的把戲是怎么回事,半信半疑,神魂顛倒,但也算聊慰相思,“令樂府諸音家弦歌之。上又自為作賦,以傷悼夫人”。“于是乃拜少翁為文成將軍,賞賜甚多,以客禮禮之”。既不用戰(zhàn)場廝殺,又無須運籌帷幄,此人只搞了這么個把戲,就弄了個將軍當,收獲了金銀財寶,成了帝王的上座之賓。不久,這位文成將軍對皇帝說:陛下欲與神通,但宮室被服不像神,所以,神仙不會來。于是武帝命人將乘輦涂畫上云氣,名為云氣車,車子走動,在想象中就是騰云駕霧了。又在甘泉宮中建一高臺,高臺上蓋一迎神的宮室,畫上天、地、神靈的壁畫,設置了各類祭祀之器,以迎天神。過了一年多,天神還是沒來,文成將軍的招神之方?jīng)]有應驗,為了繼續(xù)行騙,黔驢技窮乃出下策,在一方絹帛上書怪言語,用以飼牛,對皇帝說,此牛腹中有天書。殺而視之,得帛書,書言甚怪,皇帝生疑。有識其字體者稱其詐偽,皇帝令人查問,果偽書也?;实蹛佬叱膳?,但為了面子,下令將騙子少翁秘密處決。
殺死一個騙子,但只要被騙者仍心存妄念,騙子還會前赴后繼。且說朝中有一人名丁義,封為樂成侯。丁的姐姐嫁膠東王劉寄,封為王后。此劉寄乃武帝劉徹的姨母所生,因此武帝待之甚親。丁后與劉寄感情不好,且有淫行。劉寄在王位早死,丁后為了討好皇帝,聽說文成將軍少翁已死,為自媚于上,就派王府中主司方藥的欒大去京城,通過她的哥哥樂成侯丁義推薦給皇帝?;实奂葰⑽某?,心有悔意,總想其招神討藥之方似有未盡,見了欒大,欒又自言與文成將軍少翁乃同師之徒,皇帝聞言大喜。可見只要被騙者執(zhí)迷不悟,騙子的膽子就會越來越大。欒大其人身材高大,美風儀,敢為大言,處之不疑,是一個天才的騙子。他對皇帝說:“臣曾往來于海中,見安期、羨門之屬,仙人認為臣身份卑賤,不信臣。又以為康王(劉寄死后謚為康王)僅為一諸侯,不足予長生登仙之方。臣數(shù)對康王進言,但康王不用臣。臣的師傅說過:黃金可成,而河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致也。臣恐步文成之后塵,方士皆掩口不言,誰還敢對陛下談神仙方術(shù)呢!”欒大此時似也聞文成死于非命,心有惴惴焉。如此漏洞百出的胡言亂語,稍加追問,必難自圓其說。誰想武帝卻說:“文成是誤食馬肝中毒而死,如果你能修其方,成其事,我自然會信重于你?!睓璐笳f:“臣師非有求于人,是人有求于他。陛下必欲招神,應尊貴招神使者,以上客之禮待之,不能使其卑賤,使其佩朝廷印信,這樣,才能使其與神人相通。陛下尊貴其使,神人自然可致?!贝嗽捘康囊押苊鞔_,就是向皇帝要官要位。皇帝將信將疑,讓他搞了一個巫術(shù)小實驗,名為“斗旗”。以雞血涂針,然后以磁石相吸,鐵針七顛八倒,相互碰撞,這樣的巫術(shù)實驗也就算成功了。當時,黃河決口,生民死傷流離,皇帝正為此事焦慮,聞欒大說黃金可成,河決可塞的狂言,乃拜騙子欒大為五利將軍。
漢武帝心存愚妄之念,視治國為兒戲。僅僅過了一個月,欒大就身佩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天道將軍四顆金印,皇帝下詔封欒大為樂通侯,又將公主(衛(wèi)太子之姊)許給他做老婆,賞賜黃金萬斤,欒大所居宮邸皇帝賜名為當利公主宮,并親幸其第以示眷寵?;实鬯晌縿谫p賜的使者車馬相接。欒大驟貴如此,不僅封官晉爵,還成了皇帝的門婿,所以,皇親國戚爭相巴結(jié),自大公主武帝的姑姑以下直至將相王侯,皆置酒其家,奉上厚禮。武帝不久又為其刻了一方“天道將軍”的玉印,令使者身著羽衣,夜晚立于白茅之上,五利將軍也身著羽衣立白茅上從使者手中受印。這個古怪的儀式表示,五利將軍雖受皇帝之封,但并非皇帝的臣子,他是代表天子和神靈相通的使者。于是,五利將軍欒大開始深夜在其家作法招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頗能使之”,可見他搞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勾當。雖牛鬼蛇神群魔亂舞,但神靈未至,終是不好向皇帝交差,于是治裝備禮,準備車馬儀仗,帶著一干方士浩浩蕩蕩東赴大海,去找他的神仙老師去了。騙子欒大數(shù)月的經(jīng)歷,仿佛一場荒唐的怪夢,由一個卑下的諸侯的家奴,轉(zhuǎn)眼間身佩六印,貴振天下,又娶公主為妻,皇帝百官敬之如神,這個安徒生童話般的故事卻真實地發(fā)生在中國的歷史上,被當時的太史公司馬遷完整地記錄下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裝神弄鬼,放膽胡說,取富貴如同探囊取物,還能弄個皇帝的女兒摟,世人誰不想望!“而海上燕齊之間,莫不搤腕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當時的大漢帝國一下子涌現(xiàn)出成千上萬能通神的奇人,人人摩拳擦掌,準備把皇帝大騙一場,真乃曠古之奇觀也!
