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祖先庇蔭下大理白族傳統(tǒng)房屋空間結構與意義解析①

      2015-03-20 14:43:04
      關鍵詞:白族祖先家庭

      劉 朦

      (1 復旦大學,上海 200433;2 云南大學,昆明 650091)

      一、祖先的庇蔭

      中國傳統(tǒng)的合院式房屋是一個禮的空間,一種新儒學價值觀的具體化。它是一座家廟,以祖先的牌位為儀式中心構造而成。房屋庇護著一個家族系統(tǒng),將生者和死者都納入父系血緣關系的歷史、地緣網(wǎng)絡中。作為儒家基本倫理的五倫中的三倫——父子、夫婦、兄弟——都在家院的圍墻內表現(xiàn)出來。在新儒家學派最關鍵的文獻《朱子·家禮》,將“祠堂”放置在卷一之首,強調祠堂的中心性和在這里舉行的繁多的日常儀式,包括每天的“謁”,一月兩次的“參”和在民間節(jié)日如新年上的正式供奉。與提供行為舉止和治家標準的其它新儒家著述一樣,遵守空間界限乃是主調。[1]P49

      祠堂是祖先崇拜的物質化反映,祖先崇拜實質是對祖先亡靈的崇拜,它通過祭祀的儀式來表達。我們都知道,一般宗教都有一個可以舉行宗教儀式的固定場所,佛教有廟,道教有觀,里面有偶像可以供善男信女頂禮膜拜。為了彌補儒教理論構成的缺陷,朱熹將《祠堂》標立于《家禮》之前端,在祠堂內供奉自己的祖先,讓人們時常面對自己的祖先而告白內心,借此重振精神,慰藉心靈。[2]P10-14白馥蘭告訴我們,作為一個舉行典禮的地方,每一個中國家庭傳統(tǒng)上都是很講究禮儀的,體現(xiàn)了宋代理學精神,也就是父權。

      徐烺光先生的《祖蔭下》從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角度討論了一個中心問題是:由于經(jīng)濟條件和社會地位的不同,相同的社會行為所產(chǎn)生的結果也就不同?!吧鐣袨椤痹谶@里指的是以“祖先庇蔭”為中心內容的一切活動。①從喜洲鎮(zhèn)的文化看來,在祖先的庇蔭下,對人格有著重要影響的兩個因素是權威和競爭。第一個因素包括父子同一的關系和大家庭的理想這兩個概念。第二個因素包括以下三點:第一,為共同祖先的榮耀;第二,為宗族內某一個支系的榮耀;第三,為祖先們最庇愛,最有才干的后代的社會地位。[3]P8-9許烺光以這兩個因素為主要線索,對喜洲的民俗文化、家庭生活、婚姻形式、家族繁衍、與祖先交流學習的方式進行詳細討論,試圖描述和分析產(chǎn)生文化個性以及產(chǎn)生喜洲鎮(zhèn)其他類型個性的文化背景。

      這樣的推論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白族人的真實生活,又在多大程度上滲透入了漢族他者的視角?但不可否認,《祖蔭下》確實是一部影響深遠的著作,在漢化程度極高的白族那里,祖先的庇蔭反映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們的建筑空間結構便是對這一反映的最好詮釋。

      二、編成密碼的父權制

      (一)合院式格局:墻與院落

      大理白族的民居建筑自明代中后期逐漸形成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多種平面布局和組合。院落的生成在于四面圍合的理念,圍合導致封閉空間、內向空間的產(chǎn)生。這與中國傳承幾千年的禮制文化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可以說院落的形成是禮制的外在體現(xiàn)。中國古建筑的“門堂之制”是院落形成的主要原因。院落從構造上來說是由門、堂、廊(廊包括圍墻,圍墻是廊的一種變形)組成。[4]門堂之制來源于禮制,據(jù)說《三禮圖》里有關于此的詳細說明,說明其是禮制的一部分。

