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名
(天津市第四醫(yī)院口腔科 300222)
幾種不同排齦方法治療老年根面齲的效果評價
李有名
(天津市第四醫(yī)院口腔科 300222)
目的 評估幾種不同排齦方法充填齦下根面齲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根面齲位于齦下0~2.0mm的牙齒295顆(181例),分3組,第1組:排齦線組,齦邊緣位于齦下0~<1.0mm;第2組:排齦膏組,齦邊緣位于齦下0~<1.0mm;第3組:排齦器組,齦邊緣位于齦下1.0~2.0mm。另選擇80例(80顆)齦邊緣位于齦上的根面齲,作為對照組。各組均使用DyractAP復合體套裝充填。充填后檢查邊緣懸突。治療后1年隨訪,數(shù)據(jù)進行χ2檢驗。結(jié)果 第1組和第2組的邊緣懸突數(shù)明顯多于第3組和第4組。修復1年后觀察各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在采用有效排齦方法的前提下,根面齲的修復可取得滿意療效。對于齲洞較深的患牙,則使用排齦器效果最佳。
根面齲;排齦;DyractAP復合體
根面齲是老年人的口腔常見疾病之一,無論何種齲洞預備方法,常規(guī)充填后,都無法避免充填體邊緣的微滲漏[1-2]。而且根面齲與齦緣組織相鄰緊密,齲洞制備時易導致牙齦出血和齦溝液滲出影響充填所要求的隔濕和無菌環(huán)境。必須通過排齦來降低緣齦高度,避免齦溝液和血液進入齲洞,從而改善根面齲充填條件,提高治療效果。因此,完善的排齦可明顯提高根面齲的充填效果。本文就幾種不同的排齦方法對老年人根面齲的臨床充填效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根面齲的病例選擇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使用標準:(1) 病損位于根面,淡黃或棕黃色,探診較軟,有明顯的缺損;(2) 病損位于釉牙骨質(zhì)界,齲損面積1/2以上位于根方;(3) 位于根部的繼發(fā)齲?;佳罒o松動,無牙髓及根尖周病變。病例納入標準:雙側(cè)雙尖牙或磨牙近遠中及頰腭面根面齲,齲損窩洞的齦壁位于齦下0~2.0mm的活髓根面齲295顆(181例)。其中男92例,女89例,年齡60~78歲。患牙分為3組,分別采用排齦線(72例,126顆,齦邊緣位于齦下0~<1.0mm)、排齦膏(69例,117顆,齦邊緣位于齦下0~<1.0mm)、排齦器(40例,52顆,齦邊緣位于齦下1.0~2.0mm)。最后選擇80例(80顆)齦上根面齲作為對照。
1.2 方法
1.2.1 設(shè)備DyractAP復合體套裝(美國Densply公司),光固化機(美國Dentsply公司)。排齦膏(法國碧蘭公司),GINGI-PAK排齦線(美國Belport公司),排齦器(芬蘭LM公司)。
1.2.2 治療方法 常規(guī)牙齒潔治拋光,待牙齦炎癥緩解后再進行治療。根面齲充填前徹底去凈腐質(zhì)、軟化牙本質(zhì),洞壁和洞底應保持清潔,齲洞深近髓者充填前用氫氧化鈣墊底。(1)排齦線組:常規(guī)隔濕干燥,根據(jù)牙位及齦溝深度選擇排齦線的長度和型號,利用專用器械在齦溝內(nèi)置入排齦線。(2)排齦膏組:常規(guī)隔濕干燥,在齦溝內(nèi)緩慢注入Expasylm排齦膏,至牙齦略白時停止注射。將排齦膏原位保存5min后沖洗干凈。(3)排齦器組:常規(guī)隔濕干燥,利用排齦器壓迫牙齦使其機械性的降低,暴露根面齲齦邊緣,對患者疼痛不能配合者,可局部麻醉。(4)對照組:常規(guī)隔濕干燥,窩洞制備及充填不排齦。根面齲經(jīng)窩洞處理后,DyractAP復合體充填根面齲,并對其進行外形修整,拋光。檢查記錄充填后邊緣懸突的例數(shù),同時記錄所有患者的基本情況。全部操作均為一名醫(yī)師完成,由另外一名醫(yī)師對患者進行檢查隨訪,并檢查結(jié)果并總結(jié)。
1.2.3 效果評定標準 用探針檢查有懸突的患者,去除充填物,重新充填進一步檢查。評價標準:充填后1年臨床效果評價標準,成功:充填物完整或有少許磨損,充填體邊緣無微滲漏和繼發(fā)齲,牙髓活力正常。失敗:充填物松動脫落,表面磨損嚴重;充填體邊緣出現(xiàn)微滲漏和繼發(fā)齲;出現(xiàn)牙髓病變或根尖病變。其中任何一項出現(xiàn)即可評為失敗病例。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對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排齦線組和排齦膏組檢查懸突數(shù)分別為4例和3例。排齦器組和對照組無懸突例數(shù)。排齦器組排齦成功率為96.2%(50/52),明顯優(yōu)于排齦線組[95.8%(115/126)]和排齦膏組[94.0%(110/1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96.3%(77/80)]與排齦器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典型病例治療過程圖片,見圖1。
表1 幾種方法充填后的修復臨床效果評估(n)
A:治療前;B:治療后即刻;C:治療后1年。
圖1 老年根面齲的治療效果
老年人的生理改變,部分組織老化,器官功能變低。牙齦的萎縮,牙間隙變寬,造成口腔清潔能力減弱,口腔中細菌的滋生。而根面齲發(fā)生的位置特殊,如改善根面齲的臨床充填條件,增加粘接效果,可通過排齦使齦邊緣高度降低,抑制齦溝液、血液滲出。常用的有排齦線、排齦膏、排齦器、電刀、激光等排齦方法,其中電刀和激光對牙齦的損傷較大,切齦后牙齦不能即刻止血,影響充填效果。在充填時應防止游離齦水平高度的降低和永久的牙齦退縮,選用正確的排齦技術(shù)和材料,減少齦組織損傷,保持牙齦上皮附著的完整[3-4]。理想的排齦材料除了可以收縮牙齦,使游離齦從牙面分離,還應防止牙齦附著造成損傷[5]。
