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韓國蔣姓根在河南淮濱

      2015-04-29 00:44:03張貴義
      尋根 2015年1期
      關鍵詞:蔣氏始祖朝鮮半島

      張貴義

      2012年4月5日至8日,在由河南省臺辦、河南省僑聯(lián)和信陽市政府主辦的“首屆海峽兩岸蔣氏文化論壇暨第五屆中華蔣氏淮濱尋根文化節(jié)”期間,12位來自韓國的蔣姓來賓格外引人注目,他們不僅全程參與了主辦方組織的活動,而且還按韓國民族風俗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祭祖活動:在期思鎮(zhèn)中華蔣氏得姓始祖伯齡公墓前,一律身著傳統(tǒng)的韓式祭祀禮服,擺上從韓國空運過來的祭品,燃燭焚香,跪誦祭文,場面之莊重、態(tài)度之虔誠,讓圍觀的群眾深受感動。

      近年來,經(jīng)國內(nèi)學界和蔣姓族人多方考證,河南省準濱縣期思鎮(zhèn)是中華蔣姓的起源地確定無疑。公元前11世紀中葉,周公姬旦三子伯齡受封蔣國,建都現(xiàn)淮濱縣期思鎮(zhèn)境內(nèi),薨后葬在封都萬壽陵。約400年后,強楚滅蔣后于蔣國故地建立期思邑。四處逃難的伯齡子孫為了紀念先祖,相約以國為姓,從此天各一方。因此,史書有“蔣滅于楚而蔣姓出”之說。在今天的期思鎮(zhèn),還留存有蔣國故城遺址和萬壽陵。2008年以來,當?shù)匾堰B續(xù)舉辦五屆中華蔣氏淮濱尋根文化節(jié)

      韓國蔣姓的祖根真在中國嗎?中國的蔣姓又是如何遷居到韓國的?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有必要理清中、韓兩國姓氏的淵源關系。

      中華姓氏產(chǎn)生于伏羲、女媧時代的母系社會,最初出現(xiàn)的是姓。大約6500年前,伏羲為了避免近親交媾給后代帶來危害,將族人按血緣關系區(qū)分為不同的集團,這些不同的血緣集團就是女牛族或姓。到了炎、黃二帝時期,開始了父系氏族社會,社會組織以男性為中心,原來的姓族分裂衍化出若干男性為主導的氏族,氏族顯示著家族對土地和財產(chǎn)的所有,標志著貴賤和等級的差別。到了周朝初期,實行貴族內(nèi)部的層層分封制,共建立71個諸侯國,還分封了不少有功的異姓貴族,至春秋時發(fā)展為140個國家,這些諸侯多以封國為氏,封國以下層層遞封,有更多的人以封邑為氏,以官職為姓,建立了一套完備的姓氏制度。到了戰(zhàn)國時期,隨著宗法制度的崩潰,等級制度被破壞,姓氏合二為一,標志著現(xiàn)代意義姓氏的產(chǎn)生。秦漢以后,少數(shù)民族不斷入侵和入主中原,中華文化以其特有的先進性、強固性和包容性,將它們一一融合,形成中華姓氏大家庭。

      朝鮮半島自古以來與中國山水相連,受中國古文化的影響和出于社會管理的需要,在使用姓氏方面仿照了中國。韓國歷史上有一段是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的時代。高句麗位于朝鮮半島的北部,直接與當時中國的漢朝接壤,進入三國時代以后,首先使用了姓氏。高句麗王國始祖東明圣王取姓為高氏。同時,國王對諸大臣也曾賜姓。與此同時,百濟國內(nèi)也出現(xiàn)了八大姓氏。新羅王國則由國王樸赫巨世于36年給下屬六個部落的首領賜姓。起初,姓氏只在少數(shù)統(tǒng)治階層人物當中使用。自新羅王朝末期到高麗王朝初期,在朝鮮半島的居民中才開始普遍使用姓氏。在這一時期除了奴俾等賤民階層以外,所有的人都具有姓氏。到朝鮮王朝末期,國家于1909年實行“民籍法”以后,姓氏普及到全體國民。韓國人的姓氏除采用漢字姓氏外,大部分姓氏直接來自歷史上的中國移民,被稱為“歸化”人,又稱“投化”“向化”。歷史上中國人口向朝鮮半島遷徙很頻繁,從夏商周起,數(shù)千年來不計其數(shù)。移民原因主要有:戰(zhàn)亂避難、政治亡命、外交出使、遇風漂海、犯法避禍、政治聯(lián)姻、宗族傳布、外貿(mào)商事、抗倭援朝、東渡謀生等等。