      大理白族的居住形式三代同堂、四世同堂較為普遍,甚至叔伯、表親幾輩同住的現(xiàn)象也大量存在。反映的是以父親血統(tǒng)規(guī)則計算的血緣關系,住在宅院里的一家人,由規(guī)定嚴格的父親血緣關系組成——“我們”。白族社會中父舅權思想十分突出。父親家長為一家之主,稱為“當家爹”。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式民居,是與一夫一妻制的傳統(tǒng)父系大家庭相適應的。環(huán)繞房子的圍墻將里面與外面的世界分開,界定了家的范圍及其依附者。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界墻者,人我公私之畛域,家之外廊是也?!眹鷫κ窃郝浯笮》秶倪吔?,是私人生活空間的屏障。因此,墻對于院落建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界定因素。

      院落的規(guī)劃意味著秩序的生成,白族建筑中嚴格遵守長幼有別思想。一是民居布局力求規(guī)整,講究對稱,秩序井然,主從分明,重點突出。充分體現(xiàn)了長幼有序、尊卑有定、居中為尊的封建等級制度。比如,《祖蔭下》記載道,上了年紀的父母通常和長子住在西房。[5]P47家長住正房,子女按一定秩序分住廂房,客人住樓上。二是內外有別,對外隔絕,自成天地,保持較好的私密性。徐烺光對此分析道,住房分布取決于社會習俗,而并不考慮個人的愛好、房間的舒適和衛(wèi)生狀況等等其他因素。這些習俗強調輩分、性別及年齡的重要性,同時也注重親屬關系。[6]P47倫理意識在平面布局和房屋體量上表現(xiàn)得較為突出,正房作為家居生活的中心,體量比廂房大,表現(xiàn)了白族父權家長制以老為尊的向心結構特征。以院落為中心來組織平面,布局具有明確的中軸線,正房、下房、左右耳房均呈對稱布置,充分反映了父子傳承的倫理觀念,延軸線向縱深延伸的四合院形態(tài)與父子延續(xù)型的家族制度一致。

      在對室內住宅內部舒適性忽略的同時,是對住宅外觀裝飾的重視。不管是大門、墻壁、照壁還是窗、屋檐等,無一不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按照徐烺光的說法是,住宅本身是激烈競爭的代表物。房屋住宅與其說是家庭成員用以棲身的舒適之地,還不如說是整個家庭——包括死去的,活著的,未來的家庭成員——神會威望的象征。[7]P33

      (二)家屋的中心:祭壇與爐灶

      大理白族的堂屋是一個祖先崇拜的空間,在家里同時住著生者和死者。正如弗蘭西斯·何素所說,一家人生活“在祖先的陰影下”。最近的四代祖先的靈魂居住宅子正中,他們的牌位被擺放于祭祖的祠堂中。白族普遍奉行祖先崇拜,認為祖先逝去后,他們的靈魂仍然能保佑后代子孫。對祖先越虔誠,越能受到祖先的庇佑。堂屋供奉著祖先牌位和一個寫著家譜的牌子,堂屋正面擱放著三個木制的高約為1.2 米的大柜子,中間是中堂。②墻上掛著刺繡而成的約長2m、寬1.2m 的“福正中懸掛的是壽星圖,或是松、鶴之類。兩邊掛著賀新房或是祝壽時的兩三對對聯(lián)。牌位供奉的地方,是家庭里最神圣之處,也是室內裝修最重點的部分。供佛的佛龕一般為并列三間,各細部雕刻都非常精美,不亞于寺廟里的技藝。

      對19 世紀和20 世紀的大多數(shù)外界觀察者來說,中國人的房屋看起來首先是一個家廟,“祭壇特意擺放在主要建筑的主室里,在整個住宅的心臟部分——門面氣派地朝向院子。整座宅院圍繞著這個屋子而建,朝向和布局都以之為焦點。屋子的數(shù)目必須是單數(shù),這樣,祖先祭壇就正好處于整座房屋的極點,處于對稱的中心,從而保證其支配作用和中心位置”[8]P75。

