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探索找公因數的方法,會正確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2.滲透集合思想,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定義。
教學難點:
探索尋找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公因數的定義
2.說出下面各數的因數
12 36 64 8 21 45
二、新課教學
1.出示例1
2.學生自學,完成自學題卡
3.學生交流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教師收集學生交流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和典型問題,在頭腦中二次備課。
4.匯報自學題卡
學生匯報在自學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和小組交流中未解決的問題。
5.暴露問題
教師組織全班交流,共同解決暴露的問題。
6.預設暴露問題
學生找不全一個數的所有因數。
7.全班解疑釋疑
教師帶領學生復習找公因數的方法:成對找、首尾寫,直到寫到最相鄰時為止。
教師板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概念。
學生舉例說某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8.學生自學例2
出示自學、交流提示:自學數學書81頁,思考怎樣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數。
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它們的最大公因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教師收集學生交流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和典型問題,在頭腦中二次備課。
9.預設暴露問題
學生更喜歡列舉法。
10.全班解疑釋疑
總結:公因數只有 1 的兩個數,叫互質數。
三、當堂檢測
(略)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