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紹榮 田再悅
摘 要 質量是學校內涵式發(fā)展的核心要素,我國教育的內涵式發(fā)展必然要求學校的教育管理走高質量的“集約化”道路,作為學校管理質量重要組成部分的班級管理也應加強“內涵”質量建設,為學生的成長和成才提供優(yōu)質的育人服務。為此,認真審視當前學校班級管理質量建設困境,重構內涵式管理質量建設指標體系,構建“四位一體”的內涵式管理質量建設舉措是提高班級管理質量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 內涵質量 班級管理 困境 路徑
一、內涵式班級管理質量建設的現實困境
1.班級管理內容多、內涵少
班級是學校的基層組織形式,是學校管理工作的基礎,但由于“00后”學生思維活躍、想法多,班級管理內容紛繁復雜。從總體效果來看,這些內容大多太潮、較俗、過淺,沒有精心設計、系統(tǒng)籌劃、效果預設,大多隨著社會潮流走,雖然時尚,但內涵不足。因此,班級管理成了社會時尚秀,大多班級每年的活動策劃都是“超女、超男”之類的選秀活動或“好聲音”一樣的才藝大比拼,班級的質量管理效仿企業(yè)搞ISO9000標準,班委考核實行企業(yè)的360度績效測評,這些管理內容大多脫離學生的內涵特征,脫離學?!傲⒌聵淙恕钡膬群苌鐣枷牒托问街髁x的影響太深,管理目標務虛的多、務實的少。這種虛化式的管理不僅影響班級良好風貌的形成,更不利于班級人際關系的和諧,還會誤導學生的價值取向、影響班級發(fā)展?jié)摿?,班級的內涵質量會大打折扣。
2.班級管理外控強、內修弱
由于受傳統(tǒng)規(guī)制管理思想和行政化管理習慣的影響,當前學校的班級管理外控強、內修弱。班主任善于規(guī)章的制定、文件的發(fā)布、命令的執(zhí)行、獎懲的推行和態(tài)度的訓練,而忽視學生內心的感受、思想的需求、情感的寄托、自我的激勵和團輔的需求,整個班級管理布滿“他控”的藩籬,班主任包干班級日常事務,管得過多、過嚴、過細、過死,班級成員只能聽從和執(zhí)行,沒有真正的自主權力。其表現為:管理過程重監(jiān)控、輕疏導;班級分工重任務分解、輕責任落實;班級制度制定方面重規(guī)則缺權變;班委工作重信息發(fā)布輕效果反饋;班級考核方面重老師印象輕學生評價。
3.班級管理花樣雜、內功薄
在信息不斷蔓延、知識不斷更新的21世紀,我國各行各業(yè)都強調創(chuàng)新、追求特色、奉行多元融合發(fā)展。為此,班級管理必然要追求新氣象、新做法、新模式。革新是這個時代的特征,但僅僅是管理花樣繁多、追求眼花繚亂的形式是不夠的,這恰恰折射出班級管理質量建設內功的薄弱。班級應該是學習型組織,應追求彼得·圣吉的五項修煉,即“系統(tǒng)思考、共同愿景、心智模式、團隊學習、自我超越”。我們在浮躁興奮之時應該保持冷靜的思考,從思想、學習、行動等多方面全方位為班級同學健康成長導航。但由于受快餐消費文化的影響,受速成時代特征的過多渲染,當今的班級管理呈現出格調不高的“魔術秀”,“求新不求質”、“求多不求精”、“求變不求恒”,管理方式變得太快,雖然耀眼但不過是過眼云煙,花樣的翻新不是創(chuàng)新,連創(chuàng)意都算不上,長期下去,這樣的班級管理就會以“浮躁”為基調,缺少“守一”和“靜篤”,缺乏管理內功。因此,班級管理工作必須恪守永恒不變的質量“宗”,走內涵式發(fā)展道路。
二、內涵式班級管理質量建設的標準重構
1.構建“五位一體”的內涵式班級管理質量指標體系
“五位一體”的指標體系包含“班級目標、班級文化、班級學習、班級活動和班級榮譽”五個方面,形成班級管理的五個抓手,每個抓手下考核三項指標,共計十五項指標。這些指標相互配合,共同保證班級管理的正常運行,突出了班級管理質量建設的內在驅動,注重班級管理的軟實力提升,彰顯內涵質量表征。如圖1所示,“班級目標”是班級管理質量建設的首要指標,它確定班級的“整體發(fā)展方向、組織框架結構、學生學業(yè)規(guī)劃”,這三項二級指標有機整合,形成了班級管理質量的“引導力”。“班級文化”是班級管理質量內涵式建設的關鍵指標,它決定著班級的“特色塑造、精神面貌、公眾印象”這三項二級指標,分類合理、涵蓋全局,形成了班級管理質量的“軟實力”?!鞍嗉墝W研”是班級管理質量建設的重要指標,反映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從“學習成績、素質拓展、課外調研”三方面呈現班級學業(yè)狀況,形成班級管理質量的“推動力”?!鞍嗉壔顒印笔前嗉壒芾碣|量建設的主要指標,生動反映班級學生的生活面貌,從“活動策劃、活動影響、活動收獲”三方面洞察班級學生的活力樣態(tài),形成班級管理質量的“生命力”?!鞍嗉墭s譽”是班級管理質量建設的顯性指標,從“個人榮譽、集體榮譽、公益形象”三方面清晰反映班級管理質量的成果,有力地佐證班級管理質量建設的成效,形成了班級管理質量建設的“榜樣力”。“五位一體”指標體系形成五股力量,旨在引導班級管理質量內涵式發(fā)展。以班級目標的“價值引導”、班級文化的“價值塑造”、班級學研的“價值傳遞”、班級活動的“價值落實”和班級榮譽的“價值彰顯”來共同打造班級管理內涵質量建設的價值鏈,貫穿“班主任——班委會——家委會——班成員”四個環(huán)節(jié),構成班級管理內涵質量建設的完整循環(huán)系統(tǒng),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班級的主體作用、班主任的主導作用,有效地推動著班級內涵管理質量的形成。
