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我是衛(wèi)東。今天我給大家讀一篇短而上口的文章《善良》,這是大衛(wèi)寫的。這樣的文章其特點在于哲思和睿智,所以讀起來不能過分熱切,需要保持一種距離,這篇文章的文字本身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所以朗讀的時候不用另外再加上語氣的洋溢,只要把句子本身的韻律表達出來就可以了。好,我來讀。
善良,是一個人的名片,它常常以最簡單、樸實、自然的方式,進入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領(lǐng)域。假若善良與善良相遇,往往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律動彼此的心跳。
善良的人,采摘鮮花的機會很少,碰到荊棘的機會卻很多,但他們大多淡泊地生活,而且,在他們的人生字典里,在任何一頁你都可以查到“同情”、“關(guān)心”、“慈祥”、“熱愛”之類的詞,但有一個詞是絕對不會查到的,那就是“丑惡”。
善良,是骨中的鈣,血中的鹽,是伸向弱者的一雙手,是遞給盲人的一根手杖,是給迷路的孩子打張回家的車票,是給雨中的行人送去一把傘。
善良,有時易被別人看成是無能或者軟弱,這可真是天大的偏見。
善良,也存在個尺度問題。別人可能為了自己私欲的滿足而利用你的善良,但他只能利用一時,絕不能利用一世。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边@句話其實有著很大的片面性與局限性。不管怎么說,善良不是一件壞事,它在事態(tài)面前能夠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出你真實的心底。
有時候,你可以否定一個人善良的舉動,但你卻無法否定一個人善良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