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瑩瑩
早上七點多,61歲的林復(fù)生從家里出門,空氣中仍帶一點清冽,因地處地勢較高的山區(qū),小寒過后的仙景村時常是低溫的霜凍天,夜間的溫度尤為凍人。這天天氣極好,一望無際的蔚藍,連一絲云彩都沒有,村里的空氣清新已無需多說,虎邱有的是沒有一根煙囪的好環(huán)境。
林復(fù)生的租客,租下林家三棟138年古厝用作民宿經(jīng)營的阿賢,今日要在老宅的主廳擺宴席招待朋友。老林燒得一手好菜,這次的宴席由他掌勺。前一天,他已打電話交代賣土豬肉的同鄉(xiāng)留三斤里脊肉。三層肉也是要的,還買了豆皮、豆干、豆腐以及各種調(diào)料,金榜村的漁產(chǎn)不夠新鮮,阿賢的老婆絲絲一早從距此六七公里外的官橋,買了一頭四斤多重的草魚,準備燉魚頭豆腐湯。
老林的老婆陳玉美一早就到民宿的廚房備菜。芥菜、花菜、小白菜等時蔬,直接在古厝前的菜地里采摘即可,土蒜頭洗好切好,放在木咎里準備搗成蒜泥。前一晚泡的米,需要換清水,石磨已經(jīng)清洗過,他們打算用傳統(tǒng)的石磨磨米漿。這是宴客的誠意。如今一般村民家蒸米粿,多用機器磨米漿,機器的轉(zhuǎn)速快,溫度高,磨出米漿做成的米粿不夠Q。手工磨米漿費時費工,老林覺得既然要招待朋友,東西好吃是最重要的。除了米粿,還要做五香卷,油炸肉丸、鼠麴粿等小食,這些食物都是村里人一般在敬神,或是春節(jié)期間才會做。
一切準備就緒。阿賢打開大門迎客,并在玉西居的大廳里泡起茶。一縷陽光穿過百年木門、越過天井,照在客廳的木桌上,時間忽然慢了下來,仿佛進入是枝裕和電影中漫長的空鏡里,直至朋友到來的聲響打破了寧靜。寒暄過后大家坐下喝茶閑聊,平和卻又帶有煙火氣的鄉(xiāng)間日常,美好得讓人不禁想按“暫停鍵”,時光就此停留該有多好。
僑眷&返鄉(xiāng)青年
現(xiàn)取名為“自在仙境”的古厝僑墅里,包含玉環(huán)居、玉西居、玉輝居三棟建于1876年的并列古厝和幾畝茶園、一小塊菜地。林家,西河衍派,是仙景村的望族。老林的曾祖父林培彥16歲前往馬來西亞謀生,經(jīng)營橡膠和錫礦生意,是馬來西亞有名的橡膠大王。因娶大小兩個老婆,育十子一女,林家開枝散葉族人遍及五湖四海,家族人口現(xiàn)今有300多人,分散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美國、英國,家里面的年輕人也都在外頭打拼,香港、深圳、福州、上海、廣州、云南,在老家的常住人口差不多二十幾個。
在外打拼三十來年的林培彥兩次衣錦還鄉(xiāng),原打算在老家金榜村買地蓋房,因夢到仙人指點另覓他址,從廣州請來風水先生吃住三年看地選址,最終在離金榜村一公里外的仙景村買下七畝田。1873年,他從馬來西亞匯銀兩回家蓋房。18個人從鼓浪嶼上的匯豐銀行挑了18擔白銀,在20位持槍保鏢的押送下一路走回安溪。
說阿賢是返鄉(xiāng)青年創(chuàng)業(yè),一點都不為過。生長于金榜村的他,從小就聽聞過林家老華僑的故事。2009年老林從玉西居搬至新房后,林家古厝也曾與政府合作,作為觀光景點接待游客,阿賢是其中一員。和政府的合作很短暫,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古厝,因為沒有人居住開始脫落,更要命的是,有小賊潛入偷走涂有金粉的木梁和木框,老林一直希望能找到可以更好保護老宅的方法。2011年,他號召成立基金會,讓家族里在國內(nèi)的200多位親戚出資保護祖業(yè)永存。在玉環(huán)居的祖廳里,現(xiàn)在仍掛著兩個牌匾,上面紅字黑字,寫著“倡議書”和每人的捐資明細。但老林心里明白,錢不是問題,保護老房子最好的方法還是要有人住。
