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是局,酒桌是網(wǎng),在中國,一切都關(guān)乎宴席,除了宴席本身。宴席是政治。
自古以來,吃酒席光帶上一張嘴可不夠,多大的酒量也不夠。畢竟,我們置辦酒席不是為了吃好喝好,劉邦冒險出席鴻門宴是為了賠罪消災,曹操宴長江橫槊賦詩是為了鼓舞士氣。酒席往大里說有政治目的,往小里說有社交作用,帶上眼睛耳朵,帶上三寸不爛之舌,盡到自己的本分。
中國人與酒,相愛、纏斗。中國的酒文化,就是中國幾千年文明史的流變和搬演。美國人借科恩兄弟的口說自己的上世紀六十年代是“醉鄉(xiāng)”,會須一飲三百杯的這里,又怎不是另一個維度上的The People`s Republic of 酒。
酒后助興,表演節(jié)目,就跟講上幾段黃色笑話調(diào)節(jié)氣氛一樣,在中國的酒桌上是再尋常不過了。但畢姥爺卻因為在私下酒桌上的一段“說唱”,遭遇了事業(yè)上的滑鐵盧。酒桌或許從此不再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