      在大理,通過擺放祖先牌位和寫有先人名諱的大紙得以彰顯祖先的地位。每年農(nóng)歷七月初一,祖先都要被接回家中,接受食物和香火的供奉。有一些經(jīng)濟條件好的家庭已把祖先牌位移到堂屋頂上二樓中間的位置,相比一樓來說,這里更為清靜。二樓多用木板隔成三間,中間一間靠墻設有神龕。供桌上擺著三類神位:如來佛祖、觀音和文昌帝。左邊是祖先的神龕,一般擺著四代已逝祖先的牌位。右邊供奉著財神。儒、佛、祖先一道享受著房主的香火,常年不斷,共同保佑著這家人財福共旺。值得一提的是堂屋的門,白族稱為隔扇門③一般有6 扇,每扇寬1 尺5 寸3 或1 尺5寸6,每扇門由兩大三小,五塊木板合制而成,木板上的雕刻涵蓋多種主題,有“二龍搶寶”、“漁樵耕讀”、“八仙過?!?、“博古陳設”、“稀缺登梅”等內容。隔扇門的最大的特點是由幾層浮雕構成,少則二三層,多則五層,層層相連,在二樓,窗戶多不能打開,眾多的格眼是給二樓透光的僅有通道,據(jù)說是因為祖宗不喜歡光線。[9]格子門可以拆卸,比如在“燒包節(jié)”當日,所有的“格子門”都要拆去,堂屋和天井只有門檻之隔,祭祀空間增大,主要的祭祀活動還是在堂屋內部舉行。

      祭祀主要由家里的主人——年長的父系繼承人承擔。一來表現(xiàn)白族對長輩的尊敬,特別是對男性長輩的尊敬;二來婦女大部分不識字,無法念經(jīng)文,女性只能制作冥幣、貢品、做酒席等。男性繼承人每天早晨應問視靈位,焚香、鞠躬。他的妻子作為“主婦”則是所有復雜儀式中的伴禮者。而且,與丈夫一樣,出入都要向祖先請示。每天,祖先都要接受家中主人的祭拜。全家人聚集在前廳,男人面東,女人朝西,按照輩分戰(zhàn)成排。主人負責舉動男性祖先的牌位,主婦負責將女性祖先的牌位從龕位中取出,把它們放在祭桌上享用供奉。家庭成員依次行禮供奉,主人和主婦行最后的跪拜禮。

      祭壇位于家庭的中心位置,神龕作為祭壇的具化象征,表明了神龕是一個祭拜的地方。張烺光先生描述了大理的神龕,不論是窮人家還是富人家,他們的住宅內都有一個神龕。家中的神龕一般安放在西廂房里,并且總是安放在二樓中間的屋子里。神龕放在一張木制的臺案上。祖先的姓名和亡故的年齡寫在木制的牌位上。[10]P51白馥蘭認為,祖先不再需要血食,供奉不再被理解成饑餓神靈的食物,而只是一種敬意的符號。對于高層次儒家來說,牌位不是死者神靈的居所,而是繁衍秩序的一種具體符號。[11]P79因此,當兒子離家建立獨立的家庭時,他們要建立自己的新神龕。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食物和崇敬是分不開的。因此,灶在家庭中有著至高的地位。而且對于大部分來說,較之神龕,廚房才是住宅真正的中心。白族的灶神與漢族的比較相似,都是天帝派來的“家神”。灶君同祖先的地位一樣,被供奉在祖壇附近。一般白族地區(qū)的二樓明間中間都供奉“天地國親師位”,左邊供奉祖先牌位,右邊供奉“灶君神”位。也有的放在廚房里,通常由一福彩色的木版印刷畫表示,張貼在廚房里,旁邊是他的妻子,還有其他不同的人和動物形象。至今大理民間流行的經(jīng)文可以說明灶君在白族地區(qū)擁有著廣泛的信眾。民間流傳于灶君相關的經(jīng)文涉及方方面面,作為符號的灶君逐漸成為家戶的象征,甚至是一家的管理者和拯救者。[12]《灶王經(jīng)》中有這樣的語句:“一家之主你為大,一家之主你為尊……”可見,灶君的形象堪比一家之主,體現(xiàn)的是男性的權威乃上天秩序的組成部分,惡行將受到懲罰,帶來厄運和短命。如果說祖先祭祀將中國的家庭系入一個更大的血緣群體中,它所促進的價值觀念不可動搖,并且它的賞罰產(chǎn)生于內心:一個和諧家庭的心滿意足或是良心不安的痛苦。那么灶神體現(xiàn)了家庭與外在世界的一種關系,即使它所促進的價值本質上是儒家式和家長制的,但并非將一個家庭納入更廣大的血緣群體,相反,灶神強調其獨立性的意義:“獨立的家庭決不與人分享同一個爐灶,甚至兄弟也是如此”[13]P87。

