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慶 楊蕊
摘要:俄羅斯民間故事以其豐富的內容、詼諧的語言、曲折的情節(jié)、奇特的想象和辛辣的諷刺而廣泛流傳。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男性形象可分為正面形象與反面形象,其中體現(xiàn)的俄羅斯人的價值觀值得我們探究。
關鍵詞:俄羅斯;民間故事;男性形象
中圖分類號:I512.07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0961(2014)05-0063-03
俄羅斯民間故事是廣泛流傳于民間的口頭創(chuàng)作。其內容豐富、語言恢諧、情節(jié)曲折、想象奇特、諷刺辛辣,因此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俄羅斯民間故事富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它既描寫了俄羅斯人現(xiàn)實的生活圖景,也反映了他們的精神世界,揭示出其世界觀、哲學觀和宗教觀。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的形象眾多,人物形象、動物形象以及具有魔法能力的物件組成了龐大的形象體系。這些形象具有范圍廣、數(shù)量大的特點,其中一些還會在多篇故事中出現(xiàn),具有固定的形象意義,是俄羅斯民間故事的傳統(tǒng)形象。俄羅斯民間故事中有很多經典的男性形象,他們遭遇不同、性格多樣,但是言行中卻閃耀著民族智慧之光,表現(xiàn)了俄羅斯民族獨有的文化內涵。
一、正面形象
在民間故事中,伊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常常是王子、普通農民,有時還是傻子。他被賦予很多優(yōu)秀品質,并且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努力,贏得了如意完美的人生,因而他成為最為大眾喜愛和熟知的正面形象。伊萬這一形象常出現(xiàn)在《灰褐色馬》、《傻子伊萬》等民間故事中,甚至也是知名作家創(chuàng)作中的??停绺郀柣凇渡底右寥f的小故事》中就塑造了傻子伊萬的形象。
伊萬通常是家里面三兄弟中的老三。伊萬王子的父親有三個孩子,伊萬是最小的。農民的兒子伊萬也有兩個兄長。傻子伊萬也常常被兩個聰明的哥哥欺負。父親有三個兒子和伊萬排行第三,這在俄羅斯民間故事中是常見的。除此之外,數(shù)字“三”也被廣泛使用,比如“走了三天三夜”,“抽了馬三次”,主人公一般要完成三項任務,在第三次的時候就會取得成功或者達到目的。對數(shù)字“三”的偏愛在很大程度上表現(xiàn)了俄羅斯人的宗教觀念。羅斯洗禮之后,東正教逐漸滲入人民的生活中,它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宗教信仰,而且是一種世界觀”。全知全能的上帝是三位一體的神,圣父-圣子-圣靈是世界萬物的主宰。出于對上帝及其神力的敬畏和尊崇,人們將與上帝有關的東西和人類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聯(lián)系起來,富含文化寓意的數(shù)字“三”逐漸出現(xiàn)在各類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中,而與民族生活聯(lián)系最為緊密的民間創(chuàng)作必然也會有積極的表現(xiàn)。
