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曉娟(1984-),女,山東濰坊人,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特殊兒童認知、學習障礙兒童心理與教育。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 0438(2015)07- 0102- 03
收稿日期:2015-04-27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指導項目“漢語閱讀障礙認知加工的跨語言研究”(2014SJD269);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院級重點項目“普小學困生補救教學的行動研究”([院]2013/重點/01)。
一、序列認知能力與學習的關系
(一)序列認知能力的涵義。序列認知能力是個體依據(jù)事物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的邏輯能力。加拿大心理學家戴斯在1990年提出的智力理論即PASS理論 [1]中提出認知過程由計劃(planning)、注意(attention)、同時性加工(simulations processing)和繼時性加工(successive processing)四個過程組成,個體的智力活動由四個加工過程協(xié)調工作。其中,繼時性加工過程是將刺激整合成一個特定的系列,要求按照一定的序列對單個的刺激進行整理,其特征是刺激各成分之間成順序排列。當必須要求刺激按照一個嚴格的順序呈現(xiàn)時,繼時性加工就出現(xiàn)了。由此可見,個體序列認知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個體繼時性加工能力的高低,對兒童進行序列認知能力訓練,有助于提高兒童的繼時性加工水平,縮短相應的編碼加工時間,進而提高智力活動的效率。
序列認知能力要求個體把握序列所表達的各種關系,這些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數(shù)量序列、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等方面。數(shù)量序列如向兒童呈現(xiàn)用表示數(shù)量的卡片組成的一個序列,第一張卡片上有一個圓點,第二張卡片上有兩個圓點,第三張卡片上有三個圓點,讓兒童選出合適的卡片往下排。時間順序如讓兒童按照四季出現(xiàn)的時間順序將代表四季的圖片排列成序,或讓兒童按照代表早上、中午和晚上的具體事件的卡片進行時間順序的排列,幫助兒童把握時間關系。序列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與兒童時間概念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邏輯關系的把握主要體現(xiàn)在對事件發(fā)展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序的能力,如讓兒童按照吃冰激凌的先后順序將圖片進行排列。
另外,兒童在對序列各種關系的認知中也體現(xiàn)出了推理能力,序列推理能力是向兒童展示一個序列,兒童依據(jù)序列所蘊含的時間、空間、類別和數(shù)量等關系,做出推論的能力 [2],是兒童對序列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認識及對未給出的序列內容按照排列規(guī)律而做出推論。因此,在教學中,通過向兒童展示一個序列,有利于兒童對結構性知識的掌握,促進兒童邏輯推理能力的發(fā)展。
(二)序列認知能力在兒童學習中的作用。序列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能夠幫助兒童從小認識外界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有序的,是可以預見的,以便他們能夠形成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掌握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使事物的變化成為可預期的,而這種可預期性對兒童的學習和智能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皮亞杰在其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中提出,有序的信息利于兒童吸收、加工、儲存和提取,同化和順應能夠促進認知結構的更新和發(fā)展。兒童對數(shù)量關系的認識和學習是從排序和計數(shù)開始的,兒童只有通過計數(shù)活動才能認識客觀事物的數(shù)量和順序關系,形成對數(shù)的序列的概念,為入學后的數(shù)學計算學習提供準備技能;認識并理解序列和事件的有序規(guī)律,形成對字、詞、句和篇章閱讀的認知編碼,幫助其入學后完成一系列的語文和閱讀學習任務。可見,序列認知能力在兒童的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為兒童的學科學習提供基礎保障。
二、學習障礙兒童序列認知能力的特點
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這一術語是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柯克(Sam Kirk)于1963年提出,簡稱為LD。LD是指個體在涉及理解或運用語言方面的一種或多種基本心理過程出現(xiàn)的失常,這種失??赡鼙憩F(xiàn)在聽、說、讀、寫、推理及數(shù)學計算方面的能力不足(美國殘疾人教育法,1997)。隨著認知神經心理學的發(fā)展,對學習障礙兒童認知特征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序列認知能力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之一。
按照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的觀點,序列認知能力是兒童在具體運算階段(7歲以后)才具有的能力。但近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該能力在學前兒童中就已經開始發(fā)展,只是很不穩(wěn)定。相對于正常兒童,學習障礙兒童在序列認知能力的發(fā)展上存在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該能力發(fā)展的落后和不足。
學習障礙兒童在序列認知能力上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按次序排列信息有困難,難以把握事件的先后順序,難以理解數(shù)量關系,部分學習障礙兒童對時間的感知較差甚至無法說出時間。認知上的問題進一步影響到了語文和數(shù)學學習,造成了學習障礙兒童在閱讀理解和計算中的問題,進而造成了學習成績的落后。對于閱讀障礙兒童來說,有研究表明 [3],繼時性加工缺陷是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的主要特征。Das等人(2008)指出,閱讀障礙者的序列加工困難是位于語音編碼之下的并導致閱讀困難的過程,是指個體無法理解單詞中字母的順序或句子中單詞的順序。
