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潔
吉米·哈利是一位來自英國的獸醫(yī)。因為出版一系列暢銷書籍,又被人們稱作獸醫(yī)作家,甚至有媒體稱,他的文字風(fēng)格影響了后世的獸醫(yī)文學(xué)?!叭f物”系列正是其暢銷書中的一部分。有了這些鋪墊,吉米·哈利筆下的故事內(nèi)容并不難猜,甚至一句話就足以概括五本書:無疑正是他與被治療的動物之間的故事。
絕大部分故事的發(fā)生地都在得祿鎮(zhèn),一個吉米·哈利待了幾十年的英國鄉(xiāng)村。獸醫(yī)加鄉(xiāng)村,意味著即將出現(xiàn)的動物主角們會是豬、馬、牛、羊等等。這可不是個討喜的信號。
看看吧。被脾氣暴躁的老馬一腳踢倒,摔進稀爛的臟泥中;為難產(chǎn)的母牛接生,卻因為母牛的緊張,手臂被緊緊夾在其體內(nèi)進退兩難直到麻痹;上門問診,還得先自己動手捉住那只正在屋里上躥下跳的“患者”;半夜被電話吵醒,天氣再惡劣也要開著那輛剎車不太好的老爺車出診,因為那頭的動物主人已經(jīng)氣急敗壞……獸醫(yī)吉米·哈利的日常生活即是如此。
從任何角度看,這日子都不算美好。但好在人們是跟著吉米·哈利一起“度過”的。讀他寫下的故事,最常見到反饋是“太好玩兒了”。一位老粉絲不吝夸贊:“我買了這本書送給孫子,他邊看邊笑,一如我當(dāng)年那樣?!?/p>
對孩子來說,這種“發(fā)笑”或許只是由于獵奇,倒是成年人總會在笑過后感慨一番,從中捕捉到“樂觀”“熱愛生活”“溫暖”“柔軟”“平和”。
有人認為這本書最適合踏青野游時帶著,“跟著我們的哈利先生神游夠了,還可以躺下來,以天為幕、書為枕、草地為席”,這才是“真是有意思的事”;有人在其中一本的序中寫下:“我們身披重甲,手持利刃,在黑暗的戰(zhàn)場上枕戈待旦。一個獸醫(yī)駕駛著他的破車,在崎嶇的山路上微笑著奔行。站在別處看過來,仿佛是全然不同的兩個世界?!?/p>
在沒有跌宕起伏、沒有所謂“諄諄教導(dǎo)”,甚至只帶著一股青草味兒和家畜腥臊味道的“萬物”面前,種種被賦予、被挖掘的意義都沒有錯,卻又有點兒像讀書時非要歸納出的“中心思想”,略顯多余。畢竟,單“有趣”這一點就足夠了。
但也還是沒能忍住,再次以后來者之心揣測,覺得在吉米·哈利的記敘中,最想呈現(xiàn)的不過是人與動物之間的簡單關(guān)系,是“萬物”本就存在的啟示——《萬物有靈且美》《萬物既偉大又渺小》《萬物既聰慧又奇妙》《萬物剎那又永恒》《萬物生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