傻子伊萬是伊萬形象中最有特點的。伊萬是俄羅斯最為平常和多見的名字,但是民間創(chuàng)作中獨領風騷的正面形象代表卻以他為名,而不是取自鮑里斯、格列布、謝爾蓋等著名圣徒的名字,這與伊萬名字本身豐富的含義緊密相連。伊萬來自于古希伯來語,意為“上帝慈悲、上帝憐憫、上帝饒恕、被饒恕”等。在《圣經》中,人的罪孽泛濫,上帝以懲罰為目的,計劃用洪水消滅惡人。諾亞是上帝賞識的義人,他得到上帝的憐憫,因此只有他家建造并及時躲進方舟才得以生存繁衍。伊萬如同諾亞,是上帝之愛,因此,他也是人民之愛,這是俄羅斯人對信仰和對上帝忠誠的表現(xiàn)。“傻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對人的貶低性評價詞匯,誰也不希望被稱為傻子,但是在俄羅斯,“傻子”形象卻以伊萬為名,這足見人民對其發(fā)自內心的喜愛和憐惜。如今,伊萬傻子或者傻子伊萬已經合二為一,成為一個難以分離的統(tǒng)一整體。民間故事中的傻子伊萬被人嘲笑、鄙視和欺負,也經常做出一些令常人不可思議的傻事,比如將人的影子當成人,給樹披衣服,而且他也有自己的性格缺點,如懶惰、散漫、貪睡,但是這并沒有影響他在關鍵時刻以人性的光輝照亮黑暗、打敗敵人和對手。傻子伊萬善良、知天命、不爭不搶、不追求享受、淡薄物質與財富,對世界有著最為單純和真誠的理解,正是這些常人眼中的“傻氣”贏得俄羅斯人的喜愛,因此在故事中總會安排大灰狼、馬等神奇角色幫助伊萬經受種種磨難和考驗,最終完成任務。
勇士也是俄羅斯人喜愛的男性形象。勇士原是俄羅斯民間文學創(chuàng)作“勇士歌”的主要人物,后來逐漸在《拉扎里·拉扎里奇與伊萬·伊萬內奇》、《伊萬王子與勇士尼卡諾爾》等民間故事中出現(xiàn),并且成了俄羅斯土地和人民的捍衛(wèi)者、守護者的代表。俄羅斯人對勇士的喜愛之情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因為他們身上幾乎集中了所有的優(yōu)秀品質:善良、勇敢、堅定、聰明,而他們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人的力量也十分重要。勇士健碩魁梧,這是其力量的外部表現(xiàn),同時他還具有高超的馬上戰(zhàn)斗技能,一把利劍既能打敗整支部隊和強盜,也能勇斗超自然的多頭蛇、威懾不死的科謝依。在與困難斗爭的時候,勇士不像伊萬傻瓜或者伊萬王子一樣,常常需要借助神奇力量,其本身的力量就是取勝的法寶,因而他往往也充當幫助角色,協(xié)助其他正面形象。勇士的力量與勇猛贏得不止一位公主的愛情。在《拉扎里·拉扎里奇與伊萬·伊萬內奇》中,先后有三個公主想要嫁給勇士伊萬,而伊萬在娶了第一個公主之后就拒絕了其他人,這也從側面表現(xiàn)了俄羅斯人對愛情和婚姻的尊重和珍惜。
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的正面男性形象大多是普通和正常的人,他們不是超人,沒有魔法和奇異功能,不可能立刻就得償所愿,但是最終卻都有大團圓結局。這首先是因為他們具備善良、勇敢、知天命、不爭不搶等優(yōu)點,這是贏得其他人信任和獲得幫助的資本。俄羅斯人珍視這些品質,高度評價這些人的行為,也由此表現(xiàn)出了俄羅斯民族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另外,除了對人的優(yōu)秀品質的頌揚之外,對人和人的力量的重視與強調也是無法忽視的。俄羅斯人自誕生之日起就飽受苦難。別爾嘉耶夫指出,“俄羅斯民族的歷史是世界上最痛苦的歷史之一。”俄羅斯人生活在氣候寒冷、環(huán)境惡劣和強鄰不斷的侵擾中,受到自然和武力的雙重壓迫。在與困難尤其是自然斗爭的過程中,俄羅斯人對自然的態(tài)度由原來的懼怕、敬畏、崇拜而逐漸發(fā)生轉變,他們開始了解自然,進而有意識地與其進行對抗。對抗的過程也是對人的力量不斷認識的過程,也是對人的力量不斷肯定的過程。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獲得所需、取得勝利、贏得尊重,這樣的意識也滲透到民間創(chuàng)作中,轉換成為對人的力量的肯定。
二、反面形象
