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長英
摘要:對犬胃腸炎的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實驗室診斷及防治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犬;胃腸炎;中西醫(yī)結合
中圖分類號:S858.2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12-0023-01
犬胃腸炎是胃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組織炎性疾病的總稱,多由暴食或食入腐敗變質食物所致。繼發(fā)性胃腸炎常繼發(fā)于犬細小病毒,犬瘟熱等多種病毒性傳染病之后。以嘔吐、腹瀉為主要癥狀。各種年齡均可發(fā)生,以2~3月齡犬常發(fā)。如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病犬因脫水死亡。對胃腸炎患犬采用中西醫(yī)綜合療法,西醫(yī)止吐、止瀉、補充體液調節(jié)電解質,中醫(yī)以扶正祛邪、標本兼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為原則。成本低,治愈率高,標本兼顧。
1 臨床特征
犬胃腸炎分為急性胃腸炎、慢性胃腸炎兩種。
急性胃腸炎:一般情況病犬體溫正常、嘔吐、腹瀉,糞便中含有白色黏膜,里急后重,腸蠕動音增強。因脫水導致眼球凹陷,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胃腸黏膜水腫,吸收功能下降,最后因脫水及酸中毒而死亡。
慢性胃腸炎:病犬體溫正常,腸音稍增強,排便次數增多,糞便不成形,酸臭并混有泡沫和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如不及時治療,最終因衰竭死亡。
2 病理變化
主要病理變化在胃腸道,其他內臟器官無明顯的可視變化。胃內空虛,胃輕度充血,胃腸黏膜水腫,十二指腸段出血,腸黏膜充血、出血,腸管空虛或有黏液。嚴重者消瘦,皮毛粗亂,眼球深陷,尾根及肛門部位濕潤。
3 實驗室檢查
鏡檢:胃腸內容物沒有發(fā)現(xiàn)腸道寄生蟲,糞涂片可見大量脫落碎片組織。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值偏高,紅細胞值降低。
4 治療
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西醫(yī)止吐、止瀉、補充體液調節(jié)電解質,中醫(yī)以扶正祛邪、標本兼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為原則。
4.1 西藥治療
清理胃腸:先禁食1~2 d。病初期,由于犬胃腸內容物停滯,可用催吐劑或緩瀉劑,劇烈嘔吐的犬要鎮(zhèn)靜止吐。持續(xù)腹瀉的犬,可口服鞣酸蛋白。
抗菌消炎:可用慶大霉素、復方小諾霉素等。
止瀉:病犬排泄不止,并且糞便臭味不大時,可用吸附收斂的藥止瀉,如活性炭或次碳酸鉍片,3次/d,口服。也可用0.1%高錳酸鉀溶液灌腸。
補液強心:輕微脫水者,飲水中加口服補液鹽;脫水嚴重者,用復方生理鹽水與25%葡萄糖溶液混合靜注,補加碳酸氫鈉、維生素,并注意強心、保肝。
4.2 中藥治療
犬早期胃腸炎可用葛根7 g、甘草5 g、黃芩7 g、黃連8 g、地榆9 g、仙鶴草8 g、半夏5 g、柴胡8 g,水煎去渣灌服。對脫水嚴重的可結合輸液治療。為了防止投藥后病犬嘔吐,可在投藥前15 min肌肉注射愛茂爾。
犬后期胃腸炎可用大黃、丹皮、黃連各8 g,敗醬草、蒲公英、冬瓜子、赤芍、雞內金各7 g,金銀花、甘草各7 g,水煎去渣灌服。脫水嚴重時,不用或少用大黃;糞便帶血加白頭翁,血便嚴重者用金銀花、黃連。
5 預防
加強犬的飼養(yǎng)管理,不喂腐爛變質或者不潔的食物,飲食方面要做到定時定量,不宜喂過飽。定期對犬舍、用具等進行消毒,為防止消毒效果不佳,通常選用兩種以上的消毒藥交替使用。病犬好轉飼喂給予易消化的食物,并做到少量多餐,待犬消化機能恢復正常后再給予正常飲食。保持犬舍的通風,干燥,定期進行驅蟲及免疫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