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彥華, 范家才
(武漢大學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湖北 武漢 430072)
?
大型設備開放補貼的設立與管理
龔彥華, 范家才
(武漢大學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湖北 武漢 430072)
開放補貼的設立是推動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的有效手段,良好的運行與管理能充分調動師生與機組人員的積極性,實現(xiàn)雙方共贏的局面,從而達到學校教學、科研向高水平發(fā)展的目的。為了促進開放共享、推進大型儀器設備效益評價工作,從大型儀器設備開放補貼設立的目的及意義出發(fā),介紹了該校設立開放補貼的具體做法:建立規(guī)章制度、選擇儀器設備、統(tǒng)一收費標準、引入信息系統(tǒng)、全校推廣宣傳。同時,對試運行階段的開放管理全流程作簡單介紹。指出了運行管理過程中呈現(xiàn)的問題,為日后開放管理工作完善與改進借鑒。
高等學校; 大型儀器設備; 開放補貼; 運行管理
儀器設備在高校的教學科研工作中起著條件支撐的作用,尤其是大型儀器設備,是高水平教學科研工作的保障,提升教學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徑[1-5]。近些年,武漢大學通過“211工程”、“985工程”等項目的支持,購置了一大批大型儀器設備,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基礎條件。截至2012年12月,學校800元以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13.7萬臺套,總值20.4億元;其中10萬元及以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2636臺套,總值11億元。從數(shù)據(jù)上看,大型儀器設備的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是價值占學校儀器設備總值的一半以上。
因此,高校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的重點和核心是推進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益[6-7]。設立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補助經費(簡稱:開放補貼)是促進開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由此可見,該項工作運行成效也是大型儀器設備效益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1) 鼓勵潛在用戶使用設備資源。由于用戶通過獲得開放補貼在使用儀器設備時,自己只承擔了50%的費用,開放補貼重點支持的對象為事業(yè)處于起步階段的青年教師,使他們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利用開放補貼使用學校大型儀器設備資源從事的研究。
(2) 鼓勵機組參與開放共享工作。參與開放補貼的機組必須是自愿對外開放并且經有關部門核準收費標準之后,通過收取測試費用于設備的維護、維修、水電、功能開發(fā)等,可彌補學校儀器設備維修經費不足的情況。另外,學校規(guī)定開放補貼中的一部分可用于支付機組人員酬勞,提高了機組人員的積極性。
我校于2011年正式開展并實施開放補貼相關工作,具體做法是:
(1) 建立規(guī)章制度。規(guī)章制度是科學規(guī)范開展開放補貼相關工作的基本保障,通過學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專家委員會討論,制定了“武漢大學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補貼辦法(試行)”。辦法涵蓋了開放補貼的工作目標,資助對象,入網儀器設備條件,使用流程及方法,用戶及機組的獎懲措施等內容,引導并保證開放補貼順利進行。
(2) 選擇儀器設備。納入開放補貼的儀器設備原則上要求40萬元及以上,使用方向為教學、科研,有專人負責管理并且所在院(系、實驗室、中心)愿意開放使用的。學校首批選擇的儀器設備涵蓋了11個單位,共89臺套,除了分析測試中心等一批校級共享平臺外,學校也積極鼓勵了儀器設備資源雄厚的院級共享平臺和科研課題組參與到全校范圍內的開放共享服務。
(3) 統(tǒng)一收費標準。制定統(tǒng)一的收費標準促進了校內同類儀器設備的公平競爭,是開放補貼工作有效實施并良性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學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專家委員會討論通過了校級平臺—分析測試中心的收費標準,納入開放補貼的其他大型儀器設備均以湖北地區(qū)其他高校同類設備收費標準為參考制定本單位各機組收費標準并報送設備管理部門及財務部門備案。
(4) 引入信息系統(tǒng)。為配合開放補貼工作更為科學規(guī)范的開展,引入了信息管理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設置了包括系統(tǒng)管理員、實驗室管理員、專家、機組人員、用戶教師等五類開放補貼需要參與的角色,也涵蓋了開放補貼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入網儀器設備相關信息的查詢,補貼的申請、審批、使用、年度總結,經費結算等。
(5) 全校推廣宣傳。為使全校師生盡快認識和了解開放補貼,從多渠道進行宣傳:制作彩色宣傳頁,發(fā)放到各個院(系、實驗室、中心),通過單位負責人和機組人員派送到全校師生手中;在學校網站和單位網站上發(fā)布通知,說明如何申請和使用開放補貼;通過開放補貼信息管理系統(tǒng)發(fā)布公告,使師生利用信息管理系統(tǒng)查詢儀器設備信息和了解開放補貼使用流程。
與主謂句相比,非主謂句是有標記的形式,從語言交際的功能角度來說,名詞性非主謂句是以稱呼和指令為主,如醫(yī)生對護士說“止血鉗”,乘務員對乘客說“票”等。動詞性非主謂句則是以指令(如“嚴禁吐痰”)和說明為主(如“出太陽了”等),形容詞性非主謂句則是以感嘆表情為主(如“好熱??!”“多美??!”等)。本文不討論指令類語體和感嘆類語體的句法形式,主要分析主謂句的各個次類與敘事語體和描寫語體的適應關系。
