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要】合唱在音樂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合唱可以培養(yǎng)高校學生和聲的音樂技巧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鍛煉學生多音辨析能力,促進學生形成音樂思維結構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觀。本文作者結合多年一線教學經驗,從當前合唱教學的現狀入手,分析了合唱藝術對高校學生的重要作用以及產生的影響,并對如何加強合唱教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高校聲樂教學;合唱藝術;現狀;改進方法
前言
合唱課程以其獨特的作用,成為音樂類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作用不儀體現在音樂類藝術生上,也體現在普通學生身上。開展校同合唱活動,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對提高學生的文化情操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參與合唱活動,不儀能夠加深他們對于音樂的理解,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豐富舞臺表演經驗,還可以帶來靈感,刺激他們對于藝術的欣賞和創(chuàng)造力。對于營造良好的校同氛圍,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一、高校合唱藝術教育的現狀
(一)對合唱藝術缺乏準確的認識
當前許多高校對于合唱藝術的認識并不準確,對于合唱藝術,儀儀定位在集體演唱歌曲這一層面,把開展合唱活動定位在參加比賽或者晚會上。對于合唱藝術沒有準確的認識,就難以起到合唱藝術的作用。另一方面,合唱表演的收益少于獨唱、舞蹈等表演形式。因此很多高校習慣性的把合唱以一種背景表演形式進行呈現,沒有認識到其對學生的重要影響。
(二)學生合唱的聲樂基礎較差,配合能力不高
由于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造成了學生們普遍接受音樂訓練的時問不多,音樂基礎較差。而且,音樂類專業(yè)的學生所學的專業(yè)更偏重于個人演唱,對于合唱的投入也不多,熟練程度不高,一旦開展合唱活動,就造成了高、中、低音之間的差距,兼容難度較大,配合不夠,演唱起來就會顯得非常亂。
(三)沒有合格的合唱藝術教師
由于近年來,合唱藝術逐漸式微,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位置,造成了專業(yè)的合唱藝術教師斷代。在普通高校中,合唱藝術地位尷尬,一直處于半隱形的狀態(tài)。許多學校沒有專門的合唱藝術老師。對于擁有專門研究合唱藝術教師的院校,隨著教師年齡的不斷增加,這些老師的知識逐漸老化,精力也不足,很難對全部學生形成有效的指導。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興趣。
(四)學校對于合唱課程的投入不足,硬件設施較差
當前高校對于音樂課程的設置缺乏系統(tǒng)性,課程之問聯系程度不高,對于合唱教學更是沒有相應的物質投入。許多學生更偏重學習其他音樂科目。教師對于非音樂專業(yè)學生的合唱藝術教學,大多是根據自己的特長隨機選擇教學內容。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音樂基礎。而且大多數高校部隊普通學生開放合唱場地以及音樂設備。這使得學生在參與合唱的時候沒有專業(yè)的物質基礎,效果極差。
二、合唱藝術對高校學生的重要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正能量
經常組織合唱活動,加強對合唱的訓練和教學,能夠傳播一種止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給學生,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于生活的熱愛,對藝術的理解。音樂歌頌人們的生活,引導人們走向光明的未來。大學專業(yè)課教給學生的是生存的手段,但是音樂帶給學生的卻是性情上的熏陶。一首優(yōu)秀的合唱曲目,通過氣壯山河的合唱表現出來,能夠抒發(fā)心巾的氣魄,凈化人的靈魂。讓學生在演唱過程中體驗到音樂的魅力。
(二)增加音樂知識,豐富校園生活
開展合唱教學,可以讓學生逐步掌握合唱配合的技巧以及相應的音樂知識,熟悉合唱的訓練方法。在沒經過系統(tǒng)的合唱訓練之前,許多高校學生對于合唱藝術的認識儀限于集體演唱同一首歌,稍微深一點的可能會懂得齊聲、輪聲、領唱、重唱等表演方式。合唱主要是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只有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和訓練,學生才能發(fā)揮自己聲音的特點,加強不同聲部之問的磨合與配合。這個過程,不儀是同學之問相互遷就和配合的過程,也是教師針對學生能力,進行科學劃分和安排的過程。多參與合唱活動,可以讓學生多接觸平時接觸不到的聲樂知識,豐富自己的業(yè)余生活,營造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圍。
(三)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合唱是音樂最具有氣勢的演唱形式,合唱者可以通過對音調、音色、力度、和聲等方面的控制表演歌曲的內容,抒發(fā)歌曲的情感。合唱是通過歌曲的整體性、節(jié)奏性、波動來反映歌曲的藝術性。合唱不儀儀能夠讓學生學習音樂知識,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開發(fā)小腦,提高人體的節(jié)奏敏感程度。擴展思維和想象力。在合唱表演巾,學生的大腦既要思考晰譜、回憶旋律,又要顧及現場情況,尋找節(jié)奏,遵從指揮。大腦的工作效率開發(fā)到一個相當高的程度。同時,學生的聽覺神經要接收外界的聲音信號,辨別歌曲的音強、節(jié)奏。又要識別自己的音準、音色,這對學生自身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在合唱演出時,要求學生能“一目數行”,提前準備下一句的歌詞,這促進了學生大腦的思維興奮程度,通過不同的樂曲,構成了不同的音樂印象,提高了學生的反應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高校合唱藝術開展的建議
(一)加強合唱訓練
要想加強合唱藝術對學生正面的影響,必須增加常規(guī)性的合唱活動以及合唱訓練,另外,輔之以專業(yè)合唱老師的專業(yè)音樂指導,比如增加對學生發(fā)聲等方面的訓練,增加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同時要根據學生的音樂基礎進行因材施教。增加訓練的互動性以及趣味性,提高學生參加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合唱的效率
(二)正確選擇合唱作品
開展合唱藝術,我們要以興趣與時代性為主,一方面,合唱參與者是高校學生,所以必須要增加歌曲的趣味性,保證學生參加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合唱藝術還需要肩負著弘揚社會止能量的責任,所以在歌曲選擇時,還要兼順民族性、社會性等原則。組織者只要在藝術性與趣味性之問達成平衡,就能很好的開展合唱活動。比如,教師既可以選擇《黃河大合唱》《英雄兒女》等愛國主義歌曲,也可以選擇的現代主義合唱歌曲,像爵士、流行風格的歌曲,開闊學生的視野。
四、總結
綜上所述,合唱藝術是高校校園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提升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法。如今,高校領導日益認識到合唱藝術的重要作用,也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合唱活動與教學,對學生的校同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