三、學習障礙兒童序列認知能力訓練策略
兒童都有接受序列認知能力訓練的需要。然而,大部分兒童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能自然地學會該方面的技能,但對于學習障礙兒童而言,他們則需要通過額外的訓練才能掌握相關的技能。
(一)訓練的基本思路。序列認知能力形成和訓練的主要內容包括數(shù)量序列、時間序列和邏輯順序等幾個方面。對學習障礙兒童序列認知能力訓練的關鍵是要正確引導兒童發(fā)現(xiàn)序列所表達的各種關系。有些序列關系是以遞增或遞減的形式出現(xiàn),有些序列關系則表現(xiàn)為客觀對象以一定的次序反復出現(xiàn),還有的序列反映了不同對象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掌握了序列關系的模式,也就掌握了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形成了對序列關系的準確的認識,達到了訓練的目的。
在《兒童對時間序列的理解能力的發(fā)展變化》(1988)一文中對4~6歲兒童的序列認知能力進行了研究,學者通過對本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及與其它實驗結果的對照發(fā)現(xiàn),個體在2~20歲這個相當長的年齡范圍內,存在著一個與幼兒類似的序列認知能力發(fā)展變化的模式,即序列認知和組織能力的發(fā)展順序為:熟悉事件的順向序列→不熟悉事件的順向序列→熟悉事件的逆向序列→不熟悉事件的逆向序列。參照該結論,對學習障礙兒童序列認知能力的訓練,也應遵循這一基本思路。
(二)訓練的策略。
1.PASS理論中的認知策略訓練方法。PASS理論中的認知策略訓練方法被廣泛地應用于特殊兒童的認知訓練上,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如目前關于智力落后者的認知干預主要集中在同時性、繼時性加工的訓練上,但大多數(shù)的研究證明PASS認知策略訓練對促進學業(yè)任務的遷移沒有什么價值,但對職業(yè)技能的遷移有一定的作用 [4]。對閱讀障礙兒童的相關研究中發(fā)現(xiàn),運用繼時性加工進行的訓練干預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閱讀障礙兒童的閱讀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5]。這是因為繼時性加工與有序地編碼漢語拼音或將字母和發(fā)音進行一一對應存在關聯(lián),而這正是閱讀發(fā)展的早期階段所需要的能力。如其中的系列故事拼圖訓練,要求兒童將12個拼圖排成一個故事,在兒童查看和排列圖片時教師鼓勵兒童用言語表達出來。并且在完成任務后,要求學生按照排列的順序把故事講出來。
2.“啟慧博士”認知能力訓練軟件。由華東師范大學黃昭明教授等開發(fā)的“啟慧博士”認知能力訓練軟件中,其中一部分內容是特殊兒童的序列認知能力訓練,主要訓練兒童對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的認知能力,進而加強兒童對刺激信息進行繼時性加工的能力,促進整個智力活動的協(xié)調進行。
在學前訓練系統(tǒng)的序列認知訓練板塊中,主要運用兩種類型的題目來訓練兒童對序列的認知:一是訓練兒童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重新排列圖片,如向兒童呈現(xiàn)吃冰激凌的三張圖片:第一張描述的是一個兒童笑呵呵的拿著一個大的冰激凌;第二張描述的是兒童大口吃著冰激凌,冰激凌變小了;第三張描述的是兒童把冰激凌吃完了。把三張圖片的順序打亂,讓兒童按照吃冰激凌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二是訓練兒童對時間進行排序,如讓兒童把顯示不同時間的鐘表圖片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據(jù)此,他們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設計了三個訓練活動?;顒右皇亲寖和凑帐虑榘l(fā)展的先后順序重新排列圖片,訓練兒童對邏輯順序的認知能力;活動二是教授兒童關于人物、動物、植物等典型生長順序,訓練兒童對邏輯順序的認知能力;活動三是通過“幫助時間寶寶排隊”的游戲,訓練兒童對時間順序的認知能力。每個活動包括的內容有:活動班級、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和活動建議五部分內容,其中活動過程中首先是三個故事分解圖片的引導練習,然后才是訓練兒童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自己排列故事圖片。
3.?;嘤^感語言課程。?;喔泄僬Z言課程(The Hickeymultisensorylanguage course) [6]認識到學習字母表字母順序的重要性,而閱讀障礙兒童恰好在序列性認知上存在困難。該項目也注重多感官教學,采用木刻字母或塑料字母進行教學,以便兒童進行視覺、觸覺、聽覺、動覺的整合。
整個希基多觀感語言課程是圍繞認識字母來進行構建的。該項目對字母的教學內容有:排列和連接大小寫字母、打印和手寫字母的活動;通過描摹或裁剪字母來認識字母的順序;訓練每個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以及與其它字母的相對位置。為了讓兒童熟悉字母表,可以讓兒童學習字母的順序、對每個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進行定位、認識字母的形狀并進行命名。該項目還通過游戲和字典查閱來幫助兒童熟悉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順序。除此以外,在字母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該項目還包括其它的訓練內容:單詞的重音、閱讀和拼寫。
該項目是將兒童的序列認知能力的訓練與閱讀學習結合起來,使得訓練更有針對性,也避免了認知能力的訓練和課程的學習脫節(jié)的問題,是一種較好的訓練方法。
總之,序列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與認知能力的發(fā)展關系非常密切,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又為學習障礙兒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通過序列認知能力的訓練來提高學習障礙兒童的相應能力,在學習障礙兒童的教育訓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改善學習障礙兒童的學習現(xiàn)狀無疑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