      比較中、韓兩國姓氏發(fā)展史,我們不難看出:1.中國的姓氏起源遠遠早于韓國。2.中國的姓氏從一開始就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后世有序綿延;韓國的姓氏開始出現(xiàn)并非基于血緣關系,而是出于社會管理需要仿照了中國,只是在姓氏制度正式建立后才延續(xù)血緣關系。3.中國的移民豐富了韓國姓氏內(nèi)容,韓國的部分姓氏來源于中國。

      韓國的姓氏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現(xiàn)象,即都有其籍貫。籍貫在韓語里有好幾種叫法,如本貫、鄉(xiāng)貫、氏貫、族本、本等,法律用詞為“本”,韓語發(fā)音“BON”。“本”的含義是指一個宗族的始祖或中始祖的出生地。韓國人有些姓氏只有一個“本”,即一個籍貫,又叫“一本貫”,這叫“同姓同本”。同姓同本的人之間不準通婚。但是,異姓同本或同姓異本的人是可以通婚的。韓國人的“本”所在地絕大部分分布在朝鮮半島境內(nèi),但也有極少數(shù)的“本”是在中國境內(nèi)。如賈氏只有一個“本”,是在中國蘇州;孔氏有8個不同的“本”,其中之一是中國曲阜;慈氏有3個“本”,其中之一是中國遼陽,等等。擁有中國“本”的姓氏共計有29個。

      關于韓國蔣氏,韓國的姓氏文化研究文獻中記載:一本貫,牙山蔣氏。意思是,韓國的蔣姓只有一個籍貫,始祖出生地在牙山。韓國官方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該國的蔣氏人口約為3萬。

      既然韓國的蔣氏籍貫在朝鮮半島的牙山,那么牙山蔣氏是韓國本土姓氏還是“歸化”姓氏呢?這要從韓國蔣氏始祖是誰說起。

      據(jù)韓國成均館原副館長、韓國牙山蔣氏大宗會會長蔣永臺先生介紹,其始祖是中國北宋大將蔣壻,因抗金打了敗仗,按律當斬,后因皇帝念其過去功勞,放其一條生路。于是他泛舟渡海至朝鮮半島的牙山定居,后代綿綿不絕。

      那么,蔣堵又是誰呢?和中國真有干系嗎?

      筆者手中收藏有幾卷來自不同地方的牙山蔣氏族譜。一是韓國蔣永臺先生贈送的《牙山蔣氏族譜》(2007年版,韓文插中文)。二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的韓國蔣氏后裔蔣三再先生贈送的《牙山蔣氏行錄》和《牙山蔣氏世譜》(明崇禎年代木刻本,繁體中文)復印本。三是遼寧省新賓縣蔣鐘述先生贈送的《牙山蔣氏族譜·蔣氏二樂齊公家譜》(新修,簡體中文)。幾個版本的家譜中都收錄有不同時期的修譜序文,最早的修譜序文共同出自蔣壻裔孫蔣慶泰于1772年所作的《牙山蔣氏族譜舊序>。

      《牙山蔣氏族譜舊序》稱:“吾蔣氏之貫兮,在禹貢豫州之域,而逮夫姬周周公之子伯禽弟伯齡之所封者哉。歷漢、梁、唐、宋而表儀朝,著史不絕書,獨暴秦、元史不著焉,彼則夷狄,豈可以文獻之無證據(jù)作今日之慨恨耶噫!天運轉(zhuǎn)圜,時值圣宋蔣氏重榮,碩果復生,功于國而仕于朝,則乃吾先祖也,官至金紫光祿大夫神慶衛(wèi)大將軍矣。及至金胡之亂,與吳、林兩氏浮海東來,舟泊于牙山州浴海村,本國奏聞,則自皇朝命給食土,故割牙山一面使之世祿,蔣之為姓者,世居茲土,因名日蔣原村?!币馑际牵喉n國蔣姓的祖籍地在古代中國的豫州,蔣姓本是周代姬姓的血脈,周公之子伯禽的弟弟伯齡受封于蔣國,后世以國為姓。關于蔣姓的記述歷見于漢、梁、唐、宋史書,而在秦代、元代的史書中卻無記載,那是因為秦、元統(tǒng)治者都是外夷,排斥中原文化的結果。到了宋朝,天運輪轉(zhuǎn),蔣姓后人重登歷史舞臺,(先祖蔣壻)因有功于國而入朝為官,官至金紫光祿大夫、神慶衛(wèi)大將軍,到了金兵南侵大宋,與吳姓和林姓渡海到了朝鮮半島,停船于牙山州浴海村,本朝的國王聽說天朝的大官避難到此,就上奏于天朝的皇帝,受命給蔣壻食土,割牙山一面讓蔣壻及其后人世代受祿,世居于此,蔣原村因此而得名。

