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宋代莆田烏石劉氏家族及其著述考論

      2015-03-20 01:54:22林毓莎
      重慶三峽學(xué)院學(xué)報 2015年5期
      關(guān)鍵詞:烏石劉克莊正字

      林毓莎

      (莆田學(xué)院文化與傳播學(xué)院,福建莆田 351100)

      宋代莆田烏石劉氏家族及其著述考論

      林毓莎

      (莆田學(xué)院文化與傳播學(xué)院,福建莆田 351100)

      宋代莆田烏石劉氏家族,以文學(xué)著稱于時。文章綜合譜牒和地方志等各類資料,厘清劉氏家族的源流譜系,梳理出八位文學(xué)成員,并考訂出他們的作品存佚。以期有助于對劉氏家族和文學(xué)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

      烏石劉氏家族;源流;成員;著作存佚

      兩宋之時,福建莆田“科名之盛,甲于閩中”,[1]436“宋三百年間,舉進士者970余人,預(yù)諸科、特奏者640余人,其間魁天下者5人,登宰輔者6人,……其盛極矣!”[2]在這些為數(shù)眾多的科名得者中,相當(dāng)一部分人彼此之間存在著血緣關(guān)系,仕宦家族隨之產(chǎn)生。據(jù)李幼杰《莆陽比事》所載,興化軍有仕宦世家至少308家。而宋代科舉以詩賦取士,除個別武將之外,有科名者必然能文。故此,伴隨著仕宦家族的繁榮,文學(xué)家族隨之壯大。其中,烏石劉氏家族因其成員劉克莊在后世最為知名。

      劉克莊是宋代福建江湖派詩人的中堅力量,亦是豪放詞閩詞派的領(lǐng)軍人物。他的詩“內(nèi)無竭思,外無遺象”,“實天地間瑰奇絕特之寶”。[3]他的詞在辛派后勁中成就最大,詞風(fēng)接近辛棄疾,有“后村詞與放翁、稼軒,猶鼎三足”[4]之譽。他的賦、駢文及散文亦皆楚楚可觀。著作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傳世。學(xué)界目前對劉克莊的研究已遍及方方面面,成果卓著。然劉氏一族,除劉克莊外,自劉夙以降,另有八人以文學(xué)著稱于時。但學(xué)界目前關(guān)于他們的研究成果卻相對不足,對劉氏文學(xué)家族更是缺乏整體的了解和認識。本文擬從家族源流派系和文學(xué)成員著作兩個方面入手,對宋代莆田劉氏家族和文學(xué)的相關(guān)問題作初步探討。

      一、源流世系考

      據(jù)《西劉劉氏族譜》(以下簡稱《族譜》)中所錄各舊譜譜序記載:劉氏入莆始祖為劉韶,字虞樂,號儀廷,進士及第,官至平章臺。河南固始人,唐天寶八年(749),因忤權(quán)相,貶官入閩為泉州別駕。大歷四年(769年),劉韶卒于官,其子劉友扶柩歸籍,途經(jīng)莆田之時正值“安史之亂”,道路阻塞,遂擇葬于莆陽之三山(今西天尾鎮(zhèn)碗洋村三山),并定居于涵江沙坂(今涵江保尾)。劉友尊父親劉韶為入莆一世祖,其后裔雖遷居各地,仍稱“涵江劉”。[5]96-101“韶之十四世孫范,傳子愿,愿生炳,字均潛,初任宣教郎,復(fù)贈朝議大夫,析居莆之城北郭,為‘北郭劉’”[5]112。林希逸為劉克莊所作《后村先生劉公行狀》有云:“曾祖炳,贈宣教郎,妣鄭氏贈孺人,游氏贈恭人。”[6]32知宣教郎劉炳為劉克莊曾祖。又葉適《水心先生文集》卷一六有《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載曰:“著作諱夙,字賓之,弟正字諱朔,字復(fù)之?!对嬉?,愿王父也,顯考諱炳,三世長者?!盵7]210,212可知劉克莊曾祖劉炳就是族譜所記的“北郭劉”開派始祖劉炳。“劉克莊為劉韶十九世孫”[5]135。綜上,劉克莊家族當(dāng)為劉韶后裔,屬“涵江劉”下的分支“北郭劉”。

