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峨山縣雙江中學 李文蘭
初中作文教學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同事又是語文教學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如何進行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應該思考和研究的教學問題。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這一指導思想傳達出我們教師應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作文教學。下面我來談談多年在作文教學上的一些做法。
第一,我們要在初中第一節(jié)語文課就開始明確告訴學生,初中階段必須讀的名著,幫助學生制定閱讀計劃,每一學期讀哪些書,怎么讀,怎樣做讀書筆記。定期檢查來督促學生完成。
第二,推薦適合初中生閱讀的書刊雜志進行語言積累,既可以積累好詞好句,又可以了解時政、開拓視野、提升語文素養(yǎng)。
第三,培養(yǎng)學生積累所學課文中的好詞佳句的良好習慣。每一篇課文,都是編者精心挑選出來的,都有它的亮點:新奇的比喻,氣韻十足的排比,遠距離聯(lián)想的句子,閃爍著睿智火花的名言警句,承上啟下天衣無縫的過渡……教學時,就應該教會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獨特感受和運用需求,把能撥動心弦的句子劃出來,細加品味;然后摘錄下來,以備后用;最好力求背誦,以供今后寫作借鑒化用。
作文和生活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作文教學要重視生活,用生活中生動有趣的事來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引導學生寫真實的事情,力求寫實,作文水平才得以提高。寫作就是要把自己心中的所想付諸于筆端。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多數(shù)學生對寫作有畏難情緒,常常覺得無事可寫,無情可抒,甚至討厭寫作文,究其原因就是對生活缺乏觀察、體驗和激情。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的才是最真實的、最深刻的,寫出的內容也才會生動感人。因此,我們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人生,體驗生活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周圍的人、事、景、物,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體會“花草會說話”“山水即文章”的意境,使學生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激發(fā)出靈感,使其情不吐不快,不寫不行,自然形諸筆端,見諸文字,寫出有血有肉的優(yōu)美文章。
那么,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學會有目的的觀察呢?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訓練學生有目的、多層次、多角度地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捕捉寫作素材,豐富知識,讓學生親身體會到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的寫作材料。我們可以按不同季節(jié)、人物、事件等內容來訓練觀察,再按觀察內容進行片段描寫訓練。把每次練筆作為契機,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觀察一些人、事、景、物。訓練學生從不同角度、深入細致地進行觀察,訓練把觀察的人、事、景、物結合自己所感悟到的東西,用語言文字表現(xiàn)出來。每次階段性的訓練都挑出最好的作品在班上賞讀或表揚。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很重視寫作技巧的分析與借鑒,幾乎篇篇課文都有寫作技巧的總結,但就是不管用,技巧是人家的,自己還是“天狗吃月亮,無從下手”。實際上,我國古代是很重視臨摹——仿寫教學的,比如,古代童子入學的必做功課對對子:老師說“天”,學生要對“地”;老師說“飛禽”,學生要對“走獸”。通過對對子,學生很快就會掌握詞性、詞義、結構和用法,語文水平提高很快。因此,我們要提高仿寫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研究仿寫的方法和特點,使學生書山有路、苦海有舟,仿得輕松愉快,學得卓有成效,然后再進一步學會獨立寫作。
我們可以通過學生從課文中學“仿”作文,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消除畏難情緒。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學生的模仿性很強,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可從仿寫句子、仿寫片段到仿寫范文的步驟來訓練,讓學生從范文體會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和語言。
仿寫實際上學生進行模仿性寫作訓練時,創(chuàng)造思維之光就在其中閃耀。他們的習作,正是張開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的雙翅,慢慢的他們就能搏擊長空。
新《語文課程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強調“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蔽覀冊诹曌髟u改教學實踐中采用師評、自評、互評相結合,使全體學生參與了評價別人、評價自己和被別人評價的活動,使每一位學生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多維評改方式既可以把語文老師從繁重的評改工作中解放出來,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性,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始終處于主動的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全班同學或組內同學或同桌同學聽,請同學打分或評級,并且談談為什么得分又為什么扣分。然后要求學生根據(jù)評改情況進行再次修改。樹立“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理念,珍惜批改中的反饋信息,在不斷自我否定中提升寫作水平。
采用形式多樣的活動,讓更多的學生有展示作品的機會,我們可以通過人人辦自己的文學小報,把自己的作文發(fā)在上面,完了以后全班進行交流,實現(xiàn)了更加充分共賞互評的效果。這樣,學生通過自我診斷、共賞互評,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使寫作能力不斷進步。 在班內舉行作文展覽,讓學生閱讀自己的,欣賞他人。編印本班學生優(yōu)秀習作選,指導、鼓勵學生向報刊投稿等形式,讓學生獲得較多的“發(fā)表”自己文章的機會,滿足學生的發(fā)表欲望。用制作PPT的方式記錄學生作文成長的歷程,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以此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
總之,作文教學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細致的系統(tǒng)工程。初中語文作文又是學生寫作基本功的形成階段。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以“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關注社會,從個人生活中、社會生活中發(fā)掘作文素材,讓學生學會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讓作文承載自己真實的思想,從而寫出文質兼美的作文”為目標,積極探索作文教學規(guī)律,研究有序、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使我們的作文教學五彩繽紛、充滿活力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