      《牙山蔣氏行錄》收錄的《忠清道牙山郡志·牙山蔣氏貫系實跡》稱:“蔣國名在禹貢豫州之域,今之汝南縣是也。周公仲子伯齡之所封而因氏焉……浮泊牙山始居東土而年代無可考然。嘗事麗朝多登顯仕,蓋蔣無二本,以牙山為貫者自此始焉?!币馑际牵菏Y國封地在古代中國的豫州,即當今的汝南縣。周公的第二個兒子伯齡受封蔣國,后世以國為姓……韓國的始祖蔣堵渡海東來定居牙山的具體年代已無法考證了,但其后代曾經(jīng)伺奉高麗王朝,不少人在朝中做官,朝鮮半島的蔣姓無二本,自始至終以牙山為貫。

      期思古為西周蔣國故都,周公之子封地。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準水篇》記載:“(淮水)又東北過期思縣北(縣故蔣國,周公之后,春秋文公十年楚王田于孟諸,以期思公復遂為右司馬,楚滅之以為縣,始名期思)?!贝呵锍f王以其地封孫叔敖之子僑是為寢丘,漢高帝五年封賁赫為期思侯并置縣,屬汝南郡?!对托兆搿吩疲骸爸芄谌硬g封蔣,子孫氏焉,國在汝南期思縣?!薄吨仪宓姥郎娇ぶ尽ぱ郎绞Y氏貫系實跡》與中國古代典籍文獻記載的蔣氏起源大意相同,但卻誤以汝南為縣,對此我們不能橫加指責,畢竟作者不是中國人。值得我們重視的是,韓國的蔣氏家譜記載的西周蔣國封地是在汝南郡,而非河南尉氏。這也為中華蔣氏發(fā)源于河南準濱期思提供了另外一個有力的證據(jù)。

      據(jù)《牙山蔣氏族譜》記載,自蔣壻以來,其后人在朝為官或因從事科技教育而彪炳史冊者迭出,其中在韓國家喻戶曉的人物當屬朝鮮王朝時期杰出的科學家蔣英實。蔣英實(1383-1450),牙山蔣氏九世孫,雖出生卑微但天資聰穎,因有多項發(fā)明造福朝鮮半島,從而成為韓國人民最敬仰的科學家。目前,在韓國首爾、釜山等地的廣場以及韓國科技部、科技館,各地的大、中、小學的大門口都豎立有蔣英實的銅像。韓國一萬元紙幣上印著蔣英實發(fā)明的自擊漏儀器標志。小學教科書、連環(huán)畫、小說等書籍都能看到蔣英實的事跡。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1.中、韓兩國蔣氏原本一脈相承。2.韓國的蔣氏始祖是中國北宋末或南宋初的蔣壻,最初在朝鮮半島的牙山定居,后世為高麗民族所“歸化”,并逐漸分遷于朝鮮半島的多地,部分回遷到中國東北地區(qū)。3.韓國的蔣氏同源同宗同族,同屬蔣壻后代。4.韓國蔣氏的祖根就在現(xiàn)中國的河南省淮濱縣期思鎮(zhèn)。

      至于韓國蔣氏始祖蔣堵是否官居北宋金紫光祿大夫、神慶衛(wèi)大將軍?蔣堵原籍在中國何地?韓國的蔣氏家譜與中國的蔣氏家譜是否能夠?qū)??由于目前掌握資料有限,筆者不能妄而推之,姑且留待下一步與中、韓兩國有興趣同人再考證吧。

      猜你喜歡
      蔣氏始祖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打令藝術的俗文化特征
      中國音樂(2022年3期)2022-06-10 06:27:26
      “雙重沖擊”下的朝鮮半島新博弈
      外語學刊(2021年1期)2021-11-04 08:08:10
      朝鮮半島漢文學中的“羲之換鵝”探究
      『萬工始祖』魯班
      學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 02:13:32
      華夏始祖
      清女詩人莊盤珠外家蔣氏家族考
      后稷教稼
      《始祖》心魂在 光焰萬丈長
      天工(2015年3期)2015-12-21 12:23:40
      是“蔣氏日歷”,還是《蔣氏日歷》?〔*〕——讀兩《唐書·蔣傳》拾零
      學術界(2015年4期)2015-02-25 07:05:28
      《捕蛇者說》中的“異”字辨析
      醴陵市| 长垣县| 兰坪| 汶川县| 五大连池市| 城固县| 个旧市| 铁力市| 甘德县| 古蔺县| 平安县| 天津市| 墨玉县| 连平县| 丹东市| 庆安县| 临朐县| 松溪县| 峡江县| 桦川县| 通化市| 桃江县| 元氏县| 砀山县| 尉氏县| 东乌珠穆沁旗| 桦川县| 营山县| 丹寨县| 庄浪县| 子长县| 罗田县| 嵊州市| 寿光市| 鲜城| 永康市| 政和县| 万安县| 赞皇县| 松溪县|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