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雙(2,3-環(huán)碳酸甘油酯)草酸酯摻雜制備P(MMA-AN)基凝膠電解質

      2015-05-10 06:53:12田毅孫冬蘭趙慶云程紹玲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年3期
      關鍵詞:甘油酯增塑劑碳酸

      田毅,孫冬蘭,趙慶云,程紹玲

      (天津科技大學 理學院,天津 300457)

      0 引言

      鋰離子電池作為電能儲存設備,它能有效地將電能儲存,并在需要時釋放電能[1-2]。而電解質作為鋰電池中關鍵的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響它的壽命和功率。液體電解質由于流動性強,易造成漏液,因此存在安全隱患。凝膠電解質很好地解決了漏液問題,它不僅提高了鋰電池的安全性,同時也不會像固體電解質因為電導率低而無法市場化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和聚丙烯腈(PAN 由于原料豐富,價格便宜,且其結構單元中的羰基能與碳酸酯增塑劑中的氧有很強的作用,能夠包容大量的電解質,賦予P(MMA-AN)基凝膠電解質很好的離子傳輸性能,因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6-7]。

      碳酸丙烯酯是目前較優(yōu)良的一種液體電解質[1,8-10],但它與聚合物的互溶性較差,因此本文設計合成含有碳酸丙烯酯基團的超分子,以縮小增塑劑和聚合物骨架的結構差異,提高其相容性,從而提高聚合物基體對增塑劑的吸液量,進而提高所制備凝膠電解質的電導率。

      1 實驗

      1.1 試劑與儀器

      甘油、碳酸二甲酯、氧化鈣,分析純,天津市江天化工技術有限公司;吡啶、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草酰氯,分析純,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碳酸丙烯酯(PC),分析純,艾科試劑;無水高氯酸鋰(LiClO4),上海中鋰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上試劑無特殊說明均為直接使用。

      BRUKER-AV300型核磁共振儀(300 MHz),德國布魯克公司;VECTOR 22傅立葉變換紅外光儀,德國布魯克公司;TGA-Q500型熱重分析儀,美國TA公司;CHI-660D電化學工作站,上海辰華儀器公司;Waters 3100質譜儀,美國沃特世公司。

      1.2 雙(2,3-環(huán)碳酸甘油酯)草酸酯(BGCO)的合成

      首先通過酯交換法合成了碳酸甘油酯[11]。將碳酸甘油酯(1.77 g,15 mmol)和無水二氯甲烷(15 m L)加入到三口瓶中,通N2。在冰浴條件下,緩慢滴加10 m L溶有0.95 g草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反應12 h后,抽濾,固體用丙酮洗滌三次,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BGCO,產率為59.3%。反應式如下。

      1.3 P(MMA-AN)聚合物的制備

      原料預處理:單體MMA和AN經減壓蒸餾處理。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P(MMA-AN)[12],產物干燥后備用。

      1.4 P(MMA-AN)基凝膠電解質的制備

      采用溶液澆鑄法制備凝膠電解質[13]:將P(MMA-AN)溶于DMF中,配成固含量為8%的粘溶液,倒入自制模具中,真空干燥24 h,得到聚合物薄膜,厚度為0.4 mm,并將其制成直徑為10 mm的圓片。

      將BGCO加入到LiClO4濃度為1 mol/L的PC溶液中,并將上述制備的聚合物薄膜浸入其中,溶脹一定的時間,即可得到凝膠電解質薄膜。

      1.5 樣品測試

      核磁共振波譜的測定:溶劑氘代DMSO;紅外光譜測試:KBr壓片法,波數(shù)的掃描范圍為400-4000 cm-1;熱重測試:N2氣氛,流速20 m L/min,升溫速度10℃/min;粘度測試:采用烏氏粘度計測定(25±0.1)℃時加入不同質量分數(shù)BGCO后PC溶液的粘度;交流阻抗測試:頻率范圍為106Hz-1 Hz,擾動電壓信號為5 m V。質譜測試:ESI離子源,毛細管電壓為3.0 k V,錐孔電壓為30 V,氣源溫度為120℃,脫溶劑氣溫度為300℃。

      2 結果與討論

      2.1 BGCO的表征

      2.1.1 BGCO的質譜、核磁與紅外分析

      BGCO的質譜見圖1。BGCO的分子量為290.18,從圖1中可以看出m/z 291.26為M+H,308.28為M+NH4,313.20為M+Na,336.29為M+2Na的峰,與BGCO分子量相符。

      Fig.1 MS spectrum of BGCO圖1 BGCO的質譜譜圖

      為進一步鑒定BGCO的結構,進行了核磁和紅外的測定,結果分別見圖2和圖3。圖2核磁峰歸屬:1H NMR(300 MHz,DMSO)δ5.11(2 H,Hb),4.59-4.46(4 H,Ha),4.33(4 H,Hc),結構與譜圖完全相符。圖3可見,2 990 cm-1附近為亞甲基和次甲基的C—H伸縮振動吸收峰;1 788 cm-1處為C=O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 100 cm-1和1 049 cm-1處為C—O的伸縮振動吸收峰。核磁和紅外譜圖與BGCO結構相符,進一步確定產物為BGCO。

