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燕
山西省潞城職業(yè)高中
如何在職高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團隊精神
王燕燕
山西省潞城職業(yè)高中
通過體育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培養(yǎng)職高學生的團隊精神.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思想品質.本文在分析職高學生心理狀況并結合體育團隊特征基礎上,處理好幾方面的關系總結出培養(yǎng)職高學生團隊精神的基本方法。
團隊精神;學生;心理
“團隊就是具有共同目標的一群人,以特定的、共同能理解的方式相互吸引,相互信賴,實現(xiàn)共同的作業(yè)?!斌w育團隊相當于一個集體,是指由體育教師、學生或運動員、教練員等人在同一規(guī)范與目標的指引下,協(xié)同工作的組織形式。所謂體育團隊精神就是指團隊的成員為了團隊的利益和目標而相互協(xié)作,盡心盡力的意愿和作風。在體育競賽中表現(xiàn)為一種組織形式。在平時教學中,游戲性分隊比賽、分組接力比賽、球類項目的分組比賽是經(jīng)常被采用的,也是師生最歡迎的一種教學形式。經(jīng)常采用小型體育競賽的方法可以檢驗、鞏固提高所要學習的運動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職高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基本特征是由少年時期半幼稚、半成熟向逐漸成熟過度。這一時期,認知能力,特別是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水平進一步發(fā)展與提高,主要表現(xiàn)為抽象性和概括性的提高;個人的感情世界進一步豐富和復雜,愛美思想進一步發(fā)展;對自然界和社會有初步的總的看法,具備了形成世界觀的思想基礎。
高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是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最積極、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1.體育教學與團隊凝聚力的關系。
團隊凝聚力是指團隊成員之間心理結合力的總和,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團隊成員對團體所感受到的吸引力,從而自愿參與團體的活動;另一方面是團體對其成員積極地組織到團體活動去.體育教學恰恰具有加強團體凝聚力的作用,尤其是集體性的,競技性的,對抗性的體育項目,通過體育教學這種手段,充分調動團體成員,主動性,積極性挖掘自身的潛能,為自己的小組爭容,為自己的團體爭光,團體成員與團體這種吸引力,感召力是相通一致的.從而增強團體成員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力量感.
2.體育教學與心理相容性的關系。
心理相容性是指團體成員之間,互相吸引,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心理相容行為團體目標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境.體育教學中的集體項目,比賽活動的開展,都是在公證,公平,公開的規(guī)則約束下進行的.比賽各方是在:”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在尊重對手,尊重裁判的倡導下進行的.每個集體中的成員,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平等,信任,支持,為實現(xiàn)團體的共同目標,團體成員只有加強團結,互相鼓勵,齊心協(xié)力,才能贏得比賽的勝利,體育教學為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相容性,提供條件.
3.體育教學與成員共存的關系。
一個團體內,每個成員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完成的工作任務不同,所以,需要不同方面取長補短,實現(xiàn)團體成員的共存.體育教學中,集體性的,游戲式的教學,都蘊含著成員共存性的教學素材,為人們擔當不同的角色提供了機會.每個參加者在其活動中,都不同程度的接受著團體活動的約束和限制,接受著團體活動的督促和激勵,促使著每一位鍛煉者適應群體的需要,這其中不僅是技術的,技能的,還包括精神的.體育參與者為了爭得與自己相適應得地位而不遺余力.同時,群體內的每一個角色的位置,而隨時發(fā)生改變.群體目標的實現(xiàn)是以每個成員的能力,被團體成員接受為前提的,也檢驗和督促每個角色能力的提升
1.充分利用比賽規(guī)則,強化學生團體意識。
比賽規(guī)則本身就是起到對游戲的導向和約束作用,因此,在制定比賽規(guī)則時,可以考慮以團隊精神出發(fā),無論是技評比賽,還是達標活動,在評價中應避免單純評價個人技術和體能,要多加入一些既評價個人又強調團隊在比賽中作用的成份。例如:學生在掌握了排球墊球技術后,可以進行分組的對墻墊球比賽,以每人一次對墻墊球個數(shù)計算,70個封頂,評出各組技術的好壞。這樣,團體中每個學生就會既要發(fā)揮個人的技術,也要去現(xiàn)場輔導差生的技術。有的教師將團隊接力跑、“推小車”、“大魚網(wǎng)”、“打躲避球”等組合成四項比賽內容,在不同的課時進行幾輪比賽,最后以團隊總分來判定勝負。這樣的安排既有游戲性又有競爭性,有利于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2.利用歸屬感,激發(fā)團隊的比賽動機。
教師應重視教學中學生歸屬感的培養(yǎng),教育每個學生關心自己的團隊,多為團隊獻計獻策,多做奉獻,對掌握技術困難生應幫助他們克服恐懼、自卑心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還應組織見習生為小組比賽出謀劃策,加油鼓勵。這樣凝聚多方面的力量,使團隊成員以強烈的比賽動機去參加比賽。
3.利用團隊的榮譽感,充分發(fā)揮集體的力量。
團隊成員都會維護集體,熱愛團隊,都向往集體榮譽。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以表揚為主,不要對后進生的團隊進行挖苦、諷刺。在小組比賽中,不要單一地以比成績、比體能,還要比進步的幅度,比比賽的風格,比組織紀律性,比拼搏精神。實踐證明,對小組比賽中進行多項內容的評價更有教育意義。這樣做是充分利用團隊榮譽感,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的有效方法。
教師應結合小型比賽,適時地向學生進行體育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教育學生在體育比賽中,講文明,懂禮貌,尊重自己,尊重對方。要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果斷、自信的一直品質。只有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提高了,才能為培養(yǎng)團隊精神奠定思想道德基礎。
[1]王剛.運動與心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2):73
[2]章義伍.如何打造高績效團隊[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3]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