      (三)內與外的分界:堂與房

      人類最初的空間意識來源于對神圣空間和世俗空間的劃分,而世俗空間的最早劃分是以性別為依據(jù)的。劃分的目的是要建立家庭和社會的秩序,特別是父權社會以來,男性在空間中所占的主導地位以空間的約定俗成而被強化。家居生活的內外之別,是自古中國傳統(tǒng)住屋的一個必要區(qū)分。

      男女各行其道,各司其職,內外分明,倫常行為才不至于混亂。許烺光先生通過對喜洲的考察,得出的結論是家庭中所有其他的親屬關系都可以看成是父子關系的延伸或補充。夫妻關系就只能是父子關系的補充,只能服從父子關系。在喜洲,男女有分床而睡的習俗。新婚夫婦只允許同床七日,七日之后,夫妻雖同房,但并不同床。在公眾面前,夫妻之間顯得很冷淡。且除了小孩和夫妻以外,男女均分室居住。這樣的一些習俗在云南另一些少數(shù)民族中也是存在的。

      內外的區(qū)分,其實也就是堂與房的區(qū)分。堂在外,房在內,《曲禮》說:“男在堂,女子在房”。堂屬于外的范圍,而女子的活動范圍沒有超過房室一線之外,即堂屋后楣四分之一的空間。這樣一來,自然保證了男人的主導權與女人的從屬權,同時也置女人于男人的監(jiān)控之下以保證其對丈夫的忠貞。

      門是內外分界的一個重要標志,司馬光的《居家雜儀》中就規(guī)定:“八歲,女子不出中門。婦人無故不窺中門——有故出中門必擁蔽其面?!笨梢姖h唐以來男女外內的主要分界線移到中門。在大理,坐月子的女人不能隨便出入家中的大門,因為她“不干凈”的身子可能冒犯護門神。如果必須出的話,必須帶上一頂帽子。另外,有的民居大門外還增設小門,或臨街或通向屋后的園子。臨街小門有著特殊功能,按白族習俗凡再婚及非明媒正娶者無論出嫁、迎娶均從小門出入,不能通過正面的大門。

      三、祖先庇蔭下空間結構的意義解讀

      基于以上對大理白族傳統(tǒng)房屋空間結構的描述,以下借用徐烺光先生提出的“權威”與“競爭”兩個因素來分析空間結構的意義所在。也就是探討造成空間生產(chǎn)與再生產(chǎn)的原因為何,繼而與祖先庇蔭的觀念模式相印證。徐烺光認為父親權威越大,祭祀的祖先越久遠,家庭觀念越重,家族內關系越緊密。然而,競爭的意義卻最大可能地破壞了宗族內的團結。這樣帶來的是分家的必然與維持一個宗族合而不分的困難。對獲取權威的渴望,促使白族人不僅僅通過獲得財富和權力來擁有權威,而且還通過修建寬大無用的住宅,擁有大片的墓地,以及展示祖先的榮耀來獲得眾人的尊敬。因此,服從父親的權威和權威下的競爭,奠定了喜洲人基本個性結構的基礎。兩者并不沖突,相反,它們互相加強,互相融合。競爭的起點始于家庭內部,兄弟之間不是在各自的道路上奮斗,而是在家中爭相獲得父親的恩寵。據(jù)此,許先生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總結為六大類相對應的等級關系:長輩與晚輩之間、男性與女性之間、老年人與年輕人之間、家人與家人之間、大官與小官之間、官家學者與普通百姓文盲之間。