排齦線法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方法,在使用過程中能有效避免造成牙齦創(chuàng)傷。在排齦線的藥物及壓力作用下具有收斂和止血作用[6],減少了齦溝液的分泌,避免齲洞粘結(jié)面的污染而獲得了有效的隔濕。由于排齦線對牙齦降低高度僅為0.5~1.0mm,如根面齲的邊緣位于齦下較深的位置,則不易獲得理想的充填環(huán)境。因排齦膏不會造成牙周組織創(chuàng)傷,止血效果好,并且無痛,節(jié)約時間,能與其他排齦方法合用等優(yōu)勢,正逐漸被廣大臨床醫(yī)生所接受[7-8]。內(nèi)含具有收斂、止血作用的氯化鋁成分,能有效防止牙齦的出血和抑制齦溝液的滲出。同時排齦膏利用其本身的重力作用打開齦溝,使牙體與游離齦分開。而排齦器單純使用機械力量使齦緣降低,根面齲邊緣暴露,并可進行邊緣加壓充填,減少微滲漏的發(fā)生,為根面齲提供了良好充填條件。同時,在使用排齦器的情況下,可以對牙齦無損傷下充填物進行打磨、拋光。
DyractAP復合體邊緣封閉性較好,通過化學方式與患者牙體進行結(jié)合,粘結(jié)底漆還具有追水性。牙本質(zhì)表面的少量水分有利于充填材料進一步深入牙本質(zhì),從而提高了粘結(jié)效果[9]。在吸收了水分以后,能夠長期釋放氟離子。因此牙齒硬組織中的相關(guān)氟離子能持續(xù)維持較高水平,從而降低了繼發(fā)齲的發(fā)生率。劉惠萍[10]研究發(fā)現(xiàn),DyractAP復合體充填效果明顯優(yōu)于玻璃離子水門汀和銀汞合金。
本研究中由于邊緣位于齦下1.0~2.0mm的根面齲患牙樣本量較少,故排齦器組僅選取符合條件的52顆患牙作為研究對象,可能在一定程度影響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排齦線組和排齦膏組的懸突例數(shù)明顯多于排齦器組,因為由于排齦線和排齦膏對于較深的根面齲不能完全暴露齲洞邊緣,而臨床檢查多依賴于探針進行探查,可靠性較差。使用排齦器后可完全暴露根面齲邊緣,在直視下即可進行密合度的檢查,提高了結(jié)果的可靠性。排齦線組和排齦膏組共有5例出現(xiàn)牙齦炎癥狀,在去除原充填物后,用排齦器排齦充填后癥狀逐漸消失。因此排齦器是排齦效果最好的方法。但其操作要求高,在使用中醫(yī)護均需有一定的臨床經(jīng)驗及配合良好的四手操作,才能達到較好的療效。操作時疼痛會比較明顯,如有必要對耐受性較差的老人需進行局部麻醉。
[1]袁嬡園,王婷,梁燕,等.2種復合體樹脂材料在不同深度和固化后不同時間的微滲漏變化研究[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2010,2(1):76-79.
[2]Geraldo-MartinsVR,LepriCP,Palma-DibbRG.Effectofdifferentrootcariestreatmentsonthesealingabilityofconventionalglassionomercementrestorations[J].LasersMedSci,2012,27(1):39-45
[3]AlHamadKQ,AzarWZ,AlwaeliHA,etal.Aclinicalstudyontheeffectsofcordlessandconventionalretractiontechniquesonthegingivalandperiodontalhealth[J].JClinPeriodontol,2008,35(12):1053-1058.
[4]PhataleS,MarawarPP,ByakodG,etal.Effectofretractionmaterialsongingivalhealth:Ahistopathologicalstudy[J].JIndianSocPeriodont01,2010,14(1):35-39.
[5]McCordJF.Contemporarytechniquesfordenturefabrication[J].JProsthodont,2009,18(2):106-111,
[6]施長溪.美容牙科與口腔粘結(jié)技術(shù)[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8:37.
[7]姜錦.采用排齦膏技術(shù)無創(chuàng)性排齦[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07,5(4):219-220.
[8]郝云飛.排齦術(shù)的研究進展[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04,13(2):96-98.
[9]羅和平,楊芳,熊曉艷,等.Dyract復合體材料修復老年人根面齲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1,30(7):95.
[10]劉惠萍.不同充填材料治療老年根面齲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8):3350-3351
李有名(1974-),主治醫(yī)師,碩士,主要從事口腔醫(yī)學的研究。
驗交流·
10.3969/j.issn.1671-8348.2015.17.043
R
B
1671-8348(2015)17-2423-03
2014-10-18
201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