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游
- 南宋平望進士孫銳生平交游考
個人的生平經(jīng)歷與交游情況,為研究易代之際的文人的個人選擇與思想轉變提供了獨特的案例與視角?!娟P鍵詞】南宋;孫銳;交游【中圖分類號】I20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4-0078-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4.024基金項目:云南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宋元易代之際平望進士孫銳創(chuàng)作與思想研究”(YJSJJ22-B10)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44期2023-11-20
- 曾彥及其《桐鳳集》
曾彥的生平事跡及交游、版本?!娟P鍵詞】曾彥;《桐鳳集》;生平事跡;交游【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1-0050-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1.016一、曾彥生平事跡考述曾彥,字季碩,華陽人,生于清咸豐七年十月初一,光緒十六年十月卒于蘇州,年僅34歲,著有《桐鳳集》《虔共室遺集》《婦典》。及笄,歸漢州張祥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41期2023-10-30
- 新見中唐《常無求墓志》考
出、仕宦、葬地和交游等信息,能補全史書中對常無求個人的記載。亦可借墓志梳理出常氏家族的譜系,還能通過李季卿的視角窺見整個常氏家族的文學之風。常無求與李季卿結下深厚友誼,成就一段交游佳話?!娟P鍵詞】常無求;墓志;常氏家族;文學之風;交游【中圖分類號】K87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33-0082-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3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33期2023-09-19
- 交相輝映:查士標與程邃的交游
。通過對兩人之間交游的考察,可以窺見明代遺民入清之后的藝術活動及廣交名流的現(xiàn)象。關鍵詞:查士標 程邃 揚州 交游查士標與程邃都是新安人,不僅有同鄉(xiāng)之誼,而且客居揚州時還過從甚密。他們二人生性逍遙,書畫俱佳,又同好收藏古器及古書畫,相互之間有很多詩畫交流酬唱,為我們考察他們之間的交游提供了不少重要證據(jù)。查士標的書畫用印也多為程邃所刻,但其所治印章內容之前并未見文獻記載。今據(jù)新確認的程邃『印譜』等文獻與圖像資料對此也作一簡要論述。查士標與程邃的書畫交流查士標少
中國書法 2023年3期2023-08-23
- 齊梁士人群體“請托代筆”風氣與“筆”的文學地位提升
請托代筆;干謁;交游;文人身份;文學地位;南朝士族“有韻為文,無韻為筆”的“文筆之辨”形成于劉宋時期。在此之前,相比于詩、賦等“文”,以書、表、檄、移、詔、敕等公文書為主的“筆”罕受關注,文學地位較低。尤其是東晉門閥政治中,士族文人“以不掌文記為高”。然而“筆”的地位在南朝得到大幅提升,最終與“文”并列,在社會輿論(如“沈詩任筆”“三詩六筆”的評價)、別集總集、文學批評(如《文心雕龍》)中都呈現(xiàn)出文、筆并重的局面。已有不少學者探討了“筆”的地位提升及其原因
漢語言文學研究 2023年2期2023-07-05
- 孫枝蔚與鄧漢儀交游考
蔚與清初詩壇文人交游唱酬,討論詩學,且以詩人、選家等多重身份著稱于時。孫枝蔚與鄧漢儀的交游唱和可稱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其交游折射出明遺民的生命體驗與價值取向,足以此管窺清初政治背景下的遺民生存狀態(tài)。同時,孫枝蔚與鄧漢儀的交游在客觀上也對清初詩學的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關鍵詞:孫枝蔚 鄧漢儀 交游 遺民詩人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變后,明士大夫被迫淪為國破家亡的明遺民,對這一身份的驟變,其似乎難以釋懷。遺民士子面對國故,苦心孤詣以“明遺民”身份與新朝抗
文教資料 2023年1期2023-06-11
- 溫庭筠段成式晚年經(jīng)歷交游考