      然而,《莆陽比事》卷一“烏石官職,莆陽朱紫”條下有“義門烏石劉”,下注云:“省元夙、朔后,吏部侍郎彌正、正字起晦之族?!盵8]10這里的“省元夙、朔”正是前文中的“著作”與“正字”,“著作前后夫人皆林氏。子彌正,朝請郎,淮南轉(zhuǎn)運判官。……正字正夫人星生三子:起晦,朝請大夫,秘書省正字?!盵7]219又《行狀》云克莊“父彌正,朝議大夫、秘書侍郎?!盵6]32知劉夙、劉朔為劉克莊的祖父和祖叔父,彌正、起晦為其父親與叔父?!傲x門烏石劉”指的就是劉克莊家族。然而,這與族譜的記載明顯不符。究竟何者有誤?考劉克莊詩文,多有提及烏石山,如七律詩《烏石山》云“兒時逃學(xué)頻來此,一一重尋盡有蹤?!盵9]36150又有“客子家山亦此峰,可堪投宿聽疏鐘。”[9]36141知其確實是在烏石山邊長大。又何喬遠《閩書》卷二十三載:“烏石山,自太平山而東。舊在城東北……林與陳、方、黃、宋、劉、王、鄭、李八家,居是山之下,簪纓不絕,莆人謂之九大姓?!盵10]更可證明“烏石劉”確實存在,且聲名卓著,為莆田九大姓之一。那么是否《族譜》有誤?查“北郭劉”之“郭”,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所釋,本指外城城墻,后泛指城市。“北郭劉”意指住在城北的劉氏。而烏石山“舊在城東北”,地點正居于城市之北。故“北郭劉”與“烏石劉”并不矛盾,蓋互為別稱,均指代劉克莊家族。且《西劉劉氏族譜》為2003年修訂的新譜,其源流世系雖均引自清代舊譜,但與宋人所編之《莆陽比事》相較,年代較晚。故此,本文暫依從《莆陽比事》所載,稱劉克莊家族為“烏石劉氏”。

      值得注意的是,劉克莊的居住地點后來又發(fā)生了變化。劉克莊詩文中常常提及徐潭和延壽溪,其有《徐潭即事二首》、《自和徐潭二首》[9]36371,還有《徐潭精舍上梁文》(《后村大全集》卷二十九)。更在《諸公載酒賀余休致水村農(nóng)卿有詩次韻》一詩中云:“平生慕用徐先輩,異世溪邊共一磯”[9]36588。似乎就住在延壽溪徐潭之邊。徐先輩,即徐寅。晚年隱居于延壽溪徐潭之邊?!堕}書》卷二十四載:“延壽溪,溪自游洋發(fā)源,經(jīng)莆田,潴延壽東入海?!痔菩煺肘挂嚯[此溪。而宋吏部尚書徐鐸亦家于此溪。有延壽橋,橋北有石微露者,夤釣磯也。有潭名徐潭,亦以夤故?!敝焯段挥谘訅巯?,因徐寅得名。劉克莊因愛慕徐寅,故效法先賢,晚年歸隱鄉(xiāng)里,垂釣潭邊。更終老于延壽溪側(cè),“葬于徐潭之原”[11]365(今城郊鄉(xiāng)延壽村馬坑)。今延壽村村部,劉克莊的墓碑仍在。上書“明萬歷戊子冬”、“宋工部尚書 贈少師 謚文定 后村劉公墓”、“裔孫元桂等修”。據(jù)此可以推斷,烏石劉氏之劉克莊一支,后又遷居于延壽溪。但如今延壽村并無劉姓,蓋后人又遷居別處。故此,此劉氏一族按其源流,仍應(yīng)稱為“烏石劉氏”為宜。

