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分析
王康惠 (青海大學 810016)
本文從當前大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入手,分析他們存在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及其問題存在的原因,并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決方案。
大學生 學習態(tài)度 問題原因 對策
自古以來,各位專家學者就把學習態(tài)度擺在高于學習成績的地位,“秉燭夜游、鑿壁借光、囊螢映雪”無一不在贊譽學習態(tài)度,學習態(tài)度結合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學習作風幾個方面共同構成了學風的內容。
學校的學風如何直接影響到社會、學生及家長對學校的評論和選擇,關系到學校的發(fā)展前途和未來命運。因此,作為學風建設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對加強學校的學風建設至關重要。但是通過觀察大學生(以青海大學全體學生為例)平常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不難發(fā)現當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如下現象。
1.部分學生沉迷于游戲、電子書,且通宵沉迷其中,白天逃課來補覺。
2.部分學生白天按部就班地在上課,晚上熬夜到零點左右開始睡覺,業(yè)余時間全部在床上度過,玩兒手機、看電子書或者看電視劇。
3.部分學生雖然利用課余時間去圖書館上自習,但整個上自習期間都是通過玩兒手機來度過的。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教育方針,而高等教育的目的即是實現素質教育,要求學生自覺用最先進的知識武裝自己,注重全面發(fā)展,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立志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最大貢獻。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及學習現狀卻不太好,他們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存在很多問題。
1.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在高中階段大家把考上大學作為目標,以此來鞭策自己刻苦學習,而進入大學以后,伴隨著前期目標的實現,大部分學生便松懈了,生活變得沒有目的,很空虛,再加上大學的“窄入寬出”性,一旦進入大學,部分學生便抱著拿到畢業(yè)證就可以的心理,得過且過。
2.對高等教育的不合理評價導致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觀能動性。受當前環(huán)境的影響,部分學生認為初中、高中為了升學,壓力太大,進入大學以后應該放松,不應該把精力再放在學習上了,玩兒得開心才最重要。殊不知大學才是真正需要學習的時候,高等教育才是由內而外提高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搖籃。
3.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及自制力太差。從高壓的高中進入業(yè)余時間充裕的大學,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太過清閑的生活,一時間無法平衡好學習和生活的關系,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養(yǎng)成不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4.太過浮躁,不能靜下心來將心思放在學習上。近年來,急躁、焦慮已逐漸演變?yōu)橐粋€社會問題,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網絡的普及讓大學生越來越沒有耐心,競爭壓力的加大也讓他們更加急于求成,無法安心于提升自己的內在素質,更不用說學術研究了。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它所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如何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yè)能否順利完成。而分析大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以下便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問題的原因分析。
1.家長方面。一些家長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道聽途說卻信以為真,給大學生灌輸一種“大學就是用來玩兒的”的錯誤思想,而大學生心智不夠成熟,閱歷不夠,自身缺乏判斷力,進而進入大學以后產生了一種不學習還自覺其美的心理問題。
2.社會方面。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部分學生認為大學里的學習只需要做到考試不掛科就行,缺乏一種精益求精,為了學到專業(yè)知識而學習,為了養(yǎng)成學習習慣而學習的觀念。
3.學校的教學體制方面。在大學普遍存在大班教學的現象,通常是一間教室坐了一百多名學生,學生的聽課率很低,再加上實行抽查點名制,導致部分學生抱有僥幸心理長期逃課,教學成果自然很難得到保證。另外,大學教師都有自己的科研項目,不能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去,從而導致了科研成果強大而教學成果寥寥無幾的不正?,F象。
4.學生自身方面。首先,現在大部分大學生都是90后,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yǎng),對未來、社會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其次,部分大學生自制力太差,抗壓能力不夠強,缺乏主見,人云亦云,在迷茫無助的時候選擇隨大流,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
1.提高家長對高等教育的認識。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們的很多想法會對孩子產生各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從根源著手,解決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首先應該糾正家長對高等教育的思想偏差。具體方法如下:新生入學前給新生家長會,讓家長明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在錄取通知書中附上致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明確學生在大學四年應該完成的任務。
2.將高校的思想教育真正提高到思想層面,而不是一個華而不實的表面課程。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問題, 究其根源是思想上出現了偏差。因此, 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狠抓思想政治教育是關鍵。在端正學習態(tài)度的建設過程中要,我們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期高校學風建設中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引導學生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
[1]繆娟.大學生學風問題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6(Z1).
[2]李濱.對大學生學風問題的思考[J].菏澤學院學報,2009(4).
[3]覃干超.西部地方高校大學生學風問題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08(6).
(責編 房曉偉)
王康惠(1995— ),女,漢,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本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