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腫瘤治療的進步,腫瘤病人的生存質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在影響腫瘤病人生存的諸多因素中,癌癥導致的疼痛已成為影響病人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1,2]。1995年全美保健機構評審聯(lián)合委員會(JACHO)已把疼痛作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之后的第5生命體征。雖然我國在2011年開展“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示范病房”的創(chuàng)建,但隨著腫瘤治療手段的進步,居家癌痛病人越來越多,由于癌痛相關知識及規(guī)范化治療知識的缺乏,他們長期忍受癌痛折磨,產生悲觀絕望的消極態(tài)度[3-5]。延伸護理拓展了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內涵,提高了病人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和健康生活行為的執(zhí)行情況,增強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在疾病防治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6]。延伸護理服務包括家庭隨訪、電話回訪、病員聯(lián)誼會等。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和電話隨訪相結合的方法,對來我院鎮(zhèn)痛門診治療的居家癌痛病人進行疼痛程度、用藥依從性及不良反應等方面進行調查,為完善居家癌痛病人規(guī)范化治療提供依據。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來我院鎮(zhèn)痛門診治療參與隨訪的病人共170例。納入條件:①經病理學診斷為腫瘤病人并對其診斷及病情知曉的病人;②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③年齡18歲~75歲;④意識清楚,無認知障礙,無精神疾病障礙,無酒精和藥物依賴史,無腦器質性疾病史;⑤病人及家屬自愿參加本項調查研究;⑥外帶鎮(zhèn)痛藥劑量均為按皮膚面積計算藥量。排除標準:①合并除癌痛外其他類型疼痛的病人;②有失明、耳聾等殘疾病人;③失去自理能力,完全由家人協(xié)助治療的病人。最終入選病人101例,其中男52例,女49例,年齡(61.1±11.1)歲;疾病診斷:肺癌35例,食管癌8例,宮頸癌8例,乳腺癌8例,卵巢癌6例,腸癌6例,其他3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和電話隨訪相結合的方法,選擇在醫(yī)院鎮(zhèn)痛門診進行治療的居家癌痛病人170例進行跟蹤隨訪。居家期間,在每次門診后第4天、第9天、第15天電話回訪,隨后不定期回訪,每月至少1次,了解病人疼痛改善情況及藥物使用情況。電話隨訪主要記錄病人疼痛強度、用藥情況及不良反應等。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170份,回收問卷168份,回收率98.8%,其中10份問卷因條目填寫不全予以剔除,有效問卷158份,有效問卷率為94.0%。101例接受電話回訪,回訪成功率為63.9%。問卷由病人或其家屬填寫,當場回收。
1.2.2 調查工具 ①采用自行設計的一般資料問卷,包括病人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醫(yī)療費用情況等社會人口學資料。②癌痛病人信息調查表,自行設計,包括病人的癌癥病種、疼痛強度、疼痛性質、疼痛部位、用藥情況、止痛藥副反應等。③腫瘤病人疼痛反饋記錄表,自行設計,包括病人的性別、年齡、診斷、用藥情況、日期、是否按時用藥、現(xiàn)在用何種止痛藥、疼痛控制情況、有無副反應等。
1.2.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描述,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總體情況 101例電話回訪中,病人本人應答33例(32.7%),家屬應答68例(67.3%)。整個調查過程中共打電話426例次,失訪電話76例次,無人接聽40例次(9.4%),關機或停機18例次(4.2%),接通后拒接15例次(3.5%),短信3例次(0.7%)。
2.2 應答內容 ①病人中26例去世,占回訪總人數的25.7%。疼痛是晚期惡性腫瘤病人最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晚期癌痛病人約 70%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7]。②不良反應中,便秘47例(46.5%),20余天、10余天未解大便的各1例(1.0%),通過飲食或藥物控制7例(6.9%)。惡心、嘔吐16例(15.8%),睡眠障礙6例(5.9%),皮膚發(fā)癢5例(4.9%),小便困難4例(3.9%)。
3.1 電話失訪原因分析 針對居家癌痛病人電話失訪情況,分析原因可能與外地病人多,遇到非本地號碼時拒接?,F(xiàn)階段社會上推銷、理財等廣告電話多,來電顯示為未知號碼時不予接聽;還有因病人死亡停機銷號等原因。對于一些接通電話后,聽說是醫(yī)院打來的電話,有家屬立即聯(lián)想到是藥廠的推銷措施,也有因疾病惡化,治療效果差,心理狀況不佳而不愿多談,有1例病人懷疑藥物的真?zhèn)?。僅1例病人家屬對于回訪工作表示感謝。
3.2 居家癌痛病人規(guī)范化治療認知缺乏 谷秉紅[8]研究表明,42%的病人疼痛控制不佳,主要原因為病人對止痛藥規(guī)范使用的錯誤認知。例如,多例病人感到疼痛時才使用藥物,或者根據疼痛程度自行調節(jié)藥量,多瑞吉貼劑的使用不規(guī)范,還有病人和家屬對“Q12H”的服藥方式不理解,以為就是每天2次,早一頓,晚一頓,時間間隔不規(guī)范。有的病人或家屬接到回訪電話后,詢問了很多有關藥物使用、藥物副反應、不良反應應對等問題,也說明了在院期間癌痛治療知識的健康宣教不到位。
3.3 重視病人家屬癌痛知識的掌握 秦元梅等[9,10]調查表明,疼痛知識掌握較多的家屬,疼痛管理障礙顯著少于相關知識較少者。因此,癌痛病人居家期間的治療情況應引起醫(yī)務人員的重視,醫(yī)務人員需加強癌痛病人治療過程中的信息收集,以便針對性對病人進行指導。可以通過出院指導、家庭訪視、電話隨訪、社區(qū)講座、張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讓病人及家屬了解更多疼痛治療的相關內容,同時深入了解癌痛病人治療期間所遇到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形成對居家癌痛病人的動態(tài)監(jiān)測體系。本課題研究組正在進一步探索社區(qū)護理在癌痛病人居家階段的指導方法。通過與社區(qū)合作等方式,探索居家癌痛病人的管理方案,深入社區(qū)、家庭,幫助病人及家屬認識規(guī)范化治療的重要性,提高癌痛的控制效果。
