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保華
摘 要:教學管理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按照教學規(guī)律和特點對教學工作全過程進行的管理。教學管理是校長管理學校的重要職能,每位校長都各有各的管理之道。
關鍵詞:學校管理;認識
從根本上說,需求是教師工作動力的源泉。作為一名校長,不能無視或簡單否定教師的各種合理需求。盡管有的教師工作努力,成績公認,但在提升、晉級、評優(yōu)和個人生活等正當需求方面卻常常得不到相應的滿足。久而久之,教師就會感到校長不關心職工生活,不能滿足自己的合理需求,而變得消沉起來。對此校長一定要端正認識,不能一味責怪或埋怨教師。校長要通過不斷為教師樹立新的奮斗目標,用目標激勵、精神激勵、物質激勵等辦法來激發(fā)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并不斷引導其向前發(fā)展,以保持其工作的活力與沖勁。
1 不斷喚起教師的工作危機感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面臨著各種誘惑,在教育教學工作上不是自我加壓,自尋動力,而是這山看著那山高,覺得教師既無權又無錢,工作沒有積極性。有的甚至以為撈不到權和錢,就撈點閑,把會玩、能玩當作一種時尚和瀟灑,以致事業(yè)心和責任心減退。作為校長,要善于在不太理想的大環(huán)境中營造有利于自己開展工作的小環(huán)境,學會借助管理這根“杠桿”,利用機構改革、干部分流、競爭上崗等契機,去喚起教師的工作危機感,讓教師在思想上真切地感受到一種壓力,真正懂得:“今天不好好上班,明天就可能無班可上”“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去找工作”。通過競爭上崗等方式給教師提供一個競爭的環(huán)境,不斷給教師以壓力與動力,以鞭策所有教師倍加珍惜現有的工作崗位,促其盡職盡責地做好各項工作。
2 不斷為教師提供發(fā)揮作用的“舞臺”
在對教師的管理中,作為校長,一定要懂得“用人不公是最大的不公”,“人才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絕不能用“閑殺”等辦法,把那些德才兼?zhèn)?、群眾公認有教學水平、有工作能力的教師“晾”在一邊,而應用其所長將他們放到最能發(fā)揮作用的崗位上去一展其才,以實現崗位所需和教師所長的最佳結合。同時,對一些在某一崗位上能力發(fā)揮達到一定“飽和”的教師,校長要果斷地運用“反飽和”辦法,加大其工作難度,使其在新的挑戰(zhàn)和工作壓力下,重新認識自己,調整自己,不斷給他們提供一個能真正發(fā)揮自己潛能、表現自己才干的新“舞臺”,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想拼搏和有拼搏的環(huán)境與空間,讓全體教師從思想上到行動上都能時時感到有干頭、有勁頭。
3 增強民主意識的關鍵是對人的尊重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教師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要做到:要用辯證的、歷史的、發(fā)展的觀點對待教師,看到每位教師的優(yōu)點、長處;要揚長避短,用其所長,避其所短,以期達到知人善任;要以誠相待,平等待人;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要能傾聽各種意見、建議和批評;尤其要耐心傾聽反對意見,正確對待牢騷。
4 優(yōu)化學校內部心理環(huán)境,形成民主、平等、友好、融洽的人際關系
學校內部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直接影響著每個人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而且影響著每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在人際關系中,起決定作用的是情感成分。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在一定社會生活條件下,通過交往建立起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關系。民主管理是貫穿于學校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使民主管理制度化。學校管理民主化的關鍵是決策民主化。只有決策民主化,才能使學校管理和各項改革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決策的科學化必須有科學的決策程序和方法。教職工代表大會是實現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要認真建立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保證教職工當家做主的民主權利。教代會是教職工參與學校事務、發(fā)表議論的最好場所。在這個“群言堂”里,只要校長善于引導,正確對待,就能為校長的集中提供堅實的基礎。應該根據校長和教代會各自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確認和維護校長職權的前提下,提出教代會行使的職權,以充分保障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權益。
5 堅持抓好領導班子建設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梢婎I導班子對于學校工作的作用,那么如何抓班子建設呢?
