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璐,邵如平,文 壯,汪 璐
(南京工業(yè)大學,南京211816)
內置式永磁同步電機(以下簡稱IPMSM)近年來應用愈發(fā)廣泛,因其具有如下優(yōu)勢:其磁場由埋在轉子中的永磁體產生,沒有轉子電流,因此不存在轉子電流損耗;具有更高的磁通密度,其可以產生更高的電磁轉矩;簡單的轉子阻尼較低,可以獲得更好的動態(tài)特性[1-2]。正因如此,通常需要轉子位置信息來實現(xiàn)高性能的電機控制,一般位置信息由位置傳感器獲得,這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同時降低了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因此涌現(xiàn)了許多無位置控制方法。
近年來,直接轉矩控制(DTC)作為一種理論上的無位置控制方法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3-4]。直接轉矩控制系統(tǒng)中,磁通和轉矩觀察器觀察所得的定子磁通矢量和轉矩作為系統(tǒng)反饋量。根據開關表,通過磁通和轉矩誤差,確定出合適的電壓矢量,進而調整定子磁通的振幅和相位,以控制IPMSM 的電磁轉矩。開關表作為DTC 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控制系統(tǒng)提供轉矩需求量、磁通需求量和定子磁鏈位置間的關系。通過開關表,轉矩可以被直接控制。但因為系統(tǒng)中使用了磁滯控制器,開關頻率不固定,控制難度大[5-8]。
基于以上研究和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適用于IPMSM 電機的無差拍直接轉矩控制方式,固定了開關頻率,并減小了轉矩脈動,實現(xiàn)更簡單易行的IPMSM 驅動控制。
無差拍直接轉矩控制(以下簡稱DB -DTC)是一種時間離散控制器。在該方法中,磁通和轉矩反饋仍來自磁通和轉矩觀察器,不同的是電壓矢量的獲取方法。DB -DTC 通過對這一時刻的轉矩和磁通估計值進行計算,從而得到下一時刻的電壓矢量,進而驅動電機,而非從開關表中選取得到電壓。這樣的好處是能使系統(tǒng)有一個固定的開關頻率;在固定開關頻率下的轉矩脈沖同樣可以固定。這將使得對電機的控制難度大大降低,相比直接轉矩控制方法,DB-DTC 方法更為簡單可靠。
DB-DTC 方法的控制流程圖如圖1 所示。在k-t 時刻測量得電流、定子磁鏈及其他數據(t 為測量所需時間),通過所獲數據預測k 時刻的電流值;在k 時刻,通過k 時刻的電流值預測k +1 時刻的電流值,并計算電壓參考量;在k+1 時刻,向電機施加計算出的電壓參考量,系統(tǒng)轉矩在k +2 時刻達到k時刻的參考轉矩。
圖1 DB-DTC 方法控制流程
在k+1 -t 時刻,重復上述動作:測量得電流、定子磁鏈等數據,預測k+1 時刻的電流值;在k +1時刻,預測k+2 時刻的電流值,并計算電壓參考量;在k+2 時刻對電機施加該電壓參考量,在k +3 時刻達到系統(tǒng)k +1 時刻的參考轉矩。不斷重復此過程,以控制調整電機的運行狀態(tài)。
該方法的應用基于一個重要假設,轉矩能夠在一個周期內達到參考值。
在實現(xiàn)過程中,需要完成電壓參考量的計算和電流預測器的設計。計算電壓參考量需要定子磁通和轉矩,因此磁通觀察器、轉矩觀察器必不可少。
1.2.1 觀察器方程
當定子磁鏈和轉矩已知,可以計算定子電壓。因此,需要對磁通觀察器和轉矩觀察器進行數學建模。磁通觀察器方程可由IPMSM 磁通方程直接給出:
式中:λds和λqs分別代表d 軸與q 軸上的定子磁鏈;ids和iqs分別代表d 軸和q 軸上定子電流;Ld和Lq分別代表d 軸和q 軸上的電感;λpm代表由轉子永磁體產生的磁鏈大小(上標r 代表使用的電機轉子側)。
轉矩觀察器方程由IPMSM 轉矩方程直接給出:
式中:Tem為電機電磁轉矩;P 為極點個數(非極對數個數)。
1.2.2 電壓參考量方程
首先,IPMSM 的基本方程[9]:
式中:vdqs代表d 軸和q 軸上分別的定子電壓;Rs代表定子繞組阻值;idqs代表d 軸和q 軸上分別的定子電流;λdqs代表d 軸和q 軸上分別的定子磁鏈,具體表達式同式(1);ωr代表轉子的電角速度。
將式(3)轉換,得出定子磁鏈和定子電流的表達式,代入式(2),再對其求導。假設轉矩線性變化,將求導所得方程離散化,得到式(4)。
另一方面,基于DB-DTC 假設,轉矩誤差可寫:
將式(5)代入式(4)中,可得電磁轉矩誤差和d軸與q 軸的定子電壓關系如下:
通過上式,可以計算影響轉矩的電壓參考值。但是,因為d 軸與q 軸上的電壓均未知,因此計算參考電壓矢量還需要聯(lián)立參考磁通方程。
已知IPMSM 磁通方程如下:
基于DB -DTC 的基本假設,磁通參考量可以通過如下方程計算:
將式(9)代入式(10),可得:
聯(lián)立式(6)和式(11)可解得電壓參考量。
1.2.3 電流預測器方程
在磁通和轉矩觀察器中,k +1 時刻的定子電流必須為已知量。然而控制器采樣時刻為k -t 時刻,為了克服離散系統(tǒng)測量和計算時所帶來的控制周期的誤差,必須進行電流預測器的設計。
電流預測器需要完成在k -t 時刻對k 時刻電流值的預測,以及在k 時刻對k+1 時刻電流值的預測。后者較為復雜,先進行討論。
已知:
假設電流線性變化,將式(12)離散化,從k 時刻到k+1 時刻對時間t 進行積分,即可得到從時刻k 到時刻k+1 的電流預測方程,如下:
