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指揮戰(zhàn)術系北京100086)
散打邊腿的技術分析與訓練方法探討
□陸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指揮戰(zhàn)術系北京100086)
散打邊腿在我國武術散打技術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是最具威力的腿法技術之一,由于其速度快,擊打點多,所以是散打比賽中一種運用頻率較高的腿法,具有技術內容豐富、攻擊面積大和屈伸性腿法的特點。本文主要是圍繞武術散打邊腿進行技術分析,揭示其技術要領,旨在武術散打訓練的共性問題提出意見,為促進散打腿法的發(fā)展提供依據。
散打邊腿技術分析訓練方法
散打已經有幾千年的發(fā)展歷史,可按照歷史發(fā)展階段分為古代散打和現代散打。散打是享譽世界的搏擊術,在我國有很多的散打愛好者,在散打比賽中運用的是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散打邊腿作為武術散打中主要的進攻技術,主要是利用支撐腿為軸轉體、肩、腰、胯、髖,最后帶動大腿,右大腿帶動小腿,將力量傳遞到各個部位,并使其速度以此增加,在到達腳背時將腳向目標甩出。要想提升散打邊腿的技術就要應用完整的技術核心理念,將提膝、展髖、鞭擊這三個緊密相連的動作做到融會貫通。
散打運動之所以有頑強的生命力并延續(xù)到現在,這與社會文化背景和運動本身有很大的聯(lián)系,自1990年起,散打腿法的使用率和成功率一直呈上升的趨勢,在高手如云的散打比賽中,一些極高難度動作頻頻出現。國家為鼓勵運動員完成具有高難度的比賽動作,曾規(guī)定:使用轉身擺腿擊中對方軀干的運動員得3分;使用前后掃腿使對方倒地的運動員得3分,這種倡導運動員向技術型發(fā)展的武術風格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而且比賽本身所具有的激烈特點也有較高的欣賞價值。
邊腿又稱邊腿和橫踢腿,分為前腿邊腿和后腿邊腿兩種,一般情況下,在比賽中都運用前腿邊腿,因為這種方法適合主動出擊,能夠在遠距離的情況下直攻對手。下面以前腿邊腿為例對散打的技術結構和要領進行分析如下:
2.1、技術結構
在散打邊腿訓練中,主要分為攻擊腿、支撐腿和軀干三大部分。其中攻擊腿可分為提膝、展髖、鞭擊這三個過程。
(1)提膝:首先左腿蹬地,身體呈微側傾的態(tài)勢,然后膝關節(jié)自然彎曲,并向正前方提膝,大腿與軀干呈90°,之后小腿垂直地面,使腳尖繃直。
(2)展髖:髖關節(jié)向外擴展,大小腿自然折疊與地面平行,讓腳背對準攻擊方向。
(3)鞭擊:膝關節(jié)由屈到伸向攻擊方向自由鞭擊,在鞭擊結束后,保持側肩、髖和側腳在同一條直線上。
支撐腿是當身體微側時,稍屈,在鞭擊時以前腳掌為軸轉,在鞭擊一瞬間扭髖,伸直。軀干則是在提膝、展髖的時候,上體稍微向右側轉,在鞭擊時猛然擰腰并右轉前送髖。左肩呈向前下方扣壓的形態(tài),并使左手后擺,右肘前帶,頭微微低下,下顎內收,目視攻擊方向。
2.2、技術要領
從以上的邊腿技術分析,能知道提膝、展髖、鞭擊是一個完整的動作,是一氣呵成的。通過擰腰、展髖、轉胯而形成軸轉支撐腿是鞭擊發(fā)力的關鍵,在上體側傾和反向揮臂時,使鞭擊力的力矩得到了提升,同時防止了上體被襲擊的可能。邊腿鞭擊力的制約因素是由膝關節(jié)的靈活性、腿部和髖關節(jié)的柔韌性決定的。邊腿的攻擊路線是一條折弧線,它的發(fā)力部位是腳背和小腿正前面的下半部分,由于邊腿的進攻幅度大,使得攻擊動作完成后的還原問題變得尤為重要。要想達到攻擊動作完成后的還原,就需要在實戰(zhàn)中靈活多變,并調整適合邊腿進攻的有利位置,運用適合的方法攻擊,從而解決邊腿運用的還原問題。
在散打中,壓腿、壓垮是最基本的動作,因此,在訓練前要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壓腿、壓胯,要嚴格按照豎劈腿、橫劈腿、正壓腿和提膝壓胯等姿勢壓。要注意的是在壓腿之前必須把身體的各個部位活動開,以免造成拉傷韌帶的現象。在壓腿的同時要注意踢腿和甩腿的練習,踢腿時要把胯部完全放開,往最高處踢,同時要挺胸、眼睛平視正前方;一般情況下,甩腿練習要用手扶著墻壁然后將腿前后甩。在基礎訓練完成后就要進行專項訓練和輔助訓練的練習,以下是專項訓練和輔助訓練方法:
3.1、專項訓練
