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娟
新課程的教學觀認為,“課程不只是‘文本課程,而更是體驗課程”。要讓語文課“流動”起來,讓課堂生活與學生生活中的體驗交匯、融合,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體驗的舞臺,讓學生經(jīng)歷“原我”——原點的我,“非我”——角色的我,“新我”——升華的我的過程,通過角色體驗濡染學生的心靈,促進學生潛能的發(fā)揮,有效地促進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 在文章的細節(jié)處進行角色體驗
每篇文章中的細微之處,恰恰是蘊含了作者深深的情感。教學中,我們應善于挖掘這些細節(jié),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情境,進行角色體驗,暢談自己的生活,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覺,感受人物的形象。例如,我在教學《理想的風箏》一文時,有一處描寫劉老師放風箏的情景:“有一次,他故意撒脫手,……他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趕線端,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臉上現(xiàn)出得意和滿足的神氣?!蔽以谡n堂中,播放學生在操場上利用各種方法放風箏的情境,學生看到這樣的情境,都興趣盎然,我緊接著問:“你們放風箏時,有什么難忘的經(jīng)歷?”學生暢談自己放風箏的經(jīng)驗,并在課堂中繪聲繪色地表演出來,盡顯成功的喜悅。接著,我追問學生:“當你放風箏成功后,你這天的心態(tài)有什么改變?”同學都盡情地說出自己放風箏后的感受:“我覺得自己放風箏技藝高超,自己很聰明,做其他事也會做好?!薄拔曳帕巳味际。瑘猿值降谒拇尾懦晒α?。我覺得做事要鍥而不舍,這樣,成功的機會才大?!薄拔矣X得放風箏成功了,我很快樂,渾身充滿力量,感覺生活真幸福?!薄缓螅页鍪玖宋闹羞@句話:“那時候,他一定覺得幸福而充實,因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強壯和力量?!蓖ㄟ^再現(xiàn)這一真實的生活情境,學生通過角色體驗,豐富了情感,挖掘了課文潛藏的意義,使學生樂于學習,樂于探索,水到渠成地體會到有腿疾的劉老師“生命的強壯和力量”,體會到劉老師是一個生活強者。
二、 以線索性話題進行角色體驗
每篇課文都會用線索,將課文內(nèi)容串起來。這些線索,往往是理解課文內(nèi)涵的關鍵,把握住了課文線索,課文的內(nèi)容就容易突破了。我在教學《珍珠鳥》這篇課文時,沒有一味去追求情感因素,而是選擇“美好的境界”這個線索性話題,作為“教”與“學”的“連接點”,通過轉變角色,自然滲透對“信賴”一詞的體悟。
課文中作者說:“信賴,不就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嗎?”那么,這“美好的境界”表現(xiàn)在課文的哪些段落里?讓學生自己成為一個攝影者,把這些“美好的境界”拍成照片,分成“我”獨照,“珍珠鳥”獨照,“我與珍珠鳥”合照。拍好照片后,介紹一下照片中的故事。
1. 鏡頭一:主角是“我”?!拔摇笔窃鯓幼龅哪??瀏覽課文,先把這些句子畫上橫線,再將它們連綴成文。
2. 鏡頭二:主角是珍珠鳥。寫對話——在珍珠鳥眼中,“我”做的這些事情具有怎樣的意義?珍珠鳥會怎么說呢?
3. 鏡頭三:主角是珍珠鳥和我。人和鳥如何互動的?猶如生活中誰和誰相處?
通過學生的“拍攝”,拎線串珠,從而完整地串成了“美好的境界”這個線索性話題。在教學中,不以觀點的新穎取勝,而是以線索性話題為軸,用別致的轉變角色,令課堂展現(xiàn)出迷人的風姿、厚實的內(nèi)蘊,在學生對文本意蘊有獨特體驗的基礎之上,激活思維,最大限度地釋放出其可能蘊含的認知價值。
三、 通過不同視角進行角色體驗
通過角色體驗,引發(fā)學生從不同視角剖析人物,從不同的層面感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如教學《船長》一課,最后提出一個問題:假如你是哈爾威船長,你會選擇與輪船一起沉入海中嗎?這是非常富有人文情結的一個問題,是學生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學生沉入哈爾威船長的角色中,從兩個完全相反的角度,表述了對哈爾威船長這個角色的體驗感受。甲生說:“我是船長,就選擇與輪船一起沉入海中。作為船長,船就是我生命的全部,人在船在,船毀人亡,我忠于自己的職責。連船都沒有了,我認為活著也毫無意義了?!币疑f:“我敬佩哈爾威船長的做人之道!但假如我是船長,我選擇逃生。船是死物,人比船有價值。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可以用我的經(jīng)驗、技術再做貢獻,假如又有一次海難,我無法逃生了,我會無所畏懼地選擇死亡……”
雖然學生視角不同,但都領悟到哈爾威船長的偉大??梢?,在不同視角的體驗中增強了感悟,豐富了內(nèi)涵。
四、 用游戲進行角色體驗
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教學所需要的游戲場景。讓學生親身體驗,對學生的感悟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如在學習課文《海倫·凱勒》時,我設計了盲寫的游戲體驗活動。上課時,請學生拿出一張紙和一支筆,然后,請學生閉上眼睛,準備聽寫。我朗讀了一段與課文有關的文字:“她不分晝夜,……以至小小的手指頭都摸出了血?!碑攲W生放下筆,睜開眼睛,看到自己歪歪扭扭的字,都張口結舌。游戲后,我讓學生談談感受:“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四肢健全!所以,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我都會堅強面對!”“體會殘疾人要取得成功,需要付出比正常人多百倍的努力?!薄耙鋹圩约荷械囊磺??!笨梢?,學生體驗感悟海倫·凱勒的形象已經(jīng)深入心中,真正懂得了珍視生命,真正找到了生命價值。
五、 以表演進行角色體驗
有些課文可編排成短小生動的課本劇,學生在課本劇表演中,能再次體驗有關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準確領悟劇中的思想內(nèi)涵。在教學《負荊請罪》一文時,我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從人物的選定,到臺詞的醞釀,到最后包括人物的服裝造型等,都是學生自己去準備和創(chuàng)作。學生在表演中,摻入了自己的思想言行:(1)“廉頗”這樣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戰(zhàn)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馬威,讓他下不了臺!”(2)“藺相如”對韓勃說:“我和廉將軍就是趙國的文武雙臂。如果我和廉將軍鬧翻了,就相當于自斷臂膀,對他國的侵犯就毫無還手之力。后果會怎樣?”(3)在將相親密交談時,“廉頗”說:“我自高自大,真是羞愧難當?。∥揖刺A大人一杯,請您原諒我這個莽夫。”“藺相如”說:“只要我們齊心協(xié)力,趙國就如虎添翼,固若金湯。哈哈哈哈!干杯!”在大家的個性化表演中,可以看出學生情感理解的穿透點把握準確,藺相如的寬容大度、深明大義,廉頗的知錯能改,都呼之欲出。
(作者單位:溧陽市舊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