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李清照與宋代學士文化交游考

      2015-04-14 19:27:21
      關鍵詞:交游趙明誠格非

      晁 霞

      (山東藝術學院 圖書館,山東 濟南250014)

      李清照(1083—約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縣明水(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明水鎮(zhèn))人,中國古代杰出的女作家,同時也以其卓著的文獻收藏成就聞名于世。身處男尊女卑的古老中國,李清照能夠取得如此卓著的文學成就,固然離不開她聰慧杰出的文學才能,而她與宋代學士的文化交游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李清照有著流寓四方的紛繁生活經(jīng)歷:幼年時跟隨為官的父親踏遍祖國各地,長大后追隨夫婿趙明誠四處輾轉(zhuǎn)流離,直至最后在浙杭一代殘度余生。李清照博學多識,文望日盛,結(jié)識和交往的也多是當時的鴻儒巨卿,這也決定了她開闊的學術視野和文化交游范圍。

      一、“嫠家父祖生齊魯,位下名高人比數(shù)”

      一個人的成就,固然離不開個人的天賦和勤奮,但是家庭出身以及生長環(huán)境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李清照便是一個明證。李清照出身于宋朝一個典型的書香世家,自幼沐浴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成長:“華夏民族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1]。父親李格非為北宋學士名流,神宗熙寧九年(1076)考中進士,為鄆州教授?!端问贰酚涊d李格非:“其幼時,俊警異甚。有司方以詩賦取士,格非獨用意經(jīng)學,著《禮記說》至數(shù)十萬言,遂登進士第”[2]13121。元祐六年(1091),文采出眾的李格非“再轉(zhuǎn)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蘇軾”,和廖正一、李禧和董榮三人并號為蘇門“后四學士”。同年十二月,哲宗任命通古博今的李格非撰寫《元祐六年十月哲宗幸太學君臣唱和詩碑》,可見朝廷對于李格非的器重。李格非著述頗豐,現(xiàn)僅有《洛陽名園記》一卷傳世,其余的皆已散佚。李清照的外公是當朝狀元,家傳文史卷帙汗牛充棟。母親王氏“亦善文”(《宋史·李格非傳》)。李清照的弟弟李迒,也在宋朝館閣(即國家圖書館和檔案館)任職:“有弟迒,任勅局刪定官”[3]437,職責是“掌裒集詔旨,纂類成書”[4]。相對于一般的宋代館閣文員,李迒主掌秘府內(nèi)容的修改和制定,因而具有強烈的時政意識:“對于國計民生相關的各類書籍的整理,可以說是館閣的文化職能與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顧問職能的綜合體現(xiàn),而不是單純的‘圖書事業(yè)’”[5]。他對文獻典籍以及時事的熟悉掌控也不言而喻,可見李家家學之深之廣。濃厚的家學熏陶,使得李清照自小就顯露出非凡的文學才能,為她將來與宋代學人的文化交游奠定了良好的學養(yǎng)基礎。

      李清照的婚后生活環(huán)境也非常有利于她文學才能的持續(xù)提升。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李清照和時任吏部侍郎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結(jié)婚。與李清照相似,趙明誠也酷愛文學:“正夫有幼子明誠,頗好文義。每遇蘇、黃文詩,雖半簡數(shù)字必錄藏”[6]?;楹蟮诙?,趙挺之即升任宰相。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趙明誠的兄長趙存誠升任秘書少監(jiān)(即現(xiàn)在國家圖書館副館長職務),為李清照抄錄文獻和詩詞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厚的文化土壤:“丞相(趙挺之)居政府,親舊或在館閣,多有亡詩、逸史、魯壁、汲冢所未見之書,遂盡力傳寫;浸覺有味,不能自已!”[3]435正是得益于趙明誠本人的博學多識以及趙家得天獨厚的文獻資源條件,婚后的李清照不僅沒有失去文學創(chuàng)作自由,反而多了一個良師益友,可以和趙明誠互相切磋、唱和酬答。

