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麗英 周丹
(北京聯(lián)合大學,北京 100020)
由閱讀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
史麗英周丹
(北京聯(lián)合大學,北京100020)
閱讀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素質的途徑,閱讀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在高度數(shù)字化的社會里,高校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發(fā)生了變化。為引導大學生關注閱讀,干預其閱讀行為,我校圖書館在讀書月活動中探索多種途徑通過閱讀推廣進行學生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閱讀;大學生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提出素質教育,這體現(xiàn)了人們對“教育”所賦予的思想和理念。素質教育著眼于提高人的內在素養(yǎng)和品質,強調知識內化和身心發(fā)展。
“對理工科學生加強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對文科學生加強自然科學教育”是當前不少高校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這項措施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他們的視野具有積極作用。然而,它們不一定就能帶來學生素質的增強。造成學生缺乏綜合素質的原因固然與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分割有關,但現(xiàn)行社會節(jié)奏快速,社會普遍浮躁、經濟先導,導致無論是科技教育還是人文教育,均側重知識教育而忽視了精神陶冶則是更重要的原因。因此,在高等學校推進素質教育必須著眼于學生精神境界的提高,讓知識與精神在教育中交融。
知識與精神的交融與學生閱讀狀況息息相關。
有這樣的說法: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應該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國家誰在看書,看哪些書,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
閱讀具有很強的時代性,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文獻的多樣化,人們的閱讀方式發(fā)生了變化。據(jù)媒體2013年7月報道,網絡侵蝕閱讀是全球化的現(xiàn)象,并不只是中國才有,但有閱讀習慣的人在中國顯得尤其稀少。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015 年)結果顯示:2014年我國成年國民數(shù)字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光盤閱讀、Pad閱讀等)的接觸率為58.1%。2014年,我國成年人數(shù)字化閱讀者中,18—29周歲人群占到40.3%。
信息社會知識不斷被刷新,知識更新的速度讓人目不暇接,文化快餐也讓人們缺乏品味經典的時間和興趣。網絡的方便快捷為人們營造了一個寬松自由的閱讀空間,閱讀對象豐富多彩,不局限于文本文獻,還有電子資源、多媒體資源。網絡資源也許更容易滿足大學生的多樣性的、趣味性的閱讀需求。
據(jù)一份對全國部分高校的調查顯示,8%的學生從未走進過圖書館。高校圖書館雖然擁有大量的圖書資源,大學階段歷來又被認為是博覽群書的黃金時期,但是當今時代我們所面臨的現(xiàn)實狀況是高校圖書館閱讀人數(shù)減少。當代大學生擺脫了應付高考的沉重負擔,開始熱衷于上網、旅游、看電視等消遣方式。不僅大學生的閱讀頻率和人數(shù)比例在下降,而且大學生的閱讀態(tài)度和閱讀習慣也存在諸多改變。在內容方面,功利閱讀超越人文閱讀,“淺閱讀”、泛閱讀的取向明顯。流行超越經典,信息獲取超越知識習得,新聞關注超越文學感受,娛樂追求超越理論探討。表現(xiàn)出較強的功利主義色彩體現(xiàn)在為自己過級、就業(yè)、學技術等即時需要而閱讀,將閱讀作為一種消遣娛樂的方式,體現(xiàn)在進行快餐式隨意的閱讀等。在目前數(shù)字閱讀環(huán)境下,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引導學業(yè)壓力大、思想活躍、求知欲強、興趣廣泛而又不穩(wěn)定的大學生更加關注閱讀,干預其閱讀,是當前高校圖書館正在研究的重要課題[6]。
在閱讀指導工作中,我館秉承在理念層面明確“掌握知識和技能不是閱讀教育的落腳點”。在操作層面建立讀書會進行讀書交流,在讀者之間利用讀書月活動進行閱讀推廣,利用圖書館所擁有的資源,提高閱讀服務水平,以期促使我們的讀者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懂得的道理內化為自己的身心品質,加速知識的內化,修養(yǎng)人格,促進認知與人格的發(fā)展]。
