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云 林俊
[摘要] 目的 探討圍術期心理護理對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性功能的影響。 方法 將80例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術前、術中、術后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女性性功能評估量表(BISF-W)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自評焦慮量表(SAS)評分。 結果 兩組患者術前1 d HAMA、SAS和BISF-W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前1 d HAMA、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觀察組BISF-W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圍術期心理護理可顯著緩解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對患者性功能造成的短期影響,改善患者焦慮情緒,值得臨床重視。
[關鍵詞] 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圍術期;心理護理;性功能;焦慮情緒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08-012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on the sexual in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Methods A total of 80 cases of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care, psychological nursing before operation, during operation, after operation.The Brief Index of Sexual Function for Women(BISF-W),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and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1 day before operation, the score of HAMA,SAS and BISF-W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 significant dimensions(P>0.05);in the 1 day before discharge,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MA, SAS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6 months after surgery, BISF-W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laparoscopic uterine total resection of the sexual function of patients, to improve the anxiety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atten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Perioperative;Psychological nursing;Sexual function;Anxiety
子宮作為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具有孕育生命及維持女性生理功能等作用。隨著婦科疾病的普遍性、高發(fā)性、年輕化,女性的子宮疾病對女性的健康造成了較大的干擾[1-3]。而子宮切除的手術在婦科疾病中的運用較為普遍,尤其是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某些子宮出血及附件病變等。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是治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等子宮疾病的重要術式,子宮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重要組成部分,子宮切除后卵巢的血運及功能受到影響,女性雌激素出現(xiàn)紊亂,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性功能紊亂,如性欲減退、性反應降低、性高潮困難及生殖器官感覺減退等[4-6]。行子宮切除術后勢必對患者的性功能造成一定不良影響,不過隨著患者逐漸康復,部分患者性功能會逐步恢復[7],而部分患者由于同時承受了較大的精神壓力,往往無法得到恢復[8-10]。尤其是年紀尚小的青中年女性患者。臨床研究顯示[11],給予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有效護理干預可顯著縮短其術后性功能恢復時間。本研究分析了圍術期心理護理對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性功能的影響,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①月經規(guī)律,沒有絕經癥狀;②婚姻完整,配偶沒有性功能障礙;③均給予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治療;④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或智力障礙;②處于哺乳期或妊娠期者;③術后出現(xiàn)尿路感染等并發(fā)癥。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圍術期常規(guī)護理,包括術前訪視、治療知識及預后宣教、留置管護理、飲食指導、早期下床活動干預等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術前、術中、術后心理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術前心理護理。由于卵巢、子宮均是機體重要的內分泌調節(jié)器官,子宮疾病患者行子宮、卵巢切除必然會對其內分泌造成一定影響[12],部分患者對自己術后性功能較為擔心,因此進入病房后護理人員要加強主動交流溝通,耐心傾聽患者傾訴,了解其對治療、疾病等知識需求,做好患者身心狀態(tài)評估,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制定詳細心理護理;在向患者家屬講解子宮肌瘤、腹腔鏡治療及對性功能影響等知識的同時,向其提供與疾病相關的衛(wèi)生保健、康復知識等書籍雜志;對患者積極配合等表現(xiàn)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贊揚,使患者在術前保持較放松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鼓勵同病房患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配偶也要做好患者的安慰鼓勵工作,從而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術前1 d手術室護士攜帶術前訪視單與責任護士到病房面對面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溝通。使患者及家屬了解手術室工作特點,認識手術室護士,對醫(yī)務人員有信心,了解手術情況和術中可能發(fā)生的疼痛及配合方法等。②術中心理護理。雖然術前對患者進行了疾病及治療知識宣教,但由于手術室特殊環(huán)境,部分患者依然會出現(xiàn)緊張、恐懼等心理,因此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手術室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態(tài)度和藹,適當講解手術前后注意事項、麻醉方式及手術室情況,做好安慰和解釋工作;手術開始后要加強巡視,避免嘈雜、無關談話等,消除對患者的不良刺激,使患者安心完成手術。③術后心理護理。患者術后對自己的疾病及手術效果比較擔心,因此回到病房后護士要及時告知手術效果并表示祝賀以緩解其焦慮、擔憂等心理狀態(tài);部分患者由于疼痛等因素軀體活動受限,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煩躁不安等情緒,此時護士要講解疼痛作用及機制,并鼓勵患者及早下床活動進行功能鍛煉,囑家屬也要做好安慰工作,穩(wěn)定患者情緒,使其積極配合各項護理措施;同時請恢復較好的患者現(xiàn)身說法,以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出院前告知患者及家屬性生活注意事項、夫妻之間感情交流方法等,居家期間注意個人衛(wèi)生和飲食,并定時來院復診。