出發(fā)點是一樣的,身為廈門鼓浪嶼上赫赫有名的“張三瘋奶茶”設(shè)計師阿賢,多年的心愿是有一天能返鄉(xiāng)經(jīng)營古厝民宿。經(jīng)過在一年多的接觸、商量,阿賢以誠懇的態(tài)度打動了老林及林家后代,在打了100多個越洋電話,最終十幾位產(chǎn)權(quán)人在林家老宅的祖廳按下手印,阿賢獲得了老宅至少二十年的經(jīng)營權(quán)。老林和老婆也幫忙打理民宿的內(nèi)務(wù),有需要時甚至幫忙做飯。
老林做菜是專業(yè)出身,1976年上半年,他離家前往廣州打工,跟著老板學了三年廚藝,返家后和村里其他人一樣從事茶葉生意。現(xiàn)在他手上也還有一塊六七畝的茶園。老林的廚藝好,手工制茶的手藝也好,即便是現(xiàn)在,他仍幫人演示和講解手工制茶的過程。也因為是專業(yè)廚師出身,村里人有紅白喜事,經(jīng)常找老林承辦酒桌。老林主廚,另找兩個人打下手,常常一做就是七八十桌,每桌十六個菜。老林對做菜、制茶這樣的手工活兒,樂此不彼,他喜歡吃自己做的菜,喝自己做的茶。家業(yè)算得上豐厚,卻過簡樸的生活,享受做事的樂趣,阿賢說,閩南話稱老林這樣的人為“草包金”。
一起做家宴
“磨米漿了?!苯z絲在廚房喊了一聲,阿賢和城里來的朋友都趕了過去。老林的老婆陳阿姨很熟練地開始推拉石磨,朋友興奮得躍躍欲試?!半p腳要前后站,先推后拉,”陳阿姨一邊指導(dǎo),一邊在旁邊準備蒸鍋。磨好的米漿是粘稠狀的,倒進用紗布蓋好的竹制簸箕里, 放在大鋁鍋用大火蒸十五分鐘,米漿成凝固狀即可取出,冷卻后,是像果凍般乳白色的固體,吃的時候,要蘸自家調(diào)制的醬料,大蒜、蔥頭和著醬油,再放一些豆瓣醬。
陳阿姨做米粿的同時,絲絲在搗蒜頭,老林準備五香條的配料,肉要大塊吃起來才有嚼勁,胡蘿卜要切成絲,餡料調(diào)好后和著面粉捏成長條,用豆皮卷起,下油鍋大火油炸?!斑^年節(jié)或者家庭聚餐的時候,比較喜歡做五香條,人多,小輩們打下手,大家一起包五香條又快又熱鬧。”老林說?,F(xiàn)在村里很多人家做五香條,肉餡都是機器絞的,在老林看來,這樣的五香條吃起來爛爛的,不如用手剁出來的有嚼勁?!皞鹘y(tǒng)的五香條外皮用的是豬腸子的薄膜,豬腸用熱水泡開后去油脂,再用手工慢慢撕開?!边@是更加費時費工的事了,村里這樣做五香條的人屈指可數(shù),有一位對廚藝特別感興趣的年輕人特地拜師才讓手藝傳承了下來。
阿賢的兒子林奕宏被廚房里熱鬧的做菜氛圍感染,興沖沖地參與進來。他雙手握雙刀剁起肉餡來,阿賢在一旁指導(dǎo),“跟音樂一樣,落刀的時候要有拍子”,小伙子學得倒是快,煞有架勢,他調(diào)皮地對阿賢說,“我可是在打游戲的時候練過的哦?!?/p>
米粿做好后,陳阿姨拿出放在冰箱里的鼠麴草團和糯米和在一起,新鮮的鼠麴草農(nóng)歷十月份才有。雪白色的糯米團很快就變成了草綠色,翠麗得亮眼,用手抓一團糯米放在掌心里壓成餅狀,把磨好的花生粉和糖放進作餡,再揉成圓球,林奕宏和小伙伴在一旁也不閑著,對十來歲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做粿活動很有玩橡皮泥的味道。絲絲做收尾工作,她用模子壓出烏龜殼的形狀。在閩南,類似做法做出來的紅粿,叫“gu”。做好后的粿放在芭蕉葉上蒸,帶著芭蕉葉的香味,吃起來有嚼勁又有鼠麴草的清香味。