不久,五利將軍欒大傳來消息,說蓬萊仙山并不遠,之所以到不了,乃因不見其仙氣。于是皇帝派一批人前往海邊望氣,等待“氣”至而發(fā)舟入海。漢武帝精力旺盛,忙得很,不僅親臨祭祀求神,且兵戈連年不息。這年秋天,為伐南越小國,漢武帝又搞了一些祭神祈福的儀式,祭了所謂“太一”之神。他等待著五利將軍求神的消息。且說五利將軍和他的求神團隊來到大海邊,見波濤洶涌,茫無際涯,先自嚇壞了,不敢入海,于是一行人跑到泰山去了,漢武帝派去偷偷觀察的人什么也沒看見。欒大回京后,又對皇帝編了一通謊話,說如何去海上見他的神仙老師云云。派去的使者先已回來報告了欒大的行蹤,如今聽欒大還在滿口胡言,漢武帝焉得不氣!這時,東方朔直斥欒大荒謬無狀,欺君罔上,罪不容誅!漢武帝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立即下令砍了五利將軍欒大的腦袋!騙子膽子大,發(fā)跡快,但敗亡也在轉(zhuǎn)瞬之間。
幾年后,在汾陰挖出一個大鼎,此鼎比其它出土的鼎都大,其銘古奧,無人可識。地方官上報朝廷,皇帝以為天降祥瑞,下令將此鼎供于宗廟,藏于帝廷。這時,第四個騙子登場了。此人名叫公孫卿,他虛構(gòu)了一個神話,說遠古黃帝曾得此寶鼎,問他的一個臣子,臣子云,黃帝于己酉年朔旦冬至得鼎,乃天道終而復始之征也。于是黃帝按歷推算,二十年后又有朔旦冬至,可謂一輪回,等到二十個輪回后,恰三百八十年,黃帝登天仙升而去云。公孫卿想把這個虛構(gòu)的神話說給皇帝,以便行騙。他通過關(guān)系,找到朝廷一個名為所忠的官員,想讓他來引薦。所忠看了他編造的神話,認為荒誕不經(jīng),不肯引薦,推脫說:“寶鼎的事已結(jié)束了,還想做什么文章呢!”公孫卿在所忠那里碰了釘子,但他不死心,他自以為這個神話能夠打動皇帝,實現(xiàn)他飛黃騰達的夢想,于是千方百計地找關(guān)系,挖門子,終于通過皇帝身邊的一個嬖人牽線,見到了漢武帝。見到皇帝后,他又把自己虛構(gòu)的神話完善了一番,加進一個叫申公的神人,說得活靈活現(xiàn),說“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云云。漢武帝聽完他的故事后,發(fā)了這樣一句感嘆:“嗟乎,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履耳!”漢武帝太想得道成仙了,他說如果能像黃帝那樣羽化仙升,拋棄妻子就如同扔掉一雙破鞋一樣。公孫卿首戰(zhàn)告捷,皇帝果然入其彀中,漢武帝立即拜公孫卿為郎,命其候神于太室之中。這次,漢武帝吸取教訓,沒立刻封其為將軍,只拜為郎,但公孫卿畢竟身登廟堂,可以行騙術(shù)而博取富貴了。這年冬天,公孫卿候神河南,說在緱氏城頭見到仙人之跡,武帝立即趕來,只見城頭上一只形如野雞的鳥飛來飛去。武帝疑惑,問公孫卿:“莫非你想效文成、五利來騙我嗎?”公孫卿回答說:“神仙并非有求于人主,是陛下您有求于神仙。如果急于求成,神仙必不能來。致神之道,乃遠大之事,必須誠心不懈,積年成歲,神仙必至。”于是,武帝下令各郡縣諸侯繕治宮觀,各地名山大川祭神的所在都要修葺一新,等待神的光臨。