      《族譜》又載:明嘉靖年間,二十六世祖劉恰,析居錦江石亭鋪,名其所居曰西劉,故稱“西劉劉氏”。[5]96知“西劉劉氏”一族,始于明代,與“烏石劉氏”分屬“涵江劉”的兩個支派。故“烏石劉氏”成員世系,《族譜》未有記錄?!堕}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九有“莆田劉氏家世學(xué)派”,著錄“烏石劉氏”家族成員七人,依次為:劉夙、劉朔、劉彌正、劉彌邵、劉克莊、劉克遜、劉起晦。但劉氏族人遠不止此數(shù)。我們可以從大量留存的時人為劉氏家族成員所作的諸多墓志與行狀類文章中,窺其世系概貌。具體有如林希逸《后村先生劉公行狀》,葉適的《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吏部侍郎劉公墓志銘》,劉克莊的《工部弟墓志銘》、《六二弟墓志銘》、《審淵弟墓志銘》等。程章燦《劉克莊年譜》綜合以上諸種,已有考述,最早追溯至劉克莊六世祖劉范,家族成員總計八代四十人,僅劉克莊一代就多達十二人,分別為:彌正四子:克莊、克遜、克剛、克永,彌邵三子:宬、克忱、克家,起晦二子:希醇、希深,起世三子:希道、希謙、希仁。當(dāng)然,其間應(yīng)該還有遺漏。劉克莊《古田弟墓志銘》述及同輩兄弟云:“余群從十有四人”,[12]279然因文獻資料的不足,另之二人暫無從考詳。

      二、文學(xué)著述考

      如前所述,烏石劉氏家族成員總計八代四十人,然因文獻缺失,今有文名傳世者僅剩九人。學(xué)界對劉克莊的研究已然完備,故此本節(jié)著力于考證劉克莊以外其他八人的文學(xué)著述存佚情況。

      第一代:

      劉夙,字賓之。師事林光朝,學(xué)《春秋》。登紹興二十一年進士。初授吉州司戶,歷建州,臨安教授。隆興元年以秘書省正字遷樞密院編修官。后遷著作佐郎。知衢州,再改知溫州,引疾歸。乾道七年五月卒,年四十八。事見《莆陽比事》卷五、《莆陽文獻傳》卷二十七、劉克莊《后村大全集》卷一○七《跋二大父遺文》、葉適《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全宋文卷六五○二)等。

      《重刊興化府志》卷二十六載其著有:《二劉遺文》十卷附錄五卷(此本為劉克莊所輯,收錄劉夙與其弟劉朔二人作品)、《春秋講義》一卷、《史記正誤》二卷、《劉著作奏議》一卷,另有《<漢書>注》、《續(xù)博古編》,未知卷數(shù)。以上諸種,今皆不存。

      劉朔,字復(fù)之,劉夙弟。少讀《易》,后論《春秋》,亦師從林光朝,與兄齊名,時稱“二劉”。宋紹興三十年舉南省第一,遂成進士。除秘書省正字。調(diào)溫州司戶。乾道六年出為福建帥參,道卒,年四十四。事見林光朝《祭劉正字復(fù)之文》(全宋文卷四六五八)、葉適《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全宋文卷六五○二)、樓鑰《祭劉衢州朔文》(全宋文卷六○一○)、《莆陽文獻傳》卷二十七、《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九等。著有《二劉遺文》十卷附錄五卷、《易占》、《圖書注》、《唐書注》、《春秋比事》二十卷(著錄于乾隆《莆田縣志》卷三三、道光《福建通志》卷七○)。除《春秋比事》外,其余皆不存?!洞呵锉仁隆分浻凇端膸烊珪?,題為湖州沈棐所撰,然《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卻云:“據(jù)嘉定辛未廬陵譚月卿《序》,以為莆陽劉朔撰,并稱月卿親見劉氏家本。此本不載月卿《序》,亦未審穆何所據(jù)。疑以傳疑,無從是正?!庇謩⒖饲f《跋二大父遺文》云:“麟臺歿于信安傅舍,故遺錄尤少,有《春秋比事》別為書”。[13]407可知,劉朔確有《春秋比事》一書,沈棐或著有同名書籍。然此本究竟為何人所著,仍不可妄下斷論。