科謝依是俄羅斯民間故事中反面人物的代表之一,他主要出現(xiàn)在《火、水和銅管》、《不死的科謝依》、《青蛙公主》等作品中??浦x依常常不敵正義與光明化身的正面人物,最后敗下陣來,但他總是出人意料地給故事增添無限的樂趣和光彩,因而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形象。沒有他的阻撓,不好表現(xiàn)正面形象所受的磨難;沒有他的襯托,也不能表現(xiàn)出正面人物的勇敢與無畏。
科謝依總是在變化中,有時他是一條蛇;有時他化裝成一個騎士,騎著一匹能說話的馬;而有時就是一個搶走正面形象未婚妻的劫匪。他擁有無窮的法力,具有超自然的神力,能把石頭變成宮殿,把王子變成核桃,把公主變成蛇??浦x依有時來去無蹤,難以捉摸,而有時卻又飛沙走石,引起天地日月的驟然變化。科謝依依仗著自己的魔法力而肆無忌憚地與正面形象作對,讓人恨之入骨;而他搶走新娘、心靈被其俘虜?shù)臅r候,又讓人哭笑不得。
按照字典釋義,“кощей”具有雙重含義。第一,該詞來源于單詞“кость”(骨頭),指稱非常瘦的人、行走的骷髏或者是吝嗇鬼。第二,該詞來源于突厥語,在古俄語中是少年、小男孩、俘虜、奴隸的意思。與釋義相對,在民間故事中科謝依的外表形象往往是削瘦的,就像一個活骷髏一樣,同時他也非常吝嗇。另外,科謝依被稱為“ЬессмертньIй”(即不死、永生的),這是科謝依的顯著特征。骷髏讓人聯(lián)想到死亡,但是卻又用“不死”來形容,這不得不說科謝依具有神秘莫測的力量,同時也說明盡管他不死,但是卻像骷髏,毫無血肉,更別提擁有情感。這也反映了他冷血、無情的本性。
另外一個反面形象代表是格雷內奇蛇。這是被稱為蛇妖的一個形象。他常常出現(xiàn)在《神奇的襯衫》、《金馬》等故事中。蛇妖不變身,但是有很多頭,有三頭蛇、六頭蛇和九頭蛇甚至十二頭蛇。他們大部分時間住在山里,能夠使用火和水兩種自然元素,因此也具有很強的法力。蛇妖總是擄走年輕姑娘,然后在與尋找姑娘的正面形象的斗爭中被打敗。
值得一提的反面男性形象還有老大和老二。前面指出,俄羅斯民間故事中常常使用數(shù)字“三”。無論是普通農民家還是高貴王室,兒子的數(shù)量差不多都是三個:老大、老二和老三。老三往往是正面形象,而老大和老二在很多故事中變成了反面形象。老大和老二擁有較高智商,他們聰敏伶俐,贏得了父母的喜愛。但是在故事中,他們卻是經常欺負弟弟的人,在父母面前抹黑、嘲笑弟弟。另外,他們貪得無厭,不僅覬覦弟弟的財產,還嫉妒他的成功,因此在一些時候,他們會狠下心對親兄弟下毒手,盜取他的成果,占為己有。但是,老三往往能夠化險為夷或者絕處逢生,而老大和老二會得到相應的報應。
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的男性反面形象大多數(shù)是神奇的人,具有正常人沒有的本領。他們擁有法術,本可以造福他人,但是由于其邪惡、貪婪的本質,反而變成禍害,淪為遭受人們唾棄和鄙視的對象,因此神力也無法改變他們被打敗的命運。而本應該互相幫助的兄弟,因為狹隘的心胸和短視,奪取他人的勝利果實,甚至妄圖奪取他人生命,這在俄羅斯人的價值觀中是不被接受的。
三、結語
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的男性正面形象是善的代表,反面形象是惡的代表。善與惡歷來就是水火不容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善與惡的斗爭中,俄羅斯人都將勝利歸于善,這是其處世原則和民族性格的體現(xiàn)。民間故事中的善惡之爭也有著哲學的辯證關系。善是正面,惡是反面,善惡相依,正反兩面互為襯托。正面給予人希望,反面給人警示。而最重要的是,民間故事的流傳能夠將俄羅斯人的價值觀一代代地延續(xù)下去,尤其是對于兒童。他們在閱讀有趣、新鮮、神奇的故事時,在潛移默化中也接受了民族價值觀,繼承了善、向往光明等優(yōu)秀品質。
[責任編輯: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