溫庭筠;段成式;交游摘 要:溫庭筠咸通初年從荊州東歸吳中舊鄉(xiāng),路由廣陵,受辱,親至京師謁公卿訴冤的史籍記載并不足信。溫氏實于大中十年(856)貶隋縣尉,旋被徐商延至襄陽節(jié)度使幕府,前后五年。此間,溫庭筠與隱居襄陽峴山的段成式開始交往。大中十四年段氏出任江州刺史后,二人仍有詩文往還。咸通二年(861)秋,段成式結束江州刺史任,曾短暫寓居荊南蕭鄴幕,再與溫庭筠重逢。至遲咸通三年夏,溫庭筠離荊抵京,與先期回到北方的段成式續(xù)有詩歌寄贈。溫庭筠咸通中沒有任何東歸吳中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2023年3期2023-05-30
- 覺羅崇恩書法交游探析
覺羅崇恩;金石;交游覺羅崇恩(1803—1878),姓愛新覺羅,原名錫禮,后改為崇恩,字仰之、禹舲、語舲、 雨舲,別號香南居士、敔翁、語鈴道人、唯然居士、豈匏尊者等,室名壺青閣、香南精舍、吾亦愛吾等。滿洲正紅旗人,系清朝皇室。其出生于嘉慶八年(1803),官仕道光、咸豐、同治三朝,先后任山東巡撫、內閣學士等。與大多數(shù)滿族官員所不同,崇恩雖官居二品,于政治上無所建樹,反而是憑借其官員身份之便利,加之外界對其個人學識修養(yǎng)的認可,最終在他身邊同樣聚集了一大批文化
東方收藏 2023年2期2023-03-28
- 唐代刺史行縣活動與詩歌
文人也樂于與刺史交游,增強了當?shù)匚膲哪哿?,促進了干謁詩、交游詩、送別詩的創(chuàng)作?!碴P鍵詞〕 刺史;行縣;干謁;交游〔中圖分類號〕 I206; K2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 2689(2022)04 0478 07在唐代文學研究中,制度與文學的研究范式取得了巨大的成績,諸如科舉、幕府、文館、貶謫等方面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豐厚的成績。唐代刺史與文學關系的研究也受此啟發(fā),近年來,本課題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成果。例如,劉勇的《唐代刺史與文學》認為刺
理論縱橫 2022年4期2022-10-05
- 元和時期西川幕府的文學活動
托于使院內諸人的交游、宴飲活動。這段時期,西川幕府文學活動大致有:拜謁武侯祠,刻立武侯碑;奉陪京使、監(jiān)軍等交游活動,又有中秋夜錦樓望月、春晚西亭宴集等宴飲活動。這些使院內的娛樂活動,是幕府文學生長的土壤。從相應的文學作品中,可以窺見使院的日常生活,以及幕僚的心態(tài)。關鍵詞:幕府;交游;宴飲中晚唐時期,文人入幕成為一時風尚。幕府文人文學創(chuàng)作的動機,一方面是張揚自己的才思,另一方面是奉和幕主的需要。元和時期西川幕府主要為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簡、王播等四大幕府。幕
文史雜志 2022年4期2022-07-02
- 姚鼐書學交游考述
代古文大家,書學交游甚多,要深入了解姚鼐的學書經(jīng)歷,考述其書學交游則是必不可少的。文人間交游每以詩文為手段,通過研讀姚鼐《惜抱軒詩文集》、王文治《夢樓詩集》、翁方綱《復初齋詩集》及朱筠《笥河詩集》,以姚鼐與此三人的詩文唱和為線索,探究交游對姚鼐書法研習與思想演變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為后學提供另一種的書學范式。 關鍵詞:姚鼐;書法;詩文;交游 桐城派奠基人姚鼐,不僅以古文著稱于世,其書法在乾嘉年間也負有盛名,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將其行草書定為妙品,可見影響之巨
書畫世界 2022年4期2022-06-13
- 潘祖蔭的書畫鑒藏圈
本文通過梳理潘氏交游圈,闡述了其在晚清書畫鑒藏網(wǎng)絡中的重要影響力。關鍵詞:潘祖蔭;書畫鑒藏;交游一、潘祖蔭生平及仕途潘祖蔭(1830—1890),字東鏞,號伯寅,小字風笙,于道光十年(1830)生于京都米市胡同,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潘祖蔭出身簪纓世家。年幼時期,祖父潘世恩便為其請來吳增儒、陳慶鏞、錢世銘、陸增祥等諸多名師。19歲時,潘祖蔭因祖父八十大壽而被恩賞為舉人。咸豐二年(1852)潘祖蔭在殿試中考取了一甲第三名,授職編修。[1]咸豐二年至十一年(1
書畫世界 2022年4期2022-06-13
- 古路無行客 寒山獨見君
摘 ?要:白蕉交游對其書法的影響研究選取鄧散木等與白蕉交往較為密切的三人,現(xiàn)存的信札、書跡等相關資料中還原白蕉與鄧散木、徐悲鴻、包六科諸書法家交游的關系。在與鄧散木的交往中,白蕉因鄧的篆刻水平而漸廢金石篆刻,也相互探討書學及硬筆書法。與徐悲鴻的交往讓白蕉在初學行書的道路上便奠定較好的基礎,也為在上海的生活提供了經(jīng)濟支持。與包六科的交游,讓白蕉見到了日本“三筆”“三跡”書法,從而開闊了學書的視野,加深了對魏晉風韻的認識,也因包為他“磨合”毛筆而形成了今天我們
美與時代·下 2022年6期2022-05-30
- 吳綺與余懷交游考