      宋代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鼎盛時期。得力于優(yōu)越的外部文化環(huán)境,宋代文人們的文化交游活動遂成為普及之勢:“士林中人似乎悠閑愜意,每多宴游之樂,并且結(jié)為詩社,在宴游詩社中衡詩論文”[7]。作為文學“集大成者”的蘇軾,經(jīng)常召集自己的弟子,或者讀書飲酒,或者詩詞唱和:“(蘇軾)有片善可取者,輒與之傾盡城府,論辯唱酬,間以談謔,以是尤為士大夫所愛”[8]?!段鲌@雅集圖》生動描繪了蘇門學子們的唱和勝景,畫中人物幾乎囊括了宋代文化界的所有風云人物,除蘇門弟子外,還包括蘇轍、米芾等文藝界的代表。身為蘇門“后四學士”之一,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結(jié)識了很多宋代文豪,與晁補之、張耒等人的關系尤為密切,三人經(jīng)常徹夜達旦地臥榻論詩。憑借父親的關系,李清照有機會經(jīng)常參與父輩們的文化交游活動。文學唱和者們對其創(chuàng)作的肯定和褒揚,更加拓展了李清照詩名的廣泛傳播,為李清照的文化交游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二、廣泛的文化交游活動

      李清照工詩善文,和當時著名學士們的文化交游活動,不僅有助于李清照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亦能使李清照的詩文散布和流通范圍更廣。從李清照保留下來的寥寥幾首唱和詩詞中,就可以看出李清照與其詩文唱和的學士不少都存在著或師或友或親屬的關系。李清照和晁補之因文字相知相交,情誼深厚,兩人的詩文唱和最多。晁補之(1053-1110),字無咎,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詩詞文俱佳,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晁補之和李清照的父親私交深厚,樂于獎掖后進的晁補之對于才華出眾的李清照自然青睞有加。元符二年(1099),少女李清照寫作《如夢令》,清新婉麗的文風獲得晁補之大力褒獎,并經(jīng)常向文友們稱頌李清照的文學天賦。李清照在心折于晁補之深厚詞學素養(yǎng)的同時,對于晁補之的做人識人亦十分感念,兩人經(jīng)常有書信往來、詩文贈答。尤為難得的是,作為元祐黨人的晁補之被朝廷遣歸故里后將自己在陳州的住所稱為“歸來園”,李清照也將自己青州的住處命名“歸來堂”,以此呼應亦父亦友的文友晁補之。李清照在“歸來堂”中寫就《新荷葉》,為晁補之祝禱生日。在壽詞中,李清照對于晁補之的敬慕之情展露無遺:“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安石需起,要蘇天下蒼生”[9]。這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李清照的聲名離不開晁補之等人的稱頌與傳唱。

      同為“蘇門四學士”的張耒,也和李清照多有唱和。張耒(1054-1114),字文潛,早年游學于陳,擅長詩詞。張耒的很多作品被《全宋詞》和《全宋詩》收錄。張耒與李格非同在京師為官多年,情同手足,即便分別后也保持著密切的文字往來。正是因為父輩的原因,李清照得以和張耒親近,并有機會經(jīng)常與他和詩。少女時代的李清照就寫作了《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韻二首》,對腐朽黑暗的時局大加痛貶:“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香塵?!保?0]123,頗為世人稱道。在與晁補之和張耒的文化交游活動中,李清照極大地拓寬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領域和文學視野。晁補之、張耒的愛國情懷也深深影響了李清照的創(chuàng)作,使得李清照的詩作突破了平常女兒的閨閣風情,具有開闊的歷史視野和真切的時代情懷。

      1129年8月,趙明誠卒于建康。李清照自此開始了居無定所的流浪日子,到處投奔親戚和朋友,心中的凄涼酸苦可想而知:“葬畢,余無所之……余又大病,僅存喘息,時勢日迫,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從衛(wèi)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3]437。李清照所說的這位“妹婿”是指李報,李清照在山東居住期間和其往來頻繁。紹興四年(1134)九月,李清照避難金華,投奔當時在婺州任太守的趙明誠之妹婿李擢,住在金華酒坊巷陳氏第。在李清照漂泊的這段時日中,李報和李擢都給予她無私的幫助和照顧。因為世情困苦,更體現(xiàn)出知己間情誼的深厚。

