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人云
法律援助是一項扶助貧弱、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社會公益事業(yè),也是一項法律救濟制度。近年來,我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發(fā)展步伐明顯加快,但不可否認的是,受主客觀諸多因素的制約,當前的法律援助工作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有較大的距離,法律服務資源分布不均、群眾打官司難、基層法律服務需求難以滿足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一些地方的法律援助機構大都集中于城市社區(qū),而最需要法律援助的廣大基層農村特別是偏遠山區(qū)往往相對缺乏,這就導致真正的困難群體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不知道怎么維權,要么求告無門,要么為打官司傾家蕩產(chǎn),有的甚至走上了四處上訪的路子。
讓沒有錢的人能免費請律師,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道重要防線,也是彰顯政府責任的一項民心工程。法律援助在廣大基層農村存在的問題,折射出了法律援助在服務群眾方面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中央提出實現(xiàn)法律援助咨詢服務全覆蓋,并將勞動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藥品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事項納入援助范圍,放寬經(jīng)濟困難認定標準,使援助對象逐步拓展至低收入群體,正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需要在實踐中得到貫徹、落實。
早在幾個世紀前,著名思想家洛克便指出:“法律的目的是對受法律支配的一切人公正地運用法律,借以保護和救濟無辜者?!睘榉彰裆嫞瑸楸U瞎接?,為法治社會計,都需要我們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盡快打通“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