2.推行“五評并舉”的內涵式班級管理質量考核方式
“五位一體”的內涵式班級管理質量指標體系的有效運行還需要科學的考評方式支撐。為此,班級管理者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貼近學校、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評價內容、形式、方法與手段,準確把握班級的發(fā)展動態(tài)[1]。“五評并舉”考核方式就是一種有效嘗試。該方式在班主任的統(tǒng)籌下,采用“文本評價、特色評判、成果評比、效果評分和影響評級”五種方式,分別考核班級目標、班級文化、班級學研、班級活動和班級榮譽,實現“班主任、班委、班員、家長”四元共評的局面,形成四維合力,協(xié)同治理班級?!拔逶u”考核工作的有效推進,需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第一,班級成員應根據“五位一體”目標要求進行自我評價,在十五個二級指標(如圖1所示)上給自己打分,得出自我考評分值;第二,由“班主任、普通學生、年級組長”組成的利益無涉三方給班委打分,得出三方評價分值。同時,學校領導按照“五位一體”目標中十五個指標的要求對班級管理進行逐項考核,在每個點上打分,給出合理評價;第三,由“班主任、班員代表、班級學生干部、學生家長”組成多元考評小組,把前三者的分值進行平均,依據“三組”平均分數,評定“優(yōu)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個等級,將考核結果與班級獎懲評優(yōu)相結合。此種考核方式既有頂層設計,又有可行計劃,理想與實踐對應、目標與過程并重、熱情與理性攜手,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培育著班級內在“成長動力”,推動班級管理工作“有序運行、內涵發(fā)展”。
三、內涵式班級管理質量建設的路徑選擇
1.轉變育人質量觀念,形成建設引導力
推行內涵式班級管理質量建設,首先需要學校主管部門轉變管理質量觀念,形成強勁的建設引導力。為此,優(yōu)化學校育人理念是班級管理質量提升的首要任務。班級管理者應以學生的“成長、成才、快樂”為價值旨歸,讓班級管理工作充滿人性關懷和人文意蘊。“成長”是要關注學生學習、心理方面的成長,幫助學生養(yǎng)成學習和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成才”是指要引導學生塑造基本的道德文化素質、科學文化知識和社會認知能力;“快樂”是指要幫助學生找到生活快樂、生活理想、生活責任,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的幸福。為此,班級管理工作者應該做到:(1)樹立“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服務學生”的管理思想,幫助學生“精神塑造、品行養(yǎng)成、能力鍛煉、知識建構”,用“人文關懷”的“職業(yè)態(tài)度”去“滋潤、感化、文化”學生美麗心靈,真正把班級管理工作轉到“情感治理”這個關鍵點上,做到“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管理育人”。(2)實行“嚴”治理、“柔”管理,班級管理要遵循“剛柔相濟”、“嚴寬結合”、“動靜互生”的原則,有效治理學校與班級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形成“情理”兼“治理”的班級管理范式,提升班級管理的內在治理能力。
2.建好班委會主陣地,激發(fā)三方聯(lián)動力
推行內涵式班級管理質量建設,需要大力整合“班主任、班委會、班成員”三方資源,加強班主任與學生、班委和成員間的合作與協(xié)同,形成三環(huán)聯(lián)動力[2]。可以從五個方面入手:(1)班主任應選好班委,用對合適的干部??偟膩碇v,學生干部是聯(lián)系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橋梁,學生干部都應具備“合作、責任、服務”意識,擁有“創(chuàng)新、踏實、輔助”的能力,班主任應結合具體崗位的要求,整合班委資源、優(yōu)化班委結構,做到“因材施用”。(2)班委會要定期推行成員的團隊式教育培訓,固化合作和執(zhí)行理念,培養(yǎng)班委的班級忠誠度和良好的溝通與協(xié)調能力,提升他們“理事、理人、理物”方面的能力。(3)班級干部要各盡其職,做好班級同學的“思想教育、學習引導、信息整理、困難幫扶、心理疏導、獎懲評優(yōu)”等工作,當好班主任的助手、同學的益友。(4)班成員要不定期找班委或班主任聊天與談心,把自己最真實的信息反映給班委,把自己的心里話向老師訴說,尋求班集體的幫助,切身體會班集體的溫暖。