      深入考察李清照的動蕩生活便會發(fā)現(xiàn),李清照之所以能夠在艱苦環(huán)境中創(chuàng)作,繼續(xù)寫作丈夫未完成的《金石錄》,一方面得力于她的豁達心胸,另一方面更在于這些親朋詩友的無私關愛。這在李清照坐監(jiān)期間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紹興二年(1132),由于宋朝名士綦崇禮的無私搭救,42歲的李清照得以順利擺脫不幸婚姻和牢獄之災。綦崇禮(1083-1142),字叔厚,山東濰坊人,官至中書舍人,和趙明誠兩家為世交。李清照坐監(jiān)時期的遭遇是難以想象的,綦崇禮對身陷囹圄的李清照大施援手,悉心照顧,這點從李清照的《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可見一斑。李清照描寫自己遭遇困境時的詩詞雖然寥寥,卻也最值得珍視。這些文字具有兩重文化價值:首先是文字本身賦予的文獻價值;另一方面則是史學參考價值。后人憑借這些文獻資料,可以一窺李清照經(jīng)受的苦難,以及磨滅不去的人性光輝。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李報、李擢和綦崇禮等人對李清照的愛護和搭救早已超出了一般的親人之愛,而具有了普世的文化意義。

      李清照和當朝文士交游的方式和內(nèi)容迥異,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有文字往來。作為齊魯學人,李清照一向有議論政事的愛好。紹興三年(1133),面對國破家亡的頹勢,李清照獲悉韓肖胄出使金國慰問被囚的徽、欽二帝消息后,立即寫了《上樞密韓肖胄詩二首》,向時任樞密院事的韓肖胄進言。韓肖胄是北宋歷經(jīng)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名相韓琦的曾孫。韓、李兩家是名副其實的世交,李清照的祖父和父親都因為韓琦的引薦出仕?!端问贰ろn琦傳》記載:“琦蚤有盛名,識量英偉,臨事喜慍不見于色,論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其為學士臨邊,年甫三十,天下已稱為韓公”[11]。韓肖胄既為國家賢臣之后,又是李清照故交,李清照表達對于韓肖胄的稱譽當在情理之中。在《〈上樞密韓公、兵部尚書胡工〉并序》中,李清照慨然寫道:“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韓公門下,今家世淪替……不敢望公之車塵,又貧??;但神明未衰落,見此大號令,不能忘言……以寄區(qū)區(qū)之意”[10]119。李清照對韓肖胄出使金國寄予厚望,誠摯地期盼他能夠憑借自己的政治智慧迅速解國家之困。

      紹興五年(1135),李清照定居杭州后與著名詞作家、世交朱敦儒經(jīng)常有文學酬唱活動。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有經(jīng)世才”[12]13141,曾被朝廷授以官職,朱敦儒敬辭不受:“敦儒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李清照傾慕于朱敦儒的人格,與其多有文字往來,迄今流傳下來的有朱敦儒的《鵲橋仙·和李易安金魚池蓮》。其余酬唱詞作,今皆已亡佚。

      晚年李清照的突出文化貢獻,在于向南宋政府進呈整理好的《金石錄》。李清照傾注全力持續(xù)??焙捅Wo《金石錄》,甚至付出了自己全部的聲譽。紹興四年(1134),李清照著手整理趙明誠遺稿并寫作《金石錄后序》。紹興十三年(1143),李清照將自己“筆削”后的《金石錄》進獻給南宋朝廷。李清照以自己的堅韌和努力,促成了此書的刊行,成為現(xiàn)今金石碑刻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李清照的文化傳承精神,不僅是當時封建社會一般女子所不具備的,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也同樣具有積極健康的意義。

