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芹
口語交際的互動性強,因此,教學活動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然而,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又將如何有效地運用創(chuàng)設好的情境?下面,筆者結(jié)合蘇教版五下《請你幫個忙》“同課異構(gòu)”的三節(jié)課為例,提出幾點看法。
一、 直入情境:化被動為主動
《請你幫個忙》一課中有這樣幾個情境:春游登山,有個小山坡上不去,你可以請前面的同學拉一把;在登上公交車回家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乘車卡丟了,你可以跟同路的同學借錢買票;在草地上踢球時,你不小心把球踢到旁邊的池塘里去了,池塘邊正好有幾個大人在釣魚,你可以請他們幫你把球撈上來。
[案例1]
執(zhí)教者依托文本,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六個小組,每組自由選擇一個情境,采用相互討論、組內(nèi)互動、小組展示等方法,圍繞“請別人幫忙時怎么說,別人請你幫忙,又該怎么說”這個教學目標,讓學生直接進入情境。學生在目標的導向下,交流的氣氛非常熱烈,各小組展示得也非常精彩,課前設定的目標似乎已經(jīng)達成。
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師生雙方或者學生之間在交際的過程中,大都出現(xiàn)了相似的一幕:
▲ 生:我沒有力氣了,爬不上去了,請你拉我一把吧,好嗎?
生:好吧。
▲ 生:哎呀,我的錢哪去了,XX同學,你能借我一元錢嗎?
生:沒問題,拿去。
▲ 生:叔叔,我們的足球不小心踢到池塘里去了,你能幫我撈一下嗎?
生:好的,我來幫你。
看似以學生為主體,將話語權(quán)還給了學生,實際上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并沒有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實際教學中,由于一些教師對口語交際的認識不夠深入,因此,交際活動只能在虛擬的情境中草草進行,學生沒有切身的體會,所以在走過場。
筆者以為,文本情境的創(chuàng)設,必須加以靈活解讀和運用,教師要善于將單一的情境,變得更加復雜一些,給學生提供接近現(xiàn)實生活的機會。如師生雙方這樣進行口語交際:
生:哎呀,我的錢哪去了,XX同學,你能借我一元錢嗎?
師:不好意思,我身上正好只有一元錢,沒法幫你了。
諸如此類的回答,引發(fā)學生更多的思考??谡Z交際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提高學生的應對能力,巧妙地應對突發(fā)情況,是具有良好交際素養(yǎng)的重要標志。
二、 引發(fā)矛盾:化單一為多邊
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跳出文本預設的藩籬,教師直接設計出能夠服務于本節(jié)課目標的教學情境。查老師采用的是以一段視頻導入,僅僅提供了情境的事由,讓學生討論剖析可能出現(xiàn)的交際導向,在學生的頭腦中,引發(fā)了思維風暴,矛盾性強。
[案例2]
陳小鵬(化名)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到快餐店買奶茶,就在奶茶快要沖好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沒帶錢。這時候,他的同學王宇(化名)正好從這里路過,于是,陳小鵬就向王宇借錢。可是,王宇說他的錢要去買鋼筆……此時,教師在投影幕上映示了這樣四種說法:
A.你把四塊錢借給我(語氣比較強硬);
B.你借不借?不借,以后就別想看我的課外書,我永遠也不理你了;
C.好大哥,求求你了,借給我吧!
D.你今天借我四塊錢,明天我還你六元錢。
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給了學生更大的感官刺激,將書本上靠想象的情境,轉(zhuǎn)換成了動態(tài)的畫面,直觀性較強。查老師顯然注重了口語交際時語氣的教學,也就是強調(diào)了“怎么說”。
《課標》中對于口語交際在第三學段中有這樣的描述:“能根據(jù)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fā)言?!惫P者以為,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教師必須注意甄別交際雙方的交際環(huán)境是否成熟。譬如,王宇和陳小鵬的同學關(guān)系可能會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可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也可能是一般朋友,甚至還可能有過矛盾。教師可以將這些不同的交際環(huán)境出示出來,訓練學生要根據(jù)不同的對象,選擇適當?shù)难哉Z進行交際。教師不必過多關(guān)注是否能借到錢,而是要讓學生在借錢的過程中,學會表達,態(tài)度要誠懇,表達要清楚,還要講究一定的方法。
三、 即興情境:化虛擬為真實
[案例3]
師:放學了,你回家拿鑰匙開門,可是轉(zhuǎn)了半天,門就是打不開。你急得滿頭大汗,去請鄰居幫忙。我就是你的鄰居,你來說說。(指名說)
生:阿姨,不知道怎么了,我的鑰匙就是打不開門,你能幫我一下嗎?
師:好啊,讓我來試試。(轉(zhuǎn)了一會兒)哎呀,我也打不開呀,沒辦法。
(老師的回答完全出乎學生的意料,一時不知道怎么辦,面紅耳赤地說不出話來)
師:這樣吧,你到我家來寫作業(yè)吧。
生:(也沒有其他辦法)好吧。
師:現(xiàn)在你到我家了,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學生不明白)
師:你要打電話呀,告訴你的爸爸或媽媽。
生:(打電話)喂,爸爸,你快回來呀,門鎖好像壞了,鑰匙打不開門,我在對面的阿姨家寫作業(yè)吶。
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經(jīng)過教師的充分預設的,這個話題的選擇非常貼近生活,加之采用了教師和學生直接進行對話的形式進行教學,不斷指導學生如何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應對。學生以為請鄰居開門,然后,直接說聲“謝謝”,就完了的事情,在教師的引導下,事情變得曲折,給了其他學生更多的思考,無形中提升了學生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
(作者單位:鹽城市濱??h東坎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