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讀書日前后,我校圖書館進行讀書月活動,一般活動從3月底開始,持續(xù)到5月初或5月中旬。
在讀書月活動中,策劃活動主題、各部門全員參與、精心策劃、積極準備,運用設計展板、懸掛宣傳條幅、策劃電子宣傳屏廣告語,進行網絡宣傳、電子雜志宣傳、自制自動播放的幻燈片宣傳等調動各種手段和方法營造讀書月氣氛,吸引讀者參加讀書月活動。
進行的傳統(tǒng)活動包括在借閱廳進行到館新書展示活動,讓讀者與新書進行親密接觸,促進讀者借閱;舉辦“BALIS館際互借邀您免費盡享首都高校文獻資源”現(xiàn)場注冊活動和BALIS/CASHL原文傳遞服務的宣傳和宣傳資料的發(fā)放工作,讓師生讀者了解和使用BALIS資源共享,發(fā)揮BALIS館際互借和原文傳遞資源共享的作用,方便讀者教學和科研的需要,幫助讀者從北京市眾多高校圖書館獲取本校圖書館缺少的專業(yè)文獻;舉行“我愛古詩詞----經典詩詞集錦競猜”活動,在借閱廳舉辦“我愛古詩詞—經典詩詞集錦競猜”活動,使讀者在緊張嚴肅的工作學習之余,回望歷史,身臨活動現(xiàn)場來汲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浩瀚的營養(yǎng),感受經典詩詞文化的豐富內涵,厚重意蘊,做一次回味與追尋中國文化的魂靈的陶情怡性的詩詞之旅!呵護“詩興”,呼喚“詞情”,體驗詩詞給大家的學習生活帶來的美的享受;進行圖書漂流、捐贈活動,圖書由老師們和同學們自愿提供,經過積極籌備,廣泛宣傳,師生們捐出自己喜愛的書籍,并從漂流圖書中挑選閱讀自己心儀的書籍,漂書讓有價值的書流動起來,讓大家共同分享好書資源的同時,也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閱讀樂趣,并以書會友,在草長鶯飛的春季,體會閱讀之外的另一重快樂!
組織全校“讀書之星”評選,組織獲得“讀書之星”的同學們參加讀書之星表彰會,暢談讀書心得分享讀書體會。為營造翰墨飄香的書香校園,參與讀書活動,組織師生進行“好書你推薦”的推薦閱讀活動,本年度讀書月推薦的圖書,在下一年讀書月活動中,圖書館面向全校學生開展征集讀書心得體會的征文活動,激勵讀者參與閱讀和分享,帶動同學多與書相伴,多讀書,從讀書中受益,吸引學生走進圖書館,養(yǎng)成“愛讀書、多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營造濃厚的校園讀書氛圍,構建“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的“書香聯(lián)大”文化。
閱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在談話。大學時代作為一生成長中的黃金階段,閱讀將對他們走向社會成就事業(y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面對閱讀率下降和閱讀傾向發(fā)生的偏差,圖書館應承擔起他的引導責任。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應把閱讀推進素質養(yǎng)成、把培養(yǎng)人的基本品質、做事的基本態(tài)度與治學的基本精神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閱讀陶冶心靈,閱讀提升品質才是閱讀推廣的本質所在。
[1]梁春芳.大學生讀什么書——杭州16所本科高校大學生閱讀狀況調查[J].《中國出版》2009(4):8-52.
[2]韓云飛.大學生網絡閱讀與圖書館教育[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1.17(4):151 -152.
[3]李文蕾.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圖書館雜志,2007,26(8):92.
[4]李新祥.數(shù)字時代我國國民閱讀行為嬗變及對策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3:Ⅰ.
[5]吳高,韋楠華.我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3):47-51.
[6]黃志琴.基于云服務的高校數(shù)字閱讀推廣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3):20-23.
[7]程亞男.關于閱讀推廣的幾個問題[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9,(4):2-5.
G40
文章編號:1003-5168(2015)-12-0291-2
史麗英(1971-)女,碩士,講師。
周丹(1967-)女,學士,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