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禮明
(三明學院,福建 三明 365004)
勞倫斯小說《羽蛇》之印地安文化的異托邦構想
丁禮明
(三明學院,福建 三明 365004)
英國現(xiàn)代主義作家在文學創(chuàng)作后期的重要作品是1926年出版的小說《羽蛇》。具有歐洲文化身份的愛爾蘭人凱特·萊斯利來到印地安文化的發(fā)源之地墨西哥,尋找戰(zhàn)后歐洲文明衰落時的異托邦之境。勞倫斯希冀在異域他者文化之地尋覓拯救歐洲文明的良方和救贖之道。勞倫斯此舉與法國哲學家米歇爾·??滤嫷摹爱愅邪睢睒嬒氩恢\而合,印地安原始文化盛行的墨西哥正是勞倫斯苦苦尋覓的“異托邦”,一個完全不同于自身所屬的歐洲文化的幻想之境。
《羽蛇》;勞倫斯;印地安文化;異托邦;異域想象
英國作家托馬斯·莫爾(1478-1535)是英國16世紀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和空想社會主義者,1516年,他用拉丁文寫成《烏托邦》一書,他認為,烏托邦是沒有真實場所的地方,是虛構的場所和空間。與莫爾的烏托邦相對應,法國哲學家米歇爾·??拢?926 -1984)則建構了“異托邦”。在??驴磥恚盀跬邪睢笔且粋€在世界上并不真實存在的地方,而“異托邦”則不是。當烏托邦無處著陸時,異托邦卻真實存在。??抡J為它是實際存在的空間,但對它的理解需要借助想象力。[1]實際上,??碌娜繉W說受制于這種另類空間的概念。在《中國社會科學報》上,學者呂超曾撰文這樣指出烏托邦和異托邦二者之間的差異。兩者雖然“詞源互通,但含義卻差別巨大:烏托邦是超脫于時空之外的烏有之鄉(xiāng),異托邦則是現(xiàn)實中存在的異質空間?!保?]??碌漠愅邪钍澜缡前褞讉€相互間不能并存的空間和場地合并成一個真實的地方,作家勞倫斯苦心營造的“拉納尼姆”王國般的“異托邦”構想恰好體現(xiàn)了哲學家??碌倪@種思想和理念。墨西哥是個美洲古國,擁有凈化人類心靈的原始宗教、神秘夢幻般的人文思想及純凈的印地安文化,它無疑是勞倫斯所要構想的“異托邦”的理想空間。實際上,這些都只不過是勞倫斯在戰(zhàn)后歐洲文明衰落時的異域想象而已。正如法國哲學家大衛(wèi)·洛文塔爾(David Lowenthal)所說:“所有關于世界的意象和觀念都混合了個人的體驗、學識、想象和記憶。我們居住的地方,我們游歷過的地方,我們經由閱讀而在藝術作品中看到的世界,還有想象和幻想的王國,都會帶給我們有關自然和人的意象。”[3]勞倫斯所尋覓的印地安文化盛行的墨西哥,是一個完全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地方,符合??滤嫷摹爱愅邪睢?,因此,他堅信墨西哥能取代文明衰落的歐洲。殊不知這是在完全無知的現(xiàn)實與并不確定的界限內的相遇與融合,由此創(chuàng)造了一個混雜的復合世界,這就是作家勞倫斯和哲學家??滦闹械幕孟胫?。
勞倫斯,在給友人柯蒂斯·布朗的信中如此評價小說《羽蛇》:“這是我的一部有關墨西哥的小說……我認為這部小說是我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部小說。”[4]《羽蛇》是以愛爾蘭孀婦凱特為主人公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小說《羽蛇》借助愛爾蘭寡婦的異鄉(xiāng)經歷,通過唐·拉蒙和西比阿諾將軍等人試圖去復活阿茲臺克印第安人神祇羽蛇神,并計劃建立一個完全未受機械文明破壞的理想國度和社會的故事。[5]學者劉洪濤在論文中指出,來自歐洲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凱特是被墨西哥這條黑暗、陰郁的蛇給纏住了。“她的自我本能過去一直被理智壓抑著,但在墨西哥這塊充滿原始荒蠻的土地上,這本能的自我漸漸地開始蘇醒了?!保?]而給凱特帶來深刻變化的正是墨西哥古老土地上的羽蛇神話。勞倫斯過于相信古老神話力量的做法無疑十分可笑。