      這六個等級可以歸納為三大類別:父子關系(輩分或年齡等級的中心)、男性與女性之間、富裕人家與貧窮人家之間。

      那么,借助于對這三種關系的推演,我試著對相對應的空間結構意義做一個解析。

      (一)父子關系:原家/分家

      父子關系指的是不同輩分,或者不同年齡的其他人的地位或多或少是父子關系的變體。輩分高者代表了權威,而輩分較低者聽從命令。在1949年前,大理普遍盛行復合型四代同堂或五代同堂大家庭。合院式的住宅完全滿足了這種大家庭式的居住模式,而同時分家又是家庭再生產(chǎn)的基本方式。分家看似與傳統(tǒng)文化倫理觀念相背離,實則是穩(wěn)固傳統(tǒng)社會結構的一種重要機制。[14]P37在喜洲,大家庭分家之后,小家庭仍然共同住在同一住宅內,人們看見的是大家庭依然存在,小家庭有一定自由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體現(xiàn)在空間結構上便是:每個家庭建筑個體均需服從于宗族的系統(tǒng)。在基本均等的建筑單元空間中,日常生活以廳堂為中心,日用空間的秩序統(tǒng)合諸如祭祖、禮儀、重要的家庭活動等行為。廳堂的中心地位可以將每個家庭成員聯(lián)系在一起,尤其是作為一個特定的儀式空間,有著“上承先祖、下昭后人”明確的精神象征意義。在形式上,通過墻、庭院的規(guī)范,起到了制約內部空間的作用。進而規(guī)范地體現(xiàn)社會所強調的“家—族—社會”文化系統(tǒng)。而分家的形式在有的家庭當中是實行家屋穿插分配,正屋二樓一間、西南角正房、西廂房住一戶;西耳房住一戶;東南耳房住一戶;東耳房住一戶。祖上這樣安排是為了防止外姓入內。按照許烺光先生的理論,分家可以消除導致家庭糾紛的重要因素,也可以使個人相互間的競爭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充分發(fā)揮,從而使家庭復合大家庭的理想,在社會意義和傳統(tǒng)習俗上保持家庭的體系性。

      (二)性別關系:婚出/婚入

      在性別關系上,空間體現(xiàn)的是對女性很大程度上的壓抑。和男性一樣,她們必須服從父母、祖先和傳統(tǒng)。然而不同于男性的是,她們還必須服從于丈夫和一些其他相關的男性。和男性一樣,她們可以自由地表現(xiàn)出競爭欲,但不同的是,她們競爭的對象是丈夫的姬妾,或是丈夫兄弟的妻子。而就家屋的立場而言,婚姻根本是短暫的關系,是亂倫禁忌的限制下異性同胞關系的替代品。對家屋長遠的生命來說,婚出者終究要回歸原家,婚入者也終究不是本家的永久成員。家屋真正的成員,是埋在地下、棲在屋頂,世世代代的同胞(祖靈)。[15]P204因此,婚姻關系主要表達兩個層面上:一是在家屋內/外,以及由門進入后的橫軸結構上;二是各種建筑元素中兩性的意涵都在個別家屋透過婚出同胞建立的原家/分家關系上被泯滅。

      以上,父子關系是家庭的核心,父親在家庭里始終保持最高權威,在對同一個祖先尋求庇佑和無法更好地維持大家庭秩序的矛盾上,產(chǎn)生了大理白族獨特的分家方式。而分家總是伴隨著婚姻關系進行的,對女性而言,很少有屬于自己的空間,不管是婚出者還是婚入者,都不是真正的家庭永久成員。在家庭空間中,只有祖靈才是永久的主人。

      (三)富裕與貧窮:形制/風水

      富裕與貧窮在房屋形制上很容易得到辨識,貧窮的人家居住在寒酸的居室里,一般是平房,茅草為屋頂,沒有庭院。整個住宅僅只有一排房屋,而且比庭院住宅的一排還小很多。這樣的住宅十分簡陋,墻壁甚至沒有粉刷,更談不上詩畫裝飾了,大門上沒有匾額,家中也沒有空余房間。整個住宅處處顯現(xiàn)出生活的艱辛。富人的住宅通常都是有好幾個院落,有二至三道門樓。大門尤其考究,做成三滴水的樣式,十分繁復華麗。住宅的大門或中門上通常掛有一塊或二塊匾額。匾額上刻的是家族成員現(xiàn)在或過去獲得的榮耀,獲得榮譽者的姓名和獲得榮譽的時間。外墻墻壁和內墻墻壁都題有詩畫,非常雅致動人。除了圍墻以外,院內大門正對的地方還有一堵照壁,在一戶住宅里,這樣的照壁有兩三堵。照壁上題字表明是書香門第。

