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君 (河北省邢臺市東大街小學 054001)
關注不同學段,凸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特點
魏麗君 (河北省邢臺市東大街小學 054001)
不同的學段,不同的小學語文課堂。所謂不同,其實就是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關注學段特點,凸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不同特點。
如何凸顯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特點呢?下面以《燈祭》一課為例進行論述。
首先,要強化目標意識,了解學段特點,研讀教材,理解到位,找準學生起點,設置準確的課時目標。如高段主要是篇章教學,課堂中理解性閱讀要得以體現(xiàn),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同時整體把握文章的價值取向,領悟表達方法。
其次,要捕捉細節(jié),進行教學。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要飽含情感,并重視細節(jié)的捕捉,創(chuàng)設一種濃濃的氛圍,通過品析詞句,多角度、有層次的語文訓練,使學生品味出真情。具體做法:(1)理解重點詞句。教師充分進行教學預設,智慧地應對課堂生成,讓學生反復品味詞句,體會文本所流露出的那份情感,理解文字背后蘊含的深意。(2)感悟對比手法,如“父親去世的當年,我們沒有點燈……”“因為有……”咀嚼語言文字。(3)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語言表達的效果。(4)真情實感自然流露。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文中作者情感表白的句子,深入領悟作者對父親的摯愛之情。如“每逢過年,我就會得到一盞燈”“那燈是不尋常的”“因為有了年,就覺得日子是有盼頭的,而因為有了父親,年也就顯得妖嬈迷人了”“再也沒有接受燈的那種福氣了”。(5)抓住文章看似矛盾的細節(jié),引發(fā)學生思考,反復咀嚼,品味語言。如那汪蠟燭油上斜著一束蓬勃燦爛的光,亮麗之極。
再次,教師要注重學法指導。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問題為契機,精心設計各種問題,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學會和掌握閱讀的技能和方法。具體做法:(1)讀字當頭。把“讀”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全過程,指導學生掌握靜心讀書、靜心思考的方法,使學生體會語言魅力、作者情感。(2)引導學生多思。引導學生循著作者的思路,帶著對文本的整體認識,對文本中每一個問題主動進行思考,得出結論。(3)充分調動學生情感參與,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本課“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透露的對父親無限懷念的摯愛真情”是重頭戲,教師應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用心理解文本,形成心理相容,如抓住“不尋常”著力從提燈走東家串西家中找到那種幸福的感覺、那種情感體驗,引領學生走進文本,一起陪文中“我”歡樂、落淚、感動……
可以這么說,一節(jié)真正優(yōu)秀的課,體現(xiàn)更多的是一種態(tài)度——從教的態(tài)度、為學的態(tài)度,追求真實、樸實、扎實的有效課堂,是我們的期待。
中段教學也要關注字的指導和段落中重點詞句的品析指導。以《東北大森林》一課為例,課堂中教師要有重點地進行識字的指導與文本的巧妙銜接,自然而然地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精妙。具體來說,教師要始終以語言學習為中心,關注學生與文本對話的質量,讀思結合。同時,引導學生關注段落教學,關注細節(jié),進行詞句積累,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咀嚼、品味重點詞句,在讀中悟、讀中憶、讀中誦,以培養(yǎng)他們理解、感悟、欣賞的能力。如抓住“冒、抽、長”等詞,進行語言訓練,使學生感受到野草與樹木旺盛的生命力。
又如教學《檢閱》一課,教師要做到:(1)關注學生,注重學習方法的掌握。如讀、勾畫,寫感受;移情換位法:深入內心,使讀寫結合,思想升華。(2)抓重點句品味。抓住“這個孩子真棒”與“這些孩子真棒”理解文本,使學生懂得生活中也要關愛弱勢,尊重他人,這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修養(yǎng)。(3)找準切入點。從“檢閱”入手,抓住隆重,進而使學生明白如此隆重的檢閱儀式,博萊克的出現(xiàn)是多么讓人感動和震撼;從“棘手”入手,抓住標點符號“?”,體會孩子的矛盾心理;從“羨慕”入手,從前后對比中體會隊員的美好心靈??偠灾?,要抓住關鍵段落、關鍵句子,從中體味,在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文章本身具有的思想精華,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到啟迪。
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小學低段閱讀教學要重視: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記,在學習過程中滲透識字方法;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詞,借助圖文、朗讀等方式來理解文本。
那么,如何凸顯低段語文閱讀教學特點呢?下面以《揠苗助長》一課為例進行分析。
首先,低年級的閱讀教學要盡可能做到隨文識字,在語境中識字。(1)指導識字。課堂上,教師要抓住“望、焦、算、費”等字著力指導書寫,并抓重點隨堂練習,使學生掌握書寫技巧。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美觀,注意關注學生識字的興趣和方法,做到準確評價。同時,對難寫的生字,教師重視范寫。(2)隨文識字。如學習“焦”時,教師抓讀音、記字形、理解其意思。在理解“揠”時,通過調動感官因勢利導的方法,引導學生加以理解。(3)重視生字的復現(xiàn)。教學中,教師應重視生字的復現(xiàn),通過多種方法,不露痕跡地鞏固對字的理解、認識。
其次,教師要精選訓練點。(1) 新課程標準要求第一學段“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看情景圖片、做動作、比較、想象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具體來說,對重點詞語句子,教師可采用比較、填空等多種方法,使學生理解詞句,進行詞句訓練。此外,還可通過拓展訓練,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學習。如:“農(nóng)夫聽了同學們的話以后,明白了這個道理,下面就請你來做一做這個農(nóng)夫,練習講一講。我們可以這樣開頭:‘有一年,我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就天天到田邊去看……’大家就像這樣說,四個人為一組練一練吧!”
不同學段關注點不同,教法、學法就不同。只有關注不同學段,才能凸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不同特點,不斷呈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和魅力。
(責編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