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日
星期六有空參加了由永博明機構在華南農業(yè)大學林學院一樓報告廳的培訓會,深有所獲,體會如下:
一、要樹立現(xiàn)代課堂教學理念
1.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成功的良好環(huán)境
教師要以現(xiàn)代生活為背景,激活與活化知識,給學生營造一種向自己和他人智慧挑戰(zhàn)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一種渴望和迫切要求之下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真正改變那種教師呆板劃一地教學、學生被迫無奈地被動接受學習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
2.課堂教學要為每個學生開辟學習成功的多種渠道和途徑
用老師的力量激活、重組、整合教材中的知識,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多種形式向學生展示學習內容,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常教常新的特色。
每個學生在這個多種渠道和途徑的學習環(huán)境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獲得學習成功的機會,在每一堂課中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逐漸形成追求學習成功的愿望,從而實現(xiàn)我們課堂教學的愿望,即我喜歡學習,我要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更重要的一點是,學生在追求學習成功的努力中,會逐漸養(yǎng)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成為學習的成功者。
3.努力形成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成功的鼓勵和激勵性的課堂教學評價
要關心學生學習品質的提高與發(fā)展,而不僅僅用分數作為評價學生學習的唯一標準。
逐步培養(yǎng)學生不斷追求成功的毅力和意志品質,讓每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滿信心,昂首挺胸地主動積極參與。
4.充分利用多媒體,提高教育技術能力和應用水平,改善現(xiàn)代課堂教學效果
根據發(fā)達國家的經驗,老師通常要度過如下五個實踐階段:
(1)對于技術逐漸熟悉和了解
(2)開始使用新技術,遇到困難時容易退縮
(3)嘗試整合,形成習慣,主動思考應用技術的有效方法
(4)對原有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模式進行反思和定位
(5)達到運用自如、產生良好教學效果的境地
二、當前課堂教學問題的思考
1.缺少思想
有很多老師是把課本上的知識“搬”到備課本上,再按照一定的程序“灌”進學生的頭腦,然后“印”到試卷上,讓學生按照老師教給的方法“作答”。我們的老師就像一個地地道道的“知識販子”。
2.缺少文化
老師的思想從哪里來,是從豐厚的文化中來。我們在課堂上只看到知識,而看不到文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老師缺少學習,書讀得太少。課堂上缺乏文化的現(xiàn)象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3.缺少情感
古語說: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只有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愛心去打動學生,讓學生打心眼里喜歡你、敬重你,他才會積極主動地融入你的課堂,并愉快地接受你的教誨。
4.缺少個性
幽默的教師創(chuàng)造幽默的課堂,靈秀的老師創(chuàng)造靈秀的課堂,豪放的教師創(chuàng)造豪放的課堂,課堂應該像個花園,百花齊放,五彩繽紛,生機勃勃。
三、新課堂應該是什么樣
1.新課堂應該是充滿人文關懷和情感的課堂
有人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庇钟腥苏f:“課堂是學生出錯的地方,犯錯誤是孩子的權利?!?/p>
2.新課堂應該是充滿生命活動的課堂
課堂教學不是教師個人素質表演的“舞臺”,應該是學生提升素質、展示素質的平臺,是他們所思所想、所疑所惑、盡情表達的舞臺。
3.新課堂應該是對問題進行充分探討的課堂
傳統(tǒng)課堂教學“滿堂灌”變成了現(xiàn)在的“滿堂問”。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應該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提出學習中的問題和疑惑,這樣才有利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問題意識。
4.新課堂應該是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課堂
教師不是課堂的旁觀者,更不能實行松散的“放羊式”課堂。從教師的角度看:(1)對學生進行有效了解、組織和引導。(2)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從學生的角度看:(1)學生積極參與,興奮、喜歡。(2)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思考過程。(3)學生通過課堂學會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助于他們發(fā)展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