      Fig.2 1 H NMR spectrum of BGCO圖2 BGCO的核磁共振氫譜圖

      Fig.3 FT-IR spectrum of BGCO圖3 BGCO的紅外光譜

      2.1.2 PC溶液摻雜BGCO粘度測試

      將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BGCO添加到PC溶液中,對其粘度進行測試,結果見表1。通過表1數(shù)據可以看出,隨著BGCO的增加,溶液粘度隨之增大,因此體系流動性降低。電解質流動性越差,漏液越困難,安全性越高??梢姰敁诫sBGCO后,降低了電解質漏液的危險性,使用安全性大大提高。但當摻雜量超過質量分數(shù)(下同)3%時,BGCO達到飽和,固體從溶液中析出,因此PC可摻雜BGCO的最大量為3%。

      表1 摻雜不同量BGCO的PC的粘度Table 1 Viscosity of PC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f BGCO

      2.2 聚合物P(MMA-AN)的表征

      2.2.1 P(MMA-AN)聚合物的紅外光譜分析

      圖4為P(MMA-AN)的紅外譜圖。圖中可見,1 732 cm-1處的羰基C=O特征峰和2 239 cm-1處C≡N的特征峰,表明聚合物含有這兩個基團。但1 650 cm-1附近的C=C吸收峰消失,說明單體中雙鍵已打開發(fā)生了聚合。

      2.2.2 P(MMA-AN)聚合物的熱失重分析

      圖5為P(MMA-AN)的TG-DTG曲線。由圖可見,TG只有一個臺階,說明聚合物的熱分解過程是一步分解。該樣品在309℃開始分解,表明應用此類聚合物的鋰離子電池使用溫度不能超過309℃。

      Fig.4 FT-IR spectrum of polymer P(MMA-AN)圖4 聚合物P(MMA-AN)紅外譜圖

      2.3 凝膠電解質的電導率測定

      2.3.1 浸漬時間對電解質電導率的影響

      在含LiClO4為1 mol/L的PC溶液中添加3%的BGCO,將聚合物薄膜在上述增塑劑中浸漬不同時間,制備凝膠電解質,通過交流阻抗測試討論不同浸漬時間對其電導率的影響,結果見圖6。

      凝膠電解質電導率計算公式為:

      式中σ是聚合物膜的電導率(S/cm);d是聚合物膜的厚度(cm);A是膜與工作電極的接觸面積(cm2);Rb為聚合物的本體電阻(Ω)。將上述交流阻抗數(shù)據經過Zsimpwin軟件擬合可得凝膠電解質本體電阻Rb值,見表2。

      Fig.5 TG-DTG of polymer P(MMA-AN)圖5 聚合物P(MMA-AN)的TG-DTG曲線

      Fig.6 Impedance spectra of gel electrolytes with different dipping time圖6 不同浸漬時間下凝膠電解質的交流阻抗圖

      表2 不同浸漬時間的凝膠電解質電導率Table 2 Conductivity of the gel electrolyte with different dipping time

      Fig.7 Impedance spectra of gel electrolytes with different ratio of BGCO圖7 摻雜不同比例BGCO的凝膠電解質交流阻抗圖

      表2可知,隨著浸漬時間的增加,聚合物薄膜的吸液量增加,電導率也增大。當浸漬時間為60 min時,聚合物薄膜吸液量最大,為45.16%,此時的電導率也最大,為3.568×10-4S/cm。雖然聚合物薄膜吸液量會隨浸漬時間的增長而增加,但當浸漬60 min時,聚合物電解質膜經過電化學測試后損壞比較嚴重,因為浸漬時間過長導致機械性能下降。而浸漬45 min和30 min,在經過測試后仍比較完好。兼顧機械性和電導率兩個因素,浸漬時間45 min比較合適。

      2.3.2 摻雜量對凝膠電解質電導率的影響

      在含LiClO4的1 mol/L的PC溶液中摻雜不同比例BGCO,并利用2.3.1實驗結論,選擇將聚合物薄膜浸漬在溶液中45 min,通過交流阻抗分析討論BGCO不同摻雜量對其電導率的影響,結果見圖7。

      通過Zsimpwin模擬和式(1)計算可得幾種凝膠電解質本體電阻和電導率,見表3。

      表3 增塑劑中BGCO不同摻雜量的凝膠電解質的電導率Table 3 Conductivity of th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with different ratio of BGCO

