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洪
近幾年來,隨著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初中政治課在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優(yōu)化教學結構等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特別是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眼球”,改變了傳統(tǒng)政治課的輸入模式,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激發(fā)學習熱情。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現(xiàn)代化手段,集聲、光、色、像于一體,多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并配以動畫效果,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教學氛圍。新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極大的興趣和積極性。這對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性和積極性的提高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如,在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內(nèi)容時,我給學生播放現(xiàn)在世界面臨著各種環(huán)境、資源、人口問題的視頻資料,學生看得津津有味,課堂上積極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討論。在讓學生做選擇題時,教師在ABCD四個答案中,分別設置了四種不同的音響效果。在錯誤的答案后面利用卡通人物剪輯畫設置了沮喪的臉譜,同時配以音樂;在正確答案后面則設置了舞蹈卡通人物并配以輕松愉快的音樂。所有這些設置都是通過鼠標點擊控制。美麗的畫面和有趣的音樂使學生的眼、耳都受到強烈的刺激,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參與積極性大大提高,課堂學習氣氛輕松愉快。
增強學習趣味。思想政治課教材有大量的概念和原理,這些概念和原理很抽象,如果單純地靠講述和文字表達,就會讓學生覺得十分枯燥抽象,理解起來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對學生吸引力不強。通過多媒體,我把這些在一般條件下無法觀察和體驗到的內(nèi)容,用生動、形象、直觀、科學地表現(xiàn)出來。優(yōu)美的動畫,動聽的音樂,配上教師簡練語言的講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理解和感受能力,使得枯燥乏味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獲得極好的教學效果。
如,在講解“物質(zhì)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系時,我制作了《小兒麻痹癥》的動畫,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腿粗一腿細,無論如何也跑不快;當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條腿一樣時,健步如飛。這充分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兩個文明一起抓,而這個關系如果只是通過老師口頭講述,是很抽象乏味的,而通過動畫視頻來說明復雜抽象的理論,這就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變?yōu)榫唧w可視的感性材料,起到了化難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極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提高教學效率。思想政治學科的邏輯性較強,如果采用呆板枯燥的理論灌輸方式,長此以往,會讓學生感到政治課“面目可憎”,無半點趣味可言。多媒體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先進手段,它能借境悟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如在上八年級政治“做理智的消費者”時,我運用多媒體播放“君寶康等不良商家生產(chǎn)的嬰幼兒奶粉中有魚肝油等過期產(chǎn)品”的事例,讓學生分析這些商家侵犯了消費者的哪些些權益,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最后挑選代表發(fā)言。在講到如何去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時,我設計了一個“心愿墻”的方案,讓學生把自己對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有什么想法和心愿時寫到“心愿墻”上。這個 “心愿墻”就是bbs留言板,學生邊在bbs上留言,邊通過多媒體播放著“3·15”晚會主題歌。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學生依法維權的意識和參與能力,從深層次上有效完成了教學目標。
責任編輯 嚴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