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2-0054-01
常言道“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于課堂教學來說,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很多教師在教研中把重點放在創(chuàng)新導入、優(yōu)化教學等方面,卻很少重視課堂結尾的設計。在公開課的結尾也多是練習題、留作業(yè),伴隨著鈴聲響起,一堂課就這樣結束。一堂課下來給人一種頭重腳輕、戛然而止的感覺,殊不知,課堂結尾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良好的課堂結尾會成為一堂好課的點睛之筆。課堂結尾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下面介紹一下筆者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一、總結歸納式結尾
在完成教學內(nèi)容后,在結尾處對本節(jié)內(nèi)容進行適當歸納總結,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本節(jié)知識,同時有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這也是在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一種結尾方式。例如:在《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這一課的結尾可以小結為:a與F成正比,a與M成反比,平衡摩擦只一次,研究對象是小車。在《超重和失重》這一知識點結尾的時候,也可以采用這樣的結尾方式,將這部分的知識點總結為:加速上升減速降,必是超重不要亂;加速下降減速升,才是失重不能忘。這樣把需要掌握的結論精煉的總結出來,更方便學生的記憶,使學生對于這節(jié)課有了比較完整的認識。在運用總結歸納式結尾時,也可以嘗試讓學生來總結,教師給予適當?shù)难a充和說明,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二、對比式結尾
這種結尾方式可以將新學的知識與學過的知識進行對比,找到二者之間的相同點、理解二者之間的差異。這種結尾方式便于我們通過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差異進行記憶,對比式結尾一般用于兩個非常相近、學生較易混淆的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牛頓第三定律》結尾時,我們可以將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進行比較。將其共性與異性羅列出來制成表格,讓學生記錄并理解,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這兩個內(nèi)容的理解,又方便學生記憶。
三、運用思維導圖法設計課堂結尾
在課堂結尾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法,將語言、文字、圖象三者緊密的結合起來,有效的利用圖象對思維邏輯進行補充。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構建成知識體系,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促進知識的消化。那么在教學中怎樣運用思維導圖法來設計課堂結尾呢?思維導圖有復習單元知識的“樹”型圖,主桿、枝干顯示出不同的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看起來美觀好記但并不適用于課堂結尾,因為課堂結尾在一節(jié)課中所占的時間應在5分鐘左右,所以在用思維導圖結尾的時候,圖象不宜太復雜,需要簡單易懂且充分體現(xiàn)知識點間的關系 。
例如:在對高中物理必修一《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進行課堂結尾時,利用畫思維導圖結尾時,我是這樣來構圖的。
在運用思維導圖法進行課堂結尾時,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提供思路,讓學生自己來構圖,梳理知識點之間的關系。
四、游戲式結尾
一堂課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快下課時就會倍感疲憊,如果能夠在結尾時設計一些與本節(jié)知識有關的小游戲,讓學生在愉悅和歡笑的同時,更好的掌握了所學內(nèi)容,豈不一舉兩得。例如:在講完《自由落體運動》后,讓學生做一下測試反應時間的小游戲,兩個同學互相配合,看一看誰的反應更快。并請同學們來解釋一下這其中的道理,如果時間允許,再來計算一下,每個人的反應時間。這樣做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如果能保持這樣良好的狀態(tài),對下節(jié)課的學習也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五、實驗式結尾
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實驗是我們探究的重要部分?,F(xiàn)在很多學校都會配備物理實驗室,教材中涉及到的實驗基本能夠在實驗室完成,做實驗不僅能夠讓學生直觀的理解規(guī)律和定理的內(nèi)容,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和實驗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不僅實驗儀器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也可以自己設計一些小裝置,這樣更方便攜帶,也能讓學生深切的體會到物理就在身邊。例如:在《實驗:研究平拋運動》這一節(jié)內(nèi)容時,可以用飲料瓶和吸管自制研究平拋運動軌跡的小儀器。而在研究《彈力》時,還可以用玻璃瓶和細管自制觀察微小形變實驗裝置。在課堂結尾時介紹如何自制這樣的簡易裝置,給學生看它的演示效果,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課下自己去做。這樣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激發(fā)他們對物理的興趣。
六、播放視頻結尾
在完成本節(jié)的學習目標后,可以在結尾處通過播放與課堂內(nèi)容有關的視頻,來適當擴充一些內(nèi)容,以提升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例如:在必修二《宇宙航行》結尾時,可以視頻播放我國在航天領域中的探索和科學家為實現(xiàn)航天夢所付出的辛苦。這樣既讓學生了解了航天知識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愛國情操,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爭取為祖國的航天事業(yè)做出貢獻。
七、呼應式結尾
有些課堂是采用提問形式進行導入,這樣做可以很迅速的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其產(chǎn)生緊張感。但如果最后得不到問題的答案,長此以往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課堂結尾時應注意,如果采用問題導入就要有呼應的結尾,這樣既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又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可以在課前提問:為什么系安全帶對行車人員這么重要?學生會給出各種各樣的答案,教師可以先賣個關子。學習完本節(jié)內(nèi)容后,再請同學們來回答課前的提問,相信會得到更全面的答案。這樣的效果會比學習完內(nèi)容再提出問題更好,因為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會更認真的聽課從中尋找答案。
課堂結尾的方法有很多,以上只是本人對于課堂結尾設計的一些看法。課堂結尾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課堂結構,只有教師在思想上認識到結尾的重要性,精心的設計課堂結尾,并在教學中認真實施,才能不斷提高結尾的藝術性。好的結尾不但能讓學生注意力集中,還能讓教師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課堂結尾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讓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究,設計出更多符合學生實際的結尾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