      第二代:

      劉彌正,字退翁,號退齋。夙長子。淳熙八年進士,嘉泰初知撫州臨川縣,有惠政。入為太常寺丞。官終吏部侍郎。嘉定六年卒,年五十七。事見劉克莊《后村大全集》卷一○七《跋退齋遺稿》,葉適《水心文集》卷二十《吏部侍郎劉公墓志銘》,《莆陽文獻傳》卷二十七,《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九等。乾隆《莆田縣志》卷二十六著錄有《退齋遺稿》、《劉侍郎奏議》五卷,今皆不存。

      劉彌邵,字壽翁,彌正弟。邵早孤苦貧,家有書數(shù)廚,臥睡其間,不為舉子業(yè),以學(xué)古為心,學(xué)者稱習(xí)靜先生。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二。事見劉克莊《后村大全集》卷九五《季父易稿序》、卷一五一《習(xí)靜叔父墓志銘》、卷一三八《祭季父習(xí)靜文》,真德秀《真文忠公集》卷三六《跋劉彌邵讀書小記》,《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九,《莆陽文獻傳》卷二十七,《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四十七。著有《易稿》、《深衣問辨》、《漢考》、《讀書小記》、《杜詩補注》各若干卷(乾隆《莆田縣志》卷二六,道光《福建通志》卷七○),皆已佚。

      劉起世,朔次子。慶元二年進士,官廣州南海尉。事見《宋史翼》卷二四,《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九,《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四七。著有《八象圖》(乾隆《莆田縣志》卷三三、道光《福建通志》卷七○),已佚。

      第三代:

      劉克遜,字無競,號西墅??饲f仲弟。以父任補承務(wù)郎監(jiān)??阪?zhèn),調(diào)沙縣丞,嘉定間知古田縣,辟僉事鎮(zhèn)南軍判官江西安撫司干官,通判臨安府,知邵武軍。理宗嘉熙間知潮州。淳祐五年知泉州。六年十二月卒,年五十八。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九九《跋仲弟詩》、卷一三八《跋工部弟文》、卷一五三《工部弟墓志銘》,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六,《莆田縣志》卷二十四,《興化府志》卷四十一等。

      克遜一生清貧,尤工于詩,著有“《西墅集》若干卷”[14]274,已佚。《永樂大典》卷九千七百六十五引其《西墅集》詩詞?!度卧姟返谖迨艃跃砣弧鹨讳浧湓娖呤祝浴队罉反蟮洹放c《詩淵》?!度卧~》第四冊錄其詞一首,亦出自《永樂大典》。

      劉克永,字子修,彌正四子,克莊弟。七歲而孤,母林氏親教之,治學(xué)勤苦,然屢試不舉,乃慨然廢舉,與長兄克莊共為詩商榷于所謂西齋這二十余年,克莊自謂不如克永之精。妻林氏,為林希逸之女。景定三年閏九月卒,年五十六。事見劉克莊《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刻楮集序》、卷九八《刻楮集后序》、卷一三九《祭六二弟文》、卷一六○《六二弟墓志銘》、《弟婦林氏墓志銘》,《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四十七,民國《福建通志》三十九總卷第四分卷、二十五總卷五十分卷,道光《福建通志》卷七十?!镀翁锟h志》卷三十三著錄有《刻楮集》,劉克莊作有《刻楮集后序》,云:“既葬季,命小侄佑甫收拾遺稿,又得百首,皆季手料簡者,是為《后集》”[15]161,知此書分前后集,今均已不傳。

      劉希仁,字居厚,起世次子。嘉定四年登進士第,授建陽主簿,調(diào)古田縣令,移知安吉州安吉縣,歷通判鎮(zhèn)江臨安二府,提轄文思院。淳祐二年,除知南劍州,未赴命,中輟。官終中大夫。希仁在仕途六十年,屢以謗退,閑散時多。事見劉克莊《后村大全集》卷九一《潮州修韓文公廟記》,陳宓《復(fù)齋先生陳公文集》卷十七《送南安劉縣丞希仁》,《莆陽文獻傳》卷二十七,《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九,《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四十七,《閩書》卷一百七,《興化府志》卷四十七?!陡=ㄋ囄闹敬婺俊肪硎咧浻小秳⑥D(zhuǎn)運奏議》一卷,今佚。

