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美利
伯父在回到老家的第二年十月,就離開了我們。病重之際,他還念叨著等身體康復(fù)了再回到打工過十年的舟山群島看看,看看他參與建設(shè)過的那塊熱土。
伯父是1998年的時候到浙江舟山打工的,后來一直在一家工程公司工作,并一直做到了分包項目經(jīng)理的崗位,他先后參與過舟山新城時代小區(qū)、綠島小區(qū)、荷塘月色小區(qū)、桂花城小區(qū)、邦泰城等小區(qū)和部分行政辦公樓的工程施工。每次家里給他打電話,他總是說,在工地,住在茶山浦。我到后來才知道,茶山浦其實是以一條河流命名的小村莊。在那十年里,他是開發(fā)這塊熱土的建設(shè)者,迎來日出送走晚霞,已成為他人生無言的禮贊。
每回想到伯父,他給我留下的印象,總是穿一件被汗水滲透過的臟兮兮的工程服、戴一頂沾滿泥巴的紅色的安全帽,在泥濘的工地里開著那輛看不出油漆顏色的翻斗車……在那幾年中,伯父在工地上風(fēng)餐露宿,居無定所,中飯往往是一盒廉價的快餐,甚至是買一塊錢的幾個饅頭應(yīng)付饑餓。
伯父從不忌諱談?wù)撟约旱奶幘?,常常用“做的是牛馬力,吃的是豬狗食”來形容自己的打工生活。好多次,我聽見伯父在低沉地哼著汪峰的《春天里》:“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那時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這春天里……”伯父哼著那歌很有一種悲壯的味道。他說過,我們打工的一年到頭累死累活卻積攢不了幾個錢,到頭來還真的可能會老無所依……
伯父還特別喜歡釣魚,在舟山打工期間,只要有歇工的時候,他就會從租住的簡易工棚里拿出一根自制的釣魚桿來,挖幾條蚯蚓,到茶山浦的河道里去釣魚。那天的天氣特別好,晚霞流熒,暖暖地從天空照耀下來。那些拖著尾巴、鑲著金邊的云彩,把茶山浦和遠(yuǎn)處的高層建筑映照得如同一幅寫生畫。伯父抬頭凝視了一會,喃喃地說,今天天空真是漂亮。我也連忙站立起來,和伯父一同欣賞這鎦金的霞彩。往遠(yuǎn)處看去,霞光下的新城,已經(jīng)高樓林立,寬闊的馬路縱橫貫通,一片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我從伯父凝望的目光里,讀出了他對這片親自建設(shè)了十年的第二故鄉(xiāng)的羨慕和留戀。
伯父終于還是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甚至沒有在這片新城留下任何屬于他的印記,一如天邊飄過的那一抹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