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雙
莫言說過,好小說是有氣味的。于我而言,不僅僅是小說,美麗的文字都有它們獨(dú)特的氣息。
品讀好的文字,就仿佛是點(diǎn)燃了一柱熏香,伴著裊裊青煙,去探尋那一縷幽香所掩藏的美麗思緒。
從初識句讀開始,我便偏執(zhí)地喜愛著古代詩詞,愛她的精致典雅,愛她的文盡而意不盡,愛她如陳年老酒一般的醇厚香氣。那是千百年的文化積淀所散發(fā)出的馥郁香氣。歷史,給予了詩詞濃厚的文化內(nèi)涵,再經(jīng)過經(jīng)年的釀造才散發(fā)出那穿越歷史、迷醉一代代人的香味。
古代有一種職業(yè),叫調(diào)香師,在盛唐時期尤其受歡迎。風(fēng)雅之家時常進(jìn)行品香宴。其間,不僅要聞香,還要辨香、賞香,為香命名并題詩。我時常向往這樣的情境,這是文字與香的融合,以詩評香,那自然也可以以香評詩詞了。
若要以香來評詩詞的話,我想我最愛的還是納蘭小令的清香,它們婉約清麗,幽艷纏綿,像是一縷淺淡的木蘭香,悠長清雅,穿越了空間與時間,攜帶著凄婉的哀傷,繚繞在心懷,又染著絲絲的清冷,帶著歷史的疏離與距離感。似他的詩,又似他自己。
高爾基說,文學(xué)的第一要素是語言。納蘭的詩,文辭簡約,通俗易懂,簡單卻又令人感動,平淡而又美麗。納蘭用簡單的語言,勾勒出他短暫而繁華的一生。有人說,人不可能兩次踏進(jìn)同一條河流,但是他卻心甘情愿地一次次付出深情,又一次次為情所傷。最后,獨(dú)自一人哀痛?!俺了纪铝堦枴?,他淡淡地感慨“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仿佛過盡千帆,了然塵世的淡漠滄桑之下,掩藏著的是他的凄絕與痛苦。但他一如既往地高傲著,只留下淺淺的哀愁給人看。那樣寂寞哀婉的文字,有著寒夜冷雨的清冽氣息,冷清而又沉重壓抑,凝結(jié)成暗夜的冰,又在晨曦中消失無跡。
弄不清究竟是因為他的詞而喜歡他的故事,還是因為他的故事才喜歡上他的詞??傊?,我喜歡他的文字,帶著蘭花般的幽雅氣息,淡然沉靜?;腥粢汇逅?,無論遭遇怎樣的激烈震蕩,最終都會歸于平靜。但在他那平靜淡然的蘭馨之后,又有熏衣草的濃郁優(yōu)雅,曼珠沙華的孤寂決然,還有清茶的苦澀……
好的文字是有氣味的。品讀好的文字,就像去聞一瓶打開的香水,要去感受其中不同層次的香氣,感受它們的融合與分離,體味每一種氣味的獨(dú)特與美麗。
(指導(dǎo)老師 ?張興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