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燕
(北京大學 教育學院,北京 100000)
?
美國高等院校本科生招生制度的差異性及其影響因素
劉紅燕
(北京大學 教育學院,北京 100000)
以美國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的本科生招生制度為例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三所學校本科生招生制度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即自主性與約束性、競爭性與開放性、世界性與地方性等。辦學目標的差異、學校經(jīng)費來源的差異、競爭機制是形成三所大學招生制度差異性的主要因素。
美國高校;本科招生制度;差異性
克拉克·科爾曾指出“不同類型的學校選拔新生的標準應有區(qū)別,主要培養(yǎng)研究生和開展科學研究的大學應嚴格選拔學生;主要任務是根據(jù)社會職業(yè)需要,對本科生進行專業(yè)訓練和普通教育素質訓練的學校應進行一般選拔;根據(jù)社會需要培養(yǎng)實用性人才的學校采用非選拔性的招生制度?!盵1]但是,進一步的考察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并不是唯一確定其招生制度的原因,如哈佛大學錄取本科新生,主要考慮個人潛能和綜合素質,而同樣優(yōu)秀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考慮學生成績的同時,也考慮地緣和學緣,其錄取的學生確保一部分來自于本州,還有一部分來自于亞非拉等非白人人群。因此,本文選擇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三所在美國分別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分析其招生制度的差異性及其原因,并以此對我國招生制度改革提出思考和建議。
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三所學校,分別是私立精英型大學、公立精英型大學和公立大眾型大學。其中,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要是精英教育,而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則屬于大眾化教育。以上三所學校,在招生制度上具有顯著的差異,核心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自主性與約束性、競爭性與開放性、世界性與地方性。
(一)自主性與約束性
自主性和約束性,主要是指的是學校在招生中是否具有選拔、錄取等自主權。以上三所學校,哈佛大學的招生政策、選拔標準、錄取方式制定有很大的自主權,受到聯(lián)邦政府和州政府約束很小,它可以獨立制定面向全球,對國際學生和本土學生采用經(jīng)濟資助政策,采取提前錄取和正常錄取兩種方式錄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招生政策、選拔標準、錄取方式的制定自主權相對哈佛大學較弱,如招生規(guī)模和生源的地區(qū)分布、經(jīng)濟資助政策、正常的錄取方式的確定要考慮州政府的政策、意見及法律,受到政府的影響較大。但是它仍然有相當大的自主權來選拔最優(yōu)秀的申請者。而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在制定招生政策、選拔標準、錄取方式時沒有自主權,如在確定招生范圍、招生對象和招生規(guī)模、錄取方式時要完全受政府的約束。
(二)競爭性與開放性
競爭和開放主要是學生進入該大學是否與其他學生有激烈的競爭,即錄取是否有嚴格的標準。哈佛大學通過評價申請者的學業(yè)成績和綜合素質來選拔優(yōu)秀人才,錄取時基本只考慮個人的知識能力發(fā)展特質,而不考慮個人的地緣、種族、性別和經(jīng)濟收取等,但是其錄取率也是比較低的,通常為10-11%,具有競爭性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其選拔標準既具有競爭性也有開放性,既要求申請者有較強的學術能力和學術潛力,還要照顧申請者獨特的社會背景如居住區(qū)域、性別、民族、家庭背景等劣勢因素,甚至還通過一定的措施來保證不少于在校生人數(shù)特定比例的獨特社會背景的人入學,其既強調個人的學術能力,同時也對“社會弱勢群體”開放,甚至在略低于既定學術標準的前提下錄取以上學生。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對申請者的學術能力和學術潛力沒有要求,對學業(yè)成績要求較低,一般來說,只要申請人達到了最基本的要求,就可以申請入學,其招生選拔標準基本上沒有任何競爭性,對任何學生都是開放性的。
(三)世界性與地方性
世界性和地方性,主要是生源結構中地緣結構,考察學生的地緣構成,其本質上是一個學校獨立性、多元化、開放性的外在表現(xiàn)。哈佛大學本科生是全球性范圍內的競爭擇優(yōu),不在社區(qū)、州和國家之間分配名額,其生源結構上也非常多元化和國際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在一定區(qū)域內競爭擇優(yōu)。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招生范圍、對象和數(shù)目有地區(qū)傾向性,該校招收的學生多數(shù)為本州學生,其中2012-2014年錄取本州的學生占70%。不僅如此,其對于州內外學生的錄取標準也不全完相同,一般來說,本州申請者學業(yè)成績要求和學費水平都相對較低。在錄取偏向本州學生的同時,其對一些“弱勢群體”的錄取也采取了類似的降低標準做法。因此,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既具有世界性,同時還具有地方性。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本科生主要招收本州的學生,雖然也招收州外學生,但是要求其學業(yè)成績高于本州申請者,因此其招生制度具有高度的地方性。
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本科招生制度有明顯的差異性,筆者認為影響三所學校本科招生制度差異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辦學目標的差異、學校經(jīng)費來源的差異、競爭機制與地方參與。
(一)辦學目標的差異對三所學校本科生招生制度差異性形成的影響
