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云
湖北省黃石市中醫(yī)醫(yī)院 (湖北 黃石,435000)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飲食結(jié)構(gòu)的改變以及CT 和超聲等影像學診斷技術(shù)的進步和廣泛應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我國人群中發(fā)病率及檢出率日益升高。CT 對于NAFLD 的分型、分級、定量及臨床療效追蹤觀測或復查均有較高的應用價值[1]。本研究通過采用CT 定量測定的方法對杞荷祛脂湯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70 例NASH 患者均為我院2012年6 月至2014年6 月門診和住院患者,診斷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頒布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斷標準》[2],并排除合并有病毒性肝炎、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按患者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35 例,男27 例,女8 例,年齡(34.6 ±12.7)歲,病程(6.5 ±3.7)年;對照組35 例,男29 例,女6 例,年齡(33.1 ±10.5)歲,病程(7.1 ±2.4)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用自擬杞荷祛脂湯治療,基本方藥:枸杞20g,荷葉30g,草決明15g,澤瀉10g,丹參20g,連翹15g,山楂10g。每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溫服。對照組:水飛薊賓膠囊(商品名水林佳,天津天士力醫(yī)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口服,2 片/次,3 次/d。兩組患者均以1 個月為1 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 個療程。治療期間進食低脂、低熱量飲食,禁酒,適當體育鍛煉。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
1.3.1 CT 檢查和定量分析 所有病例均晨起空腹進行常規(guī)平掃,使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 層螺旋CT 機,在同一層面圖像上,對肝臟和脾臟的CT 值進行測量和比較。CT 判定標準參照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CT 平掃診斷脂肪肝標準[2]:肝臟密度普遍減低,輕度脂肪肝:肝/脾CT 比值<1.0,但>0.7;中度脂肪肝:肝/脾CT 比值≤0.7,但>0.5;重度脂肪肝:肝/脾CT 比值≤0.5。
1.3.2 生化學指標 患者晨起空腹抽取靜脈血,測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轉(zhuǎn)氨酶(ALT)、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氨酶(AST)、谷氨酰轉(zhuǎn)肽酶(γ-GT)、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組內(nèi)及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t 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 <0.05 為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脾CT 值變化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脾CT 值變化比較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血脂變化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血脂變化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血脂變化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P <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 <0.05
NASH 是NAFLD 嚴重的組織學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肝細胞損傷、炎癥及過多脂肪堆積。大多數(shù)NASH 患者無自覺癥狀,但10~15年內(nèi)肝硬化的發(fā)生率卻高達15 ﹪~25 ﹪,NASH 已成為21世紀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之一,亦是我國愈來愈重要的慢性肝病問題[2]。
在實際工作中,CT 和超聲檢查是脂肪肝臨床診斷最常用和重要的手段。超聲檢查方便、快捷、無輻射,但缺乏量化標準。CT 診斷脂肪肝的標準一般參照脾的CT 值,正常人不同個體的肝CT 值可有較大差異,但總是高于脾的CT 值。隨著肝脂肪含量逐漸增加CT 值漸趨減低。脂肪累及的部位,密度降低,一般較均勻,密度的高低與脂肪的沉積量呈明顯的負相關,嚴重者肝密度值呈負值。可以通過CT 密度值與脂肪含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對肝脂肪變性的程度及累及范圍做出初步估計[3]。由于CT 檢查有量化指標,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一直沿用肝/脾CT 值比值法作為脂肪肝診斷和分型的標準之一,對NASH 進行臨床療效判斷亦有重要意義。
中醫(yī)無NASH 之病名,根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歸屬于“脅痛”、“痰證”、“積聚”、“濕阻”、“痞證”等范疇,病因病機在于飲食不節(jié)、恣食膏梁厚味、嗜酒、久臥久坐或久病失于調(diào)養(yǎng)等致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腎精虧損,濕邪內(nèi)生,痰濁內(nèi)蘊,濕聚生熱,痰瘀互結(jié),其病理基礎與痰、瘀、濕、熱有關。
杞荷祛脂湯系我院肝病科治療脂肪肝的經(jīng)驗方,在臨床取得較好的療效[4]。方中枸杞滋補肝腎,荷葉、草決明清肝醒脾助運,澤瀉祛濕運脾,連翹治十二經(jīng)血凝氣聚,又善理肝氣,丹參活血化瘀通結(jié),山楂健脾開胃,增強消化,并有破氣散瘀作用。全方諸藥合用,共奏疏肝健脾、利濕化瘀之效。與現(xiàn)代醫(yī)學采用抑制甘油三酯合成、增加肝血流量、改善肝功能、防止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發(fā)生等治療思路相吻合。水飛薊賓膠囊能夠穩(wěn)定肝細胞膜,保護肝細胞的酶系統(tǒng),清除肝細胞內(nèi)的活性氧自由基,從而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避免肝細胞損傷,常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的治療。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杞荷祛脂湯治療前后患者肝CT 值以及肝/脾CT 比值較治療前有顯著升高(P <0.01,P <0.05),患者的肝功能、血脂有顯著改善。
[1]鄭新,常泰.CT 在脂肪肝定量診斷中的應用[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9,19(6):700 -701.
[2]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診斷標準[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0,26(2):120 -124.
[3]賈春梅.脂肪肝的影像診斷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2003,26(3):195 -197.
[4]邵志林,姜蘭,李華成.杞荷祛脂湯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60例[J].中西醫(yī)結(jié)合肝病雜志,2010,20 (5):308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