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霞(新疆塔城市額敏縣第三小學834700)
淺談如何在教學中正確處理學生的逆反心理
劉曉霞(新疆塔城市額敏縣第三小學834700)
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影響教學效果。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應對學生的變化及時了解,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在教學過程中對小學生的逆反心理進行正確的處理,引導學生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正確處理學生的逆反心理,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研究和探討的重點。
小學教學逆反心理小學教育調(diào)整心態(tài)
小學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小學高年級教學過程中'總會有幾個學生成熟的比較早'出現(xiàn)逆反心理。這些學生對教師有著非常明顯的好惡。對于他們不喜歡的課程或教師'他們在課堂教學中就會想盡辦法不配合教師教學'讓任課教師感到十分頭疼。
小學教學中出現(xiàn)的個別學生的逆反心理隨著年級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多'小學生的這種逆反心理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糾正'就會導致嚴重的后果。例如'有些學生對自己不喜歡的課程就不學'慢慢地成績下降'最后自暴自棄。甚至有些學生逐漸動搖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后荒廢了自己的學業(yè)。小學生正處于逆反心理的初始階段'如果教師正確進行引導和教育'就能夠正確處理學生的相關問題。反之'如果學生帶著逆反心理進入中學'走上社會'則有可能給社會帶來危害。因此'研究小學生的逆反心理'以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處理自己的逆反心理'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一)年齡成長和生理逐漸成熟
逆反心理的產(chǎn)生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經(jīng)歷'可能會出現(xiàn)在成長的任何時期。青少年階段出現(xiàn)逆反心理的可能性最大。小學高年級時期正處于人生的青春期'小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思逐步形成'他們越來越喜歡做自己的事情而不受家長的干預。他們也希望自己做事情能像成年人一樣受到尊重'他們不希望家長和教師再拿自己當小孩子一樣看待。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越來越強'為了表現(xiàn)自己'他們對任何事情都表現(xiàn)出批判的態(tài)度。但是'在家長和教師的眼里'小學生永遠是小孩子'并且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他們是小孩子而忽視了他們的獨立存在'導致出現(xiàn)了妨礙他們展示自己表現(xiàn)欲望的現(xiàn)象。這種時候'小學生就容易用與外界對立的方式來表現(xiàn)自己以引起注意'這就是逆反心理的產(chǎn)生。
(二)無法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強'他們渴望探索新知識'學習新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意識。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為了讓學生少走彎路常常用自己已經(jīng)現(xiàn)有的經(jīng)驗和教學方法限制小學生的好奇心。但是'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和新知識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對于教師直接告訴的知識不屑于聽從'而更愿意自己去探索'并且越是自己得不到的知識就越想得到。這樣一來'不愿意接受既有知識的心理就形成了逆反心理。
(三)教師教學中的不當做法
小學生逆反心理的產(chǎn)生與部分小學教師的不當做法也有關系。例如'有些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嚴厲'對于學生的過錯總是采取非常苛刻的辦法'甚至對學生進行當眾侮辱或者體罰'這就導致有些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怨恨和反感'在課堂教學中就會有意無意地同教師對著干。另外'有些教師不尊重學生'對于給學生的承諾不能及時兌現(xiàn)。如有些教師對學生承諾不會拖堂'但是每到這位教師上課時候就會拖堂長達十分鐘之久'導致學生對這位教師意見很大'久而久之都不愿意上這位教師的課。這也是學生逆反心理產(chǎn)生的一個原因。
正確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自己的逆反心理'有效克服和消除自己的逆反心理'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要更多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洞悉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一)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把握教育時機
在教學中'正確處理學生的逆反心理'教師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一方面'教師要做學生的表率'不斷提高自己的形象'用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學生進行教學和教育'如對學生做出承諾要用實際行動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錯誤要客觀進行批評'而對學生的成績要及時進行表揚。這些做法對于防止學生逆反心理的出現(xiàn)和蔓延都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課堂氛圍的營造'通過對學生的課堂反應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進行反饋'用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tài)'不斷拉近學生同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消除學生同教師之間的敵對心理。
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要注意教育學生的時機'尤其不能在學生情緒最高的時候進行教育'這樣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冷靜一下'穩(wěn)定學生的情緒'然后針對學生的不同問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進行教育。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暗示、提醒、談心等方式'對于學生原則性問題一定要進行批評教育。
(二)找準問題癥結'認真傾聽學生心理
很多具有逆反心理的學生都有一個癥結'如果學生不能正確解決自己的癥結就容易對問題的看法產(chǎn)生偏差'或形成誤解。教師只有找到學生心中的癥結并正確引導學生將其打開'才能有效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例如'教師在對有些學生進行耐心的溝通之后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心理相對成熟'已經(jīng)超越了自己的實際年齡。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就不能完全將其當成小學生來對待'而要真心同學生交朋友'用心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心'并認識到自己同教師對著干是錯誤的行為'才能解開學生心中的癥結。
(三)真心尊重學生'愛護學生
小學生的自尊心非常強'同時也非常脆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主動了解學生的合理要求'尊重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走進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將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在處理學生的逆反心理時'教師要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立場進行問題的探討'尊重學生的感受'尋求最適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對于師生間的問題和隔閡'教師要經(jīng)常換位思考'體會學生的苦惱'了解學生的需求。對于一些經(jīng)常犯錯誤的具有逆反心理的學生'教師要改變以往嚴厲批評的方法'盡可能對學生做到和藹可親'態(tài)度誠懇'用心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和聊天'消除這些學生的敵意和戒備心理。
(責編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