小說中的故事發(fā)生地墨西哥是美洲大陸的文明古國,是印第安人燦爛文化的搖籃,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誕生了聞名于世的瑪雅文明、托爾特克文明和阿茲臺克文明。勞倫斯認為,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可以借助古老的阿茲臺克人信奉的主神之一的羽蛇,發(fā)揮他的神話想象。前蘇聯(lián)學者梅列金在專著《神話的詩學》中如此評價:“勞倫斯小說中的原始性被表述為神話化,他是訴諸古代神話,即是遁入直覺、本能、自由發(fā)泄和健康的本性?!保?]在此作家勞倫斯看重的是古老印第安文化的原始性,他欣賞古老神話所傳達出的呼喚人的直覺、本能、自由發(fā)泄和健康的本性,以此彌補現(xiàn)代文明背景下歐洲人的精神失落和肉體退化。
小說中所描寫的羽蛇神克斯卡埃多的名字來源于印地安語中的納瓦字 quetzalli(奎扎爾,一種鳥的名字)和 coatl(考赤,一種蛇的名字)兩個詞的組合。這種高度受人重視的偶像化的羽蛇神是一個奎扎爾鳥的頭部、尾部與考赤蛇身體組合的產物,他的全身被羽毛所覆蓋。奎扎爾鳥是天上的鳥,這表明羽蛇神具有上天賦予的神力;考赤蛇爬行于地下,則擁有大地的物質力量。由此看來,羽蛇神是融合天地于一體的神物。[8]關于羽蛇神的神奇和威力英國學者莫里努在《美洲神話》書中也有很高的評價。他認為:“羽蛇本是美洲神話中的一位神,掌管著雨水和豐收,形象為蛇身長有鳥的羽毛?!保?]事實上,小說提到的羽蛇神克斯卡埃多在墨西哥文化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不僅代表天和地的融合、精神與物質的統(tǒng)一,且是印地安人宗教信仰的淵源所在。[10]因此,他既是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崇拜的最古老和最基本的神之一,也在中美洲各地受到信眾的供奉和祭拜。傳說中的羽蛇神總是與雨季同時到來,而雨季又與瑪雅人種玉米的時間相重合,因而羽蛇神又成為瑪雅農人最為崇敬的神祇。由此看來,羽蛇的神話形象已深入古代印第安人心中,而羽蛇神的宗教作用和神奇力量尤其顯示出印第安文化神秘莫測的一面。
勞倫斯在《羽蛇》中設計的女主人公凱特是現(xiàn)代歐洲精神與文明失落的代表和化身。勞倫斯在墨西哥的探索表明他希望在歐洲之外的異國他鄉(xiāng)、在基督教文明之外尋覓拯救西方文明的良方和救贖之道。如果說歐洲在作家眼中是自我世界的話,凱特到達的墨西哥則是歐洲文明之外的他者文化的異域空間。小說中的凱特由于迷戀上西比阿諾身上那種不可預測的吸引人的男性力量與魅力,一直夢想與之結合的想法恰恰是她實現(xiàn)自我再塑造的一種選擇,因此,她留在了墨西哥。確切地說,是墨西哥印地安文化的神奇宗教力量彌合了兩者的差異,讓凱特從空無飄渺的烏托邦之境走到腳踏實地的異托邦之地。凱特由此拋棄了滋養(yǎng)她精神和靈魂的基督教文明,轉而昄依以羽蛇神為代表的原始文明。由此,凱特在墨西哥的奇異經歷完成了作家勞倫斯的異域想象。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小說中所描述的印地安文化無疑被小說家勞倫斯看作是理想的心靈寄托。勞倫斯渴望用異族文化的完美和神奇替代處在退化和墮落中的歐洲文明,因為他發(fā)現(xiàn)歐洲的古老文明與文化傳統(tǒng)在經歷世界大戰(zhàn)之后正逐漸走向衰敗、消亡。這些在他給友人的信中有清楚說明。他在給友人辛西婭·阿斯奎恩的信中強烈地表達出對歐洲文明衰落的失望,在信中他這樣寫道:“由于戰(zhàn)爭,我的心一直都像一團沒有生命的泥土那樣的冰冷,但是現(xiàn)在我感覺到我并不是心如死灰,而是感到尚有希望?!保?1]勞倫斯沒有心如死灰,是因為他相信,在墨西哥這個異國他鄉(xiāng)的原始土地上,勞倫斯能發(fā)現(xiàn)歐洲文明復活的希望。勞倫斯之所以如此興奮,主要是因為他以為自己終于發(fā)現(xiàn)了拯救破敗的歐洲文明的良方。
