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仕聯(lián)(遼寧省瓦房店市職業(yè)教育中心116314)
談微課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對師生成長的促進作用
高仕聯(lián)(遼寧省瓦房店市職業(yè)教育中心116314)
微課資源的研發(fā)與應用,促使教師變革了原有的教學觀念與模式,獲得了新知識,掌握了新技能,增強了實踐與科研能力,促進了個人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學生置身于微課所營造的“微教學資源環(huán)境”中,進行個性化和情景化的學習,實現(xiàn)了對重點知識的解讀、難點問題的解惑、職場操作的演練,增長了知識,練就了技能。微課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對師生成長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微課草根研究校本研修個性化學習職場情境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微課既是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又是一種新興的教學設計模式和學習方式'它開辟了一個新的教研領域'召喚教師積極投身于微課的教改與創(chuàng)作中'為豐富微課資源做貢獻。對此'我校教師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微課教改實踐活動。在微課資源的研發(fā)與應用中'師生共享了“微課”帶來的好處。
(一)通過微課的研制'引領教師開展適合自己的“草根研究”'由學習者變?yōu)閯?chuàng)造者
近些年來'我們幾位任電工課程的教師'利用教研活動對微課知識和相關案例進行了研析'更新了教學理念'增強了研制微課的能力'提高了研發(fā)和利用微課資源的認識'并付諸行動。大家同心協(xié)力'將我多年來參與省、國家信息化建設積累的電工學科諸多的多媒體課件、音頻視頻、Flash動畫和圖文素材等資源與學科教學相融合'本著“適用、實用、易用”的原則'制作了多個微課案例'包含了對電學現(xiàn)象與概念的描述、工作原理分析、元器件識別與檢測、儀器儀表使用、電路布局與連接、設備運行與檢修等知能點?,F(xiàn)僅以“兆歐表及其使用”的微課為例——這是由我負責研制的、代表我校參與2014年遼寧省教育軟件大賽的微課作品。在制作過程中'圍繞微課的各種要素并參照相關成功案例'對已有的資源進行整合'著重對有關情境化實訓的素材課件進行再創(chuàng)作'如用兆歐表測量車床電動機絕緣性能及電容器絕緣電阻的視頻實錄與交互性演練等'通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相關知識點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有效地解決了教學重難點問題'使參賽作品經得起大賽的檢驗'得到了業(yè)內專家們的肯定'獲得了本次大賽一等獎(是大連地區(qū)中職學校唯一的)。經歷了本次“草根研究”微課的磨煉'更加明晰了優(yōu)質微課的研制理念:應以課例片段為核心內容'通過一定的結構關系和呈現(xiàn)方式來共同營造一個主題突出、資源多樣、情境真實、短小精悍、易于擴充、交互性強的“微教學資源環(huán)境”。
(二)基于“微課”資源庫的校本研修'增長教學才干
利用“微課”資源庫'既能提供了足夠多的評課案例'又便利于評課活動的開展'使那些無法親臨課堂聽課的教師'通過微課展示情景化的視頻教學片段'產生如同身臨其境的感受'使授課者聽取更多教師好的建議'聽課者汲取更多教師成功的經驗'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由于校企接軌的渠道不暢通'難以創(chuàng)造崗位實踐鍛煉機會'嚴重制約了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高。而解決該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利用微課資源庫搞好校本研修。對此'我校電工學科的教師選擇微課資源庫中的“兩地控制燈的安裝、異步電動機的拆裝、典型機床電路”等資源'借助于情景化的視頻教學片段和基于虛擬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的交互性仿真模擬操作'拉近教學實訓與崗位實踐的距離'練就職場操作技能。
(三)通過微課的制作'反思與修正以往的教學行為'有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在制作微課過程中'教師應反思以往的教學行為'修正存在的問題。如在制作“兆歐表及其使用”的微課中'教學重難點是“如何用兆歐表測量電容器絕緣電阻”'而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在實操環(huán)節(jié)上準確把握電容器的放電時機。但由于電容器的放電情景瞬間即逝'又較微觀'且存在較大的危險性'學生難以掌控'故此'以往的教學只用語言文字代替動手操作'即對教學重難點問題采取了回避態(tài)度。通過此次微課的制作'運用信息技術形象化地展示了電容器剛好充到額定電壓時隨即放電的情景'化解了教學難點。
(一)優(yōu)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個性化學習情境
將頗具直觀性和動態(tài)氛圍的知識點如“車床電路”制成微課。通過情景化的視頻教學和多媒體仿真交互技術的運用'自主演示電路中的開關、接觸器等器件的作用與結構'并可對各個器件進行放大顯示和三維旋轉'控制電路的接通與斷開'調節(jié)電動機的轉速與轉向等'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圖文并茂'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將原本枯燥、抽象、僵化了的知識變得生動、直觀和形象化'從而激發(fā)學生持續(xù)探索的求知欲望'滿足其個性化學習需要。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職場情境'解決實踐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
《電工技能實訓》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其中的一些重難點知識要依賴于實習訓練來解決'但卻受到實訓設備缺乏和師資水平的制約。而彌補這一缺陷的有效辦法是運用攝像或計算機虛擬現(xiàn)實技術'將有關的實操訓練案例制成微課'學生借助網絡平臺訪問微課資源庫'可隨時進行仿真實驗和模擬操作'既安全又不損壞儀器設備。如在“兆歐表及其使用”的微課中'檢測電容器的絕緣電阻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把握最佳時機對電容器放電是教學難點。在此'教師要提醒學生:當萬用表的指針偏轉到額定電壓時(如400V)立即放電'同時伴有放電火花出現(xiàn)'這是化解難點的關鍵。為此'我利用PPT設計了一個多層重疊的自定義動畫'使得當檢測儀表的指針偏到額定電壓時'隨即拉出“充電電壓400V”'接著電容放電'同時在短路點處迸發(fā)火花。由于場景設計的非常鮮明、生動'在學生腦海中烙下了深刻印象'使難點問題迎刃而解。
(三)改善師生關系'使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師根據(jù)教學需要'將自制的微課及時提供給學生'學生利用校園網自主學習微課'解脫了一言堂的束縛'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微反饋”“微點評”'一對一地進行答疑與解惑或修正自己的微課'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咨詢者'使師生關系變得更為融洽了。
(四)學生可按需選擇學習'以查缺補漏、強化鞏固知識與課外延伸
圍繞新知識、新技術、新標準在電專業(yè)中的應用'對原微課資源進行相應的拓展'并按不同單元知識內容進行歸類與打包'及時提供給學生。學生在課后按需自主選擇學習'以查缺補漏、強化鞏固知識與課外延伸'培養(yǎng)了自學習慣和能力'進而也為教師減少了課后那些并非學生需要的'甚至是無效的輔導工作量。
微課的正能量作用助推了師生專業(yè)素質與能力的提高。在瓦房店市舉辦的兩屆電工技能競賽中'由我指導的參賽團隊均包攬個人競賽成績前五名和團體一等獎;在大連市首屆電工電子技能大賽中'由我指導的參賽選手全部進入最后的第三輪決賽(這是所有參賽隊伍中唯一的)'其中的一名學生取得首輪單項比賽第二名成績。我先后獲得五個省、國家級教學軟件比賽一等獎及教學成果二等獎'在去年還分別被評為大連市中職學校領軍教師和遼寧省職業(yè)院校省級專業(yè)帶頭人。我堅信微課將為我們師生帶來更多的收獲與快樂。
[1]胡鐵生.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何曉萍,蔣鑫.微課資源的建設與應用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5).
(責編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