      李清照生活的時期,為人作文賀壽是一種社會時尚。紹興十三年(1143)以后,早已享譽文壇的李清照受很多宋代學人或家屬委托,先后為皇上、皇后、貴妃和當權者的夫人們寫作節(jié)日賀詞。這些賀詞目前僅存《皇帝閣端午帖子》《皇帝閣春帖子》《皇后閣端午帖子》《貴妃閣春帖子》和《夫人閣端午帖子》五首。李清照緊扣節(jié)日主題,不涉及現(xiàn)實和人事等方面的具體內(nèi)容。

      紹興十五年(1145),62歲的李清照當面向戶部侍郎邊知白請教《觀音感應錄一百事》。邊知白,字公式,北宋宣和六年(1124)考取進士,歷任宋代戶部侍郎和吏部侍郎等職。

      李清照承繼了蘇軾、張耒、晁補之、朱敦儒等人對于詩詞雅正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并將其后宋代學人發(fā)起的“雅化運動”貫徹到自己的詩詞中。李清照崇尚詞與聲通,反對亂世之作:“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獨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13],由此成就了自己獨特的奇雅文風,受到當時諸多學人的認可。紹興十六年(1146),曾慥《樂府雅集》即收錄李清照23闕詞。

      李清照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收藏了大量名家名作。因為蘇軾的關系,李清照的父親和米芾交誼密切,并保存有米芾的《靈峰行記》和《壽時宰詞》兩帖書跡。即使在顛沛流離中,李清照也一直將其隨身攜帶。紹興二十年(1150)左右,李清照親自到臨安天慶觀拜訪米芾的長子、著名畫家米友仁(1086-1165),向其出示辛苦保存下來的書帖。米友仁感慨至深,欣然為年近七十歲的李清照題寫了兩款跋語,為宋代文人儒士間的墨緣再添一道綺麗風景。

      經(jīng)過“靖康之難”,北宋政府原由國家圖書館和博物館等保存的文物典籍已經(jīng)被掃蕩損壞貽盡。南宋政府面臨“典章人物,掃地都休”的尷尬局面,于是下令從民間訪求殘留的文物書籍和典章制度。在李清照保存的《哲宗實錄》進獻之前,南宋政府已經(jīng)收集了好幾位皇帝實錄。李清照毫不猶豫將自己辛苦收藏、由蔡京主持編修的《哲宗實錄》進呈給朝廷,隨后被交付于史館,使重修《哲宗實錄》的館臣們有了完備的文獻佐證。

      三、李清照交游的文化價值

      李清照的文化交游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少女時代。這一時期的李清照,憑籍自己聰慧非凡的文學才能,已經(jīng)開始與著名學士晁補之、張耒等人有了多次詩歌唱和活動。他們既是學友,亦是師生,經(jīng)常以詩歌、信箋等形式交流學術感悟,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學術團體?;楹蟮睦钋逭辗虺獘D隨,與趙明誠一起致力于金石文獻的抄錄收藏、品評和??惫ぷ鳎骸懊揩@一書,即同共勘校,整集簽題。得書畫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得盡一燭為率”[3]436。在大量的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李清照積蓄了深厚的學術素養(yǎng),使她有足夠的才學能力來完成《金石學》的整理和編撰工作。這一時期的李清照生活相對穩(wěn)定,留下了很多代表作品。

      第二階段是李清照的成年時期。置身于金人入侵、國破家亡的社會動蕩局勢中,無論李清照的父親,還是李清照的夫婿趙明誠,都不能幸免,李清照的文化交往也只限于趙明誠一人:“頃見易安族人,言明誠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頂笠披蓑,循城遠覽以尋詩,得句必邀其夫賡和”(《清波雜志》卷八)。