美國的高等院校在辦學目標上的最大差異體現(xiàn)在辦學層次和辦學類型上,即精英型大學還是大眾型大學、是公立還是私立。不同的辦學目標對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本科生招生制度的影響是明顯的。哈佛大學是私立精英型大學,它的辦學目標是進行傳統(tǒng)的精英教育,為全球培養(yǎng)精英人才。本科生招生政策和錄取標準具有自主性、競爭性和世界性的特點,即自主確定招生選拔標準,招生規(guī)模較小,選拔嚴格。不在社區(qū)、州和國家之間分配名額,而是面向全球錄取優(yōu)秀學生。沒有種族、民族、性別和地域歧視和照顧。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公立精英型大學,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辦學目標是既為全球培養(yǎng)人才,也為本州的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服務,作為贈地學院,為本州提供“公共服務”是其重要職能。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辦學目標決定了它的招生范圍、招生對象等政策具有地方性的特征。選拔錄取標準也沒有哈佛大學那樣嚴格,只是對一部分申請者的學業(yè)成績嚴格要求,對本州及少數(shù)民族給與照顧。因此,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招生政策、選拔錄取標準、錄取方式具有競爭性、半自主性和地方性的特點。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是由地方政府興辦的一所公立的大眾型院校,其辦學目標就是為本州公民提供大眾型的高等教育,由于受到地方政府的約束,其招生政策、選拔錄取標準、錄取方式具有約束性、地方性、開放性的特點。辦學目標的不同導致了三所學校本科生招生制度具有較大差異。
(二)經(jīng)費來源的差異對三所學校本科生招生制度差異性形成的影響
美國在高等教育的管理方面實行“地方分權制”[2]。聯(lián)邦政府主要通過立法和財政對大學施加影響,通過立法和財政支持把權利下放到州政府,各州政府根據(jù)本州的情況制定憲法對大學進行管理。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的屬性不同,三所學校的經(jīng)費來源有很大差別。私立哈佛大學的經(jīng)費來源主要是學生的學費、基金收入和社會捐贈。而公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資金是州政府和聯(lián)邦政府的資助、學生的學費和社會的捐款,學費只是學校經(jīng)濟來源的小部分。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的經(jīng)濟來源主要是州政府撥款。學校資金來源不同,本科生招生制度也有差異。私立哈佛大學主要靠自籌資金,因而具有較大的自主權,有權決定本校招生政策、選拔錄取標準和錄取方式。因此,哈佛大學的招生制度有自主性、競爭性和世界性等特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要靠政府和部分學費支持,自主權相對較弱,其招生制度沒有完全的自主性,而是受政府的影響,要為本州學生提供更多的入學機會和保持社會的公正與公平。制定了有地區(qū)傾向性的選拔錄取標準。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是由州政府撥款興建,自主權更小。其招生政策、選拔錄取標準、錄取方式完全按照州政府的要求,招生制度有約束性、地區(qū)性、非競爭性的特點。
不同的學校資金來源對三所學校招收的本科生生源地也有影響。私立精英型大學、公立精英型大學、公立大眾型大學在招生地域范圍方面有明顯差異,哈佛大學始終堅持面向全球招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只有30%左右來自州外,其中錄取的非美國國籍學生更少,而作為公立大眾型大學的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州外學生只占3%??梢钥闯鲇捎谒搅⒕⑿痛髮W、公立精英型大學、公立大眾型大學的招生受到州政府招生的限制呈現(xiàn)由無限制到較大限制到完全被控制的變化狀態(tài)。這三所大學在本科生招生的地域范圍方面也相應呈現(xiàn)出世界性到地方性的過渡趨勢。
學校經(jīng)費來源的差異對三所學校本科生招生選拔標準有較大影響。私立精英型大學、公立精英型大學、公立大眾型大學因為經(jīng)費來源和辦學層次定位的巨大差異而在招生時對學術性有不同的考慮。私立精英型大學往往強調學術性的選拔標準而使其錄取具有最強的競爭性,公立精英型大學則兼顧選拔的學術性和社會性,最終使其選拔標準具有競爭性和開放性互相融合的特點,公立大眾型大學完全不具有競爭性,使其選拔標準具有完全的開放性的特點。
(三)競爭機制對三所大學本科生招生制度差異性的影響
哈佛大學前任校長D.克在《美國高等教育》一書中強調:競爭是美國研究型大學的主要特征[3]。不管是私立研究型大學還是公立研究型大學,它們之間相互競爭之激烈有目共睹。目前精英型大學的競爭機制包括兩方面的內容:“輸出競爭”(output competition)和“輸入競爭”(input competition)。輸入競爭包括爭取到聯(lián)邦政府的研發(fā)經(jīng)費和最先進的設備、聘請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教授、招收有學業(yè)成就的學生等?!拜敵龈偁帯卑茖W研究的新發(fā)現(xiàn)、學生滿意的就業(yè)機會及在各種評價中獲得杰出的聲譽。競爭機制直接影響著大學的招生制度的特點。[4]
競爭機制可以促使大學的發(fā)展,同時也會給學校帶來負面影響。美國精英型大學之間的競爭的目的是使自己處于更有利的地位[5],參與競爭為了獲得好的聲譽,以便爭取更多的資源。私立精英型大學主要靠競爭獲取資源,公立精英型大學參與競爭獲取資源的同時還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如私立精英型大學要獲得政府和社會捐贈必須參與競爭,并獲得好的評價。公立精英型大學經(jīng)費主要由政府支持。但近年來,隨著美國經(jīng)濟的衰退,政府的財政緊縮,經(jīng)費削減,公立精英型大學也開始向社會募捐,與私立精英型大學一樣參與競爭獲得支持,因此,競爭機制也影響到公立精英型大學各項制度的制定。所不同的是,公立精英型大學除了與私立精英型大學一起參與市場競爭外,還要受到政府的約束。在競爭機制中,私立哈佛大學和公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了獲得好的聲譽,也進行生源的爭奪,都采用競爭性的招生政策,哈佛大學面向全世界招收學業(yè)成績和綜合素質都很優(yōu)秀的學生①2013年美國最有影響力的100所高等學校本科生院的綜合調查,哈佛學院本科生招生辦公室提供。