1.3 觀察及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女性性功能評估量表(brief index of sexual function for women,BISF-W)[13]、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14]、自評焦慮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分[15],于術前1 d、術后6個月時進行BISF-W問卷調查,本研究選擇BISF-W量表中性行為異常癥狀、性欲、性心理、性高潮、性喚起5個維度進行調查,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該維度功能受損越輕。HAMA共有14個條目組成,采用5級評分法(0~4分),總分為56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程度越嚴重;SAS共有20個條目組成,總分為8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程度越嚴重。共發(fā)放問卷80份,收回80份,回收率100%;調查前對調查員進行指導用語、調查內容、注意事項等相關培訓,并進行培訓考核,考核通過后方可進行調查。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焦慮情緒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1 d的HAMA、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出院前1 d HAMA、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BISF-W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1d BISF-W的性欲、性高潮、性心理、性行為異常癥狀、性喚起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對照組BISF-W評分中性欲、性高潮、性心理、性行為異常癥狀、性喚起各維度評分均較術前1 d時各指標明顯降低(P<0.05),而觀察組BISF-W評分中性欲、性高潮、性心理、性行為異常癥狀、性喚起各維度評分與術前1 d的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且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子宮肌瘤屬于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的良性腫瘤,發(fā)病率為20%~30%,約占生殖系統(tǒng)腫瘤的一半以上,經常發(fā)生于30~50歲年齡段女性身上,該疾病能夠導致患者子宮出血異常、疼痛、盆腔壓迫強烈等,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16]。對子宮肌瘤患者而言,子宮切除術不僅是治療方式,同時也是應激性刺激源,部分患者術前往往伴有焦慮、緊張等情緒。同時,許多女性認為子宮是產生性快感和保持女性生理特征的唯一器官,切除子宮會加快衰老,出現(xiàn)男性化特征,并提前進入更年期[17]。本研究中,兩組患者術前1 d HAMA、SAS評分并無顯著差異,觀察組出院前1 d HAMA、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術前、術中及術后心理干預在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護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緩解了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焦慮情緒,使得患者在整個住院期間能夠保持較平穩(wěn)的心理狀態(tài);而且通過滿足患者知識需求,消除了患者術后存在性生活缺陷等錯誤認知,有助于提高患者自信心。
現(xiàn)代生理研究顯示[18],女性性生活時滿意快感主要是來自大腦神經系統(tǒng),而并非子宮,而且女性的性刺激點集中在陰道壁、陰蒂等區(qū)域,給予子宮肌瘤患者子宮切除術對其性功能并無較大影響。余小春等[19]分析了子宮全切與次全切除術對子宮肌瘤婦女性功能的影響,結果顯示兩種術式患者的性生活頻率、性欲、性高潮等情況并無明顯差異。不過部分患者對子宮全切術造成的生理影響存在錯誤認知,認為切除子宮后在性生活時陰道分泌物會減少,而且陰道變短。同時,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20,21],女性患者失去子宮后存在明顯的焦慮、煩躁情緒,對性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術后焦慮情緒可能對子宮切除患者性功能存在嚴重負面影響。在本研究中,通過心理干預使患者及其家屬了解了子宮切除后的暫時不適,如喪失生育能力、無月經來潮等,但對女性性欲無較大影響,而且告知患者性生活注意事項以及增進夫妻之間感情交流的方法。表3顯示,兩組患者術前1 d BISF-W的性欲、性高潮、性心理、性行為異常癥狀、性喚起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術后6個月時,對照組BISF-W評分中性欲、性高潮、性心理、性行為異常癥狀、性喚起各維度評分均較術前1 d時各指標評分明顯降低(P<0.05),說明腹腔鏡子宮切除術也存在對女性的性功能的影響。而觀察組BISF-W評分中性欲、性高潮、性心理、性行為異常癥狀、性喚起各維度評分與術前1 d的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且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圍術期心理護理顯著緩解了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對患者性功能造成的短期影響。本研究中的圍術期心理護理通過專業(yè)知識的講解讓患者了解疾病及治療方法勢必帶來的影響的同時,給予患者正確的疏導,用積極的態(tài)度及科學的治療方式主動配合幫助患者術后恢復,大大提高了患者心理健康及性功能。與伍麗霞等[22]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以患者為中心的心理護理,要求護理人員要了解自己的護理對象,了解患者出現(xiàn)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的原因,及時進行安撫和處理,既讓患者在圍術期保持情緒穩(wěn)定,又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貼心照護,從而有助于促進護患和諧[23]。
綜上所述,圍術期心理護理可顯著緩解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對患者性功能造成的短期影響,改善了患者焦慮情緒,值得臨床重視。
[參考文獻]
[1] 王淑玲. 全子宮與次全子宮切除術術后性功能、心理及盆底功能對比分析[D]. 中國醫(yī)科大學,2011.