      三、結(jié) 語劉克莊是南宋文壇的中堅力量,在詩詞文賦等方面均有建樹。本文搜集文獻資料,厘清劉氏之源流世系,以期有助于對劉氏家族文學(xué)和文學(xué)家族研究的發(fā)展。

      [1][明]周瑛,黃仲昭.重刊興化府志[Z].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2][宋]黃仲昭.未軒集卷三[Z]//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4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3.

      [3][宋]姚謙培.《劉后村詩集》序[Z].抄本,福建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藏.

      [4]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Z].文化圖書公司,1956.

      [5]劉天瑞.福建西劉劉氏族譜[Z].莆田市姓氏文化研究委員會,2003.

      [6][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劉公行狀[Z]//全宋文第336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7][宋]葉適.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Z]//全宋文第286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8][宋]李俊甫.莆陽比事[Z]//宛委別藏050.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

      [9]傅璇琮.全宋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5.

      [10][明]何喬遠.閩書[M].明萬歷四十年修,崇禎二年刊本補充配本,福建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藏.

      [11][宋]洪天賜.后村先生墓志銘[Z]//錢仲聯(lián).后村詞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2][宋]劉克莊.古田弟墓志銘[Z]//全宋文第331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13][宋]劉克莊.跋二大父遺文[Z]//全宋文第329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14][宋]劉克莊.工部弟墓志銘[Z]//全宋文第331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15][宋]劉克莊.刻楮集后序[Z]//全宋文第329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責(zé)任編輯:張新玲)

      An Exploration of the Wushi Liu Family in Putian in Song Dynasty and their Works

      LIN Yusha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Fujian 351100)

      Wushi Liu Family in Putian in Song Dynasty was known with prolific literary works. This paper, with genealogic, local chronicle and other rich data, works out eight authors and their works either existent or lost. It is hoped to have a further study of this family and their literary works.

      Wushi Liu family; origin; members; works either existent or lost

      G256

      A

      1009-8135(2015)05-0066-03

      2015-07-12

      林毓莎(1981-),女,福建莆田人,莆田學(xué)院講師,博士,主要研究古代文學(xué)和福建地方文學(xué)。

      莆田學(xué)院科學(xué)研究項目(2013019)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烏石劉克莊正字
      北部灣盆地烏石凹陷始新統(tǒng)儲層特征及主控成因分析
      北部灣盆地烏石凹陷低阻油層微觀成因機理
      敦煌書法難僻字舉隅(十四)
      中國篆刻(2018年4期)2018-04-19 03:19:47
      敦煌書法難僻字舉隅(十一)
      中國篆刻(2018年1期)2018-01-18 06:58:29
      敦煌書法難僻字舉隅(九)
      中國篆刻(2017年11期)2017-11-24 06:41:20
      心正字正的柳公權(quán)
      樟樹渡口
      節(jié)序詞淺談
      文教資料(2016年35期)2017-04-14 03:04:25
      論劉克莊詞學(xué)理論管窺
      戲劇之家(2016年6期)2016-04-16 13:25:24
      廣西烏石大發(fā)“柿子財”
      靖西县| 禄丰县| 平阴县| 沙洋县| 新平| 徐汇区| 开平市| 鸡泽县| 武穴市| 锡林郭勒盟| 灵宝市| 会泽县| 铜鼓县| 桃江县| 赫章县| 松滋市| 太原市| 饶阳县| 龙里县| 辽宁省| 红安县| 旅游| 定日县| 汝阳县| 西盟| 镇沅| 攀枝花市| 黎川县| 长宁区| 松滋市| 兴山县| 岳阳市| 平凉市| 诸城市| 拉孜县| 南郑县| 临夏县| 吉木萨尔县| 邛崃市| 蓝田县|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