,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方面要競爭優(yōu)秀學生,還要遵守政府的法規(guī),即一方面面向世界招生優(yōu)秀學生,同時還要考慮在本州內和州外分配名額。因此,兩所學校選拔標準不同,如哈佛大學要求學生學業(yè)成績優(yōu)秀,綜合素質好等。但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招收一部分學業(yè)成績優(yōu)秀,綜合素質好的學生,另外,還要按照州政府的要求執(zhí)行《平權法案》,對本州和少數(shù)民族等劣勢群體的學生給予照顧,降低選拔標準,特別是降低對學業(yè)成績的要求,因此,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采用競爭性和補償性的選拔性標準。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貝克斯費爾德分校是由州政府撥款興建的大學,該校不用通過競爭來獲得資源,輸入競爭沒有對該校的招生制度產生太大的影響。
三校招生制度對我國招生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是招生政策要緊扣辦學目的。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根據(jù)不同的辦學目的,已經(jīng)逐漸劃分為研究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和教學訓練型幾類,分別對應綜合性大學、多科性大學、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他們主要分別對應著培養(yǎng)研究型人才、一般科研人才、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就業(yè)訓練等功能,因此其招生政策也應當相應的圍繞其辦學目的區(qū)別定位其招生的自主性、競爭性和開放性。
二是招生政策要充分考慮經(jīng)費劃撥形式。特別是面對高等教育經(jīng)費依舊緊缺的現(xiàn)實,高校不能完全拋開經(jīng)費劃撥單位的要求,自由的開展招生。不僅如此,由于高校一直被作為社會公平的重要調節(jié)機構,一直處于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所以在執(zhí)行招生政策上也要充分考慮社會輿論和政治影響,特別是精英化的大學,在招生政策的制定上更要如此。
三是招生政策要考慮學校自身發(fā)展。學校的發(fā)展,雖然需要當前政治和社會決定力量的支持,更需要依靠未來力量的支持,其中學生就是未來力量的重要來源。招到優(yōu)秀的學生,不僅是學校實力的象征,更是未來學校是否能夠保持快速發(fā)展的保障。因此無論經(jīng)費和辦學目的如何,最終能夠從招生政策上將優(yōu)秀的學生吸引到學校中來,無疑是學校和招生部門都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1]胡曉路.美國大學本科生入學選拔制度的初步研究[J].外國教育資料,1983(5).:29.
[2]閔維方.美國高教管理的基本特點[J].外國教育.1988(3):15.
[3]DEREK BOK. Higher Learning [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113.
[4]I FELLER.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System as a performer of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M]// L BRANSCOMB, et al.. Industrializing Knowledge: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99:74.
[5]馬萬華. 從伯克利到北大清華——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學建設與運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114.
【責任編輯 王雅坤】
The Differences of Undergraduate Enrollment System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LIU Hong-yan
(School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00,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comparatively the undergraduate enrollment system, taking Harvard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Bex Field as exampl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ree school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undergraduate enrollment system, namely the autonomy and binding, competitiveness and openness,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etc. The different school aim, a variety of school funds source, and competition mechanism are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differences of three universities enrollment system.
American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enrollment system; difference
2015-06-25
劉紅燕(1971—),女,河北邯鄲人,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學。
G646
A
1005-6378(2015)05-0083-04
10.3969/j.issn.1005-6378.2015.0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