[2] 侯小妮,田鋼,陳巖,等. 子宮切除術后住院患者心理感受的質性研究[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16):1917-1920.
[3] 潘穎麗,高彩霞,孟立波,等. 慢性盆腔炎病人心理特征分析[J]. 護理研究,2013,27(27):2994.
[4] 楊娟. 不同術式對子宮肌瘤患者內分泌功能及性功能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1):4824-4825.
[5] 彭宇潔,侯玉蘭,潘曉如,等. 不同手術方式對子宮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響探討[J]. 醫(yī)學綜述,2014, 20(15):2871-2872.
[6] 賴秀芳. 子宮肌瘤不同手術方法治療對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響觀察[J]. 河北醫(yī)學,2014,(6):969-972.
[7] 肖美云,姜搖云,俞彩紅. 背景音樂在子宮切除術患者圍術期心理護理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0):5-6.
[8] 張秀頎. 心理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焦慮心理和性功能作用研究[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5):1100-1101.
[9] 韓秋芳,潘雨萍. 合理情緒療法對32例子宮切除患者焦慮心理的干預效果觀察[J]. 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4, 28(8):96-97.
[10] 王莉. 全程優(yōu)質護理模式對子宮切除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13):108-109,112.
[11] 毛麗偉. 子宮全切術與次全切除術對子宮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響[J]. 中國性科學,2013,22(5):162-163.
[12] Jung Hun,Lee,Joong Sub,et al. Does conventional or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 affect female sexual function?[J]. Acta Obstetricia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2011,90(12):1410-1405.
[13] 楊紅靈. 子宮肌瘤不同手術策略對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響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9):85-86.
[14] 鄭玲菲,陳莉莉. 心理干預對子宮全切術患者的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30):60-61.
[15] 俞黎曙. 婦科手術患者焦慮和抑郁情況調查[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5):572-573.
[16] 楊紅波,張黎,鄭艷莉. 開腹式與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對子宮內膜癌患者排尿及性功能的影響[J]. 中國性科學,2014,23(4):16-18.
[17] Arias A,Seral C,Navarro F,et al. Plasmid-mediated QnrS2 determinant in an Aeromonas caviae isolate recovered from a patient with diarrhoea[J].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2010,16(7):1005-1007.
[18] 龍濤,王文英,李湛麗,等. 腹腔鏡下兩種子宮切除術式對婦女性生活質量的影響[J]. 臨床與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9(13):977-978.
[19] 余小春,沈忠. 子宮全切與次全切除術對子宮肌瘤患者性功能影響的對比研究[J]. 中國性科學,2014,23(7):26-28.
[20] 李玉春,謝月霞,嚴惠玲,等. 心理護理干預對全子宮切除患者焦慮狀況的影響[J]. 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2,11(6):50-52.
[21] 劉曉鵬,張永萍,楊榮閣,等. 不同治療方式對子宮腺肌病患者性生活及婚姻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2012,27(4):585-587.
[22] 伍麗霞,林少英,柳曉春. 心理干預對子宮全切術患者性生活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護理學雜志,2009,24(2):151-153.
[23] 李美芩. 子宮肌瘤患者的心理狀況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 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6(3):210-211,214.
(收稿日期:201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