一是抓學習、統(tǒng)一思想。
社會在發(fā)展,知識在更新,科技日新月異。迫使我們要不斷加強學習,以適應飛速發(fā)展的形勢,一要學習教育方針政策,正確把握新形勢下的教育觀、價值觀、人才觀,真正用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統(tǒng)一人的思想,規(guī)范教育的行為。二要學習教育法規(guī),增強以法治校的自覺性,避免感情用事。三要學習業(yè)務,以便更好的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從而達到思想統(tǒng)一,行為規(guī)范,干有信心,心情舒暢。
二是明確目標,明白責任。
志同才能道合,因而在工作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領導成員個人的具體責任和努力方向。這不僅有利于統(tǒng)一班子成員的認識,也會成為鼓舞全校師生共同奮斗的力量。在實施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是加強管理的前提;建立合理的管理體制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礎;建設過硬的領導隊伍,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關鍵;健全管理制度是學校管理水平高低的反映,提高質量是管理的歸宿;加強研究是不斷改善管理的要求。
三是分工把關,發(fā)揮堡壘作用。
學校工作千頭萬緒,如不合理分工,合理安排,勢必影響全局工作,所以作為校長,對班子成員,應依據各自的工作能力,興趣愛好,進行明確分工,做到責、權、利相結合,使他們經常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讓每個成員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都是受到重視、尊重和信任的;使他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都覺得自己在這個學校大有用武之地,自己的工作是發(fā)展前途的,自己的工作成績是會得到肯定和贊揚的。學人之長,補己之短,揚己之長,補人之短。這樣大家就會產生工作熱情,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通力協作,為實現集體目標貢獻力量。
四是及時勾通,避免誤會。
由于領導集體成員具有不同的個性特點,處于不同的工作位置,擔任不同的任務,所接觸的范圍有差別,因而對待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認識和態(tài)度。這就要求班子成員及時勾通,避免誤會,以達揚長避短而形成寬闊胸懷。實踐證明,一個整體中的各個部分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這種影響,既能相互促進,也能相互制約,影響工作。因此應善于自制,顧全大局,樂于聽取別人的意見和批評,特別是對那些逆耳之言,不僅能聽而且要能從中吸收合理的部分,接受必要的經驗教訓。領導者還應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不掠人過,不諉己過,有了失誤,勇于負責,在下級面前不議論他人是非,彼此間求大同,存小異,顧大局,向前看
五是公開到位,謹防猜疑。
對待學校工作,應一切公開到位,謹防猜疑。這就要求領導班子成員關系要融洽和諧,研究工作,討論問題,既能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據理力爭,又能正確地對待別人的意見分歧,達到認識上的一致和行動上的協調。唯有校務公開到位,才能增強領導成員之間的凝聚力,才能促使領導成員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實現領導集體同心同德,同舟共濟。所以我們的領導,特別是校級領導之間一定要堅持經常的思想溝通,坦誠相見,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克服唯我獨尊,唯我正確等偏激情緒,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使彼此之間的諒解、支援和友誼不斷得到新發(fā)展。
6 堅持依法治校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毙iL應當做維護“國法”和擅用“家法”的“衛(wèi)道士”。
一是校長要維護“國法”。校長是學校的法人代表,平時要認真學習并深刻領會《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校長不僅要守法、懂法、還要用法、依法。首先,校長要樹立依法辦學的觀念,認識到法制化的教育才是現代化的教育。其次,校長應以法律為準繩管理學校,要切實提高師德師風修養(yǎng),努力造就一支遵紀守法、師風清純的教師隊伍。
二是校長要擅用“家法”。校長治校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要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家法”,即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一是要根據學校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化的、切實可行的規(guī)章制度。二是要在制定制度時“以人為本”,以肯定獎勵為主,這有利于充分調動全體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三是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時要規(guī)范嚴格、公平公正、一貫到底,切不可時緊時松、因人而異,要確保規(guī)章制度的嚴肅性。四是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要注意發(fā)揮教代會的作用,使制度“合法化”這樣才能被廣大教工所認同并自學遵守,確保學校做任何事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真正實現學校管理法制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
7 結束語
學校管理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持有積極態(tài)度的教師來引導富有創(chuàng)造個性的學生去塑造完善的自我、成功的自我。堅持人本管理,把調動人的積極性挖掘人的潛能作為管理的主要職責。作為校長,除了自己在工作上做好表率作用外,還要善于激發(fā)教師的工作動力,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將學校的各項工作管理得有條不紊,這樣才能使學校各項工作健康、有序、高效的開展。