繁往來,是彼此在交游時淡泊政治取向,注重情趣相合的結果。關鍵詞:吳綺;余懷;交游;情誼中圖分類號:I207.23文獻標識碼:A吳綺(1619—1694),字園次,一字豐南,號綺園,晚號聽翁,江蘇揚州人,祖籍安徽歙縣。順治十一年拔貢生,后歷秘書院中書舍人,兵部職方司主事,兵部武選司員外郎,工部屯田司郎中等官職,康熙五年時,出任湖州知府,執(zhí)政三年,于康熙八年被劾,便不再為官。失官后,吳綺在康熙十三年時,移居蘇州,前后游歷多地,廣泛參與文人集會,終卒于康熙三十三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10期2022-04-02
- 以書法為線索看李之儀與米芾的交游
;李之儀;米芾;交游李之儀(1048-1128),字端叔,號姑溪居士,祖籍滄州無棣(今屬山東),居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其父李頎,嘗任太常博士;母親田氏,沈括曾為其作墓志銘。李之儀少年得志,為治平四年(1068)進士,后因與蘇軾、折可適交往,仕途蹭蹬。至徽宗朝又為范純仁做遺表,忤蔡京,坐元祐黨籍,進而被除名編管當涂。后遇赦復官,再因楊姝事勒停,后再次遇赦,領成都玉局觀。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去世。吳芾在《姑溪居士前集序》中說道:“昔二蘇于文章少許可
美與時代·下 2021年8期2021-09-13
- 聶紺弩與東北作家
作。研究這種文學交游活動,有助于我們打開研究視野,從側面了解作家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狀態(tài),分析作家創(chuàng)作的動機;還可以作為研究東北作家群的一個新視角。[關鍵詞]聶紺弩;東北作家群;交游;二蕭;駱賓基[作者簡介]張在軍(1972-),男,獨立學者,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廣州511431)。聶紺弩是我國現(xiàn)代杰出的作家,“無論是他的小說、散文、雜文、論文還是新詩及舊體詩詞,都包含著從他心底涌流出來的熱血和眼淚,都有一種雄奇的非凡的境界”劉再復:《聶紺弩概評》,《論中國文學
關東學刊 2021年3期2021-09-12
- 彭師度詩文研究價值探析
、題材豐富外,其交游詩體現(xiàn)了其豐富的交游活動,其詩文中蘊含的細膩而復雜的情感也值得品味與探析?!娟P鍵詞】 詩文研究;生平事跡;交游;情感【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20-0035-04一、彭師度生平事跡簡介彭師度(1624-1692),明末清初人。字古晉,號省廬,江南華亭人,其父為“幾社六子”之一的彭賓。關于彭師度的生平事跡,主要見于彭師度之子彭士超為其詩文集所作的
今古文創(chuàng) 2021年20期2021-09-10
- 袁樞與王鐸書畫鑒藏交游考
梳理袁樞與王鐸的交游歷程,收集二人交游過程中鑒藏的書畫及印鑒,進而體現(xiàn)袁樞在書畫賞評以及書畫鑒藏上的成就,旨在為袁樞鑒藏研究提供有益參考。關鍵詞:袁樞;王鐸;交游;題跋;書畫鑒藏袁樞(1600—1645),字環(huán)中,號石寓、伯應,睢州(今河南睢縣)人,明臣袁可立的獨子。袁可立為明代后期著名的清官和抗金名臣,清朝時期“文字獄”的實行使有關袁可立及其后人的傳記等資料幾近全部損毀,流傳下來寥寥無幾,所以有關其子袁樞的史料極其稀少。雖然袁樞的著作《袁伯應詩集》在“文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23期2021-02-02
- 吳萊交游詩文研究
記。本文從吳萊的交游詩文的創(chuàng)作情況入手,對其交游詩文的分類、特點等情況做了整理和分析,以期窺斑見豹,能還原這位大儒的交游及詩文創(chuàng)作情況,也希望借此為研究他的經(jīng)歷以及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必要的史料支撐。關鍵詞:吳萊;交游;詩文;特點吳萊是元代整個婺州文壇的一個紐帶式的人物,是婺州文人群體的中期代表人物之一,他不僅在學術上承前啟后,而且與婺州文人群體中的前、后期人物都有著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研究吳萊的交游詩文,可以使我們了解吳來交游的一個大致的情況。同時,我們也在這些
青年生活 2020年8期2020-10-21
- “七子”與“三曹”鄴下交游及其詩文創(chuàng)作
為代表的鄴下文人交游影響了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從內容上來說,他們的詩文創(chuàng)作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一是以儒家文化為底色的應制之作;二是以南皮之游、西園之游為代表的寄托幽思、抒發(fā)情志的宴游之作;三是在東閣講堂創(chuàng)作的以小見大的“箴規(guī)”之作。其中,寄托幽思、抒發(fā)情志的宴游之作在建安文學中價值最高,且在文學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娟P鍵詞】鄴下;交游;詩文創(chuàng)作【中圖分類號】I1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
