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兒童醫(yī)院(西安710003)
李 巍 陳 曦 劉曉紅 王萬卷▲
?
噻嗎洛爾滴眼液外用治療嬰兒血管瘤40例
西安市兒童醫(yī)院(西安710003)
李 巍 陳 曦 劉曉紅 王萬卷▲
目的:探討嬰幼兒血管瘤外用噻嗎洛爾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對78例血管瘤患兒隨機分組,分別采用觀察和外用噻嗎洛爾滴眼液的方法治療,對比兩組患兒血管瘤的增生及轉(zhuǎn)歸情況。結(jié)果:治療組40 例,Ⅳ級(優(yōu))15例(37.5%),III 級(好)13例(32.5%),II 級(中)8 例(20%),I級(差)4 例(10%),有效率90%;觀察組38 例,Ⅳ級(優(yōu))療效0例(0%),III 級(好)4例(12.9%),II 級(中)7例(18.4%),I 級(差)20 例(64.5%),有效率31.3%。觀察組有2例失訪,5例因瘤體迅速增長,退出觀察。結(jié)論:外用噻嗎洛爾治療嬰幼兒血管瘤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嬰兒血管瘤是兒童皮膚常見腫瘤,其臨床發(fā)病率為4%左右[1]。血管瘤有其自身的生長消退規(guī)律,但在血管瘤的整個生長周期過中可出現(xiàn)出血、糜爛、影響容貌,甚至影響重要部位功能[2]。血管瘤治療方法較多,如應(yīng)用平陽霉素、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同位素敷貼、冷凍治療、微波、手術(shù)切除等。但大多有各種不良反應(yīng)。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們應(yīng)用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治療嬰幼兒血管瘤40例,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擇淺表型血管瘤患兒78例,其中男21例,女57例,年齡1~11 個月。皮損部位:頭頸部35例,四肢22例,軀干18例,會陰部3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其中治療組40例,觀察組38例。所有患兒均每個月隨訪1次,共隨訪6個月。兩組病例此前均未接受其他方法治療。根據(jù)病史和臨床表現(xiàn),結(jié)合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為血管瘤。排除標(biāo)準(zhǔn):病史中有喂養(yǎng)困難、呼吸困難、心臟雜音、心傳導(dǎo)阻滯或心律不齊家族史者;心衰、心源性休克、竇性心動過緩、低血壓、Ⅰ度以上傳導(dǎo)阻滯、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等疾病的患兒。
2 方 法 治療組使用0.5%噻嗎洛爾滴眼液(5 ml:25 mg)外敷于血管瘤表面,具體方法教會家長,在家自行操作,將紗布剪成與血管瘤面積大小相當(dāng)?shù)姆綁K,將噻嗎洛爾滴眼液滴于紗布上,使紗布完全浸濕后外敷于血管瘤表面,在外再覆一層保鮮膜。每日2次,每次30 min。用藥過程中注意觀察血管瘤的變化。患兒每月來院復(fù)診1次,測量心率和血壓,查心電圖。觀察組不做任何治療,囑家長在家觀察血管瘤的變化,有無破潰、顏色、大小的變化,并做記錄,日常減少摩擦,感染等注意事項。每月來院復(fù)診1次,做血管瘤局部B超,了解其深度。若生長過快,或有破潰則停止觀察。
3 療效判定標(biāo)準(zhǔn) 測量血管瘤直徑對比治療前后大小,局部血管瘤B超對比治療前后深度。根據(jù)體積分級進行評價:I 級(差):瘤體縮小小于25%;II 級(中):瘤體縮小26%~50%;III 級(好):瘤體縮小51%~75%;Ⅳ級(優(yōu)):瘤體縮小大于75%。II 級及II 級以上為有效。
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各組比較采用四格表資料的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治療組40例,Ⅳ級(優(yōu))15例(37.5%),III 級(好)13例(32.5%),II 級(中)8 例(20%),I級(差)4 例(10%),有效率為90%;觀察組38 例,Ⅳ級(優(yōu))0例(0%),III 級(好)4例(12.9%),II 級(中)7例(18.4%),I 級(差)20 例(64.5%),有效率為31.3%。觀察組有2例失訪,5例因瘤體迅速整張,接受其他治療。不良反應(yīng):治療組患兒均耐受性良好,僅有1 例局部皮膚出現(xiàn)白色干燥性脫屑,但未影響治療,未見其他不良反應(yīng)。兩組間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12.3,P<0.05)。
血管瘤具有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般分為快速生長期期,穩(wěn)定期和退行期。6個月齡內(nèi)快速生長期;6個月齡至1歲為穩(wěn)定期;1歲后為消退期;80%患者在7~12 歲左右才可基本或完全消退[3]。但部分血管瘤存在消退不完全或消退后遺留畸形,給患兒及家長帶來心理障礙,我們設(shè)立的對照組就可說明此項問題。因此選擇正確的治療時機及治療手段顯得尤為重要。
普萘洛爾是一種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治療嬰幼兒血管瘤效果確切。但隨著普萘洛爾的大量使用,不良反應(yīng)也逐漸顯露,嬰幼兒中普萘洛爾已知的不良反應(yīng)主要有低血壓、情緒改變、心動過緩[4]。但是長期不良反應(yīng)目前沒有大樣本的數(shù)據(jù)支持,對于嬰幼兒的遠期生長發(fā)育,智力水平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而外用似乎更安全。
馬來酸噻嗎洛爾為一新的強效β受體阻斷藥,對β1和β2受體都有阻斷作用,作用強度為普萘洛爾的8倍,無膜穩(wěn)定作用,無內(nèi)源性擬交感活性,對心肌無直接抑制作用,有明顯的降低眼壓作用。沒有明顯的內(nèi)源性擬交感活性和局麻作用。屬于非選擇性強效β-受體拮抗劑,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高血壓病、心絞痛、心動過速及青光眼。Guo等[5]首次使用噻嗎洛爾滴眼液治療1例4個月齡的眼瞼部位的血管瘤,其方法是把滴眼液每次兩滴涂抹于瘤體表面,每天兩次,5周后發(fā)現(xiàn)瘤體明顯縮小,顏色變暗,并恢復(fù)了視覺軸。之后對患兒隨訪4個月未見瘤體繼續(xù)生長,無不良反應(yīng)出現(xiàn)。我們應(yīng)用噻嗎洛爾外用治療嬰兒血管瘤40例有效率為90%,療效滿意,副作用少,方法簡便,家長易于接受,并且避免了口服用藥帶來的全身性不良反應(yīng)。
[1] Bagazgoitia L,Torrelo A,Gutiérrez JC,etal.Propranolol for infantile hemangiomas[J].Pediatr Dermatol,2011,28(2):108-114.
[2] 張 博,梁 民,蒙錦瑩,等.微波治療皮膚海綿狀血管瘤32例[J].陜西醫(yī)學(xué)雜志,2013,42(5):589-590.
[3] 劉國林.嬰幼兒血管瘤增殖、退化機制的研究進展[J].當(dāng)代醫(yī)學(xué),2010,16(1):27-29.
[4] Andersen IG,Rechnitzer C,Charabi B.Effectiveness ofpropranolol for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aemangioma[J].Dan Med J,2014,61(2):A4776.
[5] Guo S,Ni N.Topical treatment for capillary hemangioma of the eyelid using-blocker solution[J]. Arch Ophthalmol,2010,128(2):255.
(收稿:2015-04-15)
血管瘤/藥物療法 噻嗎洛爾/治療應(yīng)用 對比研究
R725.9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10.061
▲通訊作者:西安交通大學(xué)第二附屬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