初學者在了解動作結構和方向路線的基礎上,原地練習邊腿動作,要慢速、反復的對提膝、展髖、鞭擊向支撐腿方向轉化進行分解練習。
3.2、空擊練習
運用邊腿技術連續(xù)空擊,在練習時,要注意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連貫性,使路線方向和力點能夠準確的平衡和還原。要做到心中有假想敵,并且意念真切。有三種方法可以提高空擊邊腿練習,具體如下:
(1)墊布邊腿。
墊布邊腿分為前墊布邊腿和后墊布邊腿,就前墊布邊腿而言,需要學習者的后腿向前一步,前腿提膝,以大腿帶動小腿,向前方邊打。后墊布邊腿與前墊布邊腿是相反的。
(2)原地提膝滑步邊腿。
原地提膝滑步邊腿使用前腿直接提膝邊打,由前腿帶動后退,要求腿必須打在應有的高度。
(3)防守邊腿。
防守邊腿,顧名思義,在后退步法中做出的邊腿動作,動作要領同上。
3.3、沙袋練習
沙袋練習是提高鞭擊力的最佳方法,沙袋重量不是越重越好,而是要以能踢動為宜,沙袋練習中應注意的是:在踢沙袋前,腿部肌肉要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在擊中的瞬間猛然緊張,之后再次呈放松狀態(tài),反復練習,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沙袋的作用。在踢沙袋時,要全神貫注,想象著自己在踢腳之時能夠掃過一切,這樣的練習才能夠使鞭擊具有穿透力。要隨時保持沙袋擺動,并且在沙袋回擺時,出腿迎擊,從而縮短鞭擊的距離感和時間感。要用腳背與沙袋接觸,避免腳尖去觸碰,以免使腳尖受傷。為訓練邊腿鞭擊最后的防守,要求在鞭擊動作完成后,利用沙袋的反作用力,將腿迅速還原。
3.4、引靶練習
引靶練習實際上是提高連續(xù)出腿的密度和速度。在引靶練習訓練時,要不斷的變換角度和位置,要求練習者在進攻時具備快速反映的能力,在攻擊對方時要保持動作的連貫性。
3.5、試招練習
應用邊腿技術,與對手進行有限制的實戰(zhàn)練習,雙方可按照一攻一守的方法進行練習,從而提高邊腿技術水平和應用能力,豐富實戰(zhàn)經驗。
3.6、實戰(zhàn)練習
該練習是高級階段的綜合訓練法,尤其是賽前的重要訓練內容,能夠有效地檢驗和提高運動員邊腿鞭擊力的訓練、應用水平,是積累實戰(zhàn)經驗、提高邊腿鞭擊力實戰(zhàn)效果的有效措施,但訓練時必須注意實戰(zhàn)中的安全與防護。該訓練不宜經常進行,每周一次即可。
3.7、輔助訓練
在進行專項訓練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學者的身體素質訓練,這是提高散打邊腿的基礎和前提,要注意在訓練前后始終貫穿腰胯和腿部的柔韌性練習,還要運用抽打和搟壓等練習方法練習,尤其要注意力量的輕重,要定期進行腿部力量和速度的素質訓練。
散打邊腿訓練是以實戰(zhàn)為核心的訓練,在長期的訓練實踐中,堅強的意志品質是勝利的基本保障,應該進入高強度質與量的苦練階段,要用盡全力猛踢、苦練,使其運動反射功能不斷增強,要練就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能形成本能的運動,要堅信只有日復一日的艱苦練習,才能夠成就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堅強意志,要在苦練的基礎上,將自己的潛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出來,達到克敵制勝的效果。
總之,邊腿是散打比賽中一種常見的腿法,由于其速度快,擊打點多,所以是散打比賽中一種運用頻率較高的腿法。要想提升散打邊腿的技術就要應用完整的技術核心理念,將提膝、展髖、鞭擊這三個緊密相連的動作做到融會貫通,在對抗中運用技術進行比賽,并針對武術散打動作“邊腿”的技術特點,提出相應的訓練方法以提高“邊腿”質量,從而達到通過專項訓練和輔助練習的緊密結合,練出高邊腿鞭擊力。
[1]申國卿,李義志.散打邊腿的技術要點和鞭擊力訓練[J].體育函授通訊,2002,18(1).
[2]夏虹.散打邊腿的技術要點和鞭擊力訓練[J].湖北體育科技, 2004,23(4).
[3]袁國華.淺析散打技術邊腿的訓練方法[J].體育時空,2013, (17).
[4]傅金明.散打側踹腿的訓練方法[J].卷宗,2014,(3).
[5]鄭紅運.淺析散打中的邊腿技術[J].教育界,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