今古文創(chuàng) 2020年38期2020-09-10
- 陳祚明交游考論
鍵詞】 陳祚明;交游;燕臺七子【中圖分類號】I20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12-0023-02陳祚明是明末清初詩人、文學評論家,其文采斐然,卻在后世很長一段時間未能引起重視。直至二十世紀初,陳祚明才再度被學界關注?,F(xiàn)有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的編選原則、詩學審美等方面,對其他論題討論較少。但“其交游也,緣類而有義① ,想要深入了解陳祚明的詩學審美,就不得不談及他的交
今古文創(chuàng) 2020年12期2020-09-10
- 釋曉青與井人眎交游小考
釋曉青;井人眎;交游一、井人眎之生平經(jīng)歷井人眎,福建莆田人,俗姓林,字笠居,號不庵。初參具德弘禮,具德弘禮歿后,參退翁弘儲?!蹲诮y(tǒng)編年》稱井人眎“初游白下講席,棄登雙徑,謁禮和尚。禮寂,參退翁儲于古堯封,服膺入室。儲寂,復游白門,卞孝旨居士請居石頭庵?!盵1]253石頭庵在金陵(今南京)碧峰寺附近,《金陵梵剎志》曰:“在都門外南城安德街東。”[2]613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主獅峰寺,[3]31井人眎生年不詳,王澤弘《碩揆和尚塔銘》曰:“比二公來乞銘
神州·上旬刊 2020年8期2020-08-13
- 張云章京吳兩地的交游及傳承嘉定古學的文學史意義
王士禛;朱彝尊;交游;嘉定古學中圖分類號:I20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3-0751(2020)06-0154-06地域文化之于人生觀念與境界的塑造作用巨大,王鳴盛和錢大昕之所以成為乾嘉樸學的代表人物,正是源于嘉定古學傳統(tǒng)(樸學、實學)遞相紹述的滋養(yǎng)。王鳴盛《樸村集書后》云:“自明嘉隆間以及本朝,天下文章在嘉定”①,可見他認為明清嘉定學脈貫通一體,從無間斷。他表彰的清代嘉定“文章”,除了張云章和自己,還包括陸元輔。陸元輔是王
中州學刊 2020年6期2020-08-06
- 淺析黃易與桂馥隸書書學觀中的“崇古”觀念
詞:黃易;桂馥;交游;隸書;崇古弁 言清代統(tǒng)治者入主中原后大興文字獄,書壇籠罩著“董趙之風”,加之帖學“輾轉摹刻失真”的流弊使得學者、書家的目光轉向了金石考據(jù)、文字訓詁,由此出現(xiàn)了碑學,改變了帖學一統(tǒng)全局的現(xiàn)象??涤袨椤稄V藝舟雙楫》曰:“金石之學,萌芽于雍乾之際,本為學者解經(jīng)證史之資,……而學書者亦借以研求書法??紦?jù)家之所貴,遂為臨池者之所寶矣?!员畬W勃興,一掃帖學纖弱衰頹之勢,大家輩出,追攀高古,小而造像墓志大而豐碑摩崖,無體不備,無妙不臻。”[1]
文史雜志 2020年4期2020-07-07
- 鄧石如交游小考
:鄧石如一生愛好交游,其交游之人多為乾嘉時期有名的學者,鄧石如憑借好友的收藏得以大飽眼福,增加了學識,也奠定了“國朝第一”的書法地位。在所有與鄧石如交好的書家中,以梁巘、程瑤田、梅镠、金榜、張惠言等關系最為密切,其他還有秦端涯、湯擴祖、畢蘭泉、徐嘉榖、曹文埴、劉墉、陸錫熊、羅聘、巴慰祖、師荔扉、畢沅、左輔、李兆洛、袁枚、姚鼐、王灼、黃易、丁杰等學者大儒達三四十人之多。足證鄧石如對交游之熱衷。關鍵詞:交游;梁巘;程瑤田;金榜關于鄧石如與金榜定交相識的說法共有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0年3期2020-06-29
- 黃道周與吳偉業(yè)交游考論
黃道周;吳偉業(yè);交游黃道周(1585—1646)與吳偉業(yè)(1609—1672)同是明末著名的文學家,且都是頗具政治聲望的文人。黃道周雖長吳偉業(yè)二十五歲,二人無論是同朝為官,還是文學交流,都過從甚密,在《吳梅村年譜》及《吳梅村全集》中亦留下諸多二人交往的痕跡;可見二人關系之密切,驗諸史實,洵非虛言。而迄今為止,學術界對二人的交游狀況關注甚少,故在此將相關史料列出并考釋,以就教于方家。一、兩度同在京城,二人亦師亦友黃道周與吳偉業(yè)之交往,始于何時,至今已難確考。
北方文學 2020年3期2020-05-25
- 晚明商業(yè)活動與書法傳播交流影響觀略
