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欽州市第一中學 李素梅
英語寫作在整個高中英語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不僅體現(xiàn)在考試中,還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考試的得分點。根據(jù)新課標考試大綱的說明,寫作部分在高考英語考試中的賦分為25分,占據(jù)總分150分的1/6。
第二,具有較高的實際應用價值。寫作作為英語“聽,說,讀,寫”四大技能之一,是一種語言的輸出,也是我們學習預言的重要目的,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第三,促進其他綜合語言技能的提高。如果學習英語只停留在聽和讀的基礎上,那么語言的掌握還沒有真正完全內(nèi)化。只有在足夠聽,讀輸入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說,寫輸出練習,才能檢驗學習者的預言掌握情況。而相比說而言,寫對語言輸出的精準度要求更高,并便于比較審視學習者的不足之處,常常進行寫作的練習,有利于逐漸修正學習者的語言掌握上的弱點和缺陷,從而提高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技能。
當然,英語寫作的重要性不限于此,故而,在高中階段,對學生進行寫作方面的指導和訓練,有這重大的意義,教師對此應有足夠的重視。
第一,我校地處英語教育較為落后的地區(qū),高中學段生源以鄉(xiāng)鎮(zhèn)學生為主,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而在英語考試考查的多個項目當中,寫作方面的水平遠遠未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一是滿分率較低,平均僅為2.09%。這表明,我校學生在高水平寫作層次上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這個空缺也提醒了教師在培訓寫作尖子方面有較大的發(fā)揮空間。二是零分率較高,占據(jù)了2.16%。這意味著仍有較大一部分學生處于重重原因,無從下筆,成為英語寫作上的特困生。而這部分也應當引起教師在對特困生寫作培訓的重視。
第二,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具體障礙和困難。影響學生得分的因素很多,其中可以劃分為兩類:其一,語言能力障礙。這其中包括篇章結(jié)構問題,行文語序問題,遣詞造句問題,等,這方面問題是主要的問題。其二,心理障礙問題。對寫作的害怕和恐懼心里,也對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練習的主動性,和考場寫作的信息造成嚴重障礙。
一篇文章能否寫好,寫前的審題和知識的鋪墊十分重要。因而,每次的寫作前,首先要指導學生如何審題,審清題目的關鍵和核心,避免偏題或文不對題。其次,對學生所要寫的話題進行知識和內(nèi)容的鋪墊,以及所需要用到的語言的提前輸入和學習,包括必要的詞匯短語,句型結(jié)構,甚至是類似話題下的全篇范文,讓學生有資料輸入,以避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前進行充分的指導,既能使得學生能明白何所言何所不有,有話可說,有戲可唱,同時也能是學生初步掌握如何用英文進行輸出,是學生具備進行寫作的信心,基本相信自己能夠講所想內(nèi)容表達出來。
在進行了寫前指導之后,放手讓學生進行寫作,而這時,教師的角色便是提供充分的語言輸出方面的支持。因為在好的寫前指導也不可能涵蓋學生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的方方面面。因而,教師應當巡堂,靈活機動地在第一時間為所需要的學生進行解惑和幫助。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及時掃除寫作是的障礙,保持繼續(xù)寫作的一個連續(xù)性和連貫性,而不至于被中途的困難嚇到而產(chǎn)生直接放棄的念頭。
對于學生寫出的作文,如何進行邂逅的批改和講解,本文也做了新的嘗試。其方法是:抽樣批改20%學生的作文,并將學生所犯的較為普遍和共性的嚴重的問題和錯誤詳細列出,歸類,并結(jié)合高考作文評分的規(guī)則,一一展示,并隨堂進行師生集體共同批改。之后,按照列出的失分點,安排學生互相批改,每位學生評改三位他人的作品。這種以師生共評為指導,學生互評為主的評閱方式,既能真實準確定位學生的共性錯誤,又能充分利用水平相當?shù)耐瑢W見的寫作材料,反復進行該錯誤的糾錯和改正,能夠較有針對性地將學生的定位學生的不良寫作習慣,并注意進行掃清。
以上三個階段的寫作指導,在語言技能和寫作基本能力層面上,使學生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然而,練習階段寫得好的學生未必能在真正考試時能有效地發(fā)揮出來?如何如何在有限的時間(約20分鐘)內(nèi),寫出一篇高分的作文,除需要整合各階段所學習到的寫作技能外,更需要定期對學生進行限時的嚴格的應試寫作的指導,排除非語言技能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時間的分配,書寫是否工整,粗心馬虎,低級錯誤等。
應試寫作由于命題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發(fā)揮寫作的空間。因而,鼓勵學生進行日常的寫作,養(yǎng)成勤寫勤記的習慣,是對寫作訓練的一個良好的補充。作為日常寫作,本文嘗試的做法是,提供半開放的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并且字數(shù)不限。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可以有一個方向,指導寫作的大致內(nèi)容,又不至于框定所有的寫作內(nèi)容。學生有廣闊的發(fā)揮空間,寫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觀點,逐漸地培養(yǎng),用英文表達自己觀點,而不是復述或翻譯他人的觀點。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地去寫,去弄清楚如何寫,并對自己寫出來的文章感到欣慰,以獲得持續(xù)不斷的寫作動力。
本文作為寫作指導的一個初探,分析了本校高三學生的寫作現(xiàn)狀,遇到的障礙,以及指導的策略,提出了具體的方法。然而,本文也存在其局限性。其一,學生成績的分析不夠詳盡,過多關注高分層和低分層而忽略了中間層;其二,實驗對象的廣度不夠;其三,對于所采取的指導策略,其理論依據(jù)和論證尚待加強。
作為該話題下的首次探究,本研究過程中,作者對該議題下的研究方法、關注點、切入點、論述過程等都有了一個初步的理解和掌握,并為作者今后在該議題下的探究指明了方向。今后,必將在該研究的基礎上,吸取經(jīng)驗教訓,進一步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并爭取在規(guī)范化,標準化方面有所突破,取得更大的進步,為該議題的研究,論證和實踐,做出更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