法國哲學家??伦钤缡窃凇对~與物》(1966)中借用了異托邦這一術語。??抡J為,Heterotopia是依據(jù)Utopia一詞創(chuàng)造出來的,前者是現(xiàn)實存在,而后者是不在場的,它指代一種異于自我文化的“他者空間”。??鹿P下建構的異托邦其實也是哲學家的美好想象,只不過他的想象顯得更加真實可信。勞倫斯曾經對墨西哥的印地安宗教文化寄托了太多的異域想象。這表明他看到歐洲文明中的基督教文化走向衰落的幻滅心態(tài),他只好把墨西哥的印地安宗教文化看作是拯救世界的未來希望。小說《羽蛇》真實地書寫了墨西哥在西方文明統(tǒng)治下帶來的社會生態(tài)和精神生態(tài)的危機,實則是整個西方現(xiàn)代社會的危機。勞倫斯的真正目的是要讓墨西哥回歸本屬于它的印地安古老文化與文明,這體現(xiàn)了勞倫斯心理的矛盾和困惑。勞倫斯在小說《羽蛇》中如此寫道:“白人想拯救墨西哥人的理想最終失敗了,而且自己也陷了進去;面對印第安人那溫暖而暗淡的生命之流,白人垮了下來,隨著他們的上帝和他們的精力一起垮了下來。他們想引導印第安人走上他們的生活軌道,但結果是他們自己墜入了他們想要填堵的黑洞。想拯救另外一個靈魂,自己的靈魂卻失掉了?!保?2]由此可見,勞倫斯的所謂異域想象的構想是不切現(xiàn)實的空間假想而已。勞倫斯希望借助對墨西哥社會環(huán)境的持續(xù)的分解和重組去重新建構理想化的墨西哥顯然只是文人墨客的一時沖動,不可能最終實現(xiàn)。
《羽蛇》是英國現(xiàn)代主義作家勞倫斯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第三個時期的代表作之一。勞倫斯的異域想象與??滤嫷摹爱愅邪睢睒嬒氩恢\而合。印地安文化盛行的墨西哥正是勞倫斯苦苦尋覓的“異托邦”。勞倫斯異域構想是不切實際的空間假想,最終不可能實現(xiàn)。
[1]孫婷婷.對??隆读眍惪臻g》的后殖民解讀[J].社科縱橫,2008,(9):176.
[2]呂超.從“烏托邦”到“異托邦”[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12-20(B01).
[3]丹尼·卡瓦拉羅.文化理論關鍵詞[M].張衛(wèi)東,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165.
[4][11]勞倫斯.勞倫斯書信集[M].劉憲之,喬長森,譯.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77. 506.175-177.
[5]李靜.細節(jié)的力量:淺談勞倫斯的羽蛇[J].考試周刊,2009,(4):25.
[6]劉洪濤.原始主義在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中的應用:以勞倫斯小說為中心[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16-17.
[7]葉·莫·梅列金斯基.神話的詩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86.
[8]席戰(zhàn)強.復活的克斯卡埃多與死去的耶穌——從《羽蛇》看勞倫斯的“文化拯救”策略[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13,(5):124.
[9]莫里努.美洲神話[M].余世艷,譯.太原:希望出版社,2007.102.
[10]勞倫斯.新墨西哥:性與美:勞倫斯散文選[M].于紅遠,譯.北京:知識出版社,1989.
[12]勞倫斯.羽蛇[M].朱敬仁,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380.
【責任編輯:王 崇】
I561
A
1673-7725(2015)09-0116-04
2015-06-25
丁禮明(1967-),男,安徽淮北人,副教授,主要從事英美文學及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