奢靡;書畫傳播;交游江南地區(qū)自經(jīng)魏晉經(jīng)營,至南宋時期,經(jīng)濟中心已完成實質上的轉移。傅衣凌稱,“明朝中葉以后,江南的蘇州、南京、松江、杭州漸成為較為集中的城市工業(yè)中心”。對于江南地區(qū)的劃分,李伯重在《“江南地區(qū)”之界定》一文中說:“在各位研究者的筆下,這個地區(qū)大至可囊括蘇南、皖南、浙江甚至江西,小至僅有蘇南一隅(蘇、松、常、鎮(zhèn)四府)或太湖東南平原一角(蘇、松、嘉、湖四府),介于其中又有五府、六府、七府、八府、十府等多種說法?!崩钕壬J為明清江南應指蘇、松、常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5期2020-05-18
- 王培荀交游考述
珊摘 要:學者的交游活動對其學術生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清代著名學者,王培荀的生平交游情況,迄無詳盡的整體考察。本文以王培荀的人生經(jīng)歷為時間線索,通過對相關正史、文集、方志等文獻的爬梳鉤稽,考察其在不同時期與不同士人群體的交游,包括前期的山東士人群體和后期的四川士人群體,試圖還原王培荀生平的部分原貌。關鍵詞:王培荀;交游;考述王培荀(1783—1859),字景叔,號雪嶠。世居淄川大窎橋(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羅村鎮(zhèn)大窎橋村)。道光元年(1821)舉人,
卷宗 2020年1期2020-03-23
- 屠倬的交游與學術走向
。一方面,屠倬在交游與學習中適應了社會學術發(fā)展的變化;另一方面,又能夠在自己期望的治學領域形成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學術追求。關鍵詞:屠倬 幕府 交游 學術走向在中國學術思想史綿延不斷而又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清代學術思想可以說是處于一個輝煌而又燦爛的時期。這個時期,由于社會的進步和學術思想自身的發(fā)展,涌現(xiàn)出許多優(yōu)秀的文人志士,他們集歷代思想之大成,認識到經(jīng)世致用對國人發(fā)展的重要性,于是實學思想應運而生。清代統(tǒng)治者為了穩(wěn)固政權,也加強了對思想領域的干預與控制,清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3期2020-02-28
- 米芾交游詩研究
摘 要:交游詩,作為米芾詩歌的一部分,可略見其“清雄絕俗”的詩風。米芾交游詩的主題內容大致分為惜別思念、書畫切磋、寫景紀行三類。在藝術特色上,表現(xiàn)為抒情直接真摯,描寫靈活多變。關鍵詞:米芾 交游 詩歌米芾(1051—約1108),字元章,號襄陽漫士、鹿門居士、中岳外史、海岳外史等?!耙驗橄矏燮媸⒊绨萜媸?,人稱‘米顛。又因曾官禮部員外郎,世稱‘米南宮。世居太原,其父徙家襄陽,因謂‘米襄陽?!碧K軾《與米元章尺牘》第二十五首云:“嶺海八年,親友曠絕,亦未嘗念。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2期2020-02-28
- 薛雪生平續(xù)考
生平;掃葉村莊;交游薛雪作為清代著名學者葉燮的高徒,對師弟沈德潛也有著重要影響,雖然其在文壇的地位和影響不如二者,但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但是薛雪一生詩名為醫(yī)名所累,加之薛雪的儒醫(yī)身份,有述而不著的習慣[1],所以生平不顯。薛雪一生長達九十年,承接了康乾時期格調派的發(fā)展,所以弄清楚薛雪的生平,可以對相關學者的研究提供幫助。東北師大黃慶發(fā)碩士在《薛雪研究》中也有對薛雪生平的簡述,張志遠先生的《薛生白生平小考》、王吉民以及金明淵兩位先生的《薛生白小傳及他的生卒考
北方文學 2019年33期2019-12-10
- 黃易的繪畫師承與交游
當時諸多畫家朋友交游來往,切磋畫藝,并借助朋友圈獲觀名作、豐富收藏。關鍵詞:黃易;繪畫;師承;南宗;交游黃易是清代乾嘉時期重要的金石學家,以篆刻著稱于世,兼通書畫。本文將梳理黃易的繪畫師承和交游活動,以展示黃易在繪畫方面的偏好和成就。一、繪畫師承黃易出生于書香門第,其父黃樹穀(1700-1751年)是當?shù)刂难攀?,與丁敬、金農(nóng)、黃慎關系甚好,擅書法,“所作篆隸淳厚有古法”,“得者珍如球璧”,擅畫蘭竹,用筆皆從篆隸中得之。雍正七年(1729年)前后,黃樹穀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9年10期2019-12-05
- 陳寅恪在成都(1943-1945)
蜀學人及寓蜀學人交游往來,與林思進、蒙文通、李思純、張大千、羅忠恕及吳宓、錢穆、徐中舒、聞宥、繆鉞、嚴谷聲等互有來往,又多方搜求劉咸炘的著作。成都也是陳寅恪的失明之地,“流轉西南,致傷兩目”。陳寅恪的成都歲月值得追憶,但其影響不宜拔高。[關鍵詞]陳寅恪;成都;燕京大學;學術;交游;目疾[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民國時期巴蜀學術研究”(12BZS01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巴蜀全書》”(10@ZH005)。[作者簡介]彭華(1969-)