      除了房屋本身的形制競爭以外,最大的競爭還來自于風水的競爭。風水用于確定住宅修建的地點,墓地的選擇,墓穴的位置。它被用于選擇死人或活人的的居住地。因此,同一宗族內部為直系祖先爭奪一塊風水好的位置所進行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不論是形制上的還是風水上的競爭,都透露出對祖先庇蔭的愿望。不管是陽宅也好,陰宅也罷,都是激烈競爭的代表物。

      四、小結

      綜上,對大理傳統(tǒng)房屋空間結構的考察離不開祖先庇蔭的觀念影響,個人的價值和命運不僅與祖先的命運緊密相連,而且被看成是祖先所作所為的反映。房屋的形制與空間格局可以說是被父權密碼所操控,父與子的關系是家庭中最核心的關系,倫理意識在平面布局和房屋體量上表現(xiàn)得較為突出。許烺光先生的《祖蔭下》幫助我們加深了對這一點的認知,許先生把大理喜洲鎮(zhèn)人們的一切活動置于祖先庇佑之下進行考察,旨在尋找一種基本個性結構與普同的文化模式。借鑒許先生的民族志結論對于了解大理白族傳統(tǒng)家屋的布局結構是很有裨益的,可以發(fā)現(xiàn)存在于空間安置背后的觀念系統(tǒng),且在“權威/競爭”雙重視角下認識空間結構的意義所在,是值得去體味的。

      注 釋:

      ①庇蔭一詞是比喻用法,在徐烺光的書中意指,個人離開了祖先是不能夠生存的。他的價值和命運不僅與祖先的命運緊密相連,而且被看成是祖先所作所為的反映。從這個角度來說,任何人可以說是祖先的庇蔭下生存的。

      ②中堂,是白族人自己的稱呼。三個堂屋中的柜子將堂屋的空間分為三個部分,中間的墻壁和柜子以上的部分構成了這個空間就是所謂的“中堂”,是堂屋的中心位置?!暗搲邸毕瘢瑑蛇厓煞L2 ×0.3m 的對聯(lián)。中堂刺繡掛像一般是建房時,媳婦的娘家人當賀禮送來的。

      ③隔扇門由外框、隔扇心、裙板及絳環(huán)板組成。外框是隔扇的骨架,隔扇心是安裝于外框上部的形屜,裙板是安裝在外框下部的隔板,絳環(huán)板是安裝在相鄰兩根抹頭之間的小塊隔板。

      [1][8][11][13][美]白馥蘭. 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利經(jīng)緯[M].江湄,鄧京力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2]鄭春.《朱子》家禮與人文關懷[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5][6][7][10]許烺光. 祖蔭下——中國鄉(xiāng)村的親屬、人格與社會流動[M]. 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1.

      [4]吳正旺,關瑞明.天井與院落[J]. 福建建筑,2000,(4).

      [9]黃雪梅. 云南大理白族祖先崇拜中的孝道化育機制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8.

      [12]張海超. 建筑、空間與神圣領域的營建——大理白族住屋的人類學考察[J].云南社會科學,2009,(3).

      [14]麻國慶.家與中國社會結構[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5]黃應貴. 空間、力與社會[M].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

      猜你喜歡
      白族祖先家庭
      烏龜:想不到祖先最早是“宅男”
      科學大眾(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38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始祖鳥不是鳥祖先
      我們的祖先是條魚
      白族火把節(jié):一天星斗下人間
      大理文化(2017年6期)2017-07-31 22:06:55
      戀練有詞
      白族敬酒歌
      民族音樂(2016年1期)2016-08-28 20:02:52
      56個民族56枝花 白族
      誰說我們一定要像祖先一樣過
      尋找最美家庭
      元谋县| 县级市| 巴南区| 云龙县| 宁乡县| 绥棱县| 清河县| 怀远县| 全南县| 呼图壁县| 娄底市| 凤庆县| 衡水市| 张家界市| 太保市| 汾西县| 上犹县| 上蔡县| 绥江县| 吉隆县| 新晃| 晋中市| 南昌市| 彝良县| 仙桃市| 贵溪市| 玉屏| 和龙市| 锡林浩特市| 沙坪坝区| 普定县| 巴南区| 虹口区| 德格县| 驻马店市| 曲麻莱县| 万源市| 应城市| 营口市| 锦屏县|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