      第三階段則是李清照顛沛流離的晚年。遭遇家國巨變之后的李清照,文化視角漸漸內(nèi)縮,尋求社會歸宿感的意識日益強烈,文化交游活動限于人情交往,做了一些禮節(jié)賀詞的附庸風雅之作。李清照寫作這些賀詞和喜帖,最大的功用是尋求一種社會歸屬感。歷經(jīng)世事滄桑和情感劫難的李清照,無論心理承受能力多么強大,對于世人的冷言冷語還是很難做到不屑一顧的。李清照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盡量讓時間和空間慢慢消解苦痛,積極融入一個被社會廣泛認可和褒譽的階層,以此來強化自身的存在感。對于女性的李清照來說,能夠有機會通過作文親近最高統(tǒng)治者,無疑是對自己文學才華最大的褒賞。如果說李清照為當權者們寫賀詞、拜謁米友仁屬于社會應酬范圍,那么向政府進獻《金石錄》和《哲宗實錄》等行為已經(jīng)超越了交游本身,上升為對于師門精神傳承和文化建構(gòu)的獨特意義。

      從李清照的文化交游活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關注朝廷、關注國事、具有熾熱愛國情懷的文化淑女的精神世界。身為一個女性,李清照和當世著名學人的文化交游活動,起碼可以歸結(jié)為兩個原因。首先是李清照自身卓越的文學創(chuàng)作才華,使其可以有能力與宋代著名學人進行文化互動;其次是李清照家庭濃郁的文化氛圍,為李清照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生活和學習舞臺,對本朝時事的辨別和掌控能力精準,為她后來廣泛的文化交游活動做了必要的思想準備。對于李清照而言,文化交游雖然表現(xiàn)方式迥異,但毫無疑問都具有殊途同歸的文化建構(gòu)意義。李清照雖然學而優(yōu)不能入仕,但在與當世著名文人詩歌唱和過程中流傳下來的詞話、漫錄和筆記等,讓自己的文學才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顯,為后人了解宋代文壇勝景提供了一個獨特研究視角,真正實現(xiàn)了自身的文化存在價值。

      [1] 陳寅?。鹈黟^叢稿二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5.

      [2] 脫脫.宋史(第四百四十四卷列傳第二百三李格非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7.

      [3] 李清照.金石錄后序[M].北京:中華社會出版社,2004:437.

      [4] 脫脫.宋史·志(第一百一十五《職官二》)[M].北京:中華書局,1977:3805.

      [5] 李更.宋代館閣??毖芯浚跰].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127.

      [6] 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215.

      [7] 黃若舜.“游戲”與“規(guī)范”:談論中的宋代詩學[J].文學遺產(chǎn),2014(3):68.

      [8] 王辟之.澠水燕談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1:42.

      [9] 李清照.李清照詞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99-100.

      [10] 周道榮,許之栩,黃奇珍編.中國歷代女子詩詞選[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3:123.

      [11] 脫脫.宋史(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M].北京:中華書局,1977:10229.

      [12] 脫脫.宋史(卷四百四十五 列傳第二百零四《文苑七》)[M].北京:中華書局,1977:13141.

      [13] 徐培均箋注.李清照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66.

      猜你喜歡
      交游趙明誠格非
      閑話格非
      北方人(2022年16期)2022-08-23 11:00:52
      閑話格非
      鄭巢與僧人交游詩歌考
      小兩口的幸福生活
      婚姻的真相
      讀者(2019年16期)2019-07-31 01:32:44
      Egan, Ronald. 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 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
      李清照,錯付了情愛與舊時光
      湯顯祖與明代理學家交游考略
      中華戲曲(2017年2期)2017-02-16 06:53:50
      周樂清戲曲活動及交游考
      中華戲曲(2016年2期)2016-01-22 08:19:09
      黃公渚與周至元交游考論
      東方論壇(2015年2期)2015-12-29 23:23:10
      南京市| 环江| 吉安市| 青冈县| 霍林郭勒市| 盐亭县| 来安县| 深州市| 龙陵县| 凤阳县| 泰州市| 温泉县| 洛宁县| 香港| 石柱| 永定县| 镇安县| 嘉善县| 宕昌县| 淳安县| 犍为县| 延边| 安溪县| 独山县| 三江| 德庆县| 陕西省| 静宁县| 武强县| 太湖县| 舞钢市| 饶平县| 张掖市| 双江| 精河县| 东至县| 无锡市| 峨眉山市| 永昌县| 彭山县|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