關東學刊 2019年5期2019-12-02
- 從新角度研究蒲松齡
松齡一生的行跡、交游、著述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考察后寫的書。這本書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蒲松齡其人背后的細膩與深情及其作品的個性。關鍵詞:蒲松齡;新考;袁世碩;交游;文學觀念個人的獨特的身世、經(jīng)歷、交往關系,以及所受文化教養(yǎng)所形成的文化素質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讀其書應知其人,知其世,《蒲松齡事跡著述新考》就是袁世碩先生對蒲松齡一生的行跡、交游、著述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考察后寫的書。這本書上篇主要從交游入手,如張篤慶、孫蕙、高珩等等好友。正如前言中所說:不是了解交游人是
藝術大觀 2019年27期2019-10-12
- 從交游看宋文治的畫學淵源
家,其畫學淵源與交游密不可分。他的繪畫不局限于借鑒傳統(tǒng)繪畫藝術,而是從多方面汲取養(yǎng)分,憑借他深厚的畫學素養(yǎng)去領悟中國畫的精義。本文以宋文治1957年前的交游為主線,從他接受的教育,及與他往來的畫家、友人,詳盡的敘述交游情況對于其繪畫藝術的影響,進而深入、真實地了解一個新中國成立前期藝術家的書畫人生。關鍵詞:宋文治;交游;畫學淵源一九一九年農(nóng)歷九月五日(陽歷10月28日),宋文治生于太倉。乳名永林,曾用名宋詠麟、宋灝,室名松隱廬、松石齋。宋文治貧瘠的出身、經(jīng)
藝術大觀 2019年13期2019-09-28
- 陸治和王寵交游考
過對陸治和王寵的交游時間和交游內容的研究,可以構呈出陸治和王寵交游較為真實的面貌,從中也可以反映吳中文人書畫交游的一個面向。關鍵詞:陸治;王寵;交游1 陸治和王寵的交游時間陸治和王寵有明確紀年的交往發(fā)生在嘉靖六年(1527年)二月二十二日,袁鼒六十,其長子袁袞以與王寵兩代交誼,請吳中名士詩文書畫為壽。[1]陸治等人作畫,王寵在卷末作序,文徵明亦有題跋。[2]此時,陸治32歲,任陳湖教館;而王寵34歲,隱居石湖,兩人相差2歲。王寵是文徵明的入室弟子,在文徵明
藝術科技 2019年7期2019-07-24
- 王禹聲著述考述
:王禹聲;生平;交游;著述一、《續(xù)震澤紀聞》《續(xù)震澤紀聞》,成書年代不可考。主要有萬歷三十六年王永熙《震澤先生別集》匯刻本(民國十年?溪王氏據(jù)此翻刻本)與明末刻本(與《震澤紀聞》合刊,三槐堂刻,錄入《續(xù)修四庫全書》1167冊)兩個版本。筆者校對兩個版本,其在文本內容上并無任何差異。是書記錄了十一個吳中籍鄉(xiāng)賢人物事跡,體例同王鏊《震澤紀聞》。其記錄人物事跡文本較長,內容充實,但就作為傳記文體而言,在人物刻畫、遣詞造句上遠不及其曾祖王鏊。正如王玉超在其《明清科
青年時代 2019年17期2019-07-16
- 詩佛的求索之路
來看王維與僧侶的交游,從而進一步揭示王維處世思想的變化脈絡及復雜性。關鍵詞:王維;佛教;交游[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5-0-02翻開王維的《王右丞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應制之作,還有很大數(shù)量的贈答酬唱之作,這使我們不能忘卻他是一個具有儒家精神的士大夫。而“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這樣充滿禪趣和禪意的詩句,無疑使他在士大夫的衣冠之下,還露出了僧衣一角。終唐一代,
青年文學家 2019年15期2019-06-20
- 吳昌碩為吳保初刻印探秘
從吳昌碩與吳保初交游緣起、吳昌碩為吳保初刻印和吳保初推薦吳昌碩的篆刻藝術三個方面,初步考察吳昌碩和吳保初金石交往的歷史,為學界提供研究二吳的新視角。關鍵詞:吳昌碩;吳保初;篆刻;交游;考察吳昌碩和吳保初均為近現(xiàn)代海上文化名流,—位是清末海派四大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長,—位是清末四公子。二吳詩均列入《光宣詩壇點將錄》。吳昌碩去世后,陳三立撰《安吉吳先生墓志銘》,朱孝臧書丹,鄭孝胥書蓋;馮幵撰那么,吳昌碩與吳保初相識于何時?他們又有怎樣的交誼?讓我們翻開塵封百年
書畫世界 2019年1期2019-06-11
- 朱珔與胡承珙交游考
同時,他們各自的交游都很廣泛,理清朱珔與胡承珙二人的交游狀況不僅可以增加對他們生平的了解,也對了解當時整個文人團體的交游有所裨益。關鍵詞: 朱珔? ? 胡承珙? ? 交游朱珔(1769—1850),字玉存,一字蘭坡,號蘭友,安徽涇縣人。嘉慶七年(1802)進士,入為翰林院庶吉士,累擢侍讀。辭官后,歷主鐘山書院、正誼書院、紫陽書院講席共二十五年。朱氏一生著述豐富,有《文選集釋》《說文假借義證》《清詁經(jīng)文鈔》等書,論者謂其與桐城姚鼐、陽湖李兆洛并負儒林宿望。胡
