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娜(河北省邢臺市第八中學054000)
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中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種娜(河北省邢臺市第八中學054000)
對于文科學生來說'地理學習之難'成為許多學生頭疼的問題。有人說'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這一語道出了地理的難學。為什么很多學生發(fā)出地理難學的感慨呢?原因就是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識不夠'對地理學科的特點和學法沒有掌握'學習地理的思維能力較差'思維定勢'受固定思維的影響'缺乏邏輯思維能力。地理學科是一門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學科'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就是地理知識的體現(xiàn)。如果將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去理解'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找到問題的癥結'就能打開學生學習地理的一扇大門'就能帶領學生登堂入室'取得理想的成績。
(一)對地理學科的特點認識不夠
對于文科學生來說'造成地理學科學習障礙'是他們對于學科綜合性的特點認識不到位。地理學科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兼具的綜合性學科'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理科功底來解決問題'單憑借對文科的愛好不能完成'而需要理科的思維加上文科的基礎全面思考方能解決。高中地理學科突出了其地域性特點。它決定了學習高中地理需要轉化思維'對地理中的問題要全面認識'多角度去考慮。在學生的實際學習過程中'將地理的學習僅僅局限在文科知識的認識上'對地理知識的學習依靠死記硬背'對地理原理的探究滿足于課本上的結論'所以'一遇到考試'遇到綜合性的問題就無法應對。
(二)綜合分析能力差
地理知識的體系較為完整'綜合性強'需要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思維有了廣度'才能全面認識問題'用綜合的觀點看待問題。思維有了深度'才會對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抓住地理問題的實質。但是很多學生卻將地理中的現(xiàn)象孤立地看'片面地理解生活中的現(xiàn)象'所以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原理理解不清'認識不全面。比如'學生對光和熱的理解'認為一個地方的太陽輻射能強烈'這個地方的熱量一定充足。但熱量又主要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學生又不太清楚。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現(xiàn)象如青藏地區(qū)光照充足'但熱量不足的現(xiàn)象的時候'往往無法進行正常的思維。這主要是由于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不夠造成的。
(三)受思維定勢的影響
思維能力的高低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地理學科的特點決定著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地理思維。地理的學習需要學生思維過程清晰'分析問題有條理性'不能違背規(guī)律原則'否則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一些學生學習知識往往死記硬背'解決問題往往采用固定的模式'為地理學習帶來障礙。很多學生受思維定勢的影響'雖具備了一定的地理知識或解決某一問題所有的能力'但依然會錯誤百出。如對熱力環(huán)流'有的學生沒有充分認識由冷熱不均引起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先后順序'而導致對高低氣壓的產(chǎn)生原因分辨不清'從而產(chǎn)生大氣垂直運動是由低壓流向高壓的錯誤結論。
(一)注重課堂引導'調動地理思維
學生正確思維的形成'教師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為思維的正確形成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的作用不可忽視'他的引領與指導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思維很重要。教師要重視課堂的指導'對一些疑難問題要逐步深化。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利于學生思考'能夠讓學生通過調動自己的地理思維實現(xiàn)問題的解決。地理教材中的很多材料都是零散的'對于一個問題的認識'需要學生調動有關的知識對問題進行整合。對于一些重要的問題'教師還要逐步設問引導學生一步步去分析'最后歸納出比較成熟的觀點'或得出一般性的結論。
(二)完善知識結構'形成正確思維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需要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如果知識是零散的'缺乏一個完整的體系'知識的結構殘缺'那么學生就不可能順利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到了高三復習階段'學生有了一定知識的積累'但是完整的知識結構還沒有形成'做起題來還不能以正確的地理思維去解決問題。對此'地理教師要注意運用能夠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和逆向思維的試題或教學內(nèi)容。教師還要對這些內(nèi)容認真研究'深入思考'調動自己的思維全面考慮'然后用之于教學。對于設計相關學科的內(nèi)容'教師要注意搜集有關的材料'并請教相關學科的教師'力求使知識結構更完善'思維更加正確。如果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就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這樣學生解決問題的道路就會平坦'暢通無阻。如對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衛(wèi)星數(shù)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個物體'需要幾顆衛(wèi)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關知識配套。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地理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再現(xiàn)'與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地理教學不能忽視與生活的聯(lián)系。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現(xiàn)象'總結生活中的地理知識。教師要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指導學生運用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解決問題。比如'在分析黃淮海平原農(nóng)業(yè)為什么低產(chǎn)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先分析糧食低產(chǎn)的原因有哪些'屬于地理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該地區(qū)的會有哪些原因'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決等等。生活中孤立的現(xiàn)象'往往又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教師不能就事論事'孤立看待問題'要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思維'使學生憑借已有的地理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地理學習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已知的地理知識'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構建地理知識的網(wǎng)絡'運用正確的地理思維來解決地理學習中的實際問題。學生有了正確的地理思維'能夠解決地理學習中的問題。這樣'學生的地理教學成績就一定能夠穩(wěn)步提高。
(責編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