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作者、作品簡介
周 樊
周樊(1914—1998年),又名凡,字善甫,晚號六松堂老人,納西族,云南省麗江縣人,中國現(xiàn)代文化史上著名學者、教育家、書法家。周善甫先生曾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云南省民族學會顧問、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云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云南省詩詞學會顧問、云南省民族藝術研究會顧問、云南省老干部詩詞書畫協(xié)會顧問和云南省南社研究會顧問。周善甫先生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培養(yǎng)了大量的人才,桃李遍及海內外。晚年致力于對傳統(tǒng)中國文化研究,先后出版《簡草譜》、《春城賦》、《善甫文存》、《大道之行》、《駢拇詞辨》、《老子意會》等百多萬字的論著,在海內外學術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大道之行》被稱作是一部在中國哲學思想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著,也是當代儒學研究的最新成果。
《大道之行》內容簡介
大道之真諦,必由歷史實踐所總結而來。故以孔子之圣德,尚僅止“述而不作”;小于何知?尤不敢妄事臆創(chuàng)。本書之作,也不過是把久遭蔑棄的中華傳統(tǒng)大道,溯源竟流地略加拂拭,希望稍獲澡雪。殷勤望其重現(xiàn)煜煜光華,以救今曰之偏蔽而已。雖未敢草草從事,但訛誤仍終難免。若有乖忤,責在小可;若有可取,則本先賢所賜,實未敢掠美自是,故亦當不無一得。
《禮記·禮運·大同篇》開篇就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睆街苯沂玖酥腥A文化的真精神。因而即以前四個字,作為本書的標題,意在指出:中華文化,即乃人類文化之正源主脈。
中華,自成世界。遠從堯舜揖讓起,直到清代中葉,堂堂五千年,便以“天下”自任,而逐漸成長起來;一直未曾自居于需要競存的列國之林。故其所言之道,歷來就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之大道。而不是富國強兵、役民稱霸的方略。這說法容或未之前聞,卻是真實不虛的宏觀認識。不肯定這一特性,便無從理解這悠久龐大的中華文化。
呂昭義
呂昭義,1948年12月生,1976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yè),1982年畢業(yè)于云南省社會科學院,獲世界史碩士學位,1982年至1985年在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從事南亞研究,1985年調入云南大學歷史系,1989年8月至1990年8月,赴印度德里大學研究中印關系史。1996年評聘為教授,2009年評為二級教授。
長期從事南亞史、中印關系史、中國西南邊疆史科學研究,任云南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專門史“與南亞東南亞關系”方向學術帶頭人、中國南亞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史學理論會常務理事、云南省南亞學會會長。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云南省社科項目5項,出版專著3部,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等刊物發(fā)表論文60余篇。獲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中國藏學珠峰獎”、云南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云南省教育廳優(yōu)秀社科成果獎等獎項6項。
《英帝國與中國西南邊疆:1911—1947》內容簡介
本書為《英屬印度與中國西南邊疆:1774—1911》的續(xù)篇。隨著中印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與發(fā)展、英國世界霸權的動搖與喪失,維護英國對印殖民統(tǒng)治成為英國東方政策的主要戰(zhàn)略目標。辛亥革命使中國走向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防范、牽制、隔離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影響,封鎖鎮(zhèn)壓印度民族解放運動成為英國對中國西南邊疆政策的基本內容,“緩沖國”計劃與“戰(zhàn)略邊界”計劃成為實施其政策的兩個要點。前者企圖使西藏成為在英國控制之下的中印之間的“緩沖國”,后者企圖將英屬印度東北邊界北移至喜馬拉雅山脊,建立封鎖南亞殖民體系的隔火墻。英國扶持達賴回藏,發(fā)動“驅漢”,召開西姆拉會議,推行“武裝西藏”、“維護西藏現(xiàn)狀”、干擾阻止中國國民政府和平統(tǒng)一西藏,都是為了使辛亥革命后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不正常的關系長期化,以實現(xiàn)其“緩沖國”計劃。英國制造偽書,為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翻案,侵占麥線以南中國固有領土,以實現(xiàn)其“戰(zhàn)略邊界”計劃。本書將英國對中國西南邊疆的政策及活動置于全球國際局勢的變動、英國對外政策及對華政策的全局中考察,梳理事件來龍去脈,力求作出全面客觀的評判。
《呂昭義學術文選》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呂昭義先生在南亞史、中印關系史、中國西南邊疆史科學研究等方面的若干篇代表性學術論文,如《關于中印邊界東段的幾個問題》(載《歷史研究》)、《達旺歷史歸屬論》(載《中國邊界史地研究》)、《門巴族色目村魔子文化的歷史人類學解讀》(載《史學理論研究》)等。這些成果曾先后獲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中國藏學珠峰獎”、云南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云南省教育廳優(yōu)秀社科成果獎等獎項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