文教資料 2019年36期2019-04-21
- 蒲松齡與孫蕙交游訂補
:蒲松齡;孫蕙;交游;考證中圖分類號:I207.419? ? 文獻標識碼:A袁世碩先生《蒲松齡與孫蕙》(載于《蒲松齡事跡著述新考》)一文是研究蒲松齡與孫蕙交游的扛鼎之作,對蒲松齡與孫蕙友情的建立、發(fā)展以及絕交諸事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和開拓,填補了聊齋學研究的空白與不足。筆者近期在與淄川諸同仁謀劃再版孫蕙《笠山詩選》過程中,接觸并發(fā)現(xiàn)了部分新資料,今不揣谫陋,對《蒲松齡與孫蕙》中的個別結論作一修訂、部分資料作一補充,敬請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正。一、孫蕙任職時間《蒲
蒲松齡研究 2019年4期2019-03-13
- 王鐸與戴明說詩書交游
:王鐸;戴明說;交游中圖分類號:J29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24-0009-03一、王鐸與戴明說生平經(jīng)歷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號篙樵、河南孟津人,明末降清,以詩書聞名。明天啟中進士,崇禎十六年任東閣大學士,官至禮部尚書(未赴任),在南明弘光政權中官至大學士,清入關后降清,曾任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清順治五年(1652年)病逝,享年61歲,溢號“文安”。戴明說(1609-1686年),字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2019-01-07
- 晚明合肥文人黃道日新證
日的生平、詩文、交游及書法進行研究,從整體反映黃道日在晚明的生活狀態(tài)與時代影響。關鍵詞:黃道日;合肥;萬歷;詩文;交游;書法明代晚期合肥人黃道日生平事跡于史籍鮮見,且語焉不詳,尚未對其生平及藝術成就作一中肯的評價。本文試從文獻學的角度對其生平及所存的詩文、著作、墨跡進行輯佚,對其交游進行研究,力求較為全面地反映黃道日在晚明的生活狀態(tài)。1 生平、活動時代考略關于黃道日的生平目前的文獻:其一,《安徽人物大辭典》,有黃道日傳:“黃道日,字荊卿。黃道月同母弟。明代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8年14期2018-12-27
- 日僧江西龍派交游小考一則
龍派;五山文學;交游;細川滿元;希世靈彥作者簡介:趙文珍(1984-),女,河南輝縣人,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中日比較文學。[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0--02江西龍派(1375-1446),號續(xù)翠、豩庵等,是日本五山文學中期、室町時代(1392-1573)前期的詩僧,屬于臨濟宗黃龍派,主要以作為京都五山之一的建仁寺為中心展開文學活動,在日本五山漢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江西龍派一生交游甚廣,與
青年文學家 2018年30期2018-12-27
- 張佳胤王世貞交游述略
曾有過三次重要的交游經(jīng)歷,第一次是張佳胤在北京任戶部主事時,與王世貞等人結識,結成燕臺詩社,張佳胤被王世貞納入后七子中。第二、三次皆是張佳胤在蘇、浙為官時,二人有過多次互訪。在這三次交游中,除文學唱酬外,王世貞更注意到了張佳胤融“物情”、“文章”、“吏道”于一身的經(jīng)世之才,而這也是張佳胤不同于后七子文學“辭士”的重要特征。關鍵詞:張佳胤;王世貞;交游張佳胤,字肖甫,重慶府銅梁人,嘉靖二十九年進士,初授滑縣令,官至兵部尚書。王世貞,字元美,太倉人,累官至刑部
北方文學 2018年30期2018-12-27
- 詩僧善權生平與交游考略
出生于隱逸世家及交游范圍狹窄有關。善權不像饒節(jié)、祖可皆出生于名門世家,所結交的也大多屬于當時并不大知名的山野逸士之流,與江西詩派詩人交游并不多,其黃龍僧人身份也限制了他的交游范圍?;莺樵u價善權“以文學之美致,高名于世”,但他卻以山水為樂,寄情于廬山的秀麗風景,像“梅妻鶴子”的林逋一樣,以隱為高,并以前輩詩人陶淵明為榜樣,因而在當時并不為人所熟知。關鍵詞:善權;生平;交游;江西詩派;三僧江西詩派是我國文學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有正式名稱的詩人學派,由黃庭堅、
北方文學 2018年27期2018-12-02
- 從《雪翁詩集》看魏耕在抗清活動中所建立的關系網(wǎng)