從時刻k-t 到時刻k 的電流預測方程與上式相似,只是因為t 的時間非常短,省略積分步驟即可。
實際中電流的變化不是線性的,公式中的電流應使用平均值,但對電流進行積分會使結果更為精確。
在上述無差拍直接轉矩控制的數學建模基礎上,本文搭建在MATLAB 中仿真模型。DB - DTC系統(tǒng)仿真圖如圖2 所示,控制器仿真圖如圖3 所示。
圖2 DB-DTC 系統(tǒng)圖
IPMSM 電機模型來自Simulink Library,參數設置如表1 所示。測量模塊由總線選擇器建立。各個觀察器及復雜計算式均集成為子系統(tǒng)。仿真時間為0.2 s,參考速度3 000 r/min,參考轉矩在0.05 s 時由0 達到7 N·m,采樣頻率10 kHz,仿真頻率1 000 kHz,測量延時0.001 ms。仿真結果如圖4 ~圖6 所示。
表1 IPMSM 參數
圖3 DB-DTC 控制器
圖6 穩(wěn)定狀態(tài)放大
由圖4 可知,DB -DTC 控制器可正常工作,可以達到對IPMSM 電機的穩(wěn)定起動控制;由圖5 響應部分放大圖可以看到,系統(tǒng)完成轉矩響應的時間小于0.000 3 s,曲線平滑,沒有大幅度振蕩;由圖6 穩(wěn)定狀態(tài)放大圖可以看到,轉矩脈動小于±0.005 N·m,定子電流電壓值恒定,電機工作穩(wěn)定。
為了方便比較,給出DTC 控制方法的部分仿真結果如圖7 所示。
由圖7 可以看到,DTC 控制方法的開關頻率在不斷變化。圖8中,在0.9 s時系統(tǒng)給電機施加7 N·m 的負載,轉矩上升以保證轉速不變。轉矩可變且變化前后轉矩脈動較大(約±1 N·m)。
圖7 開關頻率(A 相)
圖8 電機轉矩反饋
比較可知,DB -DTC 控制方法具有頻率固定,響應時間短,轉矩脈沖小,電機起動及工作穩(wěn)定,控制效果明顯優(yōu)于DTC 控制方法。
本文就IPMSM 的控制方法進行了討論,著重介紹了無差拍直接轉矩控制方法,在IPMSM 離散化狀態(tài)方程的基礎上,結合無差拍控制原理,對其進行了數學建模與實驗仿真,并將仿真結果與直接轉矩控制結果做比較。
實驗證明,本文所設計的電流預測器工作良好,該DB-DTC 方法可精確估計出定子磁鏈和轉矩,進而計算出定子端的電壓矢量,保證了系統(tǒng)的控制精度;同時系統(tǒng)具有固定的開關頻率,動態(tài)響應快且轉矩脈動小,具有優(yōu)異的動態(tài)和穩(wěn)態(tài)性能,解決了DTC 方法存在的問題。
[1] 唐任遠.現(xiàn)代永磁電機理論與設計[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7.
[2] JAHNS T M,KLIMAN G B,NEUMANN T W. Interior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 for adjustable - speed drive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1986,22(4):738 -747.
[3] RAHAMAN G a M F. A novel speed sensorless direct torque and flux controlled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rive[C]//Proc of IEEE Power Electron.Spec.Conf.2008:50 -56.
[4] FRENCH C,ACARNLEY P.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driv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1996,32(5):1080 -1088.
[5] 邱鑫,黃文新,卜飛飛.內置式永磁同步電機寬轉速范圍無位置傳感器直接轉矩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14,29(9):92 -99.
[6] 甘良志,伍斌,姜來東.采用模糊控制器的直接轉矩控制系統(tǒng)仿真[J].繼電器,2001,29(11):41 -43.
[7] 邱鑫,黃文新,楊建飛,等.一種基于轉矩角的永磁同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13,28(3):56 -62.
[8] 韓建群,鄭萍.一種用于電動汽車的永磁同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的簡化方法[J].電工技術學報,2009,24(1):76 -80.
[9] KRAUSE O a S P C. Analysis of electric machinery[M]. IEEE Press,1995.
[10] LEE J S.Deadbeat-direct torque and flux control of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s with discrete time stator current and stator flux linkage observer[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2011,47(4):1749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