結合開放補貼信息管理系統(tǒng),補貼的運行與管理包含四項工作:申請、審批、使用以及年度報告與結算。
(1) 申請。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開放補貼的申請,初步計劃為1年1次,每年10月份開始啟動,申請工作的通知通過開放補貼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郵件以及設備管理部門網站向全校師生發(fā)布。師生登陸信息管理系統(tǒng)查詢所需儀器設備,并根據(jù)實際情況提交申請報告。最高申請額度為2萬元,申請人必須按照1∶1進行經費配套使用。開放補貼支持并鼓勵跨院系申請使用儀器設備,機組人員不能申請使用本機組儀器設備。
(2) 審批。設備管理部門組織各個學科領域的專家及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召開評審會,專家組成主要來自學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委員會的成員。評審依據(jù)為:優(yōu)先考慮青年教師及新引進人才;重點支持縱向課題;根據(jù)課題內容把關是否需要申請該儀器設備的類別;根據(jù)測試項目的實際需求確定申請補貼的經費額度。專家評審的最終結果由設備管理部門的系統(tǒng)管理員登記到系統(tǒng)中。
(3) 使用。通過開放補貼信息管理系統(tǒng),用戶可以查看審批的儀器類別和金額,機組人員可以查詢所管理儀器設備的用戶列表及其可用金額。每一次測試后,機組人員在“開放補貼測試記錄”本中記載本次測試機時和測試費用,機組人員與用戶雙方需要簽字確認。機組人員還需要在系統(tǒng)中做相應的登記。用戶不允許欠費,但是如果用戶有多類儀器設備受到資助,系統(tǒng)管理員可以進行儀器類之間的轉賬。開放補貼原則上使用期限為1年,到期未用完的部分將收回。
(4) 年度報告與結算。用戶必須對本年度的開放補貼進行使用情況總結,包括發(fā)表文章、獲獎、專利及培養(yǎng)人才的情況。沒有提交年度報告的用戶將不允許申請下1年度的開放補貼。年度補貼使用結束后,機組人員需要進行賬務結算。用戶自籌經費按照各機組要求進行支付,其余部分由設備管理部門進行轉賬,經費劃轉之前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人必須核實機組人員填寫的“開放補貼測試記錄”和系統(tǒng)登記的使用記錄。
2011~2013年我校開放補貼完整運行了兩個周期,通過開放補貼支持,在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通過用戶教師提交的年度報告,成果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武漢大學開放補貼運行成果表
通過兩個周期的運行,也呈現(xiàn)出一些問題:
(1) 補貼經費突擊使用且使用率不高。通過系統(tǒng)可以看到每一期開放補貼結算前2個月左右,機組人員才開始網上扣費。另外,2011年度審批通過了11個院系共81人,審批額度為90萬元(不含用戶自籌經費),最終結算金額只有54萬元,其中部分用戶沒有使用完甚至沒有啟用經費。2012年度情況有所好轉,但仍有小部分老師仍剩余了較多的經費。
(2) 宣傳力度有待加強。一些師生不清楚開放補貼如何申請和使用,另外,一些機組也不愿意將儀器設備對外使用,導致開放補貼普及范圍有限。使學校師生認識并對開放補貼的作用達成共識,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宣傳和磨合。
(3) 考核體系有待嚴謹。目前,開放補貼年度報告完全依賴于用戶的自覺性,提交的成果沒有經過有效的考核機制。部分用戶由于各種原因也沒有按時提交年度報告。因此,相關數(shù)據(jù)只具有一定的參考性。
開放補貼的設立是推動學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的有效手段,良好運行與管理能充分調動師生與機組人員的積極性,實現(xiàn)雙方共贏的局面,從而達到學校教學、科研向高水平發(fā)展的目的。開放補貼運行的實際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校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益,其運行成果是學校大型儀器設備效益評價體系的組成部分。
目前,武漢大學開放補貼工作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運行過程中勢必會呈現(xiàn)出各種問題。設備管理部門將會針對這些問題對工作做出調整,不斷探索開放補貼的運行規(guī)律,完善開放補貼的宏觀制度,充分推動學校大型儀器設備的開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益。
[1] 陳子輝,王澤生. 高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和共享[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2):163-167.
[2] 陳曉蘭,張 勇,程清天,等. 以人為本、機制創(chuàng)新, 促進貴重儀器設備開放共享[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3):301-304.
[3] 任祥忠,高 原,張紅兵. 提高高校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的實踐與探索[J].高教論壇,2009(4):101-103.
[4] 陳 靜,唐鋒昌,匡 健,等. 大型儀器設備的資源共享與管理機制[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5):145-147.
[5] 李井葵,張海彬. 高校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建設的實踐探索[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4):452-454.
[6] 龔彥華.高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的問題及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9):414-416.