翁詩集》;抗清;交游順治十六年(1659年),鄭成功兵敗鎮(zhèn)江、瓜州,逃往臺灣。清庭一邊從軍事上打擊鄭軍,一邊制造了一起株連甚廣的大案“通海案”,打擊抗清義士和明朝遺民。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說的那樣,“魏氏為順治十六年己亥鄭延平率舟師攻南京之主謀者”。(1)所以在清初“通海案”中,浙江遺民詩人魏耕則是被打擊的首要人物。一、魏耕的生平與《雪翁詩集》魏耕(1614-1662),浙江慈溪人。原名壁,字楚白。甲申后改名耕,字野夫,又字白衣,號雪竇山人。魏耕的一生,大致可
北方文學 2018年33期2018-11-20
- 清代戲曲家石琰生平、家世與交游考
琰的生平、家世、交游等方面的情況,學界向無詳考。通過對相關史料的詳細考訂,可知石琰是吳縣諸生,品性高潔,曾與張鵬、沈德潛交善,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仁德長者”的典型,生平致力于“遏淫敦孝”、“勸化風教”,故他所創(chuàng)作的《石恂齋傳奇四種》及《二度梅傳奇》皆是有關“世教”“風化”之作。同時,可以基本確定石琰的生年范圍為康熙三十七年(1698)至康熙四十一(1702),卒年則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關鍵詞:石琰;生平;家世;交游中
江淮論壇 2018年3期2018-07-29
- 清女詩人莊盤珠外家蔣氏家族考
氏;仕宦;藝文;交游中圖分類號:I207.2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5-7394(2018)05-0017-09莊盤珠為清代乾嘉年間著名的女詩人、女詞人,出自常州莊氏家族。莊氏為科舉世家,治今文經(jīng)學,經(jīng)學與文學并重,是常州地區(qū)最有影響力的家族之一。盤珠父莊關和,據(jù)民國二十五年(1936)《毗陵莊氏族譜》七修本卷四記載:“配蔣氏,戶部侍郎諱炳孫女,廣東嘉應州知州諱龍昌女?!盵1]27盤珠詩詞作
江蘇理工學院學報 2018年5期2018-06-11
- 知音
;老舍;湘君圖;交游;鑒賞在重慶金剛坡下,或許受到亦師亦友郭沫若的引導,年青時即與屈原結緣的傅抱石選擇了屈原《楚辭》為題材,繪制了諸如“屈原”“九歌”“山鬼”“二湘”等系列佳作,成了他后來歷史人物畫創(chuàng)作最為主要的內容?!毒鸥琛分杏小断婢贰断娣蛉恕穬善O鄠飨婢?、湘夫人是帝堯之女娥皇和女英,都是舜的妃子。姐姐是正妃,稱“君”;妹妹是夫人。后來她們則逐漸被演義為民間傳說中的湘水女神,既有人的情感,又有神的靈性。她們形象高潔美麗,感情憂愁纏綿,心性真誠執(zhí)著,一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8年23期2018-01-07
- 朝鮮朝詩人李尚迪與晚清詩人王鴻交游行述
]李尚迪;王鴻;交游[中圖分類號]I3120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007(2018)04-0009-09[收稿日期]2017-05-10[基金項目]201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韓近現(xiàn)代文學交流史文獻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16ZDA189;延邊大學外國語言文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清代中韓文學關系編年史研究》,項目編號:18YLPY02。[作者簡介]溫兆海,男,文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延邊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xiàn)代
東疆學刊 2018年4期2018-01-02
- 從《瓶水齋詩集》看舒位的畫學造詣與畫壇交游
與當朝畫壇名流的交游情況,可以大致了解他的畫學成就。關鍵詞:舒位;繪畫;題畫詩;交游中圖分類號:J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1101(2017)04-0076-05Abstract: Shuwei was a famous poet in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who was also good at calligraphy, painting and drama. At present, the st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4期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