3.4 其他 由于藥物的特殊性,多例病人尤其是外地病人反映開藥不方便,能開具鎮(zhèn)痛藥物的醫(yī)院受限,藥物種類不全,每次門診處方開具的藥品有限等。
綜上所述,在研究過程中,調查人員由于個人理解能力和調查的認真程度不同,容易出現(xiàn)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調查結果。病人提供的資料受主觀意識的影響,存在著不真實性,沒有真正、客觀地反映居家癌痛病人的現(xiàn)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需要全面、系統(tǒng)地對調查人員進行專業(yè)知識培訓,對病人主觀資料要反復核實,減少研究結論的偏差,使居家癌痛病人的延伸護理服務的臨床研究進一步完善。通過對居家癌痛病人的電話回訪,拓展了臨床護理工作內涵,使癌痛病人在家中也能得到專業(yè)指導、幫助和護理服務,對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避免護理服務從醫(yī)院到家庭過程中脫節(jié)現(xiàn)象的發(fā)生,解決了居家癌痛病人護理支持不足的問題,切實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同時還有利于良好醫(yī)患關系的建立,增加醫(yī)院的影響力,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和推廣價值。
[1] 李小梅,劉端祺,吳航宇,等.羥考酮控釋片單藥或聯(lián)合加巴噴丁治療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臨床研究[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0(5):276-279.
[2] Wang XS,Williams LA,Johnson VE,et al.Association of sTNF-R1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eatment-related symptom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 therapy for colorectal or esophageal cancer[J].J Clin Oncol,2009,6(8):3041.
[3] Wang JJ.A survey of cancer pain status in Shanghai[J].Oncology,2008,74(Suppl 1):13-18.
[4] Lovell MR,F(xiàn)order PM,Stockler MR,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standardized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10,40(1):49-59.
[5] 楊智輝,王建平.癌癥患者人格類型及其與應對策略、社會支持的關系[J].心理學探新,2007,27(2):88-90.
[6] 李海燕.延伸護理服務在護理領域的應用[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3,22(1):86-87.
[7] 湯釗猷.現(xiàn)代腫瘤學[M].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3:434-437.
[8] 谷秉紅.影響綜合性醫(yī)院癌癥患者病情知曉情況的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9(5):6-7.
[9] 秦元梅,郭棟.癌癥患者及家屬疼痛管理知識調查[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4):128;130.
[10] Vallerand AH,Collins-Bohler D,Templin T,et al.Knowledge of and barriers to pain management in caregivers of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homecare[J].Cancer Nursing,2007,30(1):31-37.
(本文編輯 孫玉梅)
101例居家癌痛病人電話回訪結果反饋與分析
金 陶,王守慧,鮑婷婷,谷愛花,李 婕,楊 揚
Feedback and analysis of telephone interviews results of 10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ome cancer pain
Jin Tao,Wang Shouhui,Bao Tingting,et al(Tumor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Jiangsu 210009 China)
[目的]探討居家癌痛病人電話回訪的現(xiàn)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選擇2012年3月—2013年6月在某三級甲等醫(yī)院鎮(zhèn)痛門診進行治療的居家癌痛病人101例進行電話回訪,分析用藥情況、疼痛控制情況、副反應發(fā)生情況等。[結果]居家癌痛病人疼痛控制狀況不佳,病人用藥的各種不良反應多。[結論]居家癌痛病人疼痛規(guī)范化治療鎮(zhèn)痛效果不理想,用藥方法不當,迫切需要醫(yī)務人員深入社區(qū)、家庭,加強對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的宣傳,督促病人居家期間規(guī)范用藥,以有效控制癌痛。
癌痛;居家期間;電話回訪
R473.7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5.04.035
1009-6493(2015)02A-0487-03
江蘇省衛(wèi)生廳預防醫(yī)學基金科研課題,編號:Y2012055。
金陶,主管護師,本科,單位:210009,江蘇省腫瘤醫(yī)院;王守慧(通訊作者)、鮑婷婷、谷愛花、李婕、楊揚單位:210009,江蘇省腫瘤醫(yī)院。
2014-09-19;
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