[7] 范家才. 提高大型設備使用效益的問題及對策[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1):345-347.
[8] 黃 樂,聞星火,梁國華,等. 清華大學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系統(tǒng)的建立與運行[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12):6-9.
[9] 李小寒,權利寧. 大型儀器開放測試基金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應用[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3):107-111.
[10] 何國建,方紅衛(wèi),王光謙,等. 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模式探討[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137-139.
[11] 錢俊臻,柴 毅,嚴 薇,等. 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基金建設研究[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11):263-264.
[12] 鄭志遠,樊振軍,董愛國,等. 設立實驗室開放基金 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4):97-99.
[13] 劉曉鴻,王 杰,張金鳳,等. 教學實驗室開放基金設立的探索與實踐[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9):178-180.
[14] 黃 坤,胡 煜,李彥啟,等. 理工類高校實驗室開放基金的實踐與趨勢研究[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2):184-187.
[15] 楊樹國,武曉峰,聞星火,等. 設立實驗室開放基金 促進學校儀器設備開放共享[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1):382-386.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Sharing Foundation
GONGYan-hua,FANJia-cai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The running effectiveness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sharing foundation is significant to the large-scal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pen and share and to enhanc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establishment of sharing foundation is an effective medium of the use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This work founds the objective and meaning of establishment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sharing foundation, and presents the concrete methods in Wuhan University including setting up rules and regulations, choosing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unifying charge standard, introducing and popularizing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university. Meanwhile, this paper also simply introduces the management including application, approval, use and annual summary of the sharing foundation during the trial operation. Problems existed during the operation are also presented in this work. These could be the orientation for the perfe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haring foundation in the future wor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arge-scal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sharing founda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2014-09-10
2012年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研究會學術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SY2012-01)
龔彥華(1984-),女,土家族,湖北宜昌人,碩士,設備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主要從事設備管理。
Tel.:027-68772466;E-mail:yhgongwhu@gmail.com
TP 39;G 482
A
1006-7167(2015)05-02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