這時候,漢武帝封禪泰山的準備工作也在緊張的進行中,因為古代典籍經(jīng)秦火之后散失殆盡,有關(guān)封禪的儀式誰也說不清,聚集起來的儒生各說一套,莫衷一是,弄得漢武帝非常惱火。他下令罷黜所有籌備封禪的儒生,并練習張弓射牛,因為封禪泰山時,帝王必得親自殺牲獻祭,才能表達對神明的忠誠。這一次,他不僅是一個帝王,還要做一個大巫了。這年三月,皇帝又跑到緱氏城去了,他備了祭神之禮,率領(lǐng)隨從的官員登上了崧高山,并參拜了山頂?shù)囊粋€溶洞(石室),沒有允許登山的官員在山下等待,他們說仿佛聽到山頂有喊“萬歲”的聲音。等到皇帝下山,問皇帝,皇帝不言,問隨從登山者,也不言,事情恍惚難辨?;实酆碗S從越不說,事情就顯得越發(fā)神秘?;实巯略t選當?shù)匕傩杖賾舴铎肷巾斨?。這一年,封禪泰山的大典終于舉行,百官隨行,興師動眾,其儀式壯觀而又神秘,皇帝在山下埋下了一個刻有文字的玉牒,內(nèi)容絕密,沒有人能知道。封禪大典之后,方士們更加活躍起來,鼓噪說,海上的神山若有可得?;实壑刭p方士,親往海邊守望,并要親自駕船出海,去會仙人,被群臣苦苦諫阻,方才作罷。這年春天,公孫卿說親眼見有神人入東萊山,而且神人好像還說要見天子。漢武帝又跑到了緱氏城,拜公孫卿為中大夫,和公孫卿一起去東萊山尋訪神人,在那里住了幾夜,一無所見,但據(jù)說在山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人的腳印。漢武帝命令方士們在東萊山祀神,并采集了大量的草藥。公孫卿繼續(xù)用虛構(gòu)的神話忽悠皇帝,說遠古的黃帝仙升時,天上有一條巨龍降臨,黃帝是乘巨龍飛升的,而黃帝手下的官員有扯龍須的,有攀龍脊的,都跟著上了天。結(jié)果,龍須扯斷好幾根,還掉下一些官員。黃帝仙升完全像一場鬧劇,它的荒誕不經(jīng)是顯而易見的。但漢武帝另有疑惑,他問:黃帝既然仙升而去,地上為何還留有他的墓冢?公孫卿回答說,那是留在地下的百官為他修的衣冠冢,黃帝的真身并不在墓中。漢武帝欣然對身邊的官員說:有一天我如果仙升而去,你們不要忘了給我也修一座衣冠冢??!
在司馬遷作《今上本紀》(《孝武本紀》)的時候,騙子公孫卿仍然活得如魚得水,身居高位,享受榮華富貴,不斷用編造的謊言誆騙皇帝,動用民脂民膏修建祈神的宮觀臺榭,折騰得皇帝今天下海,明天上山,為了見神仙疲于奔命?!敖裆戏舛U,其后十二歲而還,遍于五岳四瀆矣。而方士之候伺神人,入海求蓬萊,終無所驗……天子蓋怠厭方士之怪迂語矣,然終羈縻弗絕,冀遇其真。自此之后,方士言伺神者彌眾,然其效可睹矣”。騙子之所以層出不窮,越來越多,是因為皇帝雖多次上當,仍然心存僥幸,“冀遇其真”,他長生求仙的欲求太過強烈了!人一旦有愚妄的欲望,騙子是不召自致的。
《史記》篇后述贊用四言詩概括漢武帝一生曰:“孝武篡極,四海承平。志尚奢麗,尤敬神明。壇開八道,接通五城。朝親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傳聲。迎年祀日,改歷定正。疲耗中土,事彼邊兵。日不暇給,人無聊生。俯觀嬴政,幾欲齊衡?!彼次粫r,逢文、景之治,本是四海承平、百姓安樂的。但他窮奢極欲,窮兵黷武,信奉神鬼之事,被騙子忽悠得五迷三道,使國內(nèi)疲耗殆盡,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