忙完粿的制作,陳阿姨馬不停蹄開始準備主食,也是閩南農(nóng)村最有名的芥菜飯。芥菜是芥菜飯的靈魂,一碗芥菜飯的好壞,是由芥菜的口感決定。小寒過后,菜地里的芥菜都已打過霜,綠中帶著紫紅色,入口有甜味。芥菜飯對閩南人來說,有著深刻的兒時記憶,陳阿姨所做的芥菜飯就是耳濡目染家中長輩的手藝所得。小小一方灶臺,母親用豬油混著蔥頭、芥菜和生米一起放在大鍋中翻炒,一顆顆白凈的米粒在鍋中炒到半生不熟,再放入蒸籠中用小火慢慢燜煮半個小時。裊裊熱氣從蒸籠頂不斷冒出,柴火噼里啪啦地響著。和普通人家做的不同,老林家的芥菜飯沿用古早的做法,用燒柴火的土灶慢慢燜出來?,F(xiàn)在生活好了,陳阿姨的芥菜飯里,還放三層肉、香菇、蝦仁干等佐料,油亮的米飯,粒粒分明,混合著肉香、菜香、蝦仁香,吃起來有嚼勁又彈牙。
絲絲一邊幫老林打下手,一邊對他說,“老林,今年過年咱們一起在大厝過吧。幾家人一起準備年夜飯,人多干活越做越有勁兒,一個人做就會累?!薄笆前∈前。崩狭贮c頭表示贊同?!白鰪N師很辛苦,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四個人準備50桌菜?,F(xiàn)在年紀大了,村里有人請我去做菜,也都不去了,兒子不讓我做,說油煙太大太辛苦。其實我還挺享受做菜的,尤其是做菜給家里人吃?!?/p>
每年正月初三,林家人都會回祖宅吃大鍋飯。去年回來了八十幾人,擺了十桌,儼然家族盛世。依舊是老林主要操辦,每桌八道菜,排骨燉山藥、番鴨四物湯、炒上海青、炒莧菜、豆干炒肉、紅燒魚、紅燒肉,蒸各種粿,炸五香條、炸肉丸,有魚有肉。準備的過程,全家族人都參與進來,會做菜的幫忙做菜,不會做菜的年輕人搬桌子、擺凳子,讓老林感到高興的是,他的手藝有人接班,一個在小學工作的孫子跟著他一起學做菜,將來家族再擺家宴就可以由他負責?!拔覟槭裁匆岢k家族委員會?年輕一輩都出門在外打拼,家族觀念漸漸淡薄,我希望每年初三家族里的人都回祖屋吃一頓飯,交流感情?!崩狭终f。
一個上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手工繁瑣的各種菜色準備也進入尾聲。阿賢的兒子奕宏和他的朋友,早已忍不住在廚房品嘗剛出鍋的各種美食。阿賢的高中同學甚至攜家?guī)Э趶陌蚕h城趕來吃這頓宴席。他被阿賢發(fā)在微信朋友圈,準備宴席過程的圖片所吸引,聞香色而來。
中午一點多,兩家人忙活了四個多小時,終于上菜了。老老少少圍坐在兩張拼起的八仙桌,熱熱鬧鬧地吃起這頓充滿誠意的宴席?!斑@個鼠麴粿,有我外婆的味道啊”“我好久沒吃米粿了”“這頓飯,好像吃的是回憶啊”“過年的時候,我們不要到酒店吃了,幾家人一起做一頓飯吧”……最開心的是孩子,“這是我在這里吃到的最好的一頓飯。”林奕宏總結(jié)道。
大擺饗宴,吃的是家常味,更是其樂融融的“人情味”。
古早味的體驗之旅
吃一頓自己做的饗宴
菜地里摘菜,用石磨磨米漿做米粿,包五香條,做鼠麴粿……可以體驗到閩南傳統(tǒng)小食的制作全過程,吃一頓自己親手做的飯。
體驗手工制茶
戴上斗笠,挎上簍子,清晨去采簍三葉一心的嫩茶,之后有人教你如何晾青,搖青,包揉等制茶工序。晚上精力可以,還能體驗炭火烘烤,第二日離開時,可帶上自制的茶葉回去。
在茶王家喝茶
鐵觀音茶王林昆山、蜜茶茶王林桂河、黃旦老茶茶王林振文,到三位茶王家品茶王的私房好茶,聽他們講飲茶之道
看一場布袋戲
金榜村是布袋戲之鄉(xiāng),虎邱的7個布袋戲劇團中,金榜村占據(jù)5個,布袋戲藝人用巧手表演布袋戲名曲。
安溪虎邱 金榜村 自在仙境
從廈門自駕前往安溪,走廈沙高速至“官橋/虎邱”出口(匝道邊有“飄香虎邱”旅游指示路牌),下高速之后,丁字路口右轉(zhuǎn)往“虎邱西坪”方向,5公里左右到金榜村路口,右轉(zhuǎn)往“騎虎巖”興義殿方向,左手邊有“仙景學?!钡闹甘緲酥?,車可停在仙景學校門口停車場,學校門口對面的三棟古厝即是“自在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