      通過表3可知,隨著BGCO摻雜量的增加,電導率也隨之增加,可見BGCO的加入有利于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導電性能。當摻雜量為3%時,電導率可達到2.432×10-4S/cm。相較于文獻中純P(MMA-AN)基凝膠電解質的電導率提高了一個數(shù)量級[12],這是由于BGCO分子較大,極性介于聚合物與小分子增塑劑之間,它的摻雜可縮小增塑劑與聚合物基體間的極性差異,提高二者的互溶性,因而離子的導電能力提高。但從前文可知,因溶解性的原因摻雜量最大為3%。因此如何設計既可提高導電性能,又能實現(xiàn)較大摻雜比例的分子結構,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3 結論

      本文制備了一種碳酸酯基衍生物,研究了其作為增塑劑添加劑,用于改善以P(MMA-AN)為基體的凝膠電解質的性能。得到以下結論:

      (1)由質譜、1H NMR和FT-IR測試結果可以看出,以碳酸甘油酯和草酰氯為原料,可制備BGCO,產率為59.3%,

      (2)將BGCO摻雜進含LiClO4為1mol/L的PC溶液中,發(fā)現(xiàn)添加3%時粘度最大,流動性最小,可有效防止電解質漏液問題,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3)BGCO的摻雜,縮小了增塑劑與聚合物基體間的極性差異,提高了二者的互溶性,電導率得到提高。當BGCO摻雜3%,聚合物浸漬45 min時,凝膠電解質電導率較適宜。

      [1] 關紅艷,連芳,仇衛(wèi)華,等.鋰離子電池用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研究進展[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12,(11):178-181.

      [2] 劉建生.鋰離子電池新型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改性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3.

      [3] Huang X S.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Bilayer Separator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JournalofPower Sources,2011,19(196):8125-8128.

      [4] 鄭怡磊,王建軍,吳于松,等.鋰離子電池PVDF基凝膠電解質隔膜的研究進展[J].有機氟工業(yè),2013,(4):19-24.

      [5] 陳禮春.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問題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6] Jung H R,Lee W J.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spun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olyvinyl Chloride as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Lithiumion Battery[J].ElectrochimicaActa,2011,58:674-680.

      [7] 王占良.鋰離子電池用聚合物電解質應用基礎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3.

      [8] Domi Yasuhiro,Doi Takayuki,Yamanaka Toshiro,etal.Electrochemical AFM Study of Surface Films Formed on the HOPG Edge Plane in Propylene Carbonate-Based Electrolytes[J].JournaloftheElectrochemicalSociety,2013,160(4):A678-A683.

      [9] Li J L,Daniel C,Wood D.Materials Processing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J].JournalofPowerSources,2011,196(5):2452-2460.

      [10] Chen Z H,Zhang L Z,West R,etal.Gel Electrolyt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ElectrochimicaActa,2008,53(8):3262-3266.

      [11] 杜美美,李秋小,董萬田,等.CaO催化制備碳酸甘油酯[J].精細化工,2012,(2):200-204.

      [12] 周華龍,馬曉燕,張啟路.P(MMA-AN)的合成及其凝膠電解質的制備與性能[J].功能材料,2010,(7):1127-1129.

      [13] Yang P X,Liu L,Li L B,etal.Gel Polymer Electrolyte Based on Polyvinylidene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 and Ionic Liquid for Lithiumion Battery[J].ElectrochimicaActa,2014,115:454-460.

      猜你喜歡
      甘油酯增塑劑碳酸
      什么!碳酸飲料要斷供了?
      科學大眾(2023年17期)2023-10-26 07:38:56
      冒泡的可樂
      “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知識梳理
      中學化學(2017年2期)2017-04-01 08:51:54
      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增韌PBT的研究
      中國塑料(2016年2期)2016-06-15 20:30:00
      均相催化六氫苯酐與C10直鏈醇制備環(huán)保增塑劑及其性能
      中國塑料(2016年2期)2016-06-15 20:29:57
      橡膠籽油基復合型環(huán)保增塑劑用于PVC的研究
      中國塑料(2015年9期)2015-10-14 01:12:31
      基于微納層疊技術的PVC分子取向對增塑劑遷移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5年5期)2015-10-14 00:59:52
      增塑劑對PA6性能影響的研究
      中國塑料(2015年5期)2015-10-14 00:59:41
      液相色譜-質譜法測定食用植物油中縮水甘油酯的含量
      鑭石型碳酸鐠釹向堿式碳酸鐠釹的相轉變反應特征及其應用
      灵石县| 绥德县| 平遥县| 布拖县| 周口市| 马边| 千阳县| 易门县| 五大连池市| 彭阳县| 屏东市| 万载县| 永定县| 建始县| 东乡县| 巢湖市| 桑植县| 清水河县| 江门市| 新津县| 元江| 栾川县| 微山县| 合阳县| 长子县| 施甸县| 克东县| 黄大仙区| 繁昌县| 赣州市| 东方市| 乌审旗| 桃园县| 德安县| 新宾| 新密市| 青浦区| 定边县| 广河县| 南川市|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