3.誠邀家長參與管理,培育外部監(jiān)督力
班級與家長密切溝通、促進合作共育局面的形成是班級內涵式管理質量應有的維度。為此,內涵式班級管理建設離不開家長的參與和監(jiān)督,需要家長的通力配合??蓮乃膫€方面做起:(1)構建家校溝通“新媒介”。班主任可以通過“QQ群、博客、微博、飛信”等網絡溝通媒介與家長保持長期的信息交流,實現教育資源共享。(2)重拾家校溝通“舊傳統(tǒng)”。有些農村家庭沒有應用網絡工具,可以利用電話、書信等傳統(tǒng)渠道,定期與家長交流,詳細介紹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這種方式既可以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相關信息,也可通過“文字”和“聲音”的形式拉近家校距離,提高交流的親切性。(3)保障家長對班級管理質量評價的獨立性。學校應設立“家長代言人”制度,鼓勵家長代表為班級管理質量建設建言獻策,并要求班主任定期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思想、心理等問題,征求家長的意見與建議,積極把家庭發(fā)展成為班級管理的“橋頭堡”[3]。(4)推行“論壇式”家長會。當前班級的家長會普遍存在“班主任講,家長聽;班主任批評,家長接受”的困境,這種交流是單向度的,信息傳遞是單線循環(huán)的,不利于家?;?,也不利于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積極性的提升。班主任應該精心準備每次的家長會,改變“通知傳達”式的會議模式,可以以“家校論壇”的形式全方位激發(fā)家長參與的動力,有效凝聚家長的管理智慧,變“家長會”為“管理論壇”和“育人研討”。
4.強化自治組織建設,修煉班級內在力
推行“內涵式班級管理質量”建設,最終歸宿還在于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治管理。為此,我們應該強化班級非正式組織和自治組織建設,修煉班級管理內力??蓮娜齻€方面入手:(1)積極引導學生自我管理,激發(fā)班級管理原動力。班主任可從“自我特長、興趣愛好、個性特征”三個方面幫助學生找準自身成長目標,用“自我目標”來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生存”。(2)構建自組織,引導學生互助學習,激發(fā)他們的互助合作精神。首先,以“興趣小組”為單位,加強微團隊建設,增強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其次,舉行一系列的班集體素質拓展活動,讓學生在各類集體訓練中培養(yǎng)團隊意識;再次,通過大型的班級活動激發(fā)班級成員的互助意愿,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最后,班主任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從書齋走向田野,切身踐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宗旨,體會校外世界的精彩。(3)鼓勵學生成長問題自我診斷,培養(yǎng)班成員“自治”和“自育”能力。班主任要注重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診斷成長中的煩惱和問題,變“被動”為“主動”,擺脫傳統(tǒng)教育中“被教育者”的尷尬地位[4]。
參考文獻
[1] 仲崇霞.營造和諧師生關系,提高班級管理質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12).
[2] 李宏貞.協(xié)同班級管理模式的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4(5).
[3] 林子瑜.家長委員會參與班級管理的策略[J].廣西教育,2014(13).
[4] 神彥飛,金紹榮.大學生班級管理效力提升:困境、模式與路徑[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14(2).
【責任編輯 鄭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