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的核心理念指導下,課堂教學評價已經(jīng)將關注的重心從教師的“教”轉(zhuǎn)向了學生的“學”?!耙詫W定教”使教師必須認真對待每一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必須在備課方式、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研討方式等方面深入持久的努力。怎樣才能在課改形勢下提高課堂質(zhì)量,我覺得應做到以下幾點:
眾所周知,真正與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學輔導資料實在難找,特別是配套的習題。即使我們自己選的訓練題,稍不注意也往往出現(xiàn)偏難的題目。這樣就影響了我們對課堂教學難度、深度的把握。有些教師說有些內(nèi)容不講,學生就不會做習題,有時還必須多講。本來教學中采取探究式教學就使得教學課時大為緊張,再這樣一補充,教學的時間就更加緊張。因此教學難度、深度的把握就顯得尤為重要。新課程理念中強調(diào)的進行個性化教學就是最好的提高課堂效果的辦法。個性化教學包括教、學兩個方面,對教的方面而言,我們每位教師都要在總的教學要求的前提下對教材進行二次加工,找準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定出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難度和深度。
接觸過初中物理教學的同仁都知道,初中的探究教學往往搞得有聲有色,因為初中可做的實驗太多了,幾乎每堂課都有許多實驗。但到高中就沒有這個條件了,有些實驗如果沒有新的角度切人再重復做往往意義不大。如摩擦力這一節(jié),初中已有感性認識,應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到定量的探究上去,花到對一些問題的研討上去。我在教學時就只利用課本上提到的木塊、彈簧測力計、鉤碼等設計實驗探究,并且在探究完課本上提出的幾個問題后,向?qū)W生提出新問題:是否還有值得你探究的問題?你對實驗方案進行怎樣的改進?實驗勻速拉木塊是否能真正保證是勻速?勻速運動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不易讀出來,你是否能對該實驗方案進行合理的改進而解決好問題等。
所謂“精講”,首先是指精選講授內(nèi)容,即精講重點、難點、疑點、易錯點和易混點,講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點;精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其次,是精選教學方法,在備透大綱,備透學生,也備透自己的基礎上,選擇最恰當?shù)慕虒W方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講”的功效。要做到“三不講”:學生已經(jīng)會了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己學習能夠?qū)W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
多練首先是多練習思考,培養(yǎng)鍛煉學生用物理的思維方式,結(jié)合學過的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其次是多練習題。目的就是見多識廣,通過大量習題訓練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吃透物理定律及原理。并能夠通過分析推理,解決相關問題,同時提高物理運算能力。
教師要講得精、講得少、講得活。通過舉一反三,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把時間留給學生思考、分析和講解,要因勢利導、順理成章,不能包辦代替,限制學生的思維。既要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又要啟發(fā)學生選擇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通過一題多變的訓練,能很好地實現(xiàn)教師少講、精講、活講,學生多練、精做、活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我們絕對不能紙上談實驗、黑板上講實驗、考試之前背實驗。只要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都要積極準備。實驗直觀生動,它能激發(fā)學生和求知欲,是學生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特別是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基本途徑。所以,物理課堂上離不開實驗教學。
我們在課前充分準備,課中千方百計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引導學生多參與、多討論,課后認真分析學情,總結(jié)反思,必定能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