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龍
保護與幫助在體操教學訓練中的運用
郝文龍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對孩子的教育越加關(guān)注,體育教學也不例外,近年來,體育教學質(zhì)量廣受人們的重視。體操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體格與身心的重要課程。筆者對體操教學訓練中保護與幫助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探討保護與幫助在體操在教學中的運用。
保護;幫助;體操教學;運用
體操是體育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與跑步、跳遠等相比,更受學生的歡迎。在體操教學訓練中,若是方法不正確則很可能受傷。為預防學生受傷,做好保護與幫助是關(guān)鍵,學生掌握好自我保護、幫助的方法,順利完成相關(guān)動作,不但可增強體質(zhì),還可釋放學習壓力。
體操教學中涉及的項目如常見的雙杠、跳馬等,都是學生所喜愛的。在體操教學訓練中,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但是,體操教學與其他課程教學不一樣,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學生容易受傷[1]。部分學生因此存在心理壓力,害怕自己無法獨立完成動作,當看到教師的示范時,感覺動作有難度,失去信心,獨立完成動作時常常由于過度緊張而受傷。此時,教師幫助、保護學生,不但可避免學生受到傷害,而且能幫助其消除心理障礙,自己試著去完成動作,樹立挑戰(zhàn)自我的信心[2]。在體操教學中幫助與保護學生,讓他們做自己不敢做的動作,不但可鼓勵學生勇于挑戰(zhàn)自我,還可發(fā)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在訓練中,學生常常低估自己的能力,特別是在雙杠、跳馬這些項目上,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自己不能獨立完成,產(chǎn)生恐懼心理。教師的幫助與保護可以讓學生有安全感,愿意試著完成動作,當學生完成相關(guān)動作時,充滿了成就感,對難度更大的動作更是想去嘗試,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在體操項目中的潛能和學習興趣。
教師應向?qū)W生講述動作技巧與自我保護的方法及動作的安全性,并在學生完成動作的過程中,觀看學生的情況,必要時可給予保護與幫助。在完成簡單動作后增加難度,循序漸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體操的一些動作,即便教師講解清楚了完成動作的方法,但是部分學生依然恐懼,尤其是女生。幫助與保護在體操訓練中尤為重要,不但可消除學生的顧慮,而且能樹立信心,對學生學習具有積極的影響。
1.站位要求。在體操訓練中,正確的站位是發(fā)揮保護與幫助作用的前提條件,若是教師的站位錯誤,不但不能保護學生,而且還可能導致學生受傷,或者影響動作質(zhì)量。所以,教師要注意自己的站位,根據(jù)每個項目的要求,選擇正確的位置。如單杠與高、低杠,這三個項目主要以搖擺動作為主,搖擺時運動者處于垂直狀態(tài)速度很快,若超過垂直部位,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脫手現(xiàn)象,此時需要教師的保護與幫助。學生向前擺動時,教師應站在運動設(shè)備的前側(cè),向后擺動時,教師的位置要在運動設(shè)施的后側(cè),這樣才有利于幫助與保護學生[3]。在雙杠訓練中,主要的動作有空翻、擺動以及脫手再握等,都比較有難度,訓練時要把握好支撐、懸垂以及掛臂撐這三個關(guān)鍵的動作。初學者需要教師的保護與幫助。學生做懸垂與掛臂動作時,教師的站位在雙杠的外側(cè),幫助與保護均從杠下進行。空翻、脫手再握、支撐這些動作時,教師要站在杠側(cè)高凳上來保護幫助學生,教師要注意保護自己的手臂,預防被學生的身體壓傷。在技巧項目訓練中,教師的站位有三個,一個是在訓練學生的前側(cè),一個是在訓練學生的后側(cè),還有一個是在訓練學生的背側(cè),向前動作站立在前側(cè),向后站立在后側(cè),向側(cè)動作站在背側(cè)。由于技巧項目動作幅度較大,教師保護幫助學生,需隨著動作的變化更換站位,必要時,教師可安排學生與自己合作進行保護與幫助。
