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不論是吃飯時不小心將菜汁濺到衣服上,還是翻開新書時不小心被紙張劃破指尖,很多人都會選擇苦笑一下了之,不過也有人會在感到極度恐懼時笑出來。這種“極度恐慌時的笑容”被很多人拿來探討:人們?yōu)楹螘霈F如此特別的反應呢?
對恐懼的認知
犬類露出牙齒是代表其攻擊性,因為它們正將自己的武器展示給對方看。不過這個行為并不能一概而論,就比如說猴子對著你呲牙咧嘴,并不一定表明它想攻擊你。
美國動物學家在對羅猴進行研究時發(fā)現,羅猴的這種笑容常常出現在兩個猴群相互對峙的時候。處于劣勢的猴群里的羅猴會露出笑容,軟化對立猴群的攻擊性態(tài)度;也就是說,羅猴的笑容并不是挑釁行為,而是表明了自己對對方的服從態(tài)度。越是危險的時候,它們越要撐出笑臉,為自己化解危機。而這種笑容就被稱為“恐懼笑嘻嘻”。
不光是在自己遇到危險的時候,就連看到別人遇到危險時,人們也會露出這種恐怖笑容,就讓我們拿著名的米爾格拉姆實驗來做例子吧。
對恐懼的否定
美國知名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拉姆在耶魯大學時進行了聞名世界的米爾格拉姆實驗。被實驗者會被要求扮演老師的角色,要求他們對其他房間中的學生進行提問,當學生回答錯誤的時候,被實驗者就要通過手中的遙控器對學生進行電擊。米爾格拉姆觀察并記錄被實驗者們的反應。
實際上,那些扮演學生的人并沒有被真的電擊,在他們回答錯誤時,米爾格拉姆會在被實驗者按下電擊開關時,播放事先錄好的哀嚎聲。當被實驗者聽到慘絕人寰的哀嚎聲時,都表現出了拒絕繼續(xù)試驗的態(tài)度,其中不少人更是神經質地笑了出來,也許,他們除了笑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
1924年美國心理學家卡尼·蘭蒂斯進行了關于表情研究的試驗,讓被實驗者切掉老鼠頭部,而當時留下來的試驗照片上,更是記錄下了被實驗者們臉上僵硬的笑容。
盡管關于“恐懼笑嘻嘻”尚沒有明確的解釋,不過就像人們在面對強大的對手時笑,很大原因是為了向他們表明:“我是無害的,所以請你也不要傷害我。”而當感到極度恐懼時所露出的笑容,則應該是為了說服自己這根本沒什么大不了的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