2.注意用力時機與保護幫助的部位。教師在保護與幫助學生時,要達到良好的保護與幫助效果,掌握助力時機是關(guān)鍵,助力時機一定要達到動作技術(shù)所規(guī)定的要求,動作技術(shù)所用力的地方就是助力的時間。若是助力的時間錯誤,不管是提前還是過晚,都會對訓練者造成影響,不但動作失敗,甚至會使訓練者受傷。因此,要對每一個體操動作進行詳細分析,把握好助力時機,如進行低單杠訓練時,單掛膝懸垂擺動上成騎撐動作,最佳的保護時機是訓練者的腿達到最高點并且開始向后擺動,可幫助訓練者用力下?lián)軘[動腿,為訓練者省力[4]。若是助力的時間太早,擺動腿還沒有達到極點,或者是過晚以及向下擺動,都沒有達到保護作用,容易造成訓練者受傷。在把握好助力時機之外,還要注意幫助保護的身體部位。教師幫助保護學生多是給其助力,若是助力點不對,可能影響學生的表現(xiàn),甚至是受傷。而學生在進行體操訓練時,教師保護與幫助正確的位置,是可促進學生發(fā)揮助力效應的部位,由學生運動時的動作結(jié)構(gòu)來決定具體的部位。一般情況下,助力點有兩個,一個是在任意的重心周圍,另一個是在運動軸兩邊的身體重心周圍,教師在助力點進行幫助與保護,降低動作難度,讓學生順利完成動作。
3.控制好幫助與保護的助力,注意手法。保護與幫助還要注意助力的大小以及手法。助力的大小要適當,根據(jù)學生動作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助力的方向。對初學者,教師需要給的助力偏大,可幫助學生領(lǐng)會動作要領(lǐng),當學生動作能力提高時,適當減小助力,循序漸進直到學生可以自己完成訓練動作。值得注意的是,助力大小關(guān)鍵要根據(jù)學生的自身情況而定,即便有些訓練已久的學生,也需要給予較大的助力,因為他的技術(shù)水平有限,缺乏體育鍛煉細胞,教師所給予的助力要盡量大一些[5]。教師若是沒有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的助力大小一致,或者是都給予較大的助力,這樣并不能幫助學生快速領(lǐng)悟動作要領(lǐng)。如,在做雙杠支撐后擺動作時,教師在下方進行幫助與保護,推動學生脫離運動設(shè)施,所用的推力剛好將學生的身體推離雙杠,力度恰到好處,若是用力過猛,學生則會摔倒甚至受傷。此外,還要注意幫助與保護的手法,由于體操的動作復雜多變,學生很難快速掌握動作的技巧與要領(lǐng),在訓練中需要教師的幫助與保護。一般情況下,學生只是掌握動作的基本要點,對自我保護與幫助方法還不熟練,教師要隨著動作的改變采用不同的手法進行幫助與保護,如,采用送、拉、擋、按、推、扶等各種手法來輔助學生完成動作,讓學生具有安全感,在教師的保護下,糾正錯誤動作,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在體操教學訓練中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幫助與保護,可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培養(yǎng)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對其健康成長起著積極性的作用。因此,體操教師要掌握幫助與保護的方法,在學生體操教學訓練中發(fā)揮保護與輔助的作用。
[1]何新均.在體操教學中如何做好安全保護與幫助[J].體育教學與研究,2011(29):133-134.
[2]王贊,李娜.體操教學中正確運用保護與幫助和教學效果關(guān)系的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17):258-259.
[3]宋佩雙.保護與幫助在體操教學訓練中的運用[J].濱州師專學報,2010(05):554-556.
[4]魏健.體操教學中教師如何保護與幫助女同學[J].教師論壇,2010(32):410-412.
[5]董業(yè)平.競技體操課內(nèi)教學實習改革[J].體育學刊,2012(18):88-89.
責任編輯:段立新
G83
A
1671-